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九鎮鉅變

海上馬車伕

:卜日第二更。如果懷有時間的話,晚應該懷有

“高!實在是高”。

楊廣豎起大拇指,誇讚徐鴻儒,這令徐鴻儒和他的親信們很是得意。

白蓮教起兵造反,短短的月餘時間就佔領了大半個江西,頓時震動大明朝廷。

江西巡撫洪瞻祖三天內連上十五道八百里加急公文,頓時堆滿了兵部尚書王洽的桌案。

內閣首輔黃立極等人一直藉口推脫,阻止王洽引鄧浩楠的遼東軍入關。如今王洽實在坐不住了,西北闖王和樑王一直拖着楊鶴的剿匪大軍,使其無法抽調兵力南下進剿江西白蓮教。

王洽要求抽調邊軍南下平叛,黃立極等人商議之後,認爲不能逼得王洽走投無路,於是同意兵部掉長城九鎮邊軍入關平叛,但是對於遼東軍入關之事,黃立極等人始終不鬆口。

王洽原本想着直接上報皇帝,由皇帝下令讓遼東軍入關平叛。但是黃立極等四個,閣臣反對,鄧浩楠又不爭取,因此王洽不想爲此得罪其他四個閣臣,只好暫時聽從黃立極的建議,先從長城九鎮各鎮抽調兵力南下平叛。

明置遼東、薊州、宣府、大同、榆林、寧夏、甘肅、太原和固原鎮。每鎮轄若干衛、所、關、口、塞、營、堡等。其中:遼東鎮,轄區長城刃公里設衛萬、所。關2、營堡?兇守備兵力羽8乃人;薊州鎮,轄區長城沏公里。設關,、塞刀、營昭、城堡引,守備兵力旭力人;宣府鎮。轄區長城燃公里設衛心一說口、所,、關堡劣,守備兵力,出強人;大同鎮,轄區長城彌公里設衛8、所7、堡毖3守備兵力動田人。長城沿線共設關、寨、營、堡等,幼餘個。和平年代守備兵力的餘萬,到了明末戰亂時期,兵力雖然有時候多,有時候少,總體依着戰事吃緊程度而定。到了天啓年間,多達,四萬人左右。

可以說,明朝兩百萬常備軍,一半兵力都集中在了長城九鎮上面。一旦戰事一起,長城九鎮就會吃掉大明國庫一大半的銀子,是一把嚴重拖累大明的鐵鏈子。兵部公文下達到了長城九鎮,各鎮將抽調十分之一的兵力出來。這樣一共從九鎮抽調九萬餘人。王洽又將京師禁軍拔出六萬。籌齊十五萬兵力。同時又從南直隸、廣東、兩湖各省抽調五萬人馬,湊夠二十萬大軍。戶部拔軍餉三十萬兩,作爲南下平叛軍費。這點銀子僅僅夠平叛軍隊二十天左右使用的,王洽深知不夠。但是戶部卻是拔不出更多的軍餉了。

南直隸、廣東、兩湖等地巡撫和布政使對於兵部讓他們負責出兵的事情本就不同意,如今戶部的三十萬兩銀子只是給邊軍的,地方鎮軍的軍費由各省布政使自行籌措解決,這讓這些地方官們大罵不停。

沒辦法。王洽找黃立極解決,黃立極只好先答應各地出兵的地方官。天啓八年的夏稅用來填補軍費窟窿。

於是,各省地方官看在銀子的份上,最後方纔同意出兵。因爲他們知道,大軍開拔之後,除了開拔費之外,剩下的銀子基本上都落入當官的口袋裡了,因爲明軍出戰有個不成文的潛規則,那就是默許對地方老百姓的掠奪。

只要仗一打起來,當兵的就靠着吃地方老百姓,那麼今年的夏稅便可以虧空一大筆,剩下的全部落入各省官員的口袋裡了。

看在銀子的面子上,王洽勉勉強強的把這支臨時拼湊起來的二十萬大軍組織起來了。

在人選問題上,王洽很是糾結。他想啓用遼東都督府的人。因爲他們都是沙場宿將,經歷過遼瀋大戰洗禮的。但是無奈的是,黃立極等人堅決反對,王洽一口難敵四口,只好作罷。

於是,王洽向三邊總督楊鶴請調知兵之人統帶兩江總督。

楊鶴手下大將都在進剿闖王高迎祥和粱王王大梁所部,抽不出將領給王洽。這時,楊鶴想起了他的兒子,於是給王洽寫信,讓他兒子帶兵出戰。

楊鶴的兒子就是楊嗣昌,歷任杭州府教授、南京國子監博士、戶部郎中。天啓三年“引受閹黨排擠。稱病辭職歸裡。天啓七年“四,起爲河南副使。加右參政。後升任右合都御史。巡撫永平、山海關諸處,以知兵聞名朝野。遼西巡撫袁崇煥稱讚他整飭防務、修築山海關兩翼城,抵禦後金入侵有功。

