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41節 追殲

bookmark

在到達戰場之前,張志雲就想與長別宏聯繫,可他聯繫上的是皓凌恆,並且從浩凌恆那裡得知,長孫宏的座機被擊落了。另外,浩凌恆的座機的右機翼油箱上也被高射炮彈開了兩個窟窿,萬幸的是,此時右機翼油箱裡的航空汽油已經用完了,而且沒有傷到主承力結構,浩凌恆還能堅持着返航。

戰鬥打得異常的殘酷,除了長孫宏被擊落之外,王志華也被擊落了,另外柴志忠的座機被打成了馬蜂窩,幸虧魚雷轟炸機的裝甲很厚,他沒有在第五艦隊上空墜落,現在還在堅持着向北飛行,可是肯定無法返回艦隊,最多在距離艦隊近一點的地方迫降。第一批轟炸機,以及護航戰鬥機的損失相當驚人,張志雲無法得知具體的損失情況,他也沒有時間去統計損失結果,因爲他們即將追上第五艦隊,而且那是艦隊參謀軍官的工作。不管第一批轟炸機的損失有多大,現在唯一可以確認的是,已經有三艘美軍航母捱了炸彈,魚雷。他們的任務是追上另外三艘航母,讓第五艦隊徹底失去航空作戰能力,至於能不能擊沉這些航母,或者說會不會組織下一次轟炸,張志雲並不知道,他現在也不需要知道。

“上校,另外一支美軍特混艦隊在東面,我們應該轉向了!”

“都跟我來,追上美軍艦隊!”

在機羣轉向的時候,張志雲朝下面的大海看了一眼,海面上有十多個“黃標”。這是對落水飛行員的一種簡單的稱呼。那些海水被染黃了地點就表示有落水的飛行員。張志雲並不知道,長孫宏機組裡的兩名飛行員就在這十多處“黃標”中的一處漂浮着,等待着救援。

很快,張志雲機羣就追上了第51特混艦隊,三艘艦隊航母的速度都不到20節,而且都被濃煙包裹着,還有幾艘巡洋艦或者是驅逐艦在航母附近。向航母上噴射着海水,幫助航母滅火。斯普魯恩斯就站在“漢科克”航母的司令劍橋上,仰望着從不遠處飛過地轟炸機羣。張志雲並不知道斯普魯恩斯就在那艘舷號爲CV-19的航母上,如果他知道的話,就算不要小命,也要把炸彈扔到那艘航母的艦島上去!

“上校,我們幹掉那三艘航母吧!”

“不行,我們的任務是追上另外一支特混艦隊!”張志雲的話說得很重。“先徹底瓦解第五艦隊的航空作戰能力,如果我們還能執行第二輪轟炸任務的話,再來解決掉這些航母。”

這是黃曉天給張志雲下達地直接命令,如果不瓦解第五艦隊的航空作戰能力,那麼就無法確保第四特混艦隊不再遭到攻擊。另外,只要讓六艘美軍航母都遭到打擊,就算這些航母沒有被擊沉,那也得回去修理幾個月,美國海軍在數個月之內將失去所有的戰鬥力。這纔是最關鍵的,如果讓三艘美軍航母逃掉了。那麼第四特混艦隊還將受到威脅。美軍還將繼續戰鬥下去!

張志雲沒有去考慮黃曉天這道命令的深層意義,這也不是他應該考慮的問題,他只是一名飛行員。而他的任務就是準確無誤的執行艦隊司令官下達的作戰命令。也正是如此,其他的飛行員纔會認爲張志雲是一個死板地,內向的人,也才讓他經常受到別人的捉弄。可張志雲覺得這並沒有什麼不好的,反正他是一名飛行員,是一名帝國軍人。

第52特混艦隊就在第51特混艦隊東南面大概40海里處。斯普魯恩斯沒有讓特納前去掩護第51特混艦隊,而是讓特納以最快的速度撤出戰鬥,儘快返回安全海域。至於第51特混艦隊能不能返回珍珠港,這不是特納的責任,而是斯普魯恩斯的責任。至少。這個時候斯普魯恩斯的頭腦還是比較清醒的,他知道第二批轟炸機就要到來了,而第52特混艦隊留下來的話,只能被動挨打。可問題是,第52特混艦隊的戰艦又能跑多快,跑多遠呢?

