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縣城偶遇

bookmark

天才壹秒記住『→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今天是正月初三,士林源書坊早早便開門了,雖然是新年,但生意還得照做,除了正月初一休息一日,其他日子書店都不能打烊。【△網.】

李延慶走進了書坊,書坊裡靜悄悄的,李延慶原以爲沒有人,沒想到走進店才發現,地上坐滿了少年和孩童,每人抱一本書,正是自己寫的《大聖捉妖記之紅孩兒》。

羅掌櫃聽見店門響,探頭從樓梯上望下去,卻見是李延慶,激動得他差點失足滾下樓,上前一把抓住李延慶,“慶哥兒總算來了!”

李延慶的手腕被羅掌櫃抓得生疼,便掙脫了笑道:“掌櫃別急。”

“你現在就是我的救命丸,你若再不來,明天我就要去你家了。”

“有這麼嚴重嗎?”

“只有更嚴重!”

羅掌櫃把李延慶請上二樓,把門關上,帶着一種哀求的語氣道:“菩薩保佑,小官人千萬是給我送書稿的!”

李延慶嘻嘻一笑,從懷裡掏出兩部書稿放在桌上,羅掌櫃的眼中頓時射出異光,居然還是兩部,他一把抓起書稿,激動得在原地打轉,“終於來了!我有救了!”

李延慶其實倒也理解羅掌櫃的心情,王貴、湯懷天天唉聲嘆氣,唸叨着想看下一部,就象丟了魂似的。

學堂內其他學子也差不多,他們買了王貴的書,就像買了上癮的藥,整天把銅錢在王貴耳邊搖得叮噹響,催他再拿下一部書來賣。

鹿山學堂如此,想必其他地方也一樣。

羅掌櫃終於平靜下來,給李延慶點了壺茶,坐下來笑道:“前些天東主天天派人來催我,硬生生把我催出病來,我也天天找你父親,讓他帶口信給你.....”

李延慶一怔,父親什麼時候帶口信給自己過,難道忘記了?他心念一轉便知道了,父親一定是怕影響自己學業。

“這書稿怎麼送過去?”李延慶又問道。

“我馬上就走,我要親自送去大名府,東主一再交代的,書稿一到就給他送去。【△網.】”

說到這,羅掌櫃忽然一拍腦門,“看我這人,歡喜糊塗了,竟然把給你的錢忘記了。”

他連忙從櫃子裡取出一份紙卷,笑道:“這是隔壁銀鋪的存錢櫃卷,裡面存有兩百兩銀子,其中一百兩是你第二部和第三部的稿費。”

他把櫃卷遞給李延慶,又道:“上面還需要你的畫押才行,等會兒我和你去銀鋪,把這道手續補上。”

李延慶大爲好奇,接過這份用楮紙製作的紙卷細看,當然,這並不是紙幣交子,而是類似存單一樣的東西,早在中唐時期,櫃坊便開始有了存錢的業務,更不用說商品經濟高度發達的宋朝。

北宋初年,這種存錢的交子卷剛開始在巴蜀地區出現,後來便漸漸流傳到全國各地,成爲了一種變相的紙幣,但由於出現兌現危機,朝廷便廢除私人交子,改由朝廷發行,宋徽宗時期發行錢引,也是一種紙幣。

不過現在錢引還只能在一些大城市內使用,象湯陰縣就暫時沒有,羅掌櫃給李延慶的交子卷則是大名府洪登記銀鋪的存銀憑證,只能在相州、衛州、磁州、洺州和大名府五地的洪登記銀鋪兌換。

李延慶放下交子卷,又道:“不是說好三十貫錢嗎?怎麼變多了。”

“這是東家的意思,按照普通士人的最高潤筆費給你,也希望小官人能繼續寫下去。”

對方待自己厚道,李延慶當然也不會計較,便笑了笑收下了交子卷。

......

在縣城裡辦完事,李延慶打算吃了午飯就回去了。

他現在所在的這條街叫做東大街,是湯陰縣商業最繁華的一條街,光酒館就有三家,還有客棧、茶館、銀鋪、藥鋪、書坊、各種吃食店等等,各種店鋪林立次比,店鋪招牌層層疊疊,今天是大年初三,大街已開始熱鬧起來,人流如織,幾家酒館基本上都已滿座。

宋人雖然不吃午飯,但也不絕對,象幹苦力的伕役,肚子餓極了還管什麼中午下午,再加上新年期間很多人起得晚,早上一頓耽誤了,中午吃飯也很正常。

這時,李延慶看見前面有家包子鋪,便信步走去,剛走到包子鋪前,卻聽見背後有人叫他,李延慶一回頭,只見後面跑來一名男子,正是族祭時見到的李鼕鼕,李延慶還準備初五去他家,沒想到在縣城居然遇到了。

李延慶連忙迎上前,“冬哥怎麼來縣城了?”

