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平定北方

【今日第一更,第二更稍晚,】

十月中旬,正直北方大地深秋時節。

有道是一茬風雨一茬涼,剛剛下完一場秋雨,天氣顯得越發的冷。

然而,在關外蒙古大漠,到處充斥着歡聲笑語。因爲立時好幾個世紀的蒙漢戰爭終於結束了。沒有人喜歡打仗,今天你殺我,明天我殺你,不過都是雙方統治集團的爭權奪利,受苦的還是底層老百姓罷了。

鄧浩楠深知種族之間的戰爭,要麼殺光對方,要麼就只能融合接納對方。鄧浩楠現在沒有能力滅掉蒙古,因此只能退而求其次,實行懷柔政策。

三天前,鄧浩楠率領十萬騎兵,會同蒙古各部抽調的三十二萬精銳,在科爾沁部會盟。

會盟之後,蒙古七十二部被劃分成內中外三個蒙古行省。其中內蒙古即是後世的內蒙古,沒有什麼變化。中蒙古爲後世的外蒙古地區,外蒙古爲後世的俄羅斯新西伯利亞區,三個蒙古地區的面積相當於大明國土面積的一倍多。

爲了控制着三個廣大地區,鄧浩楠在三個地區成立了軍區司令部。在內蒙古成立歸化軍區,中蒙古成立烏蘭巴托軍區,外蒙古成立瓦刺堡軍區。

會盟時,三十二萬蒙軍正式進行改編,成立十六個軍,三十二個師,並授予番號,正式加入明軍戰鬥序列。

其中十個軍駐地瓦刺堡,提防俄羅斯帝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三個軍駐地烏蘭巴托,剩下三個軍駐地歸化。