十點不到,張志雲的機羣就追上了第52特混艦隊,此時大部分的轟炸機都用掉了接近一半的燃料,就算返航時地飛行距離能縮短几十海里。可仍然沒有足夠的燃料讓張志雲他們儘量合理的安排轟炸行動。結果,張志雲機羣的轟炸機只能一窩蜂的衝了上去,同時對三艘美軍艦隊航母展開了攻擊,而三名領隊轟炸機飛行員各指揮一個機羣進攻攻擊。

“注意高度,保持好距離,別靠得太近!”張志雲指揮的轟炸機羣負責對付北面的CV-31號航母,這正是特納的旗艦“好人理查德”號。“魚雷轟炸機跟上來了嗎?”

“就在下面,現在他們在吸引美軍的高射炮火,給我們創造機會。”導航員迅速做了回答。

“聯繫魚雷轟炸機,讓他們注意進入的時間!”張志雲一邊說着,一邊觀察着美艦隊各艘戰艦的情況,“讓他們從左前方進入,我們從左後方進入,注意時間!”

兩支高度差接近3000米的機羣迅速的向“好人理查德”號航母逼了過去。護航戰艦上的高射炮幾乎全在對付威脅更大的魚雷轟炸機,而且對高射炮手來說,魚雷轟炸機也更容易被擊中。

張志雲抓住了這個“空檔”,帶着後面的11架“射水鳥”迅速的鑽過了美軍高射炮的火力網,逼近了航母,可同時他也注意到,那艘航母沒有任何要任人宰割的跡象,而且航母上的高射炮都瞄準了俯衝轟炸機!

炮彈不斷的在飛機周圍爆炸,兩架飛得太近的“射水鳥”立即吸引了大批的炮彈,其中一架迅速的降低高度,避開了炮彈,而另外一架則沒有那麼幸運了,一發120毫米的117彈在距離轟炸機不到5米的地方爆炸,如同雨點般的彈片立即籠罩了那架倒黴的轟炸機。

“該死,注意保持距離,別靠得太近了!”張志雲看着那架轟炸機墜落了下去,飛行員在最後關頭都沒有丟掉炸彈,這隻能使轟炸機在撞上海面後以更快的速度下沉。而飛行員逃生的機會就更爲渺茫了。

當成百上千的炮彈迎面打來的時候,任何飛行員都不可能輕鬆下來。用“風雨中的雨燕”來形容突擊敵艦隊的轟炸機是再準確不過的了。雨水只會淋溼燕子的羽毛,可炮彈卻能要了飛行員的小命!

無規律的顛簸讓張志雲難以完全控制住轟炸機,天空好像成了一座燃燒着的彈藥庫一樣,他沒有直線飛行,而是憑着本能不斷地調整着飛行方向。這就如同在玩過山車遊戲一樣,只是,轟炸機不會受到軌道的約束。而且駕駛轟炸機的飛行員要比坐在過山車裡的遊客更爲鎮定,更爲沉着。

“準備降低高度,準備俯衝!”

航母就在前下方,張志雲咬緊了牙關,如同每一位領隊飛行員一樣,他第一個迎着密集的炮彈俯衝了下去,或者說,他第一個把生命交給了上天。美艦隊上空熾烈的高射炮火沒有嚇倒張志雲,只是讓他更小心更謹慎,也讓他更加希望將炸彈投到航母上去。不然。他這一趟就白飛了。

俯衝轟炸機發出的尖厲的呼嘯聲吹響了美軍航母葬禮的序曲,彷彿在一剎那間,笨重的轟炸機變成了靈巧地遊隼一樣。從數千地高空俯衝了下來。速度在不斷的增加着,炮彈也越來越密集,上天對雙方的生死判決即將出現,對雙方都在奮戰地軍人來說,這不僅僅是生與死的判決,更是勝與敗的判決。

張志雲一邊注意着海面上的航母,跟着航母的航向輕微的調整着俯衝線路,同時,他還得留意高度表上的指數,如果拉起的距離太低的話。那麼他就會不了自己的艦隊了。這需要飛行員地精力高度集中,也因此讓飛行員無法注意到高射炮的威脅。這也正是俯衝轟炸機最爲脆弱的時候,萬幸的是,這隻會持續十多秒鐘,在投下炸彈之後,張志雲就能全力規避高射炮的打擊。

高度表小錶盤上的指針如同螺旋槳一般的快速轉動着,而大表盤上的指針則在緩慢的轉動着。小錶盤一週有50個刻度,一個刻度表示2米,而大表盤一週有10個刻度。一個刻度表示100米,另外還有一個讀書器,用數字顯示千米級別地高度。此時,讀書器上顯示的數字是“0”而大表盤上的指針已經越過了倒數第六個刻度,正在向下一個刻度逼近,小錶盤上的指針也快要指向“0”了。

