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期限

第145章 期限

從吳府走出後,章越感到有些煩悶。

回去路上,這才發現一事,夜已經深了,自己沒有馬車回去。幸虧得知章衡住在太學旁,故而他順路捎帶了自己一程。

一路上章衡雖有些薰醉,但卻道:“三郎若有心入詩賦,當於聲韻爛熟於胸。”

章越道:“齋長,集韻我早已是背下。”

章衡道:“背下還是不足,你平日言語還帶着俚音。在族學時,即聽汝之言語平仄不準,入聲常誤讀作平聲。要作詩,僅背韻書不足,學詩詞還當念出,依着集韻言語。”

章越明白,好比‘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這個‘斜’字唸作‘霞’,章越的習慣就將入聲讀作平聲。

只有將斜字讀作霞,才能與下半截的‘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家字押韻。

如今他的說話,早已換成了浦城俚語,與雅言平仄,入聲上還是有差別的。歐陽修就是一口俚語,沒錢買韻書導致數度科舉敗北。

至於現代的話,那早已沒有了入聲,與雅言相比更是差得十萬八千里。

章越在太學裡可以照着韻書裡來作詩,但平日說話,唸誦還是有老樣子。

章越心想,平日說話也未必要改啊,好比清朝時也沒有入聲,說話也不同,但科舉用書記得按照平水韻來就好。

章衡失笑道:“作詩查韻書,又何必寫詩?不得正宗,就難以入考官之言。”

章越心道,章衡這也太難,這不僅是平日吟誦詩詞,連說話習慣也要按着韻書上來改啊。這一時如何辦得到呢?

不過章衡是狀元公,他這麼說斷然是有道理的。反正多練習就是,在夢裡練習按照韻書上說話即是。

“齋長受教了。”章越無比虛心地言道。

章衡看着章越的神色笑了笑。二人對坐馬車裡,章越覺得有些氣悶就順手挑開車簾。

此刻夜風涼爽,汴京的大道上,依舊喧譁熱鬧。

章越向外看去,但見過了片刻,已有數輛車馬或與自己的馬車相向而行或迎面而過。

對方馬車上,也不時有人掀起車簾來沿街眺望。

章越正瞧得相向而來的馬車上有位妙齡女子正好挑開車簾。對方面上有些鬱色,卻正好擡頭望來時二人目光相互一投。然後對方淺笑地一聲,隨即馬車疾行,二人回眸互望一眼即擦身而過。

風中似傳來了女子身上的欣香,章越不由於車內回味,心中盪漾。一旁的章衡笑道:“晚逐香車入鳳城,東風斜揭繡簾輕,慢回嬌眼笑盈盈。”

“消息未通何計是,便須佯醉且隨行,依稀聞道太狂生。”

說完章衡大笑,章越知道對方在打趣自己,比作這趟吳府之行。

這首詞說得是一名男子看到一個女子坐得香車入城,正巧對方揭開簾子,也是笑盈盈看了自己一眼。

男子想追上去要個微信,於是裝醉尾隨,卻依稀聽到對方道了句‘狂生’。

雖是一句詩詞,但這樣的邂逅,令章越想到方纔驚鴻一瞥的女子,在酒醉之餘確有幾分怦然心動之感。

章衡這詞吟來很是貼切,只是稍稍有些諷刺罷了。

章越道:“子平兄此時此景,吟得浣溪沙卻是不對,不過小宋相公的那一首鷓鴣天,纔是真的。”

“畫轂雕鞍狹路逢,一聲腸斷繡簾中。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金作屋,玉爲籠,車如流水馬游龍。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幾萬重。”

聽到這裡,章衡,章越都是哈哈大笑。

這首詞是有‘紅杏尚書’之稱的宋祁所作,詩詞都是從別人詩句裡抄來的。

當時宋祁坐馬車,正巧遇到了一輛宮裡來的馬車,兩車相向而行撞到了一處。

對方車簾掀開,是一位宮女看到了宋祁,不由驚呼道:“這不是小宋嗎?”

兩車離開後,宋祁對這女子是魂牽夢繞,於是寫下了這首詩詞。

最後一句言的是,宋祁也知對方是宮女,自己與對方相好的機會太過渺茫,好似隔了幾萬重山吧。

但是呢?

此詩被宋仁宗知道了。

宋仁宗心想能被小宋看上宮女是如何呢?

