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匆匆趕往名古屋時,天皇已經召集了很多菊花會的成員。經過一番逃亡之後,天皇在名古屋安下身來,終於有時間可以靜下心來思考發生的一切。他不明白爲什麼中國軍隊會如此迅速的在日本本土成功登陸。直到再次見到內閣情報室的負責人中村,他才一點點了解了事情的原委。
中村將情報部門蒐集的情報彙總到了一起,終於將中國登陸的秘密一點點揭開。
原來很早之前中國就在謀劃在日本登陸了……
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軍隊受限於國力始終沒有機會在日本本土給日本侵略者以教訓,長期以來在日本人的潛意識裡一直認爲日本是敗給了美國,而對中國不屑一顧。
爲了消滅日本這種自信,打掉日本軍國主義者的狂妄和無知,從精神和肉體上戰勝日本,在對日採取軍事行動的決定通過之日起,國防委員會就秘密謀劃着在日本本土實施登陸作戰。
在日本本土登陸是一場戰略性的兩棲作戰。它完全不等同於一般意義上的島嶼登陸作戰。一千年來中日四次交手,不論是白村江之戰還是挫敗豐臣秀吉入侵,甲午海戰還是抗日戰爭,沒有一次是發生在日本本土。此次在日本本土登陸,只要登上灘頭就意味着必須勝利。
日本距離中國本土距離較遠,其海空軍的作戰實力也在世界前十,遠遠不是菲律賓、越南那樣的國家可以比擬的。而且日本的部隊早就實現了機械化,即使中國的艦隊突破了日本的海空軍封鎖,登上了灘頭,日本也可以迅速從其他地方調集部隊實施反擊。二戰時期,德國就曾經依靠迅速的反擊將盟軍的登陸部隊趕下大海。那是在意大利的薩勒諾和安齊奧,德軍就是憑藉着快速機動迅速組織起反擊,將登陸的盟軍壓制在狹小的登陸灘頭,如果沒有強大的海空軍支援,盟軍真的就會被趕下大海了。
現在的日本與當年的德軍相比無論是戰鬥力還是機動速度都遠勝,加上日本四通八達的高速鐵路系統非常發達,中國當然非常清楚一旦登陸會遭到什麼樣的後果。當年這種估計還是沒有將駐日美軍的反應計算在內,否則的話,在日本登陸就無異於自殺。
正是由於這些現實因素,中國軍方在登陸的問題上慎之又慎。曾經一度打算徹底放棄在日本本土登陸的計劃,而僅僅實施在琉球羣島的登陸計劃。
經過一番爭論之後,國防委員會最終決定依舊在日本本土登陸。理由非常簡單:要讓日本人真正感到是中國人打敗了他們!雖然每個人都希望和平而不是戰爭,但是要通過一次戰爭打出幾個世紀的和平,纔是中國的終極目標。就像當年唐朝的白村江之戰一樣。
幾經考慮,指揮這場歷史性戰役的重任交給了北京軍區司令員魯雲翔將軍,而他的助手就是剛剛在南海痛擊
侵略者而調任海軍參謀長的原南海艦隊司令員張志剛中將。
兩位將軍都對這場戰爭有清醒的認識。中國是要狠狠打擊日本,速戰速決,不能因爲這場戰爭引發國際性衝突或者阻礙中國的發展。因此從一開始他們就沒有考慮逐步登島,從琉球、九州再到本州而是打算繞過日本重點防守的西南諸島,直接在日本本州島實施登陸作戰。兩人接手後,最先做的工作就是選擇登陸地點。按照常規思路,最合適的登陸地點要具備以下三個條件:一是處在中國空軍活動半徑之內,二是航渡距離儘可能短,三是附近最好有大港。
自從與韓國達成協議租用濟州島和鬱陵島空軍基地之後,整個日本本州島都在中國空軍的作戰半徑之內。如果從山東半島出發,在日本西部海岸登陸的距離相對較短,但是日本的防守卻非常嚴密。一旦無法掌握制空權,那麼海上的運兵船就成爲日本人的活靶子,即便取得了制空權,日本人的十幾條潛艇也是巨大威脅。而且日本的大型港口主要集中在日本東部,西部的大港寥寥無幾。登陸後多是山地,地形狹窄,不便於展開大部隊。
日本西部防禦力量最強,守軍是精銳部隊,工事完備堅固,並且附近無大港口,也缺乏內陸交通線,張志剛幾經權衡,放棄了在西部選擇合適地點登陸的計劃,大膽的提出了日本東部登陸的建議。他所看中的地方是日本的靜岡,這裡的優點是日軍防禦較弱,地形開闊,且連接有日本高速鐵路網和高速公路,距離清水港不遠且附近有大型機場。雖然航渡距離遠,但是絕對能打日本一個出其不意。這裡距離日本的核心地帶東京灣、相模灣還有一定距離,不會招致日本海軍的迅速反擊。