當大表盤上的指針指向正上方,準確地說,是鐘錶12點的方向時,張志雲鬆開了投彈扳機。轟炸機震動了一下,那是炸彈掛架上的爆炸螺栓爆炸時產生的推力,這個推力能夠將炸彈推出數米遠,同時也將作用在轟炸機上。當駕駛杆上傳來了這股力量的時候,張志雲立即拉回了駕駛杆,接着他就感到眼前一黑,這是在過載太大的時候產生的“黑視”現象,不過只會持續很短的時間,當他再次看清楚前方的時候,轟炸機已經拉了起來,他看到的是佈滿了硝煙的天空,而不是深灰色的大海。

“炸中了,我們炸中了!”導航員觀察到了投下的那枚炸彈準確的命中了航母的飛行甲板。“大概在後部升降機附近,這艘航母肯定無法接收戰機了!”

張志雲張大嘴,將壓在肺部的空氣吐了出來。“讓其他小組進入,魚雷轟炸機進入了嗎?”

“已經繞過最後一艘巡洋艦了,正在進入投雷航道,該死,該死!”

當張志雲朝海面上看去的時候,第二架魚雷轟炸機被高射炮撕成了碎片,飛行員連跳傘的機會都沒有,接着,又有一架魚雷轟炸機被炮彈擊中,一頭撞在了海面上,海水迅速的籠罩了這架轟炸機,不知道飛行員能不能及時的爬出座艙。僅僅二十秒不到,就有三架魚雷轟炸機被擊落,顯然,美軍戰艦上的高射炮手也都“發瘋”了。

在第二批俯衝轟炸機準備進入俯衝航道的時候,成功突防的8架魚雷轟炸機在距離航母800到1000米處投下了魚雷。魚雷的航向與航母的航向呈60度的夾角,這能夠儘量擴大攻擊範圍,同時還能避免航母轉向避開魚雷。可問題是,此時航母要想轉向並不容易,如果爲了避開魚雷而迅速轉彎的話,那麼頭頂上正在逼近的轟炸機會讓航母上的美軍官兵在次嚐到炸彈的滋味。

生死攸關的時候,美軍的瘋狂火力起到了一定的效果,第二批進入的4架“射水鳥”中,有兩架還沒有來得及進入俯衝航道就被擊落,另外一架剛剛開始俯衝,也被高射炮彈打中,結果只有一架投下了炸彈,而且還投偏了!

“可惜!”張志雲輕嘆了一聲,這時候第三組,也是最後一組轟炸機俯衝了下去。同時張志雲也注意到,跟隨他投彈的另外三架轟炸機中,此時只有一架在附近徘徊,也就是說,其他的兩架“射水鳥”也被擊落了!

第三批“射水鳥”投下炸彈的時候,魚雷轟炸機的攻擊收到了成效,從張志雲的位置看過去,至少有一條魚雷命中了航母,也許是兩條魚雷同時命中,主要是航母上的濃豔擋住了張志雲的視線,讓他無法準確判斷到底有多少魚雷命中,也許其他方向上的飛行員能夠看得更清楚一點。接着,四架“射水鳥”全都投下了炸彈,其中一架在改出俯衝航道的時候稍微慢了一點,一頭撞上了附近一艘巡洋艦上的高射炮火力網中,被打得粉身碎骨。

其他兩支機羣的轟炸行動同時進行着,當張志雲將他這個機羣裡的剩餘轟炸機集中起來的時候,另外兩艘航母都遭到了攻擊。從航母上冒出的黑色濃煙來看,這三艘航母月肯定失去了作戰能力,至於會不會沉沒,那就得看下一次的攻擊了!