也幸虧昨天父親告訴他,這位李鼕鼕和他同輩,不然他就會喊冬叔了。

“我來縣城買點東西,剛纔看見背影有點像你,便一路追來,果然是你。”

李鼕鼕很熱情,拉着李延慶道:“還沒有吃飯吧!我請下你館子。”

李延慶指了指包子鋪,“這裡就蠻好了。”

“哎!包子有什麼好吃的,跟我來。”

他拉着李延慶走進了對面的林記酒館,上二樓找一個靠窗的位子坐下,李鼕鼕點了四五個菜,要了一壺酒,便笑問道:“小老弟怎麼會在縣裡。”

“我來書坊買一些書,冬哥怎麼也在這裡?”

“不瞞老弟說,我這次回鄉,一是祭祖,其次是想買一批藥材回京。”

“冬哥不是賣茶嗎,怎麼又賣藥材了?”李延慶不解地問道。

李鼕鼕笑了笑,“光賣幾碗涼茶能賺多少錢,交房租都不夠,還得做做別的營生才行,正好我認識一個藥牙人,他聽說我要回鄉,便託我買幾千斤咱們湯陰縣的特產熟黃連。”

“冬哥跑這一趟能賺多少錢?”

李鼕鼕笑着擺擺手道:“一般人我不說,但老弟要問,我就不瞞了,就這個數!”

李鼕鼕伸出兩根手指,李延慶笑着:“兩百貫!”

“哪裡有啊!二十貫。”

李延慶頓覺驚訝,“幾千斤藥材才賺二十貫!”

“你以爲能有多少,我就只賺個辛苦費,大頭在牙人那裡,是牙人的本錢,要是我的本錢,這一趟我至少能賺三百貫。”

牙人就是中介,給買家賣家牽線搭橋,中間收取佣金,一些有本錢的牙人就變成了中間商,賺取更大的利益,李延慶當然也聽說過,只是沒想到看起來家大業大的李鼕鼕居然爲二十貫錢奔波,看來他在京城混得也並不如意。

“冬哥前兩天說東京到處是錢,爲什麼不做點別的買賣。”

李鼕鼕搖搖頭,“東京的錢是很多,卻不好賺,象鹽、茶、酒、礬、鐵、香藥都是官營,你敢參合進去,輕則血本無歸,重則吃官司下獄,而且很多營生就算不是官營,也是被權貴壟斷了,搖身變成行頭,設立各種行會來限制,總之一句話,賺錢要有本錢和權勢,象我這種一無權勢二無本錢,也只能跑跑腿,或者賣幾碗涼茶做小本買賣。”

“那冬哥爲什麼不回縣裡做買賣?”

李鼕鼕苦笑一聲,“你若去京城見了世面,就看不上這種小縣城了,說實話,縣城雖然不錯,但錢太少了,剛纔那家包子鋪,東主我認識,一家五口人起早貪黑,累死累活一個月才賺六七貫錢,還不能僱夥計,現在湯陰縣僱一個夥計,一個月最少也要三貫錢。

京城那邊貴一點,要五貫錢,我的茶鋪也僱不起,我負責點茶燒水,渾家跑堂賣茶,一個月也最多賺十幾貫錢,卻打腫臉充胖子,回鄉冒充京城的闊佬。”

李鼕鼕本來只是想說湯陰縣太窮,可說着說着,便把自己扯進來了,加上他喝了幾杯酒,說話就不着邊際,把自己老底給抖出來了。

這其實也是他心中苦,平時又不敢說出來,只能找李延慶這種半懂不懂的小孩子倒倒苦水,他也不怕李延慶給他宣揚,反正小孩子說話的沒幾個人相信。

李延慶倒是有一點想法,他也知道在湯陰縣賺錢不易,在鹿山鎮就更難了,象胡大叔給人殺豬,運貨,賣苦力,另外還要種田,這麼多年也只攢下幾十貫錢,父親更是可憐,四年才攢了十貫錢。

大宋物價不貴,東京也不過鬥米三十錢,在盛產糧食的大平原地區還要便宜,湯陰縣一斗麥子也才十五文錢,對於普通種糧人家而言,吃飯穿衣不是問題,最大的問題是家中沒錢。

要想賺錢還得打京城的主意,所以他對這個李鼕鼕頗有興趣,正好李鼕鼕沒有本錢,而他李延慶有,如果雙方能合作,倒也是個投資的途徑,更重要是李鼕鼕是同族人,有家族這條線牽着,李鼕鼕不敢坑自己。

“冬哥這次買藥用了多少本錢?”

