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內廷招聘會

“下輩子武們還做兄弟!”

砰!

一聲槍響,當鄭興跑過來時,那浩楠已經被巨大的衝擊力頂飛了起來。

那浩楠心臟部位吃痛,頓時雙眼發黑。那種窒息感覺油然而生。

“我又死了嗎?”

那浩楠失去知覺前最後的一幅畫面,赫然是那巧笑嫣然的小淑女娘子楊婉淑。

“別了!”

噗通一聲!

邸浩楠大頭朝下,墜落大海中。

頓時狂風呼嘯,海浪翻滾,待鄭興跑來時,已不見鄧浩楠蹤影。

“你幹嘛殺了他!老子要活剮了他!”

鄭興罵罵咧咧的,在船垣邊來回走着,似乎是在等着那浩楠的屍體上浮出來,只可惜老半天不見蹤跡。

黃大海心中悲痛萬分,沒有搭理鄭興。徑直走到鄭一官面前。雙眼發紅,哽咽的道:“對不起鄭帥!我不忍心讓我兄弟活受罪!請鄭帥責罰我吧!”

鄭一官自然知道黃大海跟那浩楠的交情,只不過黃大海是鄭一官的左膀右臂,鄭一官不好過度責備於他。

反而,黃大海剛纔的舉動,證明了他在鄭一官和鄧浩楠二人之間,選擇了前者。因此很是高興。

好在鄭一官眼尖。看到了黃大海將火統頂着鄧浩楠的心臟,然後鄧浩楠被巨大的衝擊力撞飛入大海,那是必死無疑的。

既然鄧浩楠死了,那麼鄭一官什麼氣都消了。

“本座通過剛纔跟鄧浩楠的交談,已經不想折磨死他了!你殺了他,正和我意!”

“謝鄭帥!”黃大海雙眼紅腫的站了起來,所有人都知道他新手殺死邸浩楠的痛苦。

這時,鄭明找不到鄧浩楠的屍首,正待要下海搜尋,忽然間北風大作,海浪滔天。眼瞅着暴風雨來臨。

施大宣看着黃大海的動作和表情,總感到有些疑惑和不解。不過。他的內心同樣是不希望鄧浩楠死的,因爲他知道,他的兒子施琅還在鄧浩楠的手裡。

看天意吧!

施大宣搖搖頭,在鄭一官和兒子施琅二者之間,實在難以取捨,只好讓老天來決定。

於是道:“鄭興,莫要找了!暴風雨即將來臨,趕緊把鄭明的屍體收斂了!”

接着又對鄭一官說道:“咱們還是趕緊返回金門島避風纔好!同時。那裡還有很多大事要鄭帥處理呢?”

鄭一官點點頭,殺了鄧浩楠他心中有些失落。

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或許是失去一個知己,亦或者是失去一個強大的對手而感到遺憾吧!

當即喝道:“把船沉了!我們走!”

隨着剩下的幾個船伕被滅口,船底通海閥門被打開,船很快便沉了。連帶着馬成和十二名手下,以及幾個船伕的屍體一起葬身大海。

很快,鄭一官的船隊離開。

大海繼續洶涌澎湃,一個巨浪翻出,距離鄧浩楠沉海位置一百多米外。邸浩楠的身體突然上浮了出來。

怪不得鄭興找不到鄧浩楠的屍體,原來已經被海底浪涌捲到了遠處。

白色海軍服,此時已經全都被鮮血染紅了,不知道是鄧浩楠的血,還是別人的。

不過,在鄧浩楠的心臟處,白色的軍服已經被炸成了一大塊黑色,軍服被撕裂成龜紋狀,附近的胸肌已經露出了被火藥傷到的痕跡。

這正是火統近距離射擊造成的,不要小看火統的威力,在一百米內。它的威力不比現代手槍差。

此時,鄧浩楠的胸口經過海水浸泡,露出了一個金色的令牌狀東西,上面赫然嵌入了一顆壓扁的黑色彈丸。

那正是黃大海塞進鄧浩楠兜裡的,是黃大海的隨身金腰牌。

也正是這個腰牌放在了鄧浩楠的心臟位置,加上黃大海準確的將火鏡頂到了金腰牌上,才使得那浩楠擋住了那近身的一槍,保全了一條性命。

此時,鄧浩楠還未死,只不過已經深深的昏迷的過去。如果得不到援救和及時救治,等待他的只有死路一條。

大海茫茫,狂風大作,驚濤駭浪,誰又能救他呢?

此時”彌號護衛艦上,丁大牛上尉正垂足頓胸、氣急敗壞的喊着再快點兒!再快點兒!