第18節 關鍵點第23節 補救第22節 分工合作第51節 催化劑第11節 受到置疑(下)第53節 吃進嘴的肥肉第54節 擦肩而過第23節 分頭出擊第25節 重拳出擊第28節 飛向東京第28節 軍人之魂第41節 競爭對手第28節 混亂的線索第9節 工業束縛第22節 報第56節 酣暢淋漓第39節 沒有選擇第75節 校長的賭注第39節 將信將疑第69節 小勝與大勝第12節 爭論第8節 琉球島捷報第48節 人事變動第26節 黯然離開(下)第24節 日本艦隊偷襲第3節 搶地盤第61節 長途奔襲第2節 不是復仇第19節 嘲弄(上)第28節 深淵的邊緣(上)第14節 轟炸天皇皇宮第25節 快速穿插第12節 意外的決定因素第1節 兩月第11節 受到置疑(下)第22節 盤古計劃第23節 撤退第14節 兵行險第36節 主角登場第56節 圍殲第58節 鉅艦末日第1節 歸來第31節 新的嘗試第19節 渾水第44節 戰役轉折點第1節 艱鉅工程第24節 恐懼第15節 破格晉升(下)第43節 黑夜天使第71節 大膽的計劃第10節 追殲頑敵第38節 遮斷轟炸第23節 微小的砝碼第51節 大戰轉折點第25節 對等突擊第11節 受到置疑(下)第24節 前進轟炸第24節 日本艦隊偷襲第60節 鏖戰第35節 民族主義(下)第73節 “蚊子艇”第48節 內亂第17節 海軍的觀點第4節 妄想的偷襲第56節 酣暢淋漓第26節 鋼鐵巨獸第53節 吃進嘴的肥肉第9節 陸戰之王第5節 帝國首相第39節 左鉤拳第36節 分兵第20節 情報第67節 一錘定音第12節 兄弟之益第18節 最後威脅第41節 折返第45節 前途艱難第18節 送佛送到西第44節 重點清除第21節 新位置(上)第2節 慘痛的勝利第3節 新威脅第40節 毀滅最後的希望第39節 最有價值的炸彈第20節 鳴金收兵第3節 是戰是和?(下)第31節 龍出大海(上)第19節 微妙的變化第55節 夜間攔截第7節 強心針第16節 單程突擊第19節 接戰?第37節 致命神箭第15節 穩重的弗萊徹第2節 戰爭的本質(下)第46節 兩敗俱傷第7節 各爲其主第6節 重要的螺絲釘(下)第87節 憤怒在燃燒第33節 大敵來臨
第18節 關鍵點第23節 補救第22節 分工合作第51節 催化劑第11節 受到置疑(下)第53節 吃進嘴的肥肉第54節 擦肩而過第23節 分頭出擊第25節 重拳出擊第28節 飛向東京第28節 軍人之魂第41節 競爭對手第28節 混亂的線索第9節 工業束縛第22節 報第56節 酣暢淋漓第39節 沒有選擇第75節 校長的賭注第39節 將信將疑第69節 小勝與大勝第12節 爭論第8節 琉球島捷報第48節 人事變動第26節 黯然離開(下)第24節 日本艦隊偷襲第3節 搶地盤第61節 長途奔襲第2節 不是復仇第19節 嘲弄(上)第28節 深淵的邊緣(上)第14節 轟炸天皇皇宮第25節 快速穿插第12節 意外的決定因素第1節 兩月第11節 受到置疑(下)第22節 盤古計劃第23節 撤退第14節 兵行險第36節 主角登場第56節 圍殲第58節 鉅艦末日第1節 歸來第31節 新的嘗試第19節 渾水第44節 戰役轉折點第1節 艱鉅工程第24節 恐懼第15節 破格晉升(下)第43節 黑夜天使第71節 大膽的計劃第10節 追殲頑敵第38節 遮斷轟炸第23節 微小的砝碼第51節 大戰轉折點第25節 對等突擊第11節 受到置疑(下)第24節 前進轟炸第24節 日本艦隊偷襲第60節 鏖戰第35節 民族主義(下)第73節 “蚊子艇”第48節 內亂第17節 海軍的觀點第4節 妄想的偷襲第56節 酣暢淋漓第26節 鋼鐵巨獸第53節 吃進嘴的肥肉第9節 陸戰之王第5節 帝國首相第39節 左鉤拳第36節 分兵第20節 情報第67節 一錘定音第12節 兄弟之益第18節 最後威脅第41節 折返第45節 前途艱難第18節 送佛送到西第44節 重點清除第21節 新位置(上)第2節 慘痛的勝利第3節 新威脅第40節 毀滅最後的希望第39節 最有價值的炸彈第20節 鳴金收兵第3節 是戰是和?(下)第31節 龍出大海(上)第19節 微妙的變化第55節 夜間攔截第7節 強心針第16節 單程突擊第19節 接戰?第37節 致命神箭第15節 穩重的弗萊徹第2節 戰爭的本質(下)第46節 兩敗俱傷第7節 各爲其主第6節 重要的螺絲釘(下)第87節 憤怒在燃燒第33節 大敵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