“其實也不多,大概一千貫,再扣去人工船費,最後能賺三成的利。”

李延慶身上有兩百兩銀子,倒是可以投進去,不過這件事他不能急着做,最好先和族長談一談。

“冬哥打算什麼時候回京城?”李延慶又問道。

“現在還在收貨,大概要月底了。”

李鼕鼕是個極爲精明之人,他之所以要籠絡李延慶,並不是因爲李延慶會寫幾幅對聯,而是因爲他聽族人說,族長極爲看重李延慶,如果李延慶肯在族長面前說幾句好話,說不定他就能在族長那裡借到錢了。

李鼕鼕已經不想開茶鋪,他主顧都是些底層賣苦力的粗人,賺不了幾個錢,而且渾家跑堂還總被那些粗人調戲,他這幾年在京城也漸漸摸到了路子,他想改行做牙人,如果有本錢就賺得更多了。

想到這,李鼕鼕給李延慶夾了一筷子菜,笑道:“慶哥兒能不能替我給族長說說好話。”

“要說什麼好話?”

“這次我想多收點藥,可身上本錢不夠,我想問族長借五百貫錢,但族長不相信我,哎,我一籌莫展啊!”

李延慶笑了笑道:“如果你只想自己賺錢,我估計族長是不會答應的,你應該想着和家族一起賺錢,自己也有利,不更好嗎?”

李鼕鼕沉默良久,低低嘆了口氣,“你說也對,這些年在外面打拼,眼看着身邊不少人都發了財,路子也找到了,可就是沒有本錢,到處借錢也借不到,卻從沒有考慮過與家族合作,你倒是一句話把我提醒了。”

李延慶笑道:“這樣吧!族長那邊我去說,我這裡也有點本錢可以投進去,你、我再加上家族,咱們一起合作,三方都得利。”