收服蒙古之後,鄧浩楠的陸軍實力空前膨脹。單單騎兵規模就達到了五十萬,加上步兵和炮兵,使得總兵力超過了七十五萬。這已經超出了鄧浩楠保留五十萬常備陸軍的計劃。

不過,眼下大明對滿清的最後一戰已經打響,鄧浩楠於是調動這三十二軍隊加入對滿清的最後一戰。

此時,滿清僅剩下不足兩萬軍隊,且多是老弱病殘,戰力不堪一擊。皇太極死後,滿清朝廷僅剩下一些文官,主要武將都在漆河戰死。

皇太極只有一個兒子豪格,文武百官考慮到國不可一日無君,因此立豪格即位爲皇帝。

豪格登基後,但大權卻掌握在多爾袞的手裡。

多爾袞主張向大明臣服,納貢稱臣。但豪格一心要爲他父皇報仇,拒絕納貢稱臣。

正如鄧浩楠所預料的那樣,皇太極一死,起內部必然爭權奪利而不和。

多爾袞主張納貢稱臣,因此沒有打算撤離瀋陽。而豪格要求報仇,死不投降,因此他決定放棄瀋陽,返回建州山區,向當年努爾哈赤一樣,準備東山再起。

這樣一來,二人意見相左,使得滿清文武百官佔成兩對,相互攻擊吵得喋喋不休。

原本,多爾袞吃定豪格無法忤逆他的意思,但卻錯誤的估計了豪格的決心。

十月中旬時,豪格孤注一擲,力排衆意,宣佈放棄瀋陽,撤回建州。

多爾袞自然反對,於是君臣不和,當朝翻臉。豪格早就佈置好了,知道多爾袞囂張,因此在大殿左右埋伏了大批刀斧手。

這批刀斧手是皇太極留下的精銳部隊,負責保護皇宮安全的。多爾袞自大,以爲豪格不敢動他,直到他的腦袋被砍下時,他還沒有想明白爲什麼。

多爾袞被殺,豪格藉此立威,強行通過了撤退建州的決定。

東寧前線,大明帝國陸軍部長劉虎得知情況後,認定豪格已經準備逃跑了,於是請命提前執行M計劃,徹底消滅滿清政權。

命令下來後,劉虎迅速命令周邊部隊向瀋陽進軍。

爲了徹底消滅滿清,鄧浩楠動員了三分之二的兵力。黑甲精騎、騎炮兵、陸戰師、槍騎兵、關寧鐵騎、遼西馬步軍全部投入戰鬥。

黑甲精騎和關寧鐵騎保護鄧浩楠赴科爾沁部會盟,防止那三十二萬蒙軍有所異動。因此第一批投入第二次遼瀋大戰的軍隊中,不包括他們。

不過,即使沒有黑甲精騎和關寧鐵騎,劉虎也有足夠把握攻佔瀋陽。只要敵人據城死守,那麼使用炮兵、步兵外加槍騎兵就足夠消滅他們的了。

唯一令劉虎擔心的是,如果清軍放棄守城,選擇在外野戰的話,那麼消滅他們就有些困難了。

幸運的是,劉虎得知了豪格和多爾袞翻臉內訌,瀋陽城軍心不穩。於是即刻下令攻城。

十月十九日,遼東軍騎炮兵總司令李瀚中將下令猛轟瀋陽城。

命令下達,遼東軍數百門大炮猛轟瀋陽城,頓時炮聲雷動,彈如雨下,頃刻間整個瀋陽城化作一片火海,硝煙滾滾遮天蔽日。

瀋陽城經過了皇太極時代的特別加固,並裝配了不少俄羅斯帝國的先進火炮,在抵抗遼東軍炮擊的同時,並非毫無還手之力。

不過,遼東軍在火炮數量和炮術上佔優,長期的作戰使得遼東軍騎炮兵經驗豐富,命中率遠遠高於清軍。

雙方進行了一場激烈的炮戰,但二十分鐘後,清軍的炮兵死的死逃的逃,大炮被擊毀一大半,再也無法進行有效還擊。

反過來,遼東軍炮兵越打越狠,開花彈、榴散彈、實心彈一齊招呼,使得清軍死傷慘重,很快火炮熄火,喪失還擊能力。

半個小時後南城西側城牆倒塌,旋即遼東軍槍騎兵二師和三師從缺口蜂擁而入,清軍守將見大勢已去,拔劍自刎。手下清軍士兵紛紛化作鳥散,四下奔逃。

豪格還沒有來得及出城逃跑,遼東軍便破城而入,全城陷入混亂當中。

文武百官紛紛逃回家裡,大門緊閉,將金銀財寶全部堆放在院子裡,然後一家人老老實實的聚在大廳,期盼遼東軍闖進來時只拿走錢財,不要殺人。

豪格知道大勢已去,於是手提寶劍親手殺了他的妻兒家小,接着又在皇宮內挨個房間的逼迫皇太極的妃子自盡,否則他便親手斬殺她們。

然而,瀋陽城不大,遼東軍槍騎兵很快便殺奔皇宮。豪格沒時間監督皇妃、太妃們自盡,於是立刻準備逃跑。

豪格率兩千精銳打算趁亂逃跑,他的兩千精銳戰鬥力十分強悍,很快便殺出一條血路抵達北城外。

本以爲可以就此逃出生天,不料逃了不到五里路,便遇上數萬蒙古騎兵。

看旗號,來的正是科爾沁部,不過不在是蒙古汗國旗幟,而是換上了日月大明旗。

這三萬科爾沁騎兵之所以來的這麼快,主要是因爲寨桑擔心他的二女兒布木布泰有危險,因此命令兒子行軍時加快速度前來。希望在遼東軍破城前,先把女兒救出去。

對此,鄧浩楠也是點頭同意的,因爲海蘭珠曾經跟他提起過她的妹妹嫁給皇太極,希望到時候不要傷她妹妹性命,鄧浩楠也答應了海蘭珠的請求。

此時,烏克山哄臺吉見對面逃來一支清軍騎兵,已經知道瀋陽城破,頓時心急如焚。不過,烏克山哄臺吉見過豪格,一眼就認出了黃袍加身的豪格。

“對面的可是豪格?”

豪格知道蒙古已經改投大明瞭,如今對方數萬騎兵,他自己肯定難以突圍。此時聽到對方喊話,見是烏克山哄臺吉時,頓時大喜。

“正是!烏克山孃舅表哥你要救我啊!”

豪格的母親是烏克山的姑姑,而烏克山的妹妹布木布泰又是皇太極的妃子,這關係輩分着實亂套,但不管怎麼說豪格跟烏克山還是有親戚關係的。

“你就自己跑出來?我姑姑和妹妹呢?他們怎麼樣了?”

“她們還在宮裡,我也是迫不得已!你救救我啊!我不想死!”

烏克山正要回答,一名心腹千夫長小聲道:“郡王殿下可不要意氣用事啊!遼王大軍就在後面,很快就到,即使您放了他,他也逃不出去!何苦惹遼王不高興呢?”

烏克山哄臺吉問道:“你的意思是?”

千夫長偷偷的比劃了一個殺的手勢,烏克山頓時瞭然,暗自點點頭。

千夫長會意,下令大軍分開,給豪格讓路。

豪格病急亂投醫,對烏克山似乎沒有懷疑,急忙上前道謝。

然而,就在他謝字喊出的同時,烏克山的彎刀已經劃開了豪格的脖子。

隨着豪格屍體落馬,烏克山大喝一聲“殺!”

