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節 堡壘戰場

bookmark

隨着越來越多的情報送到,戰場上的局勢也就越來越明顯了。談仁皓不得不佩服情報機構在這幾天之內的工作效率。

到六日的時候,一架從太平洋戰區回來的運輸機送來了最重要的一份情報,一艘在菲尼克斯羣島東部海域活動的潛艇拍下了美軍艦隊的照片。這艘潛艇在五日的時候到達了塔拉瓦島,照片立即被沖洗了出來,接着就以最快的速度送回了舟山。

看着那十幾張有點模糊的照片,談仁皓覺得那名潛艇艇長以前肯定沒有用過照相機,竟然連焦距都沒有調好。照片的背面還有一些註解,這是情報人員在對照片進行分析之後添加上去的。

在潛艇上安裝照相機,這是在今年才進行的,以前根本就沒有一艘潛艇上有照相機。後來,爲了解決潛艇偵察情報無法證實的問題,海軍的技術人員利用航空照相槍的技術,在潛艇的潛望鏡上增加了一組照相設備,這樣潛艇就可以利用潛望鏡拍下照片了。只不過,沒有多少艇長會在實戰中利用這一技術,因爲很多艇長都不熟悉該怎麼使用這種新式設備呢,而且潛艇拍下的照片很難迅速發回後方,更不可能在每艘潛艇上都配備一名可以分析照片的情報軍官,因此還不如直接用肉眼觀察,然後用電報發回消息更實在呢。

談仁皓把十幾張照片反覆看了兩次,然後才放了下來。

“怎麼樣,很模糊?”甘永興早就看過了這些照片,然後才讓人去把談仁皓叫來的。

“這幾艘航母看起來大同小異。沒有什麼差別。”談仁皓嘆了口氣。

“本來就是同一級別,而且是同一批次的六艘航母,自然是很相似了。我們的那六艘新航母也一樣。”甘永興拿出了香菸,“航母的舷號已經辨認出來了。確定爲六艘‘埃塞克斯’航母。另外,那六艘大型巡洋艦也被確定了下來。”

“沒有小型航母。”

“有兩幅照片上有小型航母,不過距離太遠,而且對焦不準,所以沒有辦法辨認出舷號。”甘永興站了起來。”現在,你沒有什麼懷疑了吧?”

談仁皓笑着搖了搖頭。”參謀長,看來,我之前的疑慮是多餘地,那我今天就返回艦隊。”

“我已經給你安排好了飛機。”甘永興站了起來,“艦隊現在已經到達了加羅林羣島南部,大概在九日的時候到達拉包爾,你直接去萊城。我會跟顏國忠聯繫地。”

“相關的作戰計劃呢?”談仁皓遲疑了一下,他這幾天是大概的考慮了一下作戰行動,卻沒有仔細考慮作戰計劃。

“現在我這裡只有一個大概的作戰計劃。你拿去做參考。”甘永興去翻出了那份作戰計劃,“在飛機上再看吧。具體的作戰行動由你自行確定,美國艦隊預計要在十二日才能到達珊瑚海。到時候,他們肯定會首先在維拉港與布里斯班港補充燃料,並且讓已經在海上航行了一個多月地官兵休整一下。我們已經安排了潛艇去監視這兩座港口,有了新的消息後會立即通知你的。你有好幾天的時間來策劃這次的作戰行動。”

“很不錯了,至少還有幾天吧。”談仁皓接過了文件,“那我現在就去機場,到了萊城之後,我再與你聯繫。”

“對了,這裡還有樣東西。”甘永興又翻出了一份文件來,然後走到了談仁皓的身邊,“中途島那邊的最新戰報,是一起送回來的,這是副本,你在路上看一下。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那麼第二特混艦隊能在二十日之前到達西南太平洋戰區。”

“二十日?”談仁皓看了參謀長一眼,然後就接過了文件。

“對,如果以美軍需要三天的時間來補充與休整的話,那麼你最好把決戰的時間拖上五天,這樣,我們就有兵力上的優勢了。”

談仁皓點了點頭,與甘永興告辭之後,他叫上了杜興,讓杜興去幫他收拾幾件衣服,而他自己則直接趕去了機場。到了機場的時候,談仁皓才發現自己回舟山這幾天,竟然只在家裡吃過兩頓晚飯,睡了三個晚上,而現在卻沒有去跟家人道別,讓他感到有點愧疚。