有道是舉賢不避親,楊鶴舉薦他兒子,不外乎就是奔着兩江總督的位置去的。眼下楊鶴自己是三邊總督,手握三十萬明軍。如果兒子楊嗣昌能夠接管兩江總督,那麼二十萬大軍到手,楊家父子掌握大明四分之一的精銳軍隊,手握軍政大權。那麼對楊家來說將是無比的榮耀。

沒有什麼人選。本想着令袁崇煥帶兵,但是中迄咋獅韋情在王洽心中始終是個坎,耿耿於懷。因此任由袁崇煥閒置在家,也不用他。

兩江總督的任命下了,由楊嗣昌代理,總督江西剿滅白蓮教叛亂諸事。副將由楊嗣昌自己選擇,楊鶴關係兒子,因此將陝西參議洪承疇調給楊嗣昌使用。同時,兵部尚書王洽啓用左良玉爲副將。輔助楊嗣昌。

這左良玉是王洽派駐寧遠,監視袁崇煥的副將。不料袁崇煥排除異己做的很絕,在寧遠兵變中。將左良玉也誣陷進去,王洽騎虎難下,只好罷了左良玉的官。不過左良玉是個全能的將才,知兵且善戰,由他來輔助楊嗣昌,王洽心中也放心一些。

然而,王洽籌措的這點銀子小也是打了水漂了。

公元?餾年二月三日,就在九鎮軍隊接到開拔命令後,陸續向京城集結。楊嗣昌、洪承疇和左良玉彙集京城就任時,一連串的兵變發生了。

二月一日,就在薊鎮邊軍接到命令開拔進京時,隱藏在薊鎮軍隊中的白蓮教細作響應徐鴻儒的號召,趁機鼓臊。過年了。朝廷欠下的軍餉給當官的層層剋扣,到了底下的士兵手裡時,已經所剩無幾。

薊門駐軍內的白蓮教細作於是趁機挑撥。薊鎮明軍由於飢餓索餉鼓譟。焚搶火藥。旋即譁變。

王洽接到報告後,頓時暴跳如雷,大罵這些士兵早不譁變晚不譁變,偏偏等到這個節骨眼上譁變。

不能鎮壓,只能安撫。

王洽沒轍了,只好四處籌措。經多方措處,王洽弄了些銀子暫時安撫住了譁變士兵,譁變士兵旋即解散。七日。順天巡撫請先發欠餉三月,以安軍心。王洽同意。跟戶部商議過後。下所司速行。

由於薊州緊挨着遼東鎮,遼東都督府感到不安,因爲薊州是遼東軍同北京的鏈接紐帶,若是出了問題就不是小事。

邸浩楠過問薊州事物,王洽自然巴不得託那浩楠下水,於是任遼東都督府將軍趙率教爲總兵官。鎮守永平、彰州,轄馬鬆、大石、曹牆八路,穩定薊州大局。

屋漏偏逢連夜雨!

王洽好不容易擺平了薊州兵變,大同鎮、固原鎮和太原鎮三鎮同時譁變,其中大同鎮和太原鎮由於臨近三邊總督楊鶴的轄地,楊鶴迅速派兵彈壓。給大同鎮和太原鎮補充了一些糧餉之後,迅速解散了譁變士兵。同時,楊鶴老謀深算。知道鼓臊者定然是有意爲之。

一開始,楊鶴還以爲是鄧浩楠的人故意挑唆譁變,爲那浩楠大軍入關鋪路。後來楊鶴經過調查,抓捕了一大批的鼓臊人員,經過殘酷的審訊之後,終於有人開口承認了他們是白蓮教多年前打入軍方的細作。並將他們的目的和盤托出,就是爲了阻止朝廷大軍南下跟白蓮教大軍作戰。