自從發現那浩楠登上的那艘帆船快速駛向外海的時候,丁大牛和蘸霜、張幼、施劍飛、黃中華、劉劍等幾個待命等候鄧浩楠的艦長們便感到不對勁了。

於是艦隊立即起航,在後面跟着。

可惜,戰艦的速度明顯比那艘快船慢了許多,不出一個小時便失去了目標。

怎麼辦?

校長丟了!丁大牛難辭其咎,赫霜、張幼、施劍飛、黃中華、劉劍等幾個艦隊指揮官同樣無法交代。

找!

只能找!

找不到也要找!

只是,茫茫大海,在這個科技水平極其落後的時代,想要跟蹤一艘快船簡直難比登天。

不過,丁大牛冉們還是鍥而不捨的找下去。

哪怕狂風暴雨!

哪怕驚濤駭浪!

哪怕沉戟大海!

邸浩楠帶來的二十艘護衛艦。連帶着新進投奔鄧浩楠的金門島舊部們,都加入了搜尋大軍當中。

每年的春天,大明內廷都要舉

招聘的人不外乎就是宮女和太監。

一提起大明的冉廷,有兩樣最是出名。

一是大明的皇帝的後宮最爲殘酷,能羞花、容能閉月的明朝宮廷美女們,她們所揹負的(性)虐待、殺戮和殉葬等等痛苦,於中國的歷朝歷代來說,應該算是最爲深重的了。

另外就是太監了!

明朝的皇帝都喜歡使用太監,因此也註定了明朝的太監成名者不計其數。數量最多的時候,太監達十四萬之衆。

太監干政,攬權,一直在中國歷史上屢見不鮮,見怪不怪了。

但是,以前的歷朝歷代,太監的文化水平非常低。

不過,到了明朝,因爲政治需要,明朝的太監有專門的“宦官學院”培養人才,因此這些有文化的太監們長期活躍在大明帝國的政治舞臺上,十萬太監如同十萬只白蟻,一點一點的毀掉了明朝的萬里長城。

朱元璋曾在立國之初,在南京皇宮門口立了一塊鐵牌,上寫着“內臣有干政者,殺無赦”可惜。只傳到英宗朱祁鎮手中就被一個叫王振的太監壞掉了規矩。太監崛起干政,就是在朱祁鎮時候。

胡惟庸造反被殺後,朱元辭徹底取消永相制度,自己兼職當了承相,幹了一陣,把老朱累壞了啊!工作太累了吃不消啊

再設立承相,老朱不放心任何人!

老朱聰明啊!他發明了內閣制度。就是挑出一些有才華的人組成一個秘書班子。官職只有四五品,權利也不大,主要是幹一些秘書的活,這些內閣成員的主要任務就是代表皇帝閱讀大臣們的奏章,並對國家的一些事情提出意見,寫給皇帝,叫做票擬,皇帝要是同意了,就用紅筆批示,叫做“批紅”

發展到後來,國家的權力只簡化成兩部分,“票擬”和“批紅”

票擬的權利當然在內閣手中,批紅的權利開始在皇帝手中,慢慢地,皇帝懶了,幾十年不上朝,全世界只有大明的皇帝乾的出來,跟樂不思蜀的劉禪有的一拼。皇帝於是就培養一些太監讀書識字,學文化,然後挑出些可靠的,代替皇帝用紅筆批示,這個衙門就叫司禮監,批紅的太監一般有好幾個”頭叫做秉筆太監。

千不該,萬不該,不該讓太監去讀書識字!

有了文化的太監就不是一般的太監了,因爲他們在有了文化的同時,也有了無法抑制的野心!

隨着文官集團的發展,內閣的權利越來越大了,閣員們把自己的官品也提高到一品二品的地位,閣員們一個提拔一個、照顧一個,老鄉、同年、同事、親戚等等,慢慢的形成了跟皇帝可以對抗的集團,這就是大明歷史上有名的“文官集團”內閣的頭叫做首輔,首輔事實上比前朝的承相權力還要大,處心積慮廢除承相制的朱元璋最終還是沒有鬥過心眼多的文人啊!

從朱林的孫子宣宗開始,以“三楊內閣”的形成爲標誌,文官集團形成氣候,開始跟皇帝拔河了,確切的說。就是爭奪大明王朝的實際統治權。你想想,皇帝只有一個啊,內閣卻至少四五個,皇帝幹不過內閣,他需要幫手,環顧四周,誰能給皇帝出一把力啊?誰是離皇帝最近,皇帝最信任,又能給皇帝幫忙處理的人是誰呢?

