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平遼將軍

52.52

北京的冬天特別的冷!

自從得知努爾哈赤率領鞋子大軍入侵以來,上至皇帝大夫,下至黎民百姓,無不膽戰心驚。

平日裡的北京城,熙熙攘攘的人來人往。

如今還哪裡敢出家門?

一個個,的都跟大家閨秀一般。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北京城不論宮城、皇城、內城、外城,盡皆重兵把守,城門緊閉。已經準備好了迎接勒子的大軍到來。

偌大的大明王朝,竟然怕教子到如此地步?

他們竟對山海關外的大戰一點兒信心都沒有?

“寧遠大捷!”

“寧遠大捷!”

一騎紅塵疾馳而來,手中紅旗寄舉,沿途不住的吆喝。

八百里加急!

今兒個有些特別,平日裡都是淡黃色的飛鳥服,今天竟然是紅旗、紅袍、紅馬。

這是 紅旗報捷!

寧遠是啥地方?

太小了,沒名氣。更沒明星在那裡!

老百姓們不知道。如果喊山海關大捷。亦或者喊輕子敗了,老百姓也許會明白是關東打了打勝仗。

北京城上的守城官遠遠的就看到了,急令打開城門。

中門大開!

是的!

八百里紅旗報捷必須開中門。否則要受嚴厲處罰的。

“寧遠大捷!”

“勒子三十萬大軍全軍覆沒!”

報捷騎兵自城門洞內衝入北京城。聲音還在長長的城門洞內迴盪着。

很快,聲音在內城、皇城的一條長街上回蕩,老百姓們在家裡聽的真真的。

教子敗了!不用再害怕了!

報捷騎兵疾馳而過,身後留下了一片歡呼聲。

皇城乾清宮大殿內,難得一干文武大臣們都起了個大早。

不過,大殿內就跟自由市場一般。羣臣三三兩兩的說着話,時不時的聽到魏忠賢的說話聲。

看起來魏忠賢很樂於跟內閣的閣臣們一起談論政治,哪怕他不懂。在這個時候也會說聲“好沒錯有道理”等等。

或許已經習慣了內閣和閹黨們的這種議論方式,熹宗朱由校靠在龍椅上竟是睡着了。

“遼東八百里急報!”

大殿外,隨着太監們一聲接着一聲。借力一樣的將話傳到大殿內,頓時令大殿內的所有人全部閉嘴。靜氣凝神。

不會是山海關失陷了吧!

或許這正是所有閣臣的想法。因爲他們心中都明白,閹黨高第在遼東的所作所爲,山海關失陷並不奇怪。

朱由校一個機靈,頓時坐了起來。

“快傳!”

魏忠賢急忙回到朱由校身旁,低頭尋思着這個八百里加急莫不是讓 海關失守了。

“寧遠大捷!”

“寧遠大捷!”

一聲聲的高喝,令魏忠賢鬆了口氣,只要不是報喪就好。

朱由校跟所有大臣們都鬆了口氣,還好是捷報。

思索間。報捷人手持紅旗進入大殿,三呼萬歲。行叩拜大禮。

“監軍遼東經略李,呈皇恩浩蕩。日前取寧遠大捷,破賊擄大軍三十萬於寧遠城下,賊首努爾哈赤負傷奔逃,生死不明,尚待覈實!”

嗡的一聲,整個大殿內頓時炸了鍋一般,衆大臣紛紛交頭接耳。

魏忠賢輕咳一聲,衆人連忙安靜。

“可有奏報!”

報捷人急忙將懷內奏摺呈上。

魏忠賢將奏摺遞給朱由校,朱由校激動萬分,雙手有些顫抖的打開奏摺看了一遍。

看罷。朱由校滿臉的不解、懷疑、震驚、喜悅,竟是搖頭苦笑。

很快,奏摺傳閱一干大臣,所有人盡皆膛目結舌,遠大於喜悅。

魏忠賢很是不爽。因爲他雖然也看了奏摺。可惜不認識幾個字,就等着大臣們說與他聽。結果,所有人一會兒搖搖頭,一會兒點點、頭。就是不出聲,氣的魏忠賢咬牙切齒。

首輔大臣黃立吉興奮的道:“寧遠大捷。斬首鞋子三十萬!實乃天佑大明!皇上聖明,請皇上下旨搞賞寧遠三軍將士,封賞有功之臣!”

朱由校心中那叫一個高興。勒子之患已經困擾了大明很久了,此次打了一個打勝仗,一掃之前的頹風。

“諸位愛卿以爲如何?”