魯雲翔對於張志剛的提議開始並不認同,因爲兩人都非常清楚,一旦在日本本土採取行動會遇到什麼樣的抵抗。登陸成敗的關鍵就在於登陸的最初時間裡,部隊能不能頂住日軍的反擊,建立起一個強大的登陸場提供給後續部隊。可是中國的運輸力量只能在開戰之初將大約2個師的兵力運送至登陸場,並且保障這些部隊的糧、油、彈的補給。反觀日軍,雖然將大部分部隊集中部署在西部海岸,但是可以在48小時之內向東海岸的任一地點增派4個師的兵力。這樣大的兵力對比意味着中國幾乎沒有勝算。
就在兩位將軍一籌莫展的時候,航天軍的“神龍”計劃草稿制定完畢。二人看過航天軍的計劃之後,馬上找到了新的思路,他們希望能將登陸計劃與航天軍的“神龍“計劃整合在一起,阻止日本在登陸地帶的反撲。
爲此兩人專門拜會了航天軍司令員候將軍,三人商定爲爲達到阻止日軍增援這一目的,將邀請空軍參與,四大軍種採取協同作戰的辦法多管齊下。首先,航天軍使用電磁脈衝炸彈和動能武器破壞日軍的通訊
和指揮系統,徹底癱瘓日本的海陸空三軍。其次,利用強大的空軍和海軍航空兵全面轟炸日本在這一地區的鐵路、公路目標,封鎖通往靜岡的交通,使日軍增援不能到達。最後由情報部門展開戰略欺騙,使日本人相信靜岡登陸只是一次佯攻,真正的攻擊還在後邊。與此同時,派出一個遠程無人機分隊對日本在這一地區的軍事指揮官實施自殺式攻擊,清除他們,進一步破壞日本的指揮體系。
此後,在魯雲翔將軍的建議下,總參謀部情報局第五行動處參與到這項行動中來,專門負責
制訂相關的欺騙和保密措施,以確保登陸的成功。
他們的辦公地點就在京郊香山的一座小別墅內。總參謀部情報局第五行動處的職責原本參與軍方指定的戰略偵察行動,實施戰略欺騙及輿論引導,並協調配合國家安全部組織的重大行動。現在他們的任務變成了此次登陸作戰專門實施戰略欺騙行動的組織機構,原來的工作則有四處全部接手。
第五行動處的現任處長名叫何挺,個子不高人卻很精神,他的綽號雖然不大好聽,但他自己卻很喜歡別人叫他“騙子”。他擁有很大的權限,有時出於戰略目的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都要按照他的安排開展活動或發表講話。
“騙子”接受任務之後,馬上制定了一個代號“蝸牛”的計劃。這個計劃的目的非常簡單就是通過多種途徑,誘使日軍分散在全國各地,從而使日軍在靜岡區的守軍降低到最少。同時還要使日本的決策層認爲現在的登陸只是一場佯攻,還有更大的登陸行動在後邊,使得日本人不敢過早的將手中的預備隊派往靜岡地區,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登陸部隊的阻力。
他的想法與魯雲翔將軍的想法不謀而合,但覺得這麼做還遠遠不夠,他下令何挺再想想辦法,製造點矛盾讓美日之間陷入一種互補信任的狀態。同時許諾將全力配合他的行動。
何挺在接受任務的第一時間就想好了辦法,他組織自己的手下在日本的主要網站上散步消息稱駐日本美軍士兵夜間溜出了基地,將附近的一名14歲日本少女強姦致死。這條信息不但有模有樣,還做到了“有圖有真像”。他手下的情報員們用日本人的ID在帖子下留言,煽動反美情緒,獲得了上萬人的跟帖。
何挺趁熱打鐵號召日本人在星期天在美國駐日本大使館前靜坐示威,結果到了週末果然有五千多憤怒地日本民衆打着標語在美國駐日本大使館前靜坐示威,要求“美國人滾出日本”。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在記者會上澄清“網上的留言子虛烏有。”結果被日本網民指責他粉飾美軍罪行,要求他引咎辭職。
美國政府對於日本民衆莫名其妙的抗議浪潮弄得狼狽不堪,認爲是日本政府自導自演了這出鬧劇,目的是逼美軍搬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