李鼕鼕精神也振奮起來,“那我們就一言爲定,如果老弟和族長說好了,後天來我家裡,我們再細談。”手機用戶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第九十四章 各退一步第一千零十六章 大軍殺至第六百七十五章 兩個麗人第二百三十一章 弓馬大賽 八第二百五十二章 家鄉消息第一百三十六章 軍營顯威 下第五百七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五百三十六章 李曹議婚第二百三十章 弓馬大賽 七第六百六十四章 視察銀礦第九百一十三章 決戰太原 中第五百九十一章 藥師歸宋第四百零一章 玄武初擊第二百六十五章 桑家瓦子第五十四章 大雁喜鵲第三百零五章 釜底抽薪第六百九十六章 以漢制漢第八百三十二章 不戰而勝第九百八十三章 驚魂之變 中第九百六十六章 滅國之戰 十九第二百六十七章 指點迷津第七百六十四章 民意勝天第八百七十八章 甘泉陷阱第三百一十一章 楊亮送信第三百零二章 遭遇伏擊第四百九十六章 潘府家宴第七百五十四章 夜訪吳宅第三十四章 不歡而散第一百八十五章 殺朱保朱第四百三十三章 人情把柄第八百九十三章 試探攻城第二百零九章 神秘師兄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器煩惱第一百二十五章 排名之爭 中第九百六十八章 滅國之戰 二十一第七百四十二章 偷襲相州 下第九百二十章 收復河東第五百四十九章 官場小規第八百三十六章 同路南下第二百二十章 箭在弦上第七百九十四章 難眠之夜第九百一十二章 決戰太原 上第九百六十七章 滅國之戰 二十第四百五十四章 茶館消息第四百二十六章 主動出擊第三百四十六章 兵分兩路第一百七十八章 出發南下第六百四十三章 久別返家第一千零二十章 火燒任城第九百九十七章 再立新君第九百七十一章 滅國之戰 二十四第三百四十章 夜火攻城第一百六十七章 西郊狩獵 一第五百八十二章 王貴到來第六百二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三百六十五章 最後一戰 下第八百二十五章 截斷退路第七百四十五章 重大事件 上第九百三十一章 御史張山第一千零十九章 三英拜主第五百零二章 連夜行動誠摯道歉第三百一十一章 楊亮送信第三百二十四章 石州探查第七百二十章 知己知彼第八百四十五章 最佳方案第三百八十六章 組建軍衙第一百零二章 縣試初考 中第六十九章 調解矛盾第四百八十四章 軍監新職第八百零三章 金兵北撤第九百七十五章 欽差到來聊聊新書第九百五十八章 滅國之戰 十一第五百四十九章 官場小規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女真內訌第二百九十六章 新官上任 中第九百一十三章 決戰太原 中第七百五十二章 將相爭功第六百八十六章 井陘阻擊 上第六百零二章 偷襲燕京 下第六百八十八章 戰爭動員第四百三十九章 東城租房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下之邀第二百一十六章 白馬風波第五百六十八章 裡應外合第七百零九章 三字要訣第四百三十四章 脫離戰局第九百零一章 戰火再起 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解試科舉 二第五百八十九章 兵不厭詐第六百九十五章 太原血戰 下第二百七十九章 大慶殿試 上第六百八十七章 井陘阻擊 下第一百六十五章 蹴鞠皇子第四十七章 新年祭祖第九百三十一章 御史張山第七百九十七章 深夜偷襲第七百二十二章 臨風一箭第九章 以直報怨 下
第九十四章 各退一步第一千零十六章 大軍殺至第六百七十五章 兩個麗人第二百三十一章 弓馬大賽 八第二百五十二章 家鄉消息第一百三十六章 軍營顯威 下第五百七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五百三十六章 李曹議婚第二百三十章 弓馬大賽 七第六百六十四章 視察銀礦第九百一十三章 決戰太原 中第五百九十一章 藥師歸宋第四百零一章 玄武初擊第二百六十五章 桑家瓦子第五十四章 大雁喜鵲第三百零五章 釜底抽薪第六百九十六章 以漢制漢第八百三十二章 不戰而勝第九百八十三章 驚魂之變 中第九百六十六章 滅國之戰 十九第二百六十七章 指點迷津第七百六十四章 民意勝天第八百七十八章 甘泉陷阱第三百一十一章 楊亮送信第三百零二章 遭遇伏擊第四百九十六章 潘府家宴第七百五十四章 夜訪吳宅第三十四章 不歡而散第一百八十五章 殺朱保朱第四百三十三章 人情把柄第八百九十三章 試探攻城第二百零九章 神秘師兄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器煩惱第一百二十五章 排名之爭 中第九百六十八章 滅國之戰 二十一第七百四十二章 偷襲相州 下第九百二十章 收復河東第五百四十九章 官場小規第八百三十六章 同路南下第二百二十章 箭在弦上第七百九十四章 難眠之夜第九百一十二章 決戰太原 上第九百六十七章 滅國之戰 二十第四百五十四章 茶館消息第四百二十六章 主動出擊第三百四十六章 兵分兩路第一百七十八章 出發南下第六百四十三章 久別返家第一千零二十章 火燒任城第九百九十七章 再立新君第九百七十一章 滅國之戰 二十四第三百四十章 夜火攻城第一百六十七章 西郊狩獵 一第五百八十二章 王貴到來第六百二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三百六十五章 最後一戰 下第八百二十五章 截斷退路第七百四十五章 重大事件 上第九百三十一章 御史張山第一千零十九章 三英拜主第五百零二章 連夜行動誠摯道歉第三百一十一章 楊亮送信第三百二十四章 石州探查第七百二十章 知己知彼第八百四十五章 最佳方案第三百八十六章 組建軍衙第一百零二章 縣試初考 中第六十九章 調解矛盾第四百八十四章 軍監新職第八百零三章 金兵北撤第九百七十五章 欽差到來聊聊新書第九百五十八章 滅國之戰 十一第五百四十九章 官場小規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女真內訌第二百九十六章 新官上任 中第九百一十三章 決戰太原 中第七百五十二章 將相爭功第六百八十六章 井陘阻擊 上第六百零二章 偷襲燕京 下第六百八十八章 戰爭動員第四百三十九章 東城租房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下之邀第二百一十六章 白馬風波第五百六十八章 裡應外合第七百零九章 三字要訣第四百三十四章 脫離戰局第九百零一章 戰火再起 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解試科舉 二第五百八十九章 兵不厭詐第六百九十五章 太原血戰 下第二百七十九章 大慶殿試 上第六百八十七章 井陘阻擊 下第一百六十五章 蹴鞠皇子第四十七章 新年祭祖第九百三十一章 御史張山第七百九十七章 深夜偷襲第七百二十二章 臨風一箭第九章 以直報怨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