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61節 痛打落水狗

戰鬥的最後階段,英國艦隊完全失去了章法,根本就沒有能夠形成有效的戰鬥力,其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擊毀了“伊麗莎白女王”號之後,“南寧”號,“廣州”號與“貴陽”號首先集中火力轟擊了2號敵艦,也就是“巴勒姆”號。該艦是“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的第三艘,在服役期間也進行過多次改進,其戰鬥力與“伊麗莎白女王”號相差不大。在突圍的時候,這艘戰列艦隻能使用前面的四門主炮作戰,雖然在最初階段並沒有遭到打擊,可是當三艘“新省會”的炮口都對準了這艘倒黴的戰列艦的時候,它的最後關頭也就到來了。

“南寧”號是在五點三十六分的時候就已經轉移了目標,首先開始轟擊2號敵艦。其前三輪炮擊全部落空。在這場戰鬥中,“南寧”號的發揮其實並不怎麼樣。在與“鐵公爵”號的對決中,只打中了對方4枚炮彈,隨後在對付“伊麗莎白女王”號的戰鬥中,也只打中了對手2枚炮彈,就算將擊中了“羅德尼”號的3枚炮彈計算上去,“南寧”號一共打出了300多枚穿甲彈,結果只有9枚命中目標,這個命中率是五艘戰列艦中最低的。在與“巴勒姆”號較量的戰鬥中,這一情況仍然沒有太大的改變,究其原因,恐怕還是艦長爲了保證司令官的安全,不得不不斷的下達機動規避的命令,從而影響到了炮擊的準確率吧。

相對而言,“廣州”號的表現就要神勇得多。這艘戰艦是從五點三十七分開始向2號敵艦開火的,在前三輪齊射中,“廣州”號上的瞭望員報告有三次命中,而“南寧”號上地觀察員也記錄下了兩次命中。當時交戰距離已經在10000碼之內了,第一次命中地位置應該在“巴勒姆”號A炮塔的正面。至於有沒有擊穿裝甲。瞭望員並不能做出判斷。第二次打中了懷念艦橋左側的副炮羣,炮彈是在戰艦外部爆炸的,摧毀了這裡的幾座副炮與高射炮。

“貴陽”號的表現也一點都不差。在對付“伊麗莎白女王”號的戰鬥中,“貴陽”號的運氣就非常好,而這個好運似乎延續了下來。結果,從五點三十七分開始,在連續五輪齊射中,“貴陽”號都獲得了戰果。第一輪齊射命中點在“巴勒姆”號的艦首,炮彈應該是在錨艙內爆炸的,將“巴勒姆”號的左舷中部。炮彈落下時的角度很大,在穿透了一座副炮地炮塔之後在左舷放置救生艇的位置爆炸。第三輪齊射的命中點應該在“巴勒姆”號桅杆的後面,因爲被艦橋擋住了,所以瞭望員無法準確判斷出命中點。以及這枚穿甲彈有沒有擊穿敵艦的裝甲,在艦體內爆炸。

僅僅三輪交戰,“巴勒姆”號就被接二連三的命中了五次。這還是在正面受彈的情況下,可想當時的炮火有多麼的密集。可“巴勒姆”號地厄運並沒有到此結束,甚至可以說這才只是個開始而已。

五點四十五分,“巴勒姆”號的艦長得知艦隊司令官已經在戰鬥中陣亡,而且艦隊司令部的軍官差不多全部傷亡,換句話說,此時艦長已經知道艦隊失去了統一的指揮。而按照英國海軍的軍令,在艦隊司令部失去了指揮能力之後,艦長有權決定本戰艦的行動。也正是如此,“巴勒姆”號的艦長在這個時候決定逃命了。

當時,“巴勒姆”號距離最近的“廣州”號大概只有4海里左右,這個距離是極爲致命的。而“巴勒姆”號地航向是310度左右,“廣州”號以及前後兩艘戰艦的航向是230度,雙方的航向基本上是垂直的。“巴勒姆”號要逃命的話,自然不可能繼續前往撲茨茅斯港。第三特混艦隊的戰艦已經堵死了其前往撲茨茅斯港的通道,如果

