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 奇策 【4000字二合一大章】

不過,相較於縉紳地主找人代替徭役,隱戶問題更難解決。

因爲隱戶的數量實在是太龐大了。即便動用全部衙門公人、衛所軍隊進入當地地主的田莊進行清查也會需要很長的時間。

但謝慎還是決定去做,因爲他不去做就不會有人去做了。

歸根到底土地問題是困擾所有封建王朝的難題,大明也不例外。

如果能夠解決這一問題,大明國運將會蒸蒸日上。

好在此番清查的只是直隸、山東,並不是全國性的。饒是這般地方官府和衛所軍隊都耗費了大量的精力,清查出三百萬隱戶。

這可是個令人觸目驚心的數字。

三百萬人,朝廷一年得少收多少稅賦?少徵發多少徭役?

那些逃籍的隱戶免除了徭役,接納隱戶的縉紳地主則有了廉價勞動力,且可以瞞報人口逃去糧稅,各有好處。

可朝廷呢?朝廷的損失誰來承擔?

一旦國庫空虛,大明朝廷就將舉步維艱。不但邊軍的龐大軍費難以開支,就連基礎支出如修繕宮殿甚至百官俸祿都發不下來。

這可是關乎天子面子的重要問題,皇帝沒有面子自然會雷霆暴怒。

謝慎不是一個不通情理之人,但在隱戶問題上他不打算妥協。

逃籍的百姓確實是沒辦法,可若人人都如此,大明的戶籍制度就名存實亡了。

更何況,真正獲益良多的不是這些隱戶本身而是那些縉紳地主。

隱戶比起投獻土地的百姓更廉價,畢竟投獻土地雖然名義上意味着土地所有權變更。但實際上土地所有權還是那些原所有者的。他們只需要象徵性的交一小部分租子給地主即可。

而隱戶則完全不同。他們在當地連戶籍都沒有,之所以能夠生存下去就是因爲地主縉紳的庇護。

地主縉紳不是觀世音菩薩,之所以庇護他們自然是看重了廉價的勞動力。

可以說這事一種畸形的共生關係,乍一看上去十分不合理,實則卻是利益下最理想的結果。

謝慎不認爲百官們看不到這點,他們之所以不發聲還是利益二字。

這些官員的家族在當地大多是望族。本身族人就是受益者,這些官員們當然選擇默不作聲裝糊塗了。

越是如此,越是形成了一股風氣。到了正德朝這股風氣已經到了不得不整治的地步。

朱厚照看到謝慎呈上的奏報,臉色一陣青紫。

憋了良久,天子長嘆一聲連連搖頭:“想不到朕的子民活的竟如此艱辛。朕真是有些慚愧啊。”

謝慎微微有些驚訝。朱厚照第一反應竟然不是震怒,而是感慨百姓生活不易,真的很難得啊。

俗話說的好屁股決定腦袋,朱厚照貴爲天子坐北面南,維護的自然是統治階層的利益。這無可厚非,換成任何一個人都會這麼去做。但他在維護統治階層利益時還能想着百姓真的很不容易了。

“陛下,這並非陛下之過矣。”

謝慎的安慰並沒有讓朱厚照覺得好過。

“先生覺得徭役制度是不是太嚴苛了?”

謝慎心中一沉。

這個問題實在是有些難回答。

徭役制度本身是爲了完成浩大工程,這並沒有什麼問題。

只不過有的朝代工程多有的朝代工程少,徵徭役多了就會有民怨,這也是正常的事情。

但如果取消徭役,那纔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就拿疏通運河這件事來說,沒有徭役徵發誰來做這件事?軍戶嗎?

他們既當兵又種地,現在又要來疏通運河是不是太過分了些?

地方官府的吏員?這一共纔多少人?

靠僱傭?朝廷一共纔多少歲入?全貼進去都不夠疏通運河的吧?

誠然徭役中有爲帝王修建宮室、陵寢這樣的事情,但更多的情況是有利於民生的大工程。譬如運河疏通,譬如長城修繕。

誰敢說沒有從這兩件事中受益?