杜興帶着行李趕來之後,飛機立即起飛。在飛機改爲了平飛之後,談仁皓讓杜興給他泡了杯咖啡,然後拿出了那兩份文件。遲疑了一陣,他首先翻開了中途島戰報的那份文件,雖然中途島那邊的戰況與他沒有多大的關係,但是他很想知道,現在那邊地戰鬥到底打得怎麼樣了,另外,第二特混艦隊的表現如何,以及第二特混艦隊到底能不能在二十日趕到西南太平洋戰區來。

在第一特混艦隊離開中途島戰場,由第二特混艦隊頂替了第一特混艦隊之後三天,海軍司令部確認美軍主力艦隊已經南下之後,韓紹鋒再次讓陸戰隊發動了猛攻。在之前的三天裡,第二特混艦隊一直在中途島西面大概360海里外活動,沒有支援陸戰隊,也沒有去轟炸中途島,而是以戰備方式巡邏。結果,在這三天之中,美軍向中途島增援了一個師的兵力,而且還運去了一批重裝備與火炮,島上的美軍實力大增。同時,韓紹鋒也得到了增援,兩個步兵團,三個炮兵營,兩個迫擊炮營,還有大批的裝備物資也都在這期間送到了陸戰隊的手裡。換句話說,交戰雙方在這期間都在向島上增援。

在這座面積六平方公里的小島上,交戰雙方前後一共投入了近九萬的地面兵力,而到八月三日的時候,島上一共有作戰部隊近五萬人,其中美軍大概21000人,唐帝國陸戰隊27000人。平均分攤下來,一平方公里內有8000人。僅僅計算人口密度,這都趕得上戰前人口密度最大的東京了!這是個什麼概念呢?如果將這些人平均分佈在島嶼上,那麼每個人之間的間隔僅僅只有十米左右!

中途島已經不再是一座島嶼。而是一座堡壘。準確地說是兩座堡壘,島嶼的西部是唐帝國陸戰隊的堡壘。而島嶼地東部則是美軍陸戰隊的堡壘。在交戰期間,雙方不但修復了之前地工事,而且還新建了大量的防禦工事,陸戰隊甚至在西部機場外圍挖出了一座地下防禦工事,僅僅是地下坑道的長度就超過了五公里。可以在這裡儲備數萬噸彈藥,數萬噸燃料,淡水,水平,足夠島上的陸戰隊官兵堅守幾個月了!美軍的“挖掘”能力也不在唐帝國陸戰隊之下,在沒有辦法想上方延伸地情況下,挖掘地下工事是最好的防禦辦法。據戰後唐帝國公佈的數據,在美軍控制的25平方公里左右的地面下,美軍的地下坑道長達12公里,另外還有數十座地下倉庫。上千個供人員居住與躲避炮擊與轟炸的洞穴,其挖掘作業超過了二十萬方!

戰爭往往使人瘋狂,而中途島上的交戰雙方的每一個官兵都很瘋狂。在雙方挖掘地下工事的時候。

甚至出現了迎面撞上的事情,結果戰鬥在地面上還沒有打響的時候,就先在地面下展開了。

從八月三日開始,交戰雙方的地面戰鬥重新爆發了。韓紹鋒如同一頭髮瘋地野獸一般。不斷的出現在前線上指揮陸戰隊進攻。這是韓紹鋒參戰以來指揮過的最爲慘烈的一次戰鬥,他已經用掉了6000多具裹屍袋,送走了7000多名傷員,可中途島上仍然有一半地土地在美軍的控制中。也許,美軍的損失更慘重(確實如此,美軍已經在這裡陣亡了12000名官兵,受傷與被俘15000餘人),可是韓紹鋒卻非常的震怒,他從來沒有遇到過這麼難以打下的島嶼,而且他也從來沒有想到過,那些在用光了彈藥之後就會投降的美軍竟然會如此頑強的抵抗陸戰隊的進攻,前仆後繼的投入戰鬥,而且很少有美軍官兵會主動投降,在用光了子彈後會繼續用匕首,刺刀作戰,而不是舉起步槍,走出戰壕!