繼續前進,結果就是死路一條。因此,在這個時候,“巴勒姆”號要逃命的話,只能返回多佛爾海峽附近的其他英國港口,那就必須要轉向。

按理說,爲了避免遭到對方的打擊。並且儘快擺脫敵人,“巴勒姆”號應該向右轉向。力爭靠近海岸線,這樣才能夠儘快地退出戰鬥。可恰恰相反的是,情急之中,“巴勒姆”號的艦長下達的是左轉彎的命令,也就是說“巴勒姆”是朝着海峽深入而去,結果在其轉向的時候,其航向正好與第三特混艦隊的一致,不但無法迅速脫離戰鬥,而且還將其寬大的側面暴露在了敵人的炮口之下。當時,“巴勒姆”號的艦長下達了錯誤的轉向命令,也許是想避開淺海區的暗礁,避免在慌亂之中觸礁沉沒吧。

也正是因爲這個錯誤的命令,“巴勒姆”號的命運就走到了盡頭。當常薦新在“南寧”號上看到“巴勒姆”號左轉彎的時候,他也有點不敢相信,畢竟有點常識的海軍軍官都知道在這個時候應該右轉向,而不是左轉向。只要“巴勒姆”號右轉成功,到時候就將與第三特混艦隊背道而馳,等到常薦新他們轉過頭來的時候,“巴勒姆”號已經跑遠了,而且在雙方轉向的時候,炮戰會暫時結束,這樣“巴勒姆”號就有了喘息的機會。可現在“巴勒姆”號是左轉,不但無法與對手拉開距離,而且常薦新這邊的三艘戰列艦根本就不需要轉向,只需要將速度稍微放慢了一點,並且一直可以向“巴勒姆”號開火!

敵人犯了低級錯誤,可三艘戰列艦上的艦長不會犯同樣的低級錯誤。在常薦新發現了敵人的錯誤舉動時,三名艦長也同時發現了這一點。結果,三艘戰列艦不約而同的加快了開火的速度。在不到10000碼的距離上,戰列艦主炮打出的炮彈幾乎都是平直飛行的,雖然在這種情況下,重型穿甲彈地威力不如輕型穿甲彈,因爲重型穿甲彈地初速不高,在對付敵戰艦上最厚的側面主裝甲的時候有點吃力。但是在如此近的距離之內,26式穿甲彈足以輕鬆的穿透任何一艘戰列艦上的主裝甲了!

不到五點五十分,“貴陽”號再次有了神勇的表現。當時“巴勒姆”號的航向已經向左轉了大概30度,其右舷已經暴露在了位於三艘戰列艦編隊最後面的“貴陽”號的炮口之下。結果,在這一輪齊射中,9枚炮彈有2枚命中了“巴勒姆”號。第一枚打在了“巴勒姆”號B炮塔右下方地主裝甲帶上,因爲入射角度太大,結果穿甲彈沒有能夠穿透其主裝甲板。第二發炮彈打在了戰艦艦橋與煙囪之間。炮彈幾乎是平直入射的,命中點正好在右舷前方副炮羣的後面。這次,“巴勒姆”號上的主裝甲板沒有能夠擋住穿甲彈。炮彈就在鍋爐艙地上方爆炸!

緊接着,“廣州”號的炮擊也收到了戰果。五點五十三分,“廣州”號打出的第九輪齊射命中“巴勒姆”號一次。命中點在其B炮塔的基座處,炮彈是從A炮塔的上方飛過的。直接打在了這個脆弱的位置上。雖然“巴勒姆”號炮塔基座的裝甲厚達11英寸,但是26式穿甲彈在這個距離上足以擊穿16英寸的鋼板,而且炮彈地入射角幾乎是垂直的,“巴勒姆”好的裝甲鋼板並沒有能夠起到作用!

在B炮塔被炸飛了之後,“巴勒姆”號的航向已經調整到了240度。此時“貴陽”號已經將瞄準點轉移到了戰艦後部,重點打擊戰艦後面的兩座炮塔,以及戰艦的動力系統,“廣州”號則將瞄準點鎖定在了“巴勒姆”號的艦橋上,想一炮幹掉這艘戰艦的中樞神經。位於最前面的“南寧”號地射角仍然是最不理想的,因此也主只能夠繼續炮擊“巴勒姆”號的艦首。因爲距離已經接近到了大概6000碼左右。“巴勒姆”號B炮塔爆炸後產生的火焰又十分的顯眼,所以三艘戰列艦上的炮手已經不再需要由槍炮軍官提供炮擊參數,而是直接用炮塔上的副瞄準設備直接瞄準目標,這樣,三艘戰列艦主炮都在以最大的發射速度開火,即一分鐘兩次齊射!(更新最快)。

