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22節 海浪翻滾

艦隊在快速的航行之中,夜幕已經降了下來。雲層壓得很低,彷彿就在頭頂上一樣。艦隊的官兵在七點左右就進入了各自的崗位,有的在聊天,有的則在抓緊時間檢查自己隨身攜帶的裝備,還有的則在抽時間給家裡寫信。

當佛羅里達島的灰色身軀出現在了前方的夜幕中的時候,嚴師琪走到了艦橋外。這次艦隊仍然將從薩沃島與佛羅里達島之間的海峽穿過,然後繞到瓜島的東南面,在那邊擺好陣型,等待美軍第32特混艦隊地到來。海面上不太平靜,海浪不時的翻滾到戰艦的艏甲板上,戰艦也在微微的起伏着。這將是一個大風的夜晚,除了那帶着絲涼意的海風之外,還有即將從炮口吹出的火風。

“偵察機發現了美軍在馬基拉島上調整部署,大概會在今晚向這邊部署戰鬥機與轟炸機。”谷甄雲走了過來,“暫時還沒有發現美軍艦隊,現在第32特混艦隊大概已經到了倫內爾島附近海域,他們大概會選擇島嶼西面的航線,這條航線更近一點。”

“我們有多少偵察機在那邊?”嚴師琪微微點了點頭,仍然板着一張臉。

“只有兩架夜間偵察機,另外從拉包爾那邊派來了兩架遠程巡邏機,如果發現了敵艦隊的話,會立即與我們聯繫的。”

“讓炊事兵在十點半把夜宵送到各個炮位上去吧。”嚴師琪轉過了身來,“大家都吃飽點,別等下沒了力氣。這次我們四打六,局面對我們沒有多少優勢,所以炮手的發揮至關重要。還有,讓雷達在八點開始預熱,十點開機,重點搜索南南面海域。”

谷甄雲去下達命令了,嚴師琪又轉過了身來。艦隊還在繼續前進,海面上黑壓壓的一片,雲層遮住了月亮與星空,除了極爲微弱的海面反光之外,幾乎看不到遠處的目標。當艦隊穿出了海峽的時候,嚴師琪習慣性的朝着南面瓜島的方向看了過去,他什麼也沒有看到,隨即他就回到了司令艦橋裡面。在大部分參謀都在忙碌的時候,他一個人站在海圖桌前。海圖上已經標出了美軍艦隊有可能採用地航線,以及有可能出現的海域。

最讓嚴師琪頭痛的還是怎麼以少打多。在他知道這次的美軍戰列艦是六艘最先進的戰列艦的時候,嚴師琪就一直感到有點緊張。上次對付“Z艦隊”的那場戰鬥,雖然他的兵力不佔優勢,但是戰艦地質量卻好得多,特別是在火力上的優勢非常的明顯。嚴師琪很好的利用了這一點,在戰鬥的初期就保持好距離,利用敵艦火炮威力與射程上的缺陷,在最初的兩個小時內就打下了勝利的基礎。可這次的情況則完全不一樣了。

不管是“北卡羅萊納”級。還是“南達科他”級。裝備的都是45倍徑地406毫米主炮。這種火炮地威力不在唐帝國戰列艦50倍徑400毫米主炮之下。在火炮的製造工藝上,唐帝國一直是很領先的,可美國地火炮生產技術也不落後。從嚴師琪獲得的情報來看。406毫米的穿甲彈在14海里的距離上對“新省會”級的主裝甲帶有大概三成的穿透率,而在12海里的距離上,這個比例會提高到五成以上,10海里就是個絕對擊穿的極限距離了。換句話說,在10海里之內,406毫米的穿甲彈可以擊穿“新省會”級戰列艦上的任何一處裝甲。400毫米穿甲彈地威力也差不多,在14海里的距離上對“北卡羅萊納”級主裝甲帶的穿透率大概是四成,對“南達科他”級主裝甲帶的穿透率在三成以上。10海里也是絕對擊穿的極限距離。

從雙方的火炮,裝甲對比上來看,“新省會”級的優勢並不明顯。

誰都擋不住對方打來的穿甲彈,而且406毫米艦炮的射程也與400毫米艦炮地射程相差不大。問題就在這裡,在嚴師琪能夠威脅到對手的時候,對手也同樣可以威脅到他。也許,嚴師琪手裡唯一的優勢就是速度,“新省會”級的最快速度達到了31節,而美軍的戰列艦隻有27節到28節的樣子,多出了3到4節的速度,也許這一點值得利用。