第二特混艦隊也在當天機動到了距離中途島大概220海里的海域,並且在上午的時候就派出了轟炸機去支援陸戰隊進攻。雷少卿沒有用上全部的力量,因爲從情報上顯示,至少有三艘小型航母,甚至有可能是六艘美軍的小型航母仍然在中太平洋上活動,而第二特混艦隊只有兩艘艦隊航母,雷少卿必須要將更多的轟炸機留在飛行甲板上,並且萬分警惕隨時有可能出現的美軍艦隊。爲此,雷少卿甚至沒有安排炮擊編隊去支持陸戰隊,只是讓炮擊編隊護送那些爲陸戰隊提供補給物資的船隊前往中途島,在返航之前向島上的美軍開幾炮,表示表示一下而已。

看到這份措詞簡潔,同時又不時高潮起伏,帶有明顯廖漢翔特色的戰報時,談仁皓完全可以想像中途島上的戰鬥有多麼的激烈。雙方拼的都是陸戰隊,而且雙方的陸戰隊官兵都在拼命。戰前,唐帝國與美國的陸戰隊是被公認了的,全世界最優秀的兩支陸戰隊。甚至有很多人在猜測到底是唐帝國陸戰隊更厲害,還是美國的陸戰隊更厲害。現在,雙方在一個基本上平等的條件下決戰,看樣子,不分出個高下來,雙方都不會罷手。

慘烈的戰鬥持續到了五日,分配給第二特混艦隊的兩艘小型航母在驅逐艦的掩護下到達了第二特混艦隊所在海域。雷少卿立即將這兩艘小型航母一起編爲了第三支航母戰鬥羣,將之前的炮擊戰艦派去執行護航任務。也正是從這天開始,第二特混艦隊加強了對陸戰隊的支持,將每天出動的轟炸機架次提高了一倍,達到了144架次,四艘航母每天各派出一箇中隊的轟炸機去執行對地轟炸任務。

戰鬥還在繼續,這份戰報是廖漢翔在五日夜晚寫出來的。陸戰隊正在以每天不到100米的速度向美軍防線後方推進。廖漢翔已經竭盡所能的向韓紹鋒提供支援力量了,他已經派上了最後一支預備隊,開始抽調防線上其他島嶼上的駐守部隊前去中途島助戰。第二特混艦隊也在儘量爲陸戰隊提供支持。

甘永興也正是從這份戰報中,陸戰隊的日均推進速度計算出,陸戰隊大概能夠在十二日左右打下中途島,到時候第二特混艦隊將立即轉移到西南太平洋戰區,如果以最快的巡航速度前進的話,在20日左右就能到達所羅門羣島北部海域,最遲在22日進入珊瑚海。

談仁皓也推算了出來,換句話說,他要堅持到22日,而不20日,纔有可能得到第二特混艦隊的增援,而美軍很有可能在15日就完成了進攻準備,他至少得拖上七天的時間,要命的七天。

“將軍,咖啡已經冷了,我去給你換一杯吧!”

“不用了,你去休息吧,到了萊城,你還有很多事要做呢!”談仁皓端起了咖啡杯,然後朝杜興笑了一下。

飛機還在繼續飛行,爲了在長途飛行時使飛行員保持足夠的精力,飛機上一共安排了三名飛行員,而不是兩名,這樣三個人可以輪換着去休息。

喝完了那杯冷咖啡之後,談仁皓坐着發了會呆,或者說是思考了一陣,然後他翻開了甘永興給他的第一份文件,海軍司令部在此之前制定的一個作戰計劃的大體框架。

在海軍的指揮體制改革之後,海軍司令部不再負責戰役級別的作戰計劃的策劃工作,同時有了一個新的工作,那就是結合各個戰區的具體情況,然後根據戰局的變化,以及有可能出現的不同情況,制訂出一些戰役級別的作戰計劃的大體框架。這樣,當出現相似的戰役時,就可以立即將這些框架計劃提供給實施戰役的指揮官,減少了戰役指揮官的很多麻煩,同時也可以讓戰役指揮官儘可能快的拿出具體的作戰計劃來。