在遠距離交戰中,因爲炮手無法直接看到敵艦,只能由槍炮軍官提供統一地炮擊參數,這基本上就是盲目的射擊。靠的就是火力密度與運氣。所以在這種戰鬥中,戰列艦主炮的射速是永遠不可能達到標稱的最大射速的。槍速軍官需要時間解算炮擊參數,而且傳達命令也需要時間。在實戰中,能夠達到兩分鐘一次齊射就已經相當不錯了。而在很多時候,爲了確保命中率,並且能夠有足夠的時間來觀察彈着點,從而校正炮擊參數,以五分鐘一次的頻率進行齊射也是很常見的。

只有在近戰中才能夠將戰列艦的火力密度發揮到極限。當炮手能夠直接觀察到目標。並且利用每座主炮炮塔上都有的副瞄準儀進行瞄準的時候,戰列艦的炮擊速度纔會有本質的變化。在這個時候。炮擊已經不再是幾座炮塔同時開火,而是由每座炮塔裡的軍官單獨指揮戰鬥。在使用副瞄準儀作戰的時候,觀察精度肯定不如用主瞄準儀,甚至不如用雷達,可是在近距離戰鬥中,精度差一點並不是大的問題,只要火力密度上去了,照樣能夠保證炮彈命中敵艦。

也就是說,此時三艘戰列艦上的九座炮塔都在單獨作戰,而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還在繼續轉向的“巴勒姆”號。因爲已經不再是統一的齊射,所以炮彈是接連不斷的落下來的。在6000碼以內的距離上,任何一名有點經驗的炮手都能夠準確的瞄準目標,並且將炮彈打到敵戰艦上去!

從六點前到六點十五分,短短十幾分鍾之內,“南宋”號打出了至少250枚穿甲彈,“廣州”號打出的炮彈也超過了200枚,“貴陽”號更是勇猛,根據當時戰艦上的槍炮軍官記錄,在十七分鐘的時間裡,“貴陽”號一共打出了302枚穿甲彈!也就是說,在這十幾分鍾時間裡,“巴勒姆”號一共遭到了超過750枚穿甲彈的攻擊,而在近距離戰鬥中,400毫米口徑巨炮的命中率在兩成左右。按照這個命中率計算的話,“巴勒姆”號至少捱了150枚穿甲彈。

因爲當時命中敵艦的頻率太快,三艘戰列艦上的瞭望員都沒有能夠準確的記錄下命中次數,更不可能記錄下每一次的命中點。從後來三艘戰艦瞭望員遞交的報告來看,“南寧”號的瞭望員觀察到了142次爆炸,“廣州”號的瞭望員觀察到了158次爆炸。“貴陽”號的瞭望員則觀察到了149次爆炸。因爲三艘戰艦所在的位置不一樣,而且有些爆炸不是由穿甲彈引起的,而是敵艦上的易爆物品產生的,所以“巴勒姆”號在最後關頭到底被打中了多少發炮彈,根本就沒有人能夠說清楚!

連續被100多枚穿甲彈命中後,“巴勒姆”號的結局是相當悲慘的。別說這只是一艘在第一次全球戰爭期間建造的戰列艦,就算是當時已經服役了的,世界上最強大的,美國海軍最新的。“

蒙大拿”級戰列艦被這麼多的炮彈在十幾分鍾之內連續命中,其結果都不會好到哪裡去。恐怕,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種人造戰艦能夠承受住100多枚26式穿甲彈的直接打擊吧!

關於“巴勒姆”號在最後階段的命運的記錄並不是很多。也許該艦在最後的時候還發生了大規模爆炸,可是因爲戰況太激烈,而且戰局太混亂了,所以這艘戰列艦最後是被炮彈砸沉的,還是因爲彈藥庫爆炸而沉沒的,這成爲了戰後的爭論焦點之一。因爲“巴勒姆”號在沉沒之前就已經解體,戰艦的殘骸撒佈在了海底,也就無法通過考察沉船的方式來確實其最後的樣子了!