說時遲那時快,一聲令下,蒙軍弓箭手迅速彎弓搭箭,殺得豪格部下親軍措手不及,屍體紛紛摔落馬下。

瀋陽城已經陷入了一片火海,到處是喊殺聲,一片混亂。

烏克山哄臺吉心急如焚,留下大軍清剿豪格部下和清軍殘餘,自盡獨自率領兩個千人隊火速趕往瀋陽城。

當烏克山哄臺吉抵達瀋陽皇宮時,遼東軍馬步軍已經將其佔領。

烏克山報出自己的名號時,負責看守皇宮的軍官並不明白。好在這時,陸戰師司令官謝逸中將進城,他知道烏克山的特殊身份。

“烏克山將軍果然對王爺忠心耿耿,這麼快就趕來戰場助戰!”

烏克山有些不好意思,說道:“謝將軍謬讚了!我來的這麼快,實際上是爲了找人!”

謝逸皺了皺眉頭,他不知道烏克山找什麼人,但跑到僞皇宮來找的人定然很重要。

“這僞皇宮內的人都是要犯,王爺有令,滿清皇室殘餘不了死活,都要見人見屍,不能少了一個!”

烏克山點點頭,道:“這點我明白!我已經跟王爺請示過了,到皇宮來只找我姑姑和我妹妹,她們不過是女流之輩,不會給朝廷留下威脅的!”

謝逸恍然大悟,這才放心的道:“原來是這樣啊!來人,馬上帶烏克山將軍去找人,不得有誤!”

親兵領命,迅速帶烏克山入宮找人。

烏克山離開後,劉劍正好過來看見,謝逸又跟他說了一遍。

劉劍道:“原來他就是寨桑的兒子啊!那之前傳言寨桑是蒙古人中最精明的一個!”

“互惠互利而已!”

謝逸笑了笑,道:“寨桑兩邊投機,得保科爾沁一世富貴太平!但最大的贏家是王爺,抱的美人歸不說,最重要的是得到了蒙古七十二部的歸降,放眼古今,誰有王爺這般鴻運!”

劉劍點點頭,滿臉的羨慕,突然問道:“好像五王妃還送給王爺了傳國玉璽,怎麼沒見王爺公開呢?”

謝逸也不是很清楚,只是猜道:“怕是還不到公開的時機吧!管那麼多呢?王爺天命所歸,我現在只想着開國功臣的名單中有我的名字!”

劉劍點點頭,滿臉憧憬的說道:“我也是有些等不急了,這幾百年一次的開國分封大典,竟然讓咱們趕上了!真是期待!”

二人說話間,皇宮已經被控制住,烏克山找到了他妹妹,但他姑姑已經懸樑自縊。

大多數妃嬪都選擇了自縊,因爲她們知道漢人對她們的仇恨,活着等於生不如死。

“報告!已經封鎖了整個皇宮!人員清點完畢,要犯除豪格不在,死亡二十九個,除莊妃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被烏克山將軍帶走外,其餘三十一人都在。”

謝逸點點頭,看向劉劍,後者會意,下令道:“按原計劃執行!”

“是!”

命令下達,執行任務的官兵紛紛揮刀斬殺名單上的人員。同時,僞皇宮內其餘男子、太監也一併遭到屠戮,女子則被充作財產,等到戰事結束時,封賞官兵或者當奴隸賣掉。

戰爭就是這樣殘酷,鄧浩楠一起曾經試圖阻止,但是整個世界都是如此,只有鄧浩楠一人根本無法阻擋。到了現在,鄧浩楠已經不再過問這些事情了,他知道,只有等到全世界大環境下都開始講人權的時候,這種情況才能減少杜絕。

瀋陽城陷落,滿清滅亡。

陸軍部雖然沒有下令屠城,但是遼東軍卻是在破城時大開殺戒,因爲這裡是滿清的都城,遼東軍三分之二的官兵都和他們有着不解的仇恨。

這種仇恨必須得到發泄,因此陸軍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默許了官兵的行爲。

事後,瀋陽城內血流成河,數萬滿清軍民遭到屠殺,不少漢民同樣遭到波及。

好在鄧浩楠會盟之後便順路趕來瀋陽,阻止了遼東軍的繼續屠殺行動。不過,滿清經此一役之後,人口凋零不堪,人口不足萬,在將來的幾百年當中,都將成爲中華的極少數民族之一。

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遼東軍乘勝追擊,先後克撫順、建州,橫掃關東大地,往東一直殺到鯨魚海邊,往北一直匯合奴兒干軍區,抵達極北軍馬場。