兵部尚書催呈秀道:“寧遠大捷,監軍遼東經略李公公當屬首功,而李公公乃御馬監太監,魏總管引薦有功!”

催呈秀作爲閹黨核心成員,出了這種意想不到的事情時,立刻將所有的功勞都攬到閹黨手裡。

朱由校心中暗罵,明明是他舉薦的。卻變成了魏忠賢。不過,眼下他卻是還不能跟魏忠賢翻臉,因此先封賞魏忠賢總督南海子。此時的魏忠賢已經有了很多的頭銜,如欽差總督東廠官旗辦事,掌惜薪司、內府供用庫、尚膳監印務,司禮監秉筆,提督乾清宮等殿,此時又多了提督南海,但是這個死人妖對於這個頭銜樂此不疲,美美的接受了這個封賞。

在外人看來,這寧遠大捷卻是他魏忠賢幕一個受賞的,可見其權勢

天。

朱由校然後問及如何封賞其他人時,催呈秀卻是不言語了,其他大臣們也不說話,畢竟他們符喝魏忠賢是沒辦法,但凡一遼給其他人封賞,他們心中有此嫉妒六 “ ※

朱由校問向魏忠賢。道:小七是你的人。你看立了這麼大的功勞。給他個什麼封賞好呢?”

魏忠賢本想着小七這次是替死鬼。因此並未詢問陳寧和程平關於七的細節,只知道小七是他們的嫡系。而陳寧和程平愕知小七並非開始時的傻子,而是很聰明,頓時後悔,但是又不敢跟魏忠賢彙報實情,因此使得邸浩楠的身份便無人揭曉。

此時,魏忠賢想到,寧遠守軍竟然能夠打敗勒子,顯然是作爲統帥的小七的功勞。但是也說明寧遠的明軍戰力強大。此時魏忠賢面對越來越多的國內反對勢力,中央軍權雖然掌握,但是閹黨收刮的太厲害,寧遠等地方軍對他非常不滿。因此他急需要有實權,有戰鬥力的黨羽。

而此時的鄧浩楠,顯然就是他建立邊疆勢力的首選對象,畢竟太監之間有共同語言,這比催呈秀掌管兵部要安全的多。

“老臣以爲,如此大的功勞,當實受遼東經略,總督遼東軍務!”

朱由校心中暗笑,看起來魏忠賢將那浩楠看成他的人了。

於是順水推舟,道:“準了!”

剩下的就好辦了,寧遠的袁崇煥因爲在朝中有人,黃立吉爲其說好話,加封袁崇煥兵部右侍郎,蔭千戶。祖大壽升副總兵,滿桂升都督同知,實受總兵官,其他各有封賞。而對明軍將士,則只撥款十萬兩白銀搞賞。

對於那浩楠的封賞,開始有些爭論。

因爲袁崇煥知道鄧浩楠不認識字,爲了感激那浩楠的對他們的恩德。因此在奏摺裡特意將鄧浩楠說成是大明水師副都督邸子龍的後人。

這可了不得!

按照軍戶世襲制,鄧浩楠應該提督大明水師副都督,同時因爲那浩楠擁有數百艘大型戰艦,應當實受水師都督。

可是這樣一來,觸動了朝中閣臣顧秉謙以及一些大臣們的利益。因爲他們正是通過大明水師來走經商的行當,一旦換人,他們的利益能不能保住?

而黃立吉等人早就顧秉謙等人眼紅走海販貨帶來的巨大利益,此時正好接着鄧浩楠的機會,想要推到眼前的格局,從新洗牌,以此從中分一杯羹。

因此,一干大臣們頓時爭吵了起來。

大臣們爭吵不休,但政治本就是吵架,因此很快他們吵架結束,彼此達成了妥協。

根據協議,內閣將大明水師分爲南北兩洋。以長江劃界,北面稱北洋水師,以登州水師爲基地,南面稱南洋水師,以松江府爲基地。

劃分完畢,在分配上卻是又打了一場口角戰。

閣臣顧秉謙要保住北洋水師。維持他們在登州魯幫的利益。將鄧浩楠安排到南洋水師當提督,因爲正好南方鄭一官率領兄弟聯盟洗劫東南諸省,南方各省水師無力抵抗,因此將鄧浩楠派往南方,消耗鄧浩楠的水師實力。