以楊鶴的智商,當然明白了真相,暗歎白蓮教教主徐鴻儒好算計,同時也給他的兒子楊嗣昌去信,要他小心應對。

最厲害的要數固原鎮兵變。固原今寧夏固原爆發兵變,同樣都是因爲邊兵缺餉,同時固原鎮附近造反的老百姓頗多,影響了固原鎮士兵的態度。於是,在白蓮教細作的鼓動下。固原鎮三萬士兵乘農民造反爆發之齊造反。劫奪固原州庫。巡撫胡廷宴與延接巡撫嶽和聲互相推譚,譁變士兵多加入農民造反隊伍,使得闖王高迎祥和粱王王大梁所部得到了朝廷正規軍的加入,實力暴漲,楊鶴剿匪的壓力劇增。

二月八日,固原造反士兵攻陷涇陽、富平,楊鶴手下大將遊擊李英兵敗自殺。李英帳下三萬明軍遭到高迎祥部主力八萬兵馬剿殺,大部分投降了叛軍。這樣一來,叛軍高迎祥所部得到了明軍正規軍多達五萬人的加入,使得闖王的名號空前高漲,實力遠遠大於粱王王大粱所部。成爲大明帝國的心腹大患。

楊鶴折了李英,損失了數萬精銳,頓時氣得吐血昏迷。三邊總督昏死過去,進剿明軍的包圍圍頓時鬆動,廢了一年心思終於將叛軍圍堵起來的明軍包圍圈宣告失敗。高迎祥所部和王大梁所部趁機跳出包圍圈,四處攻擊明軍後方補給基地,醒來後的楊鶴不得不結束圍剿,退回外圍重新部署包圍圈。

長城固原鎮兵力空虛,原本開拔趕往京師的明軍迅速被楊鶴抽調了回去,補充兵力。同時楊鶴還向王洽要兵要響。

王洽得知後,同樣氣得半死。急忙找黃立極等人商議對策。

“不能再拖了”。

王洽開門見山的道:“我必須要請遼東軍入關平叛了!”

“這個。??我們還是再研究一下吧”。

黃立極立刻又打起了太極。

“還研究個屁!”王洽怒道:“這幾天長城九鎮中四鎮發生了兵變。固原鎮現在只有一百來個老頭子看家,其他三萬多將士都投奔了亂匪了,你還沒研究夠嗎?。

來宗道說道:“這真是邪門?:…下都討了,十兵們也沒譁變,偏偏朝廷準備南下平叛剛明一池們突然譁變,還是一起的!”

李國說道:“明顯是有預謀的唄!說不定是邸浩楠想要進關卻沒有藉口,故意??”

“放你媽的屁!”王洽火冒三丈,指着李國罵道:“三邊總督楊鶴已經上折了,上面寫的清清楚楚,都是白蓮教安插進去的細作搞的鬼,跟遼國公有什麼關係?”

“你怎麼能罵人呢?”

“罵的就是你!”王洽豁出去了,怒道:“這些人都是魏忠賢當年安插進去的,當初昭定忤逆案時,你是怎麼審查的?如今這些餘孽壞了朝廷大事。你不給我一個,解釋小心我彈劾你!”

“你”李國指着王洽。卻是一點反駁的話都講不出來。沒辦法。當初爲了少整幾個閹黨成員。對下面的人員在審案的時候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儘量少樹敵少得罪人。現在好了,這些該死的傢伙現在鬧騰起來了,這個責任李國可是背不起。

王洽指着李國罵人,實際上是指桑罵視。連黃立極等人都罵進去了。只不過沒有直說而已。給他們留了臉面。

黃立極阻止了李國說話,跟王洽說道:“王大人,這事兒已經做下了。現在不是相互指責的時候,應該大家同舟共濟纔是!”

接着黃立極數落了李國一頓,李國只能委屈的接受,心道活該自己多嘴。這王洽就是找一個出氣筒撒氣,結果他就撞上去了。

王洽見黃立極數落李國,知道黃立極在向他示好,於是平息了一下這幾天的怒氣。

“現在亂子大了!”王洽說道:“不是我非要遼東軍入關,而是事情逼到這個份上了!眼下楊鶴那邊病倒,陝西和甘肅亂民已經控制不住了,楊鶴進剿失敗,約莫五蘇士兵投降了賊首。現在楊鶴只能跟叛軍相持。卻是吃不下對方了。而固原鎮兵變後,三百里長城無兵守衛,你們知不知道亂子大了!”

黃立極等人聽完王洽的解釋小終於色變。壯大後的高迎祥和王大梁所部已經霸佔了陝西和甘肅、寧夏的很多地方,如果楊鶴控制不住局勢,那麼叛軍越過山西就直接打到京城了。

以前不在乎這些亂民,認爲他們興不起大風浪來,如今事情鬧大了。他們自然就要害怕了!