宋仁宗找到這位宮女後,就把宋祁召入宮裡聊起了這事。宋祁一臉尷尬,哪知宋仁宗卻成人之美,將這名宮女賜給了宋祁還笑道:“蓬山其實也不遠嘛。”

章衡,章越相互脣槍舌劍了一番。

各自道了自己的意思,最後二人在車上都是大笑。

章衡笑道:“若是有酒,當與三郎再對飲幾杯纔是。”

章越道:“我也不願與齋長再喝了。是了這件褙子還你。”

“不必了,說了贈給你的,”章衡笑着道,“雖說你與吳家沒什麼機緣,不過今日道是不錯,他日我給你說門親事。”

“那也要有小宋看上的宮女那樣姿容方可。”

章衡看向章越,語重心長地道:“三郎,娶妻娶賢不娶色啊。”

章越道:“雖知齋長說得有理,然我不!”

章衡再度大笑:“好個三郎。”

章越回到太學。

那一日吳府宴集之事,在太學裡也漸漸傳開。

除了‘人間萬姓擡頭看’之語被拿來議論,雖說此詩是好,但還沒到驚世絕豔。不過太學生裡談及章越,不會只言‘他竟是章子平的某某,章子厚的某某’,而是多了一句此人詩才也是可入眼的。

也偶有數人談及章越,說了句纔不如子平,子厚,但似功名心過之的言語。

章越對此不太理會,近來專務起作詩的功夫來。

人說唐詩宋詞。

詩述志,然後可以以曲配文唱出。

詞不同,詞是先有詞牌名,也就是依着詞牌名上曲調去填詞。故而宋詞更似歌詞。

但是科舉的詩又不同。

章越自己仍不太會作詩,但科舉裡要考詩。

不過這科舉裡的詩不同於唐詩宋詞,而是試帖詩。

這試帖詩是先擬一個題目。

比如明清科舉八股文,是從四書五經裡拿出一個句子作題目。但試帖詩範圍極廣,但凡是經史子集裡的句子都可以拿來考。

這就要看學生學識的淵博了。

比如考官以‘馮婦攘臂下車’爲題,讓考生作試帖詩。

有考生不知出處,以爲馮婦是個女人,於是寫了‘玉手纖纖出,金蓮步步行’如此的句子。

此外試帖詩對格式也有要求,不許重字,言語必須端莊雍容。

如詩經裡‘風雅頌’,就必須按照‘雅頌’來寫,此外還要有平起仄收的格式。

還有首聯要破題,次聯要承題等等規矩。

當然最重要是二,四,六,八句都要押韻,令整首詩讀來有迴環之感。

總而言之在格式的限制下,考生就好比帶着腳鐐跳舞,然後在輾轉騰挪中寫出妙筆生花的詩句來。

這就是試貼詩。

在宋朝科舉中,最重的是詩與賦了。

這也是太學私試公試之中皆要考量的。

太學裡私試,在於三八日,平日都是齋裡考。

但到了月末的三八日,則在崇華堂齊考,以決定名次上下。

一般是逢三日考詩賦或是策論,逢八日則考經義。

章越已是連續三個月私試詩賦,策論墊底,但又是連續三個月,私試經義時,爲太學進士科第一。

反差如此之明顯。

不過這並沒有什麼卵用?進士科最重要是詩和賦,其次是策和論,最後纔到了經義。

而且要從後世抄一首好詩,首先平日在太學中的考試裡,先不能掉鏈子才行。

若說是前言不對後語,那麼被打臉的只能是自己,或者別人索性懷疑你是抄來的。

如今馬上就要到了九月的私試,章越再度有焦頭爛額之感。進士真不同於經義,再度令章越感到天賦這個東西很重要。

“三郎,李直講讓你去一趟,好自爲之!”

劉幾一臉凝重地對己言道。

章越看着劉幾的神色心想,李覯找自己作什麼?

章越到了李覯的寓所,滿心忐忑地見到了對方。

李覯道:“三郎,你至太學已半年否?”

章越道:“回稟直講,正好半年。”

李覯道:“如今三個月私試,你倒是次次爲進士科最末,可覺羞恥否?”

章越道:“稟告直講,學生學詩賦尚不過半年,時日還短,還請……”

章越心道,自己幾乎從‘零基礎’學習,又是在top1的學校裡,排名墊底也不能怪我啊。

“不必多言,我已是給了你足夠的功夫,”李覯道,“若是這個月私試,你再排最末,即除去你齋食之貼補,若公試還是最末,即行革除,發還原籍。”

章越有些氣惱,但仍是道:“當初是直講的意思,要我入進士科,如今就是進士科不成器,也當轉至諸科或明經科,又豈有開革的道理?還請直講明鑑!”

李覯道:“這諸科,明經早已是滿額了,再說當初讓你去進士科本有提攜之意,哪知你這般不成器。如今是吾管勾太學,規矩即是我來定的,若是你不服,即去國子監那邊說道就是。”

章越心道,這算是公報私仇麼?