第二次遼瀋大戰立時一個半月時間,大明徹底拔出爲禍半個世紀的滿清敵人,徹底蕩平北方戰亂,開疆拓土遠遠超過大明開國時的疆域。

經過一個半月的作戰,明軍對關東地區的女真和助紂爲虐的漢人進行了大規模的捕殺行動。一些血債累累的女真人和漢奸盡皆被處決,像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漢軍頭領,以及滿清文武百官直接被處以極刑,無人得到赦免。

之所以如此狠,主要是震懾國人。鄧浩楠對漢奸深惡痛絕,他想改變這種民族劣根性,因此大開殺戒,並從此立下法律,投降外族侵略祖國的人,皆死刑,無赦免可能。

關東土地,明軍收繳了女真人的所有土地,然後按照人口平均分配。對於屠城事件,鄧浩楠需要做挽回。因此戰事結束後,沒有抵抗能力的女真人依然被授予大明國籍。同時,關東地廣人稀,土地有的是,在實際執行當中,大多數女真老百姓並沒有被沒收土地,只是針對一些以前的滿清貴族,將他們的土地財產收繳而已。

關東平定,消息傳回國內,舉國歡慶,中宮發旨意嘉獎遼王鄧浩楠的豐功偉績,太后張嫣極力渲染鄧浩楠乃是國之脊柱,直接稱他是堯舜禹湯在世。

之所以這樣誇獎鄧浩楠,張嫣是有目的的,她在幫助鄧浩楠樹立國民象形,爲將來禪位掃平障礙。

對此,鄧浩楠只是淡淡一笑,他萬萬沒有想到,別人篡位都是千辛萬苦,甚至像王莽那樣身敗名裂,但他卻是不用自己動手,上至皇帝下至官員都巴不得讓他早日登上九五至尊。

平定了滿清禍患,鄧浩楠將關東大地劃分了三個省。分別是遼寧、吉林和黑龍江三省。

只不過,這三省的地盤可是比後世大得多了。遼寧佔據了後世遼寧和吉林兩省的地盤,吉林則佔據了後世黑龍江和俄羅斯濱海州的地盤,而黑龍江依然是最大的,佔據了整個奴兒干地區和外興安嶺,遠至北冰洋的大半個東西伯利亞地區,東面一直延伸到白令海峽,對面就是阿拉斯加了。地盤擴大了整整六倍多。

至此,大明帝國的版圖擴大了兩倍,掌控了三分之二大小的西伯利亞。北至北冰洋,東到白令海峽——夏威夷羣島,南至海南島,西至瓦刺堡——鹹海畔,總面積兩千一百三十萬平方公里,包括朝鮮、琉球等殖民地人口在內,總計六千八百萬人。