首輔黃立吉自然不同意,他要的是拆散顧秉謙支持的魯幫,分一杯羹。因此他聲稱鄧浩楠來提督北洋,因爲正好要用兵乘勝追豐,掃蕩遼東教子。

內閣分成了兩大陣營,爭吵不休,就差動架了。

而朱由校顯然對內閣沒有辦法,只好再次睡覺。

最後,魏忠賢發話了。

因爲魏忠賢以有魯幫的進貢,因此不得不偏向魯幫,也就是支持閣臣顧秉謙等人的意見。

黃立吉沒有辦法,拗不過魏忠賢,只好同意。

不過魏忠賢卻是希望鄧浩楠能夠在北面幫助小七”守衛遼東,因此最舟又給鄧浩楠掛了一個平遼將軍的職務。

最後內閣同意升鄧浩楠爲平遼將軍,加太子少傅,實受總兵,大明水師右都督,提督南洋。 對於這種結果,所有人的心中都很無語,但是誰讓魏忠賢沒文化呢?這種任命都能發出了,可見大明的官僚機關相互傾軋的慘烈。

很快,大明朝廷發皇榜昭告天下,一時間寧遠大捷被國人津津樂道。而小七公公”袁崇煥、鄧浩楠這三個新人一下子成爲了國人議論的焦點。

猶豫國人對閹黨很感冒。因此小七公公被過濾掉,將袁崇煥和那浩楠並稱天啓雙傑,大明國之柱石。廣爲流傳。

話說,代善、阿敏等人護送着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帶着千把騎兵一路狂奔了一百多裡,返回錦州。

駐防錦州的不過五百多教子。正好有大夫,於是急忙給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等人醫治。

皇太極的房間內,當皇太極從疼痛中醒來時,一把抓住了那大夫的手。問道:“我的傷勢如何了?”

那大夫搖搖頭,道:“一支箭矢穿透小腹,傷了您的後腰腎臟,另外一支箭矢傷了大腿內側經脈!”

皇太極緊張的問道:“那會怎麼樣?”

大夫道:“八貝勒日後房事可能受到影響!”

“什麼?”

皇太極心中巨震。難以相信竟是這種結果。

那不是成了太監?

皇太極惱羞成怒,狠狠的看向那夫夫,問道:“可有人知道?”

大夫急忙跪下,道:“奴才未敢跟任何人提起!”

皇太極鬆了口毛,眼神一緊,

“賞你的!若是敢多嘴!”

“不敢不敢!”

“拿着銀子滾吧!”

“謝貝勒爺!”

那大夫伸手去拿銀子,皇太極猛的用右手按向大夫的後脖頸,只聽一聲骨斷聲響,那大夫的脖子被扭斷。

“來人!”

進來兩個侍衛,看到死掉的大夫,愣了一下。

“他竟然想趁着爺睡覺的時候偷銀子。被爺斃了!念在他曾經爲爺治傷的份上,你們用這銀子厚葬了他吧”。

“臃!”

兩個侍衛不敢多問,將大夫的屍體擡了出去。

動了動身體,皇太極感到撕心裂肺的疼痛。

“寧遠!小七公公!袁崇煥!”

皇太極口中唸叨着三個名字。咬牙切齒,拳頭握的嘎嘣直響。

消息傳到遼東寧遠,鄧浩楠看着給自己的任命,哭笑不得。

不過,那浩楠並不在乎什麼實權,他只在乎名頭,如今有了平遼將軍和南洋水師提督的頭銜,使得他可以更加方便的藉助朝廷的正統力量來發展壯大自己。

當然,鄧浩楠也變成了鄧子龍的後代,這是他所始料不及的。

好在鄧子龍威名遠播,尤其在南方諸省,甚是有威望,因此倒是鄧浩楠佔便宜了。

這得感謝袁崇煥。這丫的原來也是這麼的可愛一…

“恭喜大人實受遼東經略,我等今後不愁沒有勝仗打了!”

思緒間,袁崇煥、祖大壽、滿掛等人聯袂而至。

“同喜同喜!”

那浩楠連忙謙虛,道:“日後還要仰仗諸位大人將軍了!”

衆人連忙稱不敢,並感謝鄧浩楠給他們升官的機會。

袁崇煥道:“大人,您的朋友那浩楠如今升至太子少傅,不知何時引薦他來這裡跟大家見個面,也好讓我們感謝他一番!”

邸浩楠心中暗笑,不用感謝他,感謝老子就行了!

“我這朋友常年在海上,此時怕是來不了這裡!”接着又道:“不過大家放心,終有見面之日的”。

祖大壽道:“那浩楠鄧大人如此聽大人您的話,恐怕不是簡單朋友這麼簡單吧!”