只有太監,在皇帝看來,太監是世界上最可愛的人。

文官們爲什麼皇帝不喜歡呢?文官們有這些毛病:嚴肅死板、愛教人、經常以聖人的標準要求周圍的人,一點點的錯誤他們就會誇大無比,這樣的人放在今天誰都不喜歡!相比而言,太監就不一樣了,至少能讓皇帝開心、至少聽皇帝的話、皇帝在太監跟前有尊嚴

所以太監必須走到前臺來,跟文官集團對抗,這種想法,到英宗時期,終於由太監王振把他變成了現實。

此後,明朝的皇帝便承接他們上一屆皇帝的處政方針。那就是文官強大了,就培養太監,削弱文官集體。反之,太監強大了,就培養新的文官集體與之制衡。

天啓帝上臺,東林黨勢力太過於龐大,於是天啓帝先殺了與東林黨建立聯盟關係的太監首腦王安,後來起用與東林沒有什麼關係的魏忠賢主管太監一系勢力。

這魏忠賢可是了不起,短短的幾年時間就幫着天啓帝將東林黨給幹趴下了。而魏忠賢也在這個期間壯大了起來,手下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兒、四十孫,黨羽遍佈整個朝野上下,各州各府。內閣六部至四方總督、巡撫。均置死黨。

凡內外章奏無敢稱魏忠賢名者,均稱爲“廠臣”即內閣票旨,也必稱“聯與廠臣”諸官皆稱魏忠賢爲九千歲,甚至稱爲九千九百歲。

這魏忠賢權勢滴天,自然要清理閹黨集體了。但凡閹黨集團內的人。凡是不服從魏忠賢意志的宦官,盡皆屠戮。反正大明太監十幾萬人。缺個幾千人都看不出來。

每年的春天都要召開太監專場招聘會,每次都是幾千人的招募,可想而知,每年的太監死亡率是多麼的高了!

而大明政府每年光養着十多萬太監,這“宦餉”的開支數額將會是多麼龐大?大明的財政收入,都養活視錢如命太監了,難怪要亡國。

明天啓五至六年(舊

沁年)。長江流域發生嚴重旱災,遍野赤十,許多村一甘齊識樹皮都被吃盡。東林黨地方勢力再度試圖抗衡閹黨,結果魏忠賢夠狠,先是製造了六君子案,然後再次製造了七君子案,並在地方掀起了血雨腥風。

被派往江南的監軍太監陳寧,總督清剿東林黨異己分子之事。恰速一年一度的太監宮女招聘大會,於是在杭州收刮一番之後,帶着金銀財寶以及選拔的秀女和太監,準備乘官船沿運河返回。

結果,這天正準備啓程。突然接到南京守備報告,長江以及附近水域出現了長達一個小時的斷流,運河走不了了。

於是陳寧便改走海路,從杭州灣出發,返回京城。

陳寧或許是沒看黃曆,先是走運河不順,長江斷流,後改走海路。結果傍晚時分,突然遭遇颶風,在海上被吹的暈頭轉向。

陳寧是上吐下瀉,好在他的官船夠大。速度雖然很慢,但是抗沉性很好,很快颶風過去,一切風平浪靜。

不過,颶風中,其他小些的船隻就不走運了。沉了兩艘,很多水手、官兵、太監、宮女跌入大海,因此風平浪靜之後,各船開始打撈倖存者和死亡人員的屍體。

倖存者則被安排到其他船上,死亡人員的屍體被撈上來之後 先檢查還有沒有救,有救的儘量救,畢竟陳寧需要充個人頭數。沒救的則確認身份後,再將其拋入海中。

反正這些宦官宮女入宮後,一輩子也撈不到什麼機會跟親人相見,在這個視人命如草芥的時代裡,命不值錢!

尤其是宦官和宮女,十萬人當中,只有幾十人得以出頭。因此大多數當了宦官和女官之後,命反而比外面的老百姓更不值錢。

一艘小舟上,兩個士兵用鉤子鉤住了一具屍體,然後拉將了上來。

“還有氣嗎?”一個士兵問。

“斷斷續續的,好像還沒死!”另一個士兵回答。

“看他的衣服渾身都是血,怕是救不活了吧!就算救活了,也是閹黨,還會反過來害人!”

噓!

“小聲點兒!”那士兵說道:“算了!他也是窮苦的老百姓,誰願意閹了自己去當太監啊!給你你幹嗎?”

“你才願意去當死太監呢?”

“走吧!先把他送回去,看看有沒有救?”