“這可真是鬧大了!”來宗道說道:“南方百萬白蓮教還不知道如何鎮壓呢!這北方的叛軍就在家門口,若是楊鶴頂不住的話,京城危及啊!”

黃立極眉頭緊蹙,問向王洽。

“王大人有何良策!”

王洽撇撇嘴,道:“我有什麼良策?良策早就說了!”

“你可是知道,如果我們允許遼東軍入關,日後可怎麼打發他們走啊!”

“請神容易送神難!”

“我當然知道!”王洽不悅的道:“你們的擔憂都是日後的事情,飯得一口一口的吃,步得一步一步的走。我就不說兵事了。就說你們的事情。這叛軍早一日剿滅,你們少一日辛勞。叛軍平定之後,留下的爛攤子都得你們收拾,你們現在拖,日後爛攤子就更爛!到了爛的無法收拾的時候,我看你們還拖不拖!”

王洽的話說的很直白,但是很有道理。

黃立極幾人相視一眼,都感覺到了事情的嚴重性。當初在遼東戰局上拖着,結果把女子拖得越來越強大,差一點兒就破了山海關打進北京。如果不是鄧浩楠力挽狂瀾,他們還真不知道如何收場。如今他們又開始拖了,被王洽這麼一點,有了前車之鑑,頓時後怕了起來。

“那你現在手裡的二十萬大軍怎麼辦?”黃立極問:“不去南下剿滅白蓮教了嗎?”

王洽苦笑道:“我哪敢讓他們南下啊!眼下楊鶴那邊不知道什麼情況,固原兵力空虛,需要將抽調出來的兵力填補回去。南面的白蓮教畢竟離着京城遠,救火也得先就跟前的不是?”

黃立極問道:“那你的意思是楊嗣昌不南下了?”

王洽點點頭,回答道:“守衛北京要緊!我現在只能顧頭不顧腚了!”

來宗道擔憂的道:“那南方白蓮教怎麼辦?他們可是比西北的叛軍更厲害啊!”

媽的,該死的老狐狸!現在知道人家厲害了,之前決口不提厲害半字。

王洽心中狠狠的罵着來宗道,沒好氣的道:“我還以爲你不明白呢!”來宗道尷尬的笑了笑,頓時閉口不言。

幾人紛紛看向黃立極,黃立極最後嘆氣道:“也罷!王大人該怎麼辦就怎麼辦吧!現在咱們只能顧着眼前了!至於如何善後,等鄧浩楠打完了仗再說吧!”

李國嘆道:“估計善後比打仗更困難!”

王洽頓時瞪向李國,李國急忙閉口不言。同時把頭扭向一旁。,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支持作