而談仁皓在舟山的這幾天裡,也已經考慮好了一個大概的作戰計劃。

第85節 搶先轟炸第10節 開導第44節 當機立斷第19節 尾跡第70節 選擇目標第13節 舞動的序曲第46節 “送死”艦隊第68節 瘋狂的奔襲第26節 局勢突變第18節 投石問路第33節 現代戰爭之父第8節 自由行動權第17節 觀戰第10節 接班人第33節 現代戰爭之父第9節 新軍事革命(下)第20節 秘密會晤第30節 無奈的抗爭第22節 整頓第4節 海軍轉型第3節 前程第64節 截擊!第33節 資本第12節 分裂的大陸第34節 將軍的眼淚第18節 飛行家第42節 俾爾根海戰第54節 指西打東第62節 拼死一搏第18節 炸彈在舞蹈第29節 調整節奏第51節 巨炮的怒吼第55節 夜間攔截第27節 再起變數第17節 最後通牒第32節 逃竄之敵第25節 調解第10節 摸索與總結第4節 妄想的偷襲第28節 用光所有燃燒彈第35節 民族主義(上)第18節 不可控因素第9節 將領會盟第23節 危機重重(下)第31節 突然打擊第47節 絕不放棄第9節 美國人的奇蹟第76節 臨機應變第46節 兩敗俱傷第37節 混亂的情報第27節 重點戰場第44節 戰役轉折點第43節 美國佬的膽色第9節 新軍事革命(上)第17節 危險遊戲第11節 幸運潛艇第9節 末日瘋狂第46節 砸下的鐵榔頭第19節 尾跡第55節 致命錯誤第31節 搶時間第19節 渾水第12節 牛脾氣第23節 微小的砝碼第33節 脫離風暴第35節 非常同盟第34節 迫敵出戰第31節 開路先鋒第16節 惺惺相惜第37節 成長第27節 重點戰場第14節 大戰局第26節 變陣第58節 晉升與褒獎第37節 岳父的指點第11節 假象第24節 “火炬”戰役第11節 彈雨中的艦隊(上)第47節 搶位第24節 關鍵性勝利第29節 希望破滅(上)第36節 幕後兇手第3節 艦隊補充計劃第15節 遠方來客第19節 角力第70節 選擇目標第3節 海航的戰略轟炸機第11節 彈雨中的艦隊(上)第15節 “獵鷹”逞威第37節 援軍第30節 守候獵物第84節 危急時的抉擇第80節 倒黴的編號第28節 雨過天晴第71節 電子眼第24節 死亡名單第61節 力所不及第7節 艦隊迴歸第55節 傳奇艇長第11節 陰轉晴
第85節 搶先轟炸第10節 開導第44節 當機立斷第19節 尾跡第70節 選擇目標第13節 舞動的序曲第46節 “送死”艦隊第68節 瘋狂的奔襲第26節 局勢突變第18節 投石問路第33節 現代戰爭之父第8節 自由行動權第17節 觀戰第10節 接班人第33節 現代戰爭之父第9節 新軍事革命(下)第20節 秘密會晤第30節 無奈的抗爭第22節 整頓第4節 海軍轉型第3節 前程第64節 截擊!第33節 資本第12節 分裂的大陸第34節 將軍的眼淚第18節 飛行家第42節 俾爾根海戰第54節 指西打東第62節 拼死一搏第18節 炸彈在舞蹈第29節 調整節奏第51節 巨炮的怒吼第55節 夜間攔截第27節 再起變數第17節 最後通牒第32節 逃竄之敵第25節 調解第10節 摸索與總結第4節 妄想的偷襲第28節 用光所有燃燒彈第35節 民族主義(上)第18節 不可控因素第9節 將領會盟第23節 危機重重(下)第31節 突然打擊第47節 絕不放棄第9節 美國人的奇蹟第76節 臨機應變第46節 兩敗俱傷第37節 混亂的情報第27節 重點戰場第44節 戰役轉折點第43節 美國佬的膽色第9節 新軍事革命(上)第17節 危險遊戲第11節 幸運潛艇第9節 末日瘋狂第46節 砸下的鐵榔頭第19節 尾跡第55節 致命錯誤第31節 搶時間第19節 渾水第12節 牛脾氣第23節 微小的砝碼第33節 脫離風暴第35節 非常同盟第34節 迫敵出戰第31節 開路先鋒第16節 惺惺相惜第37節 成長第27節 重點戰場第14節 大戰局第26節 變陣第58節 晉升與褒獎第37節 岳父的指點第11節 假象第24節 “火炬”戰役第11節 彈雨中的艦隊(上)第47節 搶位第24節 關鍵性勝利第29節 希望破滅(上)第36節 幕後兇手第3節 艦隊補充計劃第15節 遠方來客第19節 角力第70節 選擇目標第3節 海航的戰略轟炸機第11節 彈雨中的艦隊(上)第15節 “獵鷹”逞威第37節 援軍第30節 守候獵物第84節 危急時的抉擇第80節 倒黴的編號第28節 雨過天晴第71節 電子眼第24節 死亡名單第61節 力所不及第7節 艦隊迴歸第55節 傳奇艇長第11節 陰轉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