一旦把徭役變成有償化,國家負擔大了不說,向心力也會極速流失。

所以說,義務徭役制是絕對不能變的國策。

“先生真是這麼想的?”

朱厚照顯然有些迷茫了。爲什麼大明會有這麼多的問題,處理完了一件又有一件冒出來,彷彿存心跟他作對。

“陛下不妨這麼看,如果沒有徭役就沒有長城沒有運河。百姓們不但要面臨韃靼人劫掠之苦,還少了許多靠着運河謀生的機會。”

有些話謝慎也只能說到這個地步了。

“唉,道理是這麼個道理。可朕總覺得似乎這個制度哪裡有些問題。”

朱厚照反覆敲擊着手指,眼神中滿是迷茫。

有時候迷茫不是一件壞事,這至少證明迷茫的人還在思考。

但現在卻不是優柔寡斷的時候,朱厚照需要表現出一個君王該有的威嚴,唯有如此逃籍百姓的數量纔會減少。

“陛下,這三百萬隱戶......”

逃籍在大明可是重罪,是要杖責流徙的。但一下子有三百萬隱戶,如果都按照律法嚴格執行,恐怕會引發民怨甚至動亂。

作爲內閣大學士,謝慎不得不考慮這個問題。

朱厚照顯然也很猶豫。

作爲天子,他自然不願意看到子民受苦,但若子民威脅到了朱家王朝卻又是另一回事了。

“先讓他們應徵本次徭役,隨後把他們打回原籍吧,叫當地官府嚴格監管,不得再出現大規模逃籍。”

朱厚照顯得有些疲憊,揮了揮手道。

打回原籍......

這個處置已經很輕了。

看來天子是不忍心見百姓受難啊。

“陛下英明。”

謝慎拱了拱手道:“不過若要根除此疾,恐怕要想個萬全之策。”

“先生可有辦法了?”

“依臣愚見,不如設置徭役輪值制度,每年由各布政司出一府百姓負責徭役工程。依次輪值。”

謝慎的這個點子來源於隋唐府兵制。府兵就是按照年份每衛輪流到京師拱衛,這樣大部分時間府兵可以種田休息,十分合理。

徭役制度若也能夠按照輪值方式進行百姓壓力會小很多,逃籍事情估計就不會發生了。

......

......

朱厚照眼前一亮道:“這個法子好。一布政司下轄十幾府,這麼算來一府百姓十幾年才輪到一年徭役壓力確實小了不少。”

其實這樣一來工程量並沒有減少,但百姓的幸福感和滿足感會有很大提升,何樂而不爲呢?

“朕就知道先生一定有法子!”

眼下朱厚照對謝慎依賴到無以復加的地步,簡直就是言聽計從。

“陛下謬讚了,臣惶恐。”

謝慎謙虛道:“其實民意有時也是可以疏解的,並不一定要去堵。陛下此舉只會讓百姓們念着您的恩情。”

朱厚照很滿意,相當滿意。

看似無比棘手的問題在謝慎的處理下迎刃而解,他便可以高枕無憂了。

當然眼下運河清淤還是很關鍵的,朱厚照也不敢過於懈怠,至少面上還得拿住,得有一副君王的樣子。

“對了,吐魯番使臣來朝覲,朕準備宣他覲見,先生也在一旁看看吧。”

謝慎心中一沉。

吐魯番使臣?

在謝慎印象中吐魯番可是比韃靼人還難纏的硬骨頭啊。

亦力把裡汗國四分五裂,葉爾羌汗國崛起在即,在這個時候吐魯番主動向大明示好意味着什麼?

“臣遵旨。”

謝慎倒真心想看看吐魯番人要搞些什麼名堂了。

......

......