嚴師琪其實還有一張王牌。那就是他手裡的巡洋艦與驅逐艦。第三特混艦隊的重巡洋艦數量並不少,而且驅逐艦的數量也不少。雖然這些戰艦在海戰中多半隻有旁觀的份,但是在必要的時候卻能發揮出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別是驅逐艦上的魚雷,在很多時候魚雷對戰列艦的威脅比穿甲彈還要大得多。

另外,嚴師琪還有一個優勢,那就是四艘戰列艦上的新式雷達。自從與“Z艦隊”的戰鬥之後,用雷達引導主炮進行炮擊已經成爲了一種新的炮戰方式。特別是在能見度太低的情況下,目視距離無法滿足要求時,雷達成爲了引導炮擊的最重要的手段。最初的時候,雷達與火炮的配合並不好,這一是雷達的性能不怎麼樣,二是當時沒有一套適當的指揮方式。隨後,唐帝國的新式炮瞄雷達研製成功之後,首先就裝備了戰列艦(還有防空巡洋艦,用雷達引導高射炮作戰也是一個重點研究方向),第三特混艦隊的四艘“新省會”級戰列艦都安裝了炮瞄雷達,同時戰艦上的炮擊指揮系統也做了調整,雷達可以同時引導三座主炮對一個目標同時進行炮擊。雖然在實驗中雷達對10海里外的戰艦測量精度誤差仍然達到了上百米,但這已經可以接受了,就算是用光學測距儀也大概就這個水平吧,反正炮彈打到10海里外的時候,其誤差也在幾十米以上(甚至幾百米)。

在嚴師琪爲戰鬥做準備的時候,金凱德也在爲戰鬥做準備。此時第32特混艦隊已經到了倫內爾島西北面,正在全速趕往瓜島,而運輸船隊就在第32特混艦隊後面大概65海里處跟隨前進。

金凱德在這幾個小時裡也在思考怎麼打這場戰鬥。他沒有抱任何僥倖的想法,第三特混艦隊肯定會進入瓜島南部海域,戰鬥肯定會在這裡爆發。可怎麼打呢?直接衝上去決戰?這是金凱德最初的想法,可他很快就發現,夜晚的惡劣天氣將是他的死穴。

四艘“南達科他”級上都安裝了第二代的雷達,可美軍到這時候仍然沒有可以爲戰列艦主炮提供準確炮擊參數的炮瞄雷達。美國雷達研製的重點是爲高射炮提供炮瞄雷達。這主要是唐帝國地轟炸機太犀利了,防空作戰的壓力遠高於炮戰,因此首先確保把高射炮的炮瞄雷達弄出來纔是最重要的。即使是二代雷達,也只提高了可靠性,以及在惡劣氣象條件下的探測距離而已,實際上探測精度存在很大的誤差,這就限制了火炮用雷達做引導作戰的能力。

兩艘“北卡羅萊納”級戰列艦上的雷達還是一代雷達。這兩艘戰列艦沒有趕上更換新雷達就開赴了戰場。本來計劃在珍珠港換上新雷達地,可時間太緊迫了。結果新雷達還沒有送到珍珠港,這兩艘戰列艦就奔赴了西南太平洋。而一代雷達的問題更爲明顯,不但可靠率低,而且探測距離近,在惡劣氣象條件下更容易出現問題。

金凱德很清楚,在這種惡劣氣象環境中,對手肯定會用雷達來尋找他們,唐帝國甚至已經開發出了可以爲戰列艦指引目標的炮瞄雷達(唐帝國的雷達技術一直領先其他國家,特別是在戰爭的頭兩年裡,唐帝國花了很大的力氣來研製雷達)。這樣一來。對手肯定會在10海里之外就把炮彈打了過來,到時候,也許他們纔剛剛探測到唐帝國的戰列艦吧!

顯然。直接衝上去硬拼的話,對金凱德的好處並不大,對手會邊打邊退,而唐帝國的戰列艦在速度上地優勢是比較明顯地,這就將導致當年的悲劇再次重演,在追不上,又打不到對手的情況下,就算他有更多地戰列艦,結果也將是悲慘的。怎麼辦?