“好吧!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兩名士兵於是將這個奄奄一息,衣衫盡是鮮血的人帶回去醫治。

這人便是鄧浩楠!

邸浩楠被兩名士兵拖到其中一艘官船上,然後有執事太監過來領人。

那執事太監一看邸浩楠渾身的衣服都是鮮血,頓時皺着眉,罵道:“把一個快死的人拖到這裡幹什麼?扔到停屍房去!”

幾個在風暴中倖存的太監都是一陣心寒,知道若是自己也受了重傷的話,鐵定也會被這樣對待的。

其中一人踢了踢鄧浩格,見那浩楠沒有反映,於是跟其他人一起,將那浩楠扔進了一間船艙裡,然後便不再理會。

邸浩楠的白色軍服上沾的都是別人的血,只有心臟周圍的血跡是因爲火藥擦傷的,渾身沒有致命的傷勢。只是因爲被近距離的火統擊中心臟部位,雖然有了一塊金腰牌擋住了彈頭,但是巨大的衝擊力,還是瞬間將那浩楠擊暈,造成假性休克。

同時,在海水中被灌了很多海水,呼吸纔會十分的微弱,被人當作了必死的人扔進了死人堆裡。因爲天色已晚,因此等待明天校對身份後,再扔進大海。

是的!

很殘酷!

這就是這個時代的特徵!

那浩楠經過這些人一翻活動之後,尤其是最後被扔進停屍房內的時候,跌落時的撞擊,令鄧浩楠吐出了腹中的海水。

一陣咳嗽之後,鄧浩楠悠悠轉醒。

“這是哪裡?”

“難道再次重生了嗎?”

那浩楠醒來後,自言自語。

勉力坐起身來,忽覺得胸口一陣火辣辣的疼痛,低頭一看,自己的左胸已經被海水泡的囊腫。感覺一塊硬物,掏出來一看,竟然是一塊金腰牌,上面玄着芝將黃大海幾個大字,中間鑲嵌着一顆黑色的彈丸。

那浩楠笑了笑,沒有想到黃大海竟然有這種智慧。

回想着之前發生的事情,猶如在鬼門關又走了一遭。

看來老子命大,還沒死!

那浩楠如是想着。

只是,眼下這裡是哪裡?

那浩楠這時方纔注意周圍環境,有些黑,隱隱約約的看到旁邊不遠處橫七豎八的堆放着十幾具屍體。

難道剛逃出狼窩,有掉進虎穴了?

那浩楠恢復了一下體力,感覺到這是一艘船,隱約聽到一些人聲在說話。

靠近了!

邸浩楠心中一驚,急忙躺在一旁不動。

艙門打開,幾個。太監擡着兩具屍體扔了進來,然後陰陽怪氣的說了幾句後離開。

那浩楠偷眼一看,並不認識,不過這種陰陽怪氣的人似乎是??一太監!