看着吐魯番使臣跪俯在自己腳下,朱厚照的內心五味雜陳。

吐魯番與大明就哈密衛幾次三番爭奪,對大明的態度也一再反覆讓人不厭其煩。

雖然大明扶持了忠順王作爲傀儡統治哈密,可新任忠順王是個扶不起的阿斗,到了正德初年生生投敵也導致哈密再次落入吐魯番人之手。

當時朱厚照震怒,勒令楊一清務必收復哈密,不惜一切代價。

楊總督也沒有讓皇帝陛下失望,不但收復了哈密,還奪下了黑風川,有了西進的據點。

吐魯番人還負隅頑抗的一陣時間,但面對屯駐的大量明軍腿肚子還是軟了,最終派出使臣朝覲明朝天子,既是請罪也是求和。

朱厚照不認爲吐魯番人是打心眼裡悔過。這只是一個政治手腕,或者說是緩兵之計罷了。

但即便如此,朱厚照還得接見使臣。沒辦法,天朝上國如果和番邦計較豈不是自墮了威嚴。

吐魯番使臣行了叩拜大禮恭敬道:“尊敬的大明皇帝陛下,我受可汗之命前來向陛下議和。”

朱厚照嘴脣微微張開,慵懶的聲調裡滿是不容置疑的威嚴:“議和?你們不是一直主戰的嗎?”

使臣冷汗直流啊。

在他面前的可是大明天子,一句話說不合適就要掉腦袋的。

“這些都是誤會。可汗已經處置了挑撥離間的小人,誠心願與大明議和。”

說完吐魯番使臣捧着一個錦盒向前一步道:“這是可汗派我帶來的貢品,呈遞給大明皇帝陛下。”

朱厚照衝張永使了個眼色張太監便向前一步,從使臣手中接過錦盒,恭敬的放到了御案上。

謝慎心道吐魯番獻出的貢品能是什麼?不會是葡萄乾吧......

當張永打開錦盒時,謝慎知道他是多心了。

一隻小巧的透明杯子映入眼簾。

“啓稟大明皇帝陛下,這是夜光杯,在黑暗中可以發出光彩,是可汗獻給皇帝陛下的禮物。願吐魯番和大明冰釋前嫌。”

朱厚照最喜歡這種新奇物件,還在做太子時就命左右蒐羅,誰獻出的越多便越得到朱厚照的器重。

故而八虎爭相蒐羅奇珍異寶,爲了爭寵打的不可開交。

“嗯...”朱厚照抿了抿嘴脣,下意識的想要賞賜獻寶之人。

但他猛然想到此人是吐魯番可汗派出的使臣,有着極強的政治意味。

“既然要議和便要拿出誠意來,你們可汗不會以爲一個杯子就能讓朕滿意吧?”

吐魯番使臣心中暗暗叫苦,心道那你還想怎樣,這個夜光杯可是價值連城啊。

朱厚照反覆敲擊着手指,卻一直不說話。

那使臣心臟砰砰直跳幾乎要崩潰了。

番邦使臣哪裡見過這樣的大場面,面對天子威嚴露怯倒也正常。

“朕要往吐魯番派駐總督,不知你們可汗是否願意。”

這下不光是吐魯番使臣,便是謝慎都感到十分驚訝。

皇帝陛下這是突然開竅了啊。

“大明皇帝陛下...這我也做不了主啊。”

使臣很爲難的說道。

“不要緊,你可以帶話給你們可汗,要是他同意朕自然願意接受你們的請罪。如果不願意......”

朱厚照的目光陡然變寒:“朕就派兵踏平吐魯番。”

如果放在三年前朱厚照也不相信大明邊軍能有如此戰鬥力。

但隨着燧發槍在實戰中大放異彩,他堅信明軍一定是無敵的。

“皇帝陛下,我一定把您的話帶給可汗。”

“好了下去吧。”

朱厚照擺了擺手,吐魯番使臣立刻渾身顫抖的倒退了出去。

“臣恭喜陛下!”

“哦?何喜之有?”