金凱德不愧是炮戰專家,既然無法正面對抗。那就必須要首先隱蔽接近敵人,而要隱蔽接近敵人,就必須要讓敵人的雷達無法探測到他們。可怎麼讓對手的雷達無法發現自己呢?金凱德先是覺得很沒有多大的希望,畢竟雷達不是人眼,在惡劣氣象條件下的探測距離會縮短一些,可仍然能夠發現十多海里外的戰艦。可他很快就發現了一點,如果藉助島嶼的掩護,說不定就能夠讓唐帝國的雷達失去作用!

在瓜島血戰中,交戰雙方都發現了一個問題。即島嶼對雷達的干擾作用很大,當戰艦靠近島嶼的時候,島嶼發射的電磁波會導致雷達無法及時的發現戰艦,甚至將戰艦判斷爲島嶼。當初金凱德指揮“華盛頓快車”的時候,就曾經利用了這一點,讓艦隊儘量靠近島嶼的海岸線航上行,然後高速穿過唐帝國艦隊的封鎖線,將部隊與物資送往瓜島。如果這次仍然利用這一點的話,也許唐帝國的雷達優勢就無法發揮出來了。

瓜島是一條東西長,南北窄的島嶼,如同一粒橫臥在大海上地蠶豆一樣,而且還略微向東南有多偏移。如果第三特混艦隊要在瓜島南面攔截的話,就很有可能在瓜島東部的南面海域,其攔截線距離瓜島大概20海里左右。如果唐帝國的雷達探測距離是15海里,作爲保險,算爲20海里的話,那麼就首先要繞到瓜島的西北方向上去,然後順着島嶼向東偏南航行,也就是說,從唐帝國艦隊的縱向上插進去,然後迅速佔領有利的炮擊陣位,在唐帝國艦隊還沒有反應過來之前就把距離拉近到10海里之內,在唐帝國艦隊轉向的時候至少可以爭取到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如果能夠在此期間將其擊潰,至少重創其排頭的那兩艘戰列艦的話,那就穩操勝券了!

想到這,金凱德有把握了。重點就是隱蔽接近,只要能夠隱蔽接近,爭取把距離縮短到10海里之內,那麼,他就有足夠的把握打敗第三特混艦隊,剪除這支威脅了瓜島數個月的唐帝國特混艦隊!隨即,金凱德就下令艦隊轉向,這也許會讓他晚半個小時到達瓜島,可這並不重要,本來艦隊的航行進度就比計劃提前了好幾個小時呢。

在第32特混艦隊開始轉向的時候,魏東北指揮的西南特混艦隊還在新喬治亞海峽中高速航行着。巡洋艦在大幅度的上先顛簸着,戰艦排水量小的弊病表現得很明顯,在同等海況下,戰列艦以全速航行時並不會有這麼大的縱向搖晃,而巡洋艦在全速航行的時候,戰艦的艦艏一會被擡出海面,一會又被海水給淹沒,簡直就像是在坐蹺蹺板一樣。

艦隊的速度沒有能夠達到33節,33節只是在理想狀態下的最大速度。此時艦隊只有32節,有的時候甚至不到32節。這已經是讓鍋爐以輸出百分之一百一十的功率的情況下所能夠達到的最大速度了。這很容易導致鍋爐出故障,可魏東北已經關不了那麼多了。第32特混艦隊在十二點左右就將到達瓜島,而美軍運輸船隊最多晚三個小時到達,而他們就算以33節的速度前進,也要在兩點之後才能趕到,這還沒有算上搶位的時間。換句話說,他必須得爭取每一分,每一秒,要趕在運輸船隊與第32特混艦隊的距離拉近之前把其攔截下來!

也許,現在魏東北正在咒罵嚴師琪吧,如果嚴師琪早點把他的計劃1發回來,西南特混艦隊就可以提前好幾個小時出發,而不需要像現在一樣的去趕時間,可以從容的到達戰場,有足夠的時間來佔領有利位置。

可這該死的嚴師琪想到的只是第32特混艦隊,根本就沒有爲戰局考慮!