“李直講真不愧爲海內名儒,學生告辭!”章越轉身就走。

李覯看着章越的背影默默出神,自言自語道:“我如此是否對學生太過嚴苛了?正所謂教不嚴,師之惰也!切不可有婦人之心!”

(本章完)

第516章 面君第906章 古渡題詩第434章 演講第480章 好男兒要離家出走第588章 章越的改良第333章 人情第442章 小別勝新婚第805章 計劃與變化第663章 底氣第711章 將兵法第791章 淺攻的抉擇第894章 分化第699章 二將爭功第156章 客人第925章 問政第134章 辭賦與萬言書第237章 團圓第533章 呂家提親第430章 政壇常青樹第453章 撕破臉第393章 有人得意,有人失意第899章 呂惠卿的變通?第424章 婚姻第929章 拉攏第419章 變革第239章 相聚第779章 宕昌城第180章 撞見第478章 岳父回京第848章 問話第817章 市易所第883章 天下英雄唯使君和操耳第382章 建儲之詔書第756章 數其罪第224章 表白第811章 不能示之能第166章 青花瓷第470章 治國爭論第761章 談判第945章 妥協和商量第296章 期集二第251章 梅香第1014章 章三諫君第92章 章家子弟第912章 返程第333章 人情第141章 家風門風第912章 返程第491章 文官也敢打人?第52章 牧笛第853章 委屈你出山助朕第787章 解圍第543章 百年無事扎子第169章 同進士出身第670章 將帥分歧第115章 饅頭不錯第473章 御前敲打第504章 似曾相識第290章 謝恩(謝柳神輕語盟主)第748章 補償第483章 翁婿第386章 入宮第723章 平定河州第606章 皇帝一句話頂你一車話第59章 潑天富貴第486章 有想法的韓絳第475章 效太宗皇帝第719章 出兵河州第820章 市易法利弊第144章 心事第265章 滋味(感謝藍胖子669盟主)第232章 搏擊長空第463章 柳暗花明第359章 試館職第786章 收復河州城第383章 此事非章度之不可第124章 打車第984章 耶律宏第239章 相聚第474章 懟一懟皇帝第331章 三舍人第658章 屯田之罪第574章 王安石辭參第341章 有眼不識泰山第747章 人選第297章 期集三第976章 洮水大捷第233章 弊案第525章 衣錦還家第943章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第1055章 最後的直諫第92章 章家子弟第469章 青衣第577章 酒宴明日更新第823章 得加錢第258章 真話第678章 凱旋第955章 憨叟第914章 安排
第516章 面君第906章 古渡題詩第434章 演講第480章 好男兒要離家出走第588章 章越的改良第333章 人情第442章 小別勝新婚第805章 計劃與變化第663章 底氣第711章 將兵法第791章 淺攻的抉擇第894章 分化第699章 二將爭功第156章 客人第925章 問政第134章 辭賦與萬言書第237章 團圓第533章 呂家提親第430章 政壇常青樹第453章 撕破臉第393章 有人得意,有人失意第899章 呂惠卿的變通?第424章 婚姻第929章 拉攏第419章 變革第239章 相聚第779章 宕昌城第180章 撞見第478章 岳父回京第848章 問話第817章 市易所第883章 天下英雄唯使君和操耳第382章 建儲之詔書第756章 數其罪第224章 表白第811章 不能示之能第166章 青花瓷第470章 治國爭論第761章 談判第945章 妥協和商量第296章 期集二第251章 梅香第1014章 章三諫君第92章 章家子弟第912章 返程第333章 人情第141章 家風門風第912章 返程第491章 文官也敢打人?第52章 牧笛第853章 委屈你出山助朕第787章 解圍第543章 百年無事扎子第169章 同進士出身第670章 將帥分歧第115章 饅頭不錯第473章 御前敲打第504章 似曾相識第290章 謝恩(謝柳神輕語盟主)第748章 補償第483章 翁婿第386章 入宮第723章 平定河州第606章 皇帝一句話頂你一車話第59章 潑天富貴第486章 有想法的韓絳第475章 效太宗皇帝第719章 出兵河州第820章 市易法利弊第144章 心事第265章 滋味(感謝藍胖子669盟主)第232章 搏擊長空第463章 柳暗花明第359章 試館職第786章 收復河州城第383章 此事非章度之不可第124章 打車第984章 耶律宏第239章 相聚第474章 懟一懟皇帝第331章 三舍人第658章 屯田之罪第574章 王安石辭參第341章 有眼不識泰山第747章 人選第297章 期集三第976章 洮水大捷第233章 弊案第525章 衣錦還家第943章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第1055章 最後的直諫第92章 章家子弟第469章 青衣第577章 酒宴明日更新第823章 得加錢第258章 真話第678章 凱旋第955章 憨叟第914章 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