第424章 馬六甲危機第368章 鴉片戰爭之兵臨京都第355章 集團軍羣第150章 蛋疼的皇太極第57章 另有隱情第378章 歐洲大洗牌第241章 金戈鐵馬——險山堡大戰(上)第162章 間諜衛星第418章 百慕大之戰(中)第316章 攻略南洋第109章 離別警告第91章 天上摘餡餅第416章 加勒比剿匪記(一)第201章 京城風雲(一)第145章 寶藏線索之龍鳳金簪第330章 民生改革第239章 好大的一頂綠帽子第70章 揚帆遠行第372章 萬年壽域第176章 黑水洋海戰(中)第358章 普拉亞斯之戰(下)巡洋艦新書廣告第367章 鴉片戰爭之山口會戰(下)第148章 金州大戰(下)第417章 百慕大之戰(上)第385章 換屆人選第320章 明室退位第345章 十字架圈地的時代第249章 金戈鐵馬——第一次遼瀋大戰(七)第66章 船炮交易第425章 暹羅灣海戰(一)第265章第308章 西北邊疆攻略第99章 銷贓計劃第259章 永興叛亂第89章 綁票和勒索第62章 發展機遇第98章 大獲全勝第205章 勤王(上)第6章 小試身手第72章 陰魂不散第101章 升級鍊鋼廠第370章 黑壓雲域——德里之戰第292章 詔會推閣臣第236章 七洲洋海戰(下下)第440章 傾銷——工業革命的門檻第282章 黑壓雲域——入口之戰(四)第296章 潘多拉魔盒第378章 歐洲大洗牌第449章 潛在威脅第334章 班達南邦之戰第278章 黑壓雲域第106章 栽贓嫁禍第68章 再施一計第113章 內廷招聘會第155章 童叟無欺第19章 培植班底第244章 金戈鐵馬——第一次遼瀋大戰(二)第103章 再樹強敵第279章 黑壓雲域——入口之戰第356章 民兵第24章 絕對服從第349章 聖荷西之戰第211章 光顧兵仗局第104章 A計劃第53章 羣雄聚會第406章 第二次十字軍東征(三)第149章 努爾哈赤掛了第17章 大棒甜棗笫269章柳暗花明又一村第103章 再樹強敵第334章 班達南邦之戰第14章 義救四狗第329章 功夫熊貓第26章 水寨易旗第189章 陸海軍勳章令第417章 百慕大之戰(上)第246章 金戈鐵馬——第一次遼瀋大戰(四)第152章 狠狠滴坑一筆第371章 殖民莫臥兒第158章 麻煩上身第235章 七洲洋海戰(下)第185章 拉幫結派第410章 伊斯梅里亞會戰(上)第201章 京城風雲(一)第407章 開羅之戰第408章帝王谷第5章 馬疾香幽第96章 滿載而歸第180章 北港爭奪第297章 一統蒙古第328章 殖民巴布亞第436章 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末日第97章 冤家路窄第296章 潘多拉魔盒第62章 兜售軍火第26章 水寨易旗第29章 接舷炮戰第324章 新法典第230章 潮幫的抉擇第181章 計奪熱蘭遮
第424章 馬六甲危機第368章 鴉片戰爭之兵臨京都第355章 集團軍羣第150章 蛋疼的皇太極第57章 另有隱情第378章 歐洲大洗牌第241章 金戈鐵馬——險山堡大戰(上)第162章 間諜衛星第418章 百慕大之戰(中)第316章 攻略南洋第109章 離別警告第91章 天上摘餡餅第416章 加勒比剿匪記(一)第201章 京城風雲(一)第145章 寶藏線索之龍鳳金簪第330章 民生改革第239章 好大的一頂綠帽子第70章 揚帆遠行第372章 萬年壽域第176章 黑水洋海戰(中)第358章 普拉亞斯之戰(下)巡洋艦新書廣告第367章 鴉片戰爭之山口會戰(下)第148章 金州大戰(下)第417章 百慕大之戰(上)第385章 換屆人選第320章 明室退位第345章 十字架圈地的時代第249章 金戈鐵馬——第一次遼瀋大戰(七)第66章 船炮交易第425章 暹羅灣海戰(一)第265章第308章 西北邊疆攻略第99章 銷贓計劃第259章 永興叛亂第89章 綁票和勒索第62章 發展機遇第98章 大獲全勝第205章 勤王(上)第6章 小試身手第72章 陰魂不散第101章 升級鍊鋼廠第370章 黑壓雲域——德里之戰第292章 詔會推閣臣第236章 七洲洋海戰(下下)第440章 傾銷——工業革命的門檻第282章 黑壓雲域——入口之戰(四)第296章 潘多拉魔盒第378章 歐洲大洗牌第449章 潛在威脅第334章 班達南邦之戰第278章 黑壓雲域第106章 栽贓嫁禍第68章 再施一計第113章 內廷招聘會第155章 童叟無欺第19章 培植班底第244章 金戈鐵馬——第一次遼瀋大戰(二)第103章 再樹強敵第279章 黑壓雲域——入口之戰第356章 民兵第24章 絕對服從第349章 聖荷西之戰第211章 光顧兵仗局第104章 A計劃第53章 羣雄聚會第406章 第二次十字軍東征(三)第149章 努爾哈赤掛了第17章 大棒甜棗笫269章柳暗花明又一村第103章 再樹強敵第334章 班達南邦之戰第14章 義救四狗第329章 功夫熊貓第26章 水寨易旗第189章 陸海軍勳章令第417章 百慕大之戰(上)第246章 金戈鐵馬——第一次遼瀋大戰(四)第152章 狠狠滴坑一筆第371章 殖民莫臥兒第158章 麻煩上身第235章 七洲洋海戰(下)第185章 拉幫結派第410章 伊斯梅里亞會戰(上)第201章 京城風雲(一)第407章 開羅之戰第408章帝王谷第5章 馬疾香幽第96章 滿載而歸第180章 北港爭奪第297章 一統蒙古第328章 殖民巴布亞第436章 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末日第97章 冤家路窄第296章 潘多拉魔盒第62章 兜售軍火第26章 水寨易旗第29章 接舷炮戰第324章 新法典第230章 潮幫的抉擇第181章 計奪熱蘭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