朱厚照驚訝道。

謝慎頓了頓道:“陛下,吐魯番使臣來朝覲說明他們已經怕了。不管陛下出不出兵這個軟他們一定會服的。”

大明在西域實在沒什麼影響力,甚至嘉峪關以西基本就沒明朝什麼事。如果能夠藉着這個機會把吐魯番拿下,等於在西域佔據了一席之地,再想經略西域便不是異想天開了。

“嗯,朕也是這個意思。”

朱厚照方纔之所以那麼強勢便是篤定吐魯番人一定會服軟。只要吐魯番人服軟了,明朝派駐總督,基本就可以接管控制吐魯番和當年控制哈密是一個套路。

“臣有一個建議,可以引甘肅等衛官軍前往西域屯墾所得土地皆歸軍戶所有。這樣幾十年下來大明對西域的影響力就會大增。”

說到底影響力這個東西還是看的實力。

實力又分硬實力、軟實力。硬實力指的是軍隊戰鬥力,軟實力就是指的文化。

在謝慎看來,用文化同化這些番邦可比武力征服靠譜的多。

要想文化輸出,首先得讓漢人在西域的人口比例上去,屯墾是不二良策。

......

......

第五百一十一章 儒、匠、商第七十九章 好渾的水第五百一十一章 儒、匠、商第三百五十章 相思蠱第三百二十一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二更)第四百三十四章 種植土豆第五百零二章 深交唐寅(第六更!)第五百二十三章 國法重如山(上)【第一更,求雙倍月票!】第十章 縣尊之恩第五百四十章 謝遷致仕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四百四十九章 動刀子第一章 積善之家第七十九章 好渾的水第四百零六章 天子的意念第五百二十九章 以退爲進(下)第五百一十八章 燈下黑第五百四十四章 南橋碼頭血戰(二)第四百二十四章 家和萬事興第四百零一章 皇庶子第三百零一章 困局與轉機(第二更)第五百五十章 平定倭患第三百五十三章 天家的煩惱第七十二章 院試風波(二)第四百零八章 甘陝總督楊一清第三百一十二章 主政一方(第三更 月票200票加更!)第五百六十六章 新官上任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額通兌第四百二十三章 前程很重要啊第七十章 說文解字第五百零三章 綠蘿行刺(第七更!)第四百五十四章 出身與立場第五百四十二章 真倭假倭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九十六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五百二十六章 算無遺策【4000字二合一大章求雙倍月票!】第五百二十九章 以退爲進(下)第五百八十八章 人這一輩子第二百五十九章 風波平息第四百零八章 甘陝總督楊一清第五百三十章 困獸之鬥【二合一4000字大章求雙倍月票!】第九十五章 化腐朽爲神奇第四百七十八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三十章 君子報仇(二)第八十九章 滄浪之水濁兮第二章 兄友弟恭第二百二十五章 簡陋的號舍第四百七十章 退敵之策第四百八十二章 宮中有人好辦事第一百四十章 布政使被刺第三百九十二章 謀定而後動第二百七十九章 如何破局第二百一十章 入幕之賓第四章 四門謝氏第二百六十六章 人間美味小籠包第二百七十七章 振臂一呼第五百零八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一十九章 文淵閣失火第一百六十三章 獨在異鄉爲異客第五百五十章 平定倭患第四百六十四章 九邊之首第四百零六章 天子的意念第十九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神童的執念第一百九十九章 所謂儒學第二百八十二章 蝴蝶效應第四章 四門謝氏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華絕代謝於喬第四百二十一章 抽絲剝繭第二百五十八章 天子之威第三百八十三章 內閣尊乎?第四百一十章 肺癆第二百四十一章 新任吏部尚書第一百零八章 最強詩會陣容第五十七章 我不奪案首誰奪案首第五十五章 紹興府試第二百七十二章 內宮助力第二百八十九章 太子要出閣了?第二百八十一章 外臣內臣第五百八十五章 冊立太子第六十七章 詩香勝荷香第四百三十六章 新政試點第四百一十七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二百三十九章 拜會王華第三百九十五章 這下厲害了!第三百三十二章 募集糧草第四百五十一章 玄學與攻心第二百七十三章 馬尚書也喜歡小籠包?第五百五十九章 撕破臉第五十六章 連試三場第八十七章 巧遇陸淵第三百零四章 呆萌小正太(第五更 爲盟主vivian520加更)第四百六十九章 窮則變,變則通第五百二十一章 搬救兵(上)【第三更,求雙倍月票!】第三百八十章 君臣同樂第二百二十五章 簡陋的號舍第四百九十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七十五章 左順門哭諫第三十八章 會試考官李東陽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子的心思第三百零六章 外放知府(第二更)第五百二十一章 搬救兵(上)【第三更,求雙倍月票!】