第394章 海上游擊隊第390章 好吧,咱也有傳教士了!第290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兩百零八章第149章 努爾哈赤掛了第305章 怒海爭鋒——東西方的初次較量第196章 美洲的跳板——西雅圖要塞第25章 魔鬼訓練第318章 殖民戰爭——第一次掠奪第270章第327章 夜試火力第225章 北雲級四等風帆戰列艦第34章 屋漏逢雨第16章 爾虞我詐第354章 戰火四起第202章 京城風雲(二)第308章 西北邊疆攻略第373章 科羅拉多荒原之戰(下)第258章 入關的藉口第304章 洛佩斯海戰(下)第308章 西北邊疆攻略第325章 狠狠地紮下一顆釘子第230章 潮幫的抉擇第19章 培植班底第331章 霧城要塞第340章 治黃工程第340章 治黃工程第247章 金戈鐵馬——第一次遼瀋大戰(五)第297章 一統蒙古第213章 亞東軍官學校第148章 金州大戰(下)第155章 童叟無欺第116章 官船賭博第410章 伊斯梅里亞會戰(上)第14章 義救四狗第223章 ——二百二十四章 章第149章 努爾哈赤掛了第1章 回到明末第1章 回到明末第184章 巡航艦隊第279章 黑壓雲域——入口之戰第25章 魔鬼訓練第157章 人口問題第257章 白蓮教的那些事兒第281章 黑壓雲域——入口之戰(三)第281章 黑壓雲域——入口之戰(三)第445章 蓄力(二)第372章 萬年壽域第132章 B計劃第446章 對歐政策之乾打雷不下雨第415章 加勒比海盜——水妖號的末日第119章 雙重間諜第109章 離別警告第410章 伊斯梅里亞會戰(上)第318章 殖民戰爭——第一次掠奪第9章 漫漫長夜第205章 勤王(上)第111章 斬殺NPC第332章 神武大炮第57章 另有隱情第290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29章 寧遠大戰(七)第388章 戰備公路網第259章 永興叛亂第342章 鴉片貿易第315章 歐洲的大門第11章 名聲鵲起第129章 寧遠大戰(七)第280章 黑雲壓域——入口之戰(二)第71章 躲過一劫第413章 超級皇家園林第352章 伊莎貝拉海戰(三)第94章 帝雷斯炮戰第93章 租借蘇比克第88章 假冒欽差第318章 殖民戰爭——第一次掠奪第245章 金戈鐵馬——第一次遼瀋大戰(三)第256章 火燒眉毛第4章 黑衣女子第365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426章 暹羅灣海戰(二)第270章第128章 寧遠大戰(六)第199章 推倒之第246章 金戈鐵馬——第一次遼瀋大戰(四)第405章 第二次十字軍東征(二)第211章 光顧兵仗局第169章 東征倭國第211章 光顧兵仗局第429章 暹羅灣海戰(五)第190章 經營臺灣第127章 寧遠大戰(五)第17章 大棒甜棗第320章 明室退位第156章 營地夜戰第200章 第二次勒索第8章 觥籌較勁第435章 同盟國的裂痕——英荷戰爭爆發第363章 西班牙海軍的末日第341章 美洲第一票生意
第394章 海上游擊隊第390章 好吧,咱也有傳教士了!第290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兩百零八章第149章 努爾哈赤掛了第305章 怒海爭鋒——東西方的初次較量第196章 美洲的跳板——西雅圖要塞第25章 魔鬼訓練第318章 殖民戰爭——第一次掠奪第270章第327章 夜試火力第225章 北雲級四等風帆戰列艦第34章 屋漏逢雨第16章 爾虞我詐第354章 戰火四起第202章 京城風雲(二)第308章 西北邊疆攻略第373章 科羅拉多荒原之戰(下)第258章 入關的藉口第304章 洛佩斯海戰(下)第308章 西北邊疆攻略第325章 狠狠地紮下一顆釘子第230章 潮幫的抉擇第19章 培植班底第331章 霧城要塞第340章 治黃工程第340章 治黃工程第247章 金戈鐵馬——第一次遼瀋大戰(五)第297章 一統蒙古第213章 亞東軍官學校第148章 金州大戰(下)第155章 童叟無欺第116章 官船賭博第410章 伊斯梅里亞會戰(上)第14章 義救四狗第223章 ——二百二十四章 章第149章 努爾哈赤掛了第1章 回到明末第1章 回到明末第184章 巡航艦隊第279章 黑壓雲域——入口之戰第25章 魔鬼訓練第157章 人口問題第257章 白蓮教的那些事兒第281章 黑壓雲域——入口之戰(三)第281章 黑壓雲域——入口之戰(三)第445章 蓄力(二)第372章 萬年壽域第132章 B計劃第446章 對歐政策之乾打雷不下雨第415章 加勒比海盜——水妖號的末日第119章 雙重間諜第109章 離別警告第410章 伊斯梅里亞會戰(上)第318章 殖民戰爭——第一次掠奪第9章 漫漫長夜第205章 勤王(上)第111章 斬殺NPC第332章 神武大炮第57章 另有隱情第290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29章 寧遠大戰(七)第388章 戰備公路網第259章 永興叛亂第342章 鴉片貿易第315章 歐洲的大門第11章 名聲鵲起第129章 寧遠大戰(七)第280章 黑雲壓域——入口之戰(二)第71章 躲過一劫第413章 超級皇家園林第352章 伊莎貝拉海戰(三)第94章 帝雷斯炮戰第93章 租借蘇比克第88章 假冒欽差第318章 殖民戰爭——第一次掠奪第245章 金戈鐵馬——第一次遼瀋大戰(三)第256章 火燒眉毛第4章 黑衣女子第365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426章 暹羅灣海戰(二)第270章第128章 寧遠大戰(六)第199章 推倒之第246章 金戈鐵馬——第一次遼瀋大戰(四)第405章 第二次十字軍東征(二)第211章 光顧兵仗局第169章 東征倭國第211章 光顧兵仗局第429章 暹羅灣海戰(五)第190章 經營臺灣第127章 寧遠大戰(五)第17章 大棒甜棗第320章 明室退位第156章 營地夜戰第200章 第二次勒索第8章 觥籌較勁第435章 同盟國的裂痕——英荷戰爭爆發第363章 西班牙海軍的末日第341章 美洲第一票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