第117章 木匠皇帝第100章 五角大樓第68章 再施一計第430章 暹羅灣海戰(六)第62章 兜售軍火第246章 金戈鐵馬——第一次遼瀋大戰(四)第409章 帝王谷的浩劫第211章 光顧兵仗局第130章 寧遠大捷第331章 霧城要塞第282章 黑壓雲域——入口之戰(四)第349章 聖荷西之戰第34章 屋漏逢雨第440章 傾銷——工業革命的門檻第161章 虎口脫困第109章 離別警告第109章 離別警告第22章 炮術教習第98章 大獲全勝第367章 鴉片戰爭之山口會戰(下)第132章 B計劃第290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90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08章 暴發戶第415章 加勒比海盜——水妖號的末日第307章 多國聯合艦隊第233章 掌控東南沿海第136章 鄭和寶藏第398章 克倫威爾——斷頭臺之歌第183章 熱蘭遮之戰(上)第11章 名聲鵲起第110章 驚天陰謀第25章 魔鬼訓練第101章 升級鍊鋼廠第407章 開羅之戰第408章帝王谷第274章 入關序曲第171章 海上狩獵T第149章 努爾哈赤掛了第135章 龍江寶船廠第6章 小試身手第415章 加勒比海盜——水妖號的末日第277章 翔鷹級三等風帆戰列艦第192章 攻佔琉球T第73章 厄弗仙號第316章 攻略南洋第64章 兄弟大海第169章 東征倭國第29章 接舷炮戰第402章 角逐非洲(中)海上馬車伕第109章 離別警告第226章 咬人的刺蝟第226章 咬人的刺蝟第411章 伊斯梅里亞會戰(中)第111章 斬殺NPC第448章 法羅羣島大海戰第223章 ——二百二十四章 章第46章 發展計劃第10章 粗衣濃情第413章 超級皇家園林第284章 黑壓雲域——入口之戰(六)第295章 傳國玉璽第257章 白蓮教的那些事兒第430章 暹羅灣海戰(六)第268章 K計劃第332章 神武大炮第282章 黑壓雲域——入口之戰(四)第187章 收復臺灣第423章 納爾馬達河會戰第440章 傾銷——工業革命的門檻第317章 殖民呂宋第80章 計奪荷艦(上)第4章 黑衣女子第136章 鄭和寶藏第62章 發展機遇第81章 計奪荷艦(下)第119章 雙重間諜第304章 洛佩斯海戰(下)第439章 地方經濟危機第403章 角逐非洲(下)第368章 鴉片戰爭之兵臨京都第432章 暹羅灣海戰(八)第12章 秘密船廠第140章 以戰養戰第252章 金戈鐵馬——第一次遼瀋大戰(十)第331章 霧城要塞第418章 百慕大之戰(中)第247章 金戈鐵馬——第一次遼瀋大戰(五)第245章 金戈鐵馬——第一次遼瀋大戰(三)第108章 暴發戶第144章 氣吐血的努爾哈赤第244章 金戈鐵馬——第一次遼瀋大戰(二)第165章 鄭和寶藏之神聖祭壇第136章 鄭和寶藏第350章 伊莎貝拉海戰第1章 回到明末第105章 搶掠北港商幫第302章 陰差陽錯第199章 推倒之第278章 黑壓雲域
第117章 木匠皇帝第100章 五角大樓第68章 再施一計第430章 暹羅灣海戰(六)第62章 兜售軍火第246章 金戈鐵馬——第一次遼瀋大戰(四)第409章 帝王谷的浩劫第211章 光顧兵仗局第130章 寧遠大捷第331章 霧城要塞第282章 黑壓雲域——入口之戰(四)第349章 聖荷西之戰第34章 屋漏逢雨第440章 傾銷——工業革命的門檻第161章 虎口脫困第109章 離別警告第109章 離別警告第22章 炮術教習第98章 大獲全勝第367章 鴉片戰爭之山口會戰(下)第132章 B計劃第290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90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08章 暴發戶第415章 加勒比海盜——水妖號的末日第307章 多國聯合艦隊第233章 掌控東南沿海第136章 鄭和寶藏第398章 克倫威爾——斷頭臺之歌第183章 熱蘭遮之戰(上)第11章 名聲鵲起第110章 驚天陰謀第25章 魔鬼訓練第101章 升級鍊鋼廠第407章 開羅之戰第408章帝王谷第274章 入關序曲第171章 海上狩獵T第149章 努爾哈赤掛了第135章 龍江寶船廠第6章 小試身手第415章 加勒比海盜——水妖號的末日第277章 翔鷹級三等風帆戰列艦第192章 攻佔琉球T第73章 厄弗仙號第316章 攻略南洋第64章 兄弟大海第169章 東征倭國第29章 接舷炮戰第402章 角逐非洲(中)海上馬車伕第109章 離別警告第226章 咬人的刺蝟第226章 咬人的刺蝟第411章 伊斯梅里亞會戰(中)第111章 斬殺NPC第448章 法羅羣島大海戰第223章 ——二百二十四章 章第46章 發展計劃第10章 粗衣濃情第413章 超級皇家園林第284章 黑壓雲域——入口之戰(六)第295章 傳國玉璽第257章 白蓮教的那些事兒第430章 暹羅灣海戰(六)第268章 K計劃第332章 神武大炮第282章 黑壓雲域——入口之戰(四)第187章 收復臺灣第423章 納爾馬達河會戰第440章 傾銷——工業革命的門檻第317章 殖民呂宋第80章 計奪荷艦(上)第4章 黑衣女子第136章 鄭和寶藏第62章 發展機遇第81章 計奪荷艦(下)第119章 雙重間諜第304章 洛佩斯海戰(下)第439章 地方經濟危機第403章 角逐非洲(下)第368章 鴉片戰爭之兵臨京都第432章 暹羅灣海戰(八)第12章 秘密船廠第140章 以戰養戰第252章 金戈鐵馬——第一次遼瀋大戰(十)第331章 霧城要塞第418章 百慕大之戰(中)第247章 金戈鐵馬——第一次遼瀋大戰(五)第245章 金戈鐵馬——第一次遼瀋大戰(三)第108章 暴發戶第144章 氣吐血的努爾哈赤第244章 金戈鐵馬——第一次遼瀋大戰(二)第165章 鄭和寶藏之神聖祭壇第136章 鄭和寶藏第350章 伊莎貝拉海戰第1章 回到明末第105章 搶掠北港商幫第302章 陰差陽錯第199章 推倒之第278章 黑壓雲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