第五百一十一章 儒、匠、商第七十九章 好渾的水第五百一十一章 儒、匠、商第三百五十章 相思蠱第三百二十一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二更)第四百三十四章 種植土豆第五百零二章 深交唐寅(第六更!)第五百二十三章 國法重如山(上)【第一更,求雙倍月票!】第十章 縣尊之恩第五百四十章 謝遷致仕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四百四十九章 動刀子第一章 積善之家第七十九章 好渾的水第四百零六章 天子的意念第五百二十九章 以退爲進(下)第五百一十八章 燈下黑第五百四十四章 南橋碼頭血戰(二)第四百二十四章 家和萬事興第四百零一章 皇庶子第三百零一章 困局與轉機(第二更)第五百五十章 平定倭患第三百五十三章 天家的煩惱第七十二章 院試風波(二)第四百零八章 甘陝總督楊一清第三百一十二章 主政一方(第三更 月票200票加更!)第五百六十六章 新官上任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額通兌第四百二十三章 前程很重要啊第七十章 說文解字第五百零三章 綠蘿行刺(第七更!)第四百五十四章 出身與立場第五百四十二章 真倭假倭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九十六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五百二十六章 算無遺策【4000字二合一大章求雙倍月票!】第五百二十九章 以退爲進(下)第五百八十八章 人這一輩子第二百五十九章 風波平息第四百零八章 甘陝總督楊一清第五百三十章 困獸之鬥【二合一4000字大章求雙倍月票!】第九十五章 化腐朽爲神奇第四百七十八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三十章 君子報仇(二)第八十九章 滄浪之水濁兮第二章 兄友弟恭第二百二十五章 簡陋的號舍第四百七十章 退敵之策第四百八十二章 宮中有人好辦事第一百四十章 布政使被刺第三百九十二章 謀定而後動第二百七十九章 如何破局第二百一十章 入幕之賓第四章 四門謝氏第二百六十六章 人間美味小籠包第二百七十七章 振臂一呼第五百零八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一十九章 文淵閣失火第一百六十三章 獨在異鄉爲異客第五百五十章 平定倭患第四百六十四章 九邊之首第四百零六章 天子的意念第十九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神童的執念第一百九十九章 所謂儒學第二百八十二章 蝴蝶效應第四章 四門謝氏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華絕代謝於喬第四百二十一章 抽絲剝繭第二百五十八章 天子之威第三百八十三章 內閣尊乎?第四百一十章 肺癆第二百四十一章 新任吏部尚書第一百零八章 最強詩會陣容第五十七章 我不奪案首誰奪案首第五十五章 紹興府試第二百七十二章 內宮助力第二百八十九章 太子要出閣了?第二百八十一章 外臣內臣第五百八十五章 冊立太子第六十七章 詩香勝荷香第四百三十六章 新政試點第四百一十七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二百三十九章 拜會王華第三百九十五章 這下厲害了!第三百三十二章 募集糧草第四百五十一章 玄學與攻心第二百七十三章 馬尚書也喜歡小籠包?第五百五十九章 撕破臉第五十六章 連試三場第八十七章 巧遇陸淵第三百零四章 呆萌小正太(第五更 爲盟主vivian520加更)第四百六十九章 窮則變,變則通第五百二十一章 搬救兵(上)【第三更,求雙倍月票!】第三百八十章 君臣同樂第二百二十五章 簡陋的號舍第四百九十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七十五章 左順門哭諫第三十八章 會試考官李東陽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子的心思第三百零六章 外放知府(第二更)第五百二十一章 搬救兵(上)【第三更,求雙倍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