邸浩楠笑道:“被你猜中了!實不相瞞,我以前的俗家姓名叫鄧浩東!跟那浩楠是李生兄弟!小時候家裡窮。因此把我送了鄰居李家。可惜兵荒馬亂的,李家也養不活我。只好把我送進宮了!”

原來是這樣!

衆人並不感到奇怪,反而對那浩楠生出同情心。

邸浩楠心中卻是在笑,正好趁機說出了李生兄弟的事情,以後你們見到老子的真面目也不會太驚訝了!

媽的!老子太聰明瞭!巡洋艦已經聽到了書友們的一陣喘噓聲。

。 …

滿桂笑道:“如此我們就放心了!只要有大人在這裡,邸浩楠鄧大人便會不遺餘力的支援我們!”

祖大壽道:“朝廷那幫老迂腐們也真是讓人生氣!將鄧大人任命爲平遼將軍,卻給了南洋水師提督,這不是折騰人嗎?”

袁崇煥道:“誰不知道魯幫跟朝廷大臣們的關係?若是讓那大人提督北洋,將戰船都收回來打仗,他們拿什麼去出海撈錢?”

趙率教說道:“聽說南邊的兄弟聯盟換了新頭領叫鄭芝龍,四處搶掠。南邊水軍根本無從抗衡”。

祖大壽點點頭,對鄧浩楠說道:“大人,您可得告訴你兄弟,這是朝廷驅虎吞狼之計,莫要將水師帶到南方去!”

那浩楠點點頭。道:“我會通知他的”。 袁崇煥說道:“大人,眼下鞋子主力被殲滅,我們是不是乘勝追擊?收復失地!”

“那還用說?自當痛打落水狗才是!”

祖大壽、滿掛、趙率教等人皆是摩拳擦掌,何可網、陳兆闌、徐敷奏等人也是躍躍欲試的樣子。

羣情振奮,那浩楠索性順水推舟。

“輪子這次雖然打敗而逃,但是瀋陽還有八萬教子,兩萬蒙古人。不容小覷!因此,我們不能大意!畢竟野戰不是我們的長處”。

衆人經過這一戰對鄧浩楠佩服萬分。自然不做他想,於是領命下去準備。

這時,袁崇煥道:“大人!兵部尚書催呈秀大人派人來通知。只准我們收復遼西,恢復到戰前的狀態!不得越過遼河攻擊沈陽!”

邸浩楠驚訝的問道:“爲何?”

袁崇煥嘆道:“催呈秀自然是怕我們滅了鞋子!”

邸浩楠大吃一驚,問道:“難道催呈秀通敵?”

袁崇煥搖搖頭,道:“遼東是大明軍事和財政的一個黑洞!也是他們撈取政治資本和斂財的一個藉口!”

那浩楠聞言,苦笑了一下,頓時想通了其中關節!