第56節 偶然因素第20節 叫戰第11節 軍費預算第27節 倒行逆施(下)第45節 暗度陳倉第52節 黎明殺機第29節 夜間突襲第57節 致命的天網第31節 避重就輕第28節 滾動的鐵流第2節 陸航的天才第25節 折斷的利箭(上)第35節 飛向黎明第55節 消失的遠征艦隊第47節 迷一樣的對手第22節 整頓第6節 報道第50節 砧板上的肉第1節 重振艦隊第4節 緊急出發第20節 核時代第60節 超級炸彈第39節 左鉤拳第16節 英雄凱旋(下)第45節 合理冒險第63節 圍攻莫爾茲比港第10節 戰火重燃第31節 突然打擊第12節 完美轟炸(下)第5節 戰略部隊第54節 指西打東第22節 退縮第16節 琉球失守(上)第33節 尋敵決戰第6節 前進第49節 兩頭爲難第17節 棋逢對手第10節 敵人的反擊第70節 選擇目標第36節 攻擊!攻擊!第6節 前進第7節 強心針第14節 緻密的天網(下)第44節 及時的情報第4節 第五艦隊(下)第19節 日寇的絕死掙扎第42節 謹慎前行第10節 熱身第18節 軟肋第88節 犀利的反擊第5節 戰略部隊第46節 砸下的鐵榔頭第7節 有主見的誘餌第22節 連環重拳(下)第11節 幸運潛艇第54節 果斷追擊第28節 風雲突變第18節 戰略走向(上)第22節 日空虎影第7節 競爭對手第16節 接受考驗(上)第41節 山本的判斷第31節 戰局莫測第33節 脫離風暴第37節 捷報第27節 白晝艦隊第29節 希望破滅(下)第16節 陸軍的步伐第44節 實力頂點第31節 颱風登陸第47節 排座次第21節 預備隊第50節 空中截擊第26節 軍人與丈夫第9節 無線電中的戰火(上)第19節 大規模殺傷武器第26節 當爸爸了第17節 不可爲而爲之第27節 萬噸燃燒彈第28節 遠航第36節 山口的撒手鐗第1節 艱鉅工程第2節 戰爭的本質(下)第48節 臨界點第38節 雙拳出擊第21節 全面備戰第28節 陸戰隊,前進!第11節 軍費預算第22節 日空虎影第44節 實力頂點第29節 以守代攻第9節 昂貴的晚飯第23節 慶良間海戰第4節 緊急出發第24節 軍事報復第12節 新的艦隊第41節 折返第8節 悲痛的炸彈(下)第9節 最後防線第7節 艦隊迴歸
第56節 偶然因素第20節 叫戰第11節 軍費預算第27節 倒行逆施(下)第45節 暗度陳倉第52節 黎明殺機第29節 夜間突襲第57節 致命的天網第31節 避重就輕第28節 滾動的鐵流第2節 陸航的天才第25節 折斷的利箭(上)第35節 飛向黎明第55節 消失的遠征艦隊第47節 迷一樣的對手第22節 整頓第6節 報道第50節 砧板上的肉第1節 重振艦隊第4節 緊急出發第20節 核時代第60節 超級炸彈第39節 左鉤拳第16節 英雄凱旋(下)第45節 合理冒險第63節 圍攻莫爾茲比港第10節 戰火重燃第31節 突然打擊第12節 完美轟炸(下)第5節 戰略部隊第54節 指西打東第22節 退縮第16節 琉球失守(上)第33節 尋敵決戰第6節 前進第49節 兩頭爲難第17節 棋逢對手第10節 敵人的反擊第70節 選擇目標第36節 攻擊!攻擊!第6節 前進第7節 強心針第14節 緻密的天網(下)第44節 及時的情報第4節 第五艦隊(下)第19節 日寇的絕死掙扎第42節 謹慎前行第10節 熱身第18節 軟肋第88節 犀利的反擊第5節 戰略部隊第46節 砸下的鐵榔頭第7節 有主見的誘餌第22節 連環重拳(下)第11節 幸運潛艇第54節 果斷追擊第28節 風雲突變第18節 戰略走向(上)第22節 日空虎影第7節 競爭對手第16節 接受考驗(上)第41節 山本的判斷第31節 戰局莫測第33節 脫離風暴第37節 捷報第27節 白晝艦隊第29節 希望破滅(下)第16節 陸軍的步伐第44節 實力頂點第31節 颱風登陸第47節 排座次第21節 預備隊第50節 空中截擊第26節 軍人與丈夫第9節 無線電中的戰火(上)第19節 大規模殺傷武器第26節 當爸爸了第17節 不可爲而爲之第27節 萬噸燃燒彈第28節 遠航第36節 山口的撒手鐗第1節 艱鉅工程第2節 戰爭的本質(下)第48節 臨界點第38節 雙拳出擊第21節 全面備戰第28節 陸戰隊,前進!第11節 軍費預算第22節 日空虎影第44節 實力頂點第29節 以守代攻第9節 昂貴的晚飯第23節 慶良間海戰第4節 緊急出發第24節 軍事報復第12節 新的艦隊第41節 折返第8節 悲痛的炸彈(下)第9節 最後防線第7節 艦隊迴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