第15節 跟蹤攔截第74節 南下的通道第44節 老虎屁股第5節 佔領軍第35節 燃燒的夜晚第59節 無情的轟炸第31節 火海上的舞蹈第24節 關鍵性勝利第29節 哥們義氣(上)第15節 戰爭宣言(上)第9節 變革第72節 倉促出擊第35節 逃生第69節 長腿戰機第11節 英倫定局第11節 幸運潛艇第1節 最後的炮聲第15節 大意的代價(上)第32節 振作第18節 關鍵點第31節 龍出大海(上)第32節 逃竄之敵第61節 棄卒保帥第6節 秘密任務第27節 守株待兔第20節 聊表安慰第53節 濃縮的都是精華第53節 巡洋艦的威力第31節 接觸第13節 連環套第27節 耗子藥第49節 老驥伏櫪第73節 在劫難逃第1節 重振艦隊第64節 時間差第68節 認輸第51節 除惡務盡第2節 不是復仇第26節 鋼鐵巨獸第34節 火力打擊第14節 兵行險第37節 守株待兔第45節 新代號第26節 反撲中途島第14節 年輕人的建議第34節 聯合艦隊第4節 快如迅雷第5節 南風第12節 高手博弈第10節 接班人第39節 擴大勝利第53節 鞭長莫及第30節 軍售第37節 秘密裝備第38節 風捲殘雲第26節 鼴鼠第17節 綜合情報第50節 分工合作第10節 在硝煙中顫抖(下)第10節 美國虎第40節 變廢爲寶第13節 痛定思痛(上)第54節 果斷追擊第46節 關門打狗第26節 糾纏第39節 岸基轟炸機的反擊第16節 單程突擊第22節 戰爭機器第34節 彈雨第13節 死裡逃生(下)第73節 在劫難逃第14節 西線突破第45節 驅逐艦艦長第1節 潛力大爆發第20節 叫戰第11節 荒漠基地第52節 震撼性打擊第27節 進與退第30節 包餃子第43節 明修棧道第34節 火力打擊第26節 全面轟炸第27節 耗子藥第47節 將信將疑第14節 以靜制動第3節 海軍的武裝(下)第19節 角力第4節 第五艦隊(下)第11節 彈雨中的艦隊(下)第70節 火紅的夜色第27節 伏擊第62節 勇追窮寇第40節 變廢爲寶第23節 原子彈第18節 矛盾再起第40節 步兵防線第30節 百姓的力量第57節 夜戰第8節 斷氣的北極熊第1節 由海到陸
第15節 跟蹤攔截第74節 南下的通道第44節 老虎屁股第5節 佔領軍第35節 燃燒的夜晚第59節 無情的轟炸第31節 火海上的舞蹈第24節 關鍵性勝利第29節 哥們義氣(上)第15節 戰爭宣言(上)第9節 變革第72節 倉促出擊第35節 逃生第69節 長腿戰機第11節 英倫定局第11節 幸運潛艇第1節 最後的炮聲第15節 大意的代價(上)第32節 振作第18節 關鍵點第31節 龍出大海(上)第32節 逃竄之敵第61節 棄卒保帥第6節 秘密任務第27節 守株待兔第20節 聊表安慰第53節 濃縮的都是精華第53節 巡洋艦的威力第31節 接觸第13節 連環套第27節 耗子藥第49節 老驥伏櫪第73節 在劫難逃第1節 重振艦隊第64節 時間差第68節 認輸第51節 除惡務盡第2節 不是復仇第26節 鋼鐵巨獸第34節 火力打擊第14節 兵行險第37節 守株待兔第45節 新代號第26節 反撲中途島第14節 年輕人的建議第34節 聯合艦隊第4節 快如迅雷第5節 南風第12節 高手博弈第10節 接班人第39節 擴大勝利第53節 鞭長莫及第30節 軍售第37節 秘密裝備第38節 風捲殘雲第26節 鼴鼠第17節 綜合情報第50節 分工合作第10節 在硝煙中顫抖(下)第10節 美國虎第40節 變廢爲寶第13節 痛定思痛(上)第54節 果斷追擊第46節 關門打狗第26節 糾纏第39節 岸基轟炸機的反擊第16節 單程突擊第22節 戰爭機器第34節 彈雨第13節 死裡逃生(下)第73節 在劫難逃第14節 西線突破第45節 驅逐艦艦長第1節 潛力大爆發第20節 叫戰第11節 荒漠基地第52節 震撼性打擊第27節 進與退第30節 包餃子第43節 明修棧道第34節 火力打擊第26節 全面轟炸第27節 耗子藥第47節 將信將疑第14節 以靜制動第3節 海軍的武裝(下)第19節 角力第4節 第五艦隊(下)第11節 彈雨中的艦隊(下)第70節 火紅的夜色第27節 伏擊第62節 勇追窮寇第40節 變廢爲寶第23節 原子彈第18節 矛盾再起第40節 步兵防線第30節 百姓的力量第57節 夜戰第8節 斷氣的北極熊第1節 由海到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