讀者互動大家想通兵部阻止進一步削弱勒子的原因了嗎?。。

感謝書共狗狗挪威、燦唔咄“想殺小鬼子投出的寶貴月票和催更票,特別感謝友投出的兩張月票!,

第137章 拉風的黑甲精騎第377章 英國恥辱的開始——塞得大借款第298章 平定北方第6章 小試身手第127章 寧遠大戰(五)第14章 義救四狗第55章 大打出手第57章 另有隱情第101章 升級鍊鋼廠第339章 同盟國第404章 第二次十字軍東征(一)第243章 金戈鐵馬——第一次遼瀋大戰(一)第256章 超級密碼本第338章 江湖第346章 龍馬第104章 A計劃第173章 北港出兵第205章 勤王(上)第276章 運籌帷幄第416章 加勒比剿匪記(一)第385章 換屆人選第241章 金戈鐵馬——險山堡大戰(中)第167章 南下剿匪第49章 狗鎖火槍第106章 栽贓嫁禍第302章 陰差陽錯第36章 矇混過關第178章 黑水洋海戰(下下)第124章 寧遠大戰(二)第211章 光顧兵仗局第149章 努爾哈赤掛了第114章 太監帝國第317章 殖民呂宋第437章 金蟬脫殼第323章 連蒙帶騙外加綁票第62章 兜售軍火第118章 朱由校的秘密第77章 懸殊決戰第345章 十字架圈地的時代第222章 魚與熊掌要哪個第263章第318章 殖民戰爭——第一次掠奪第57章 另有隱情第363章 怒海爭鋒——阿爾沃蘭海戰第82章 豪華戰艦第136章 鄭和寶藏第319章 移民策第392章 愛金幣的小丫鬟第346章 龍馬第352章 伊莎貝拉海戰(三)第296章 潘多拉魔盒第157章 人口問題第137章 拉風的黑甲精騎第327章 夜試火力第299章 拖拖拉拉的海戰第195章 極北軍馬場第342章 鴉片貿易第357章 普拉亞斯之戰(上)第250章 金戈鐵馬——第一次遼瀋大戰(八)第43章 滿載而歸第405章 第二次十字軍東征(二)第368章 鴉片戰爭之兵臨京都第236章 七洲洋海戰(下下)第429章 暹羅灣海戰(五)第334章 班達南邦之戰第11章 名聲鵲起第25章 魔鬼訓練第113章 內廷招聘會第342章 鴉片貿易第211章 光顧兵仗局第366章 鴉片戰爭之山口會戰第330章 民生改革第376章 絕代雙雄第43章 滿載而歸第416章 加勒比剿匪記(一)第138章 獵人突擊隊第2章 一貧如洗第374章 華瑞滋會戰第391章 競選第23章 相互利用第435章 同盟國的裂痕——英荷戰爭爆發第24章 絕對服從第191章 萬戶靖海侯第420章 黃金城第270章第290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09章 功過相抵第205章 勤王(上)第108章 暴發戶第327章 夜試火力第441章 跟陳圓圓和長平公主不得不說的故事第262章第14章 義救四狗第216章 寶藏變成了寶貝第368章 鴉片戰爭之兵臨京都第160章 雙雄對峙第329章 功夫熊貓第3章 小鎮謀生第225章 北雲級四等風帆戰列艦第176章 黑水洋海戰(中)
第137章 拉風的黑甲精騎第377章 英國恥辱的開始——塞得大借款第298章 平定北方第6章 小試身手第127章 寧遠大戰(五)第14章 義救四狗第55章 大打出手第57章 另有隱情第101章 升級鍊鋼廠第339章 同盟國第404章 第二次十字軍東征(一)第243章 金戈鐵馬——第一次遼瀋大戰(一)第256章 超級密碼本第338章 江湖第346章 龍馬第104章 A計劃第173章 北港出兵第205章 勤王(上)第276章 運籌帷幄第416章 加勒比剿匪記(一)第385章 換屆人選第241章 金戈鐵馬——險山堡大戰(中)第167章 南下剿匪第49章 狗鎖火槍第106章 栽贓嫁禍第302章 陰差陽錯第36章 矇混過關第178章 黑水洋海戰(下下)第124章 寧遠大戰(二)第211章 光顧兵仗局第149章 努爾哈赤掛了第114章 太監帝國第317章 殖民呂宋第437章 金蟬脫殼第323章 連蒙帶騙外加綁票第62章 兜售軍火第118章 朱由校的秘密第77章 懸殊決戰第345章 十字架圈地的時代第222章 魚與熊掌要哪個第263章第318章 殖民戰爭——第一次掠奪第57章 另有隱情第363章 怒海爭鋒——阿爾沃蘭海戰第82章 豪華戰艦第136章 鄭和寶藏第319章 移民策第392章 愛金幣的小丫鬟第346章 龍馬第352章 伊莎貝拉海戰(三)第296章 潘多拉魔盒第157章 人口問題第137章 拉風的黑甲精騎第327章 夜試火力第299章 拖拖拉拉的海戰第195章 極北軍馬場第342章 鴉片貿易第357章 普拉亞斯之戰(上)第250章 金戈鐵馬——第一次遼瀋大戰(八)第43章 滿載而歸第405章 第二次十字軍東征(二)第368章 鴉片戰爭之兵臨京都第236章 七洲洋海戰(下下)第429章 暹羅灣海戰(五)第334章 班達南邦之戰第11章 名聲鵲起第25章 魔鬼訓練第113章 內廷招聘會第342章 鴉片貿易第211章 光顧兵仗局第366章 鴉片戰爭之山口會戰第330章 民生改革第376章 絕代雙雄第43章 滿載而歸第416章 加勒比剿匪記(一)第138章 獵人突擊隊第2章 一貧如洗第374章 華瑞滋會戰第391章 競選第23章 相互利用第435章 同盟國的裂痕——英荷戰爭爆發第24章 絕對服從第191章 萬戶靖海侯第420章 黃金城第270章第290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09章 功過相抵第205章 勤王(上)第108章 暴發戶第327章 夜試火力第441章 跟陳圓圓和長平公主不得不說的故事第262章第14章 義救四狗第216章 寶藏變成了寶貝第368章 鴉片戰爭之兵臨京都第160章 雙雄對峙第329章 功夫熊貓第3章 小鎮謀生第225章 北雲級四等風帆戰列艦第176章 黑水洋海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