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章 委屈你出山助朕

放開言路?

章越的意思,官家明白。

變法是整個大前提不變,但是在步驟上卻要有所放緩。

官家道:“朕在三月已是下詔求言,還需如何放開言路呢?”

章越想了想,放開言路有很多,比如赦免之前自己判國子監時被追查問罪的顏復等直講,以及免去鄭俠罪責等等,還有臺諫進行一波換人,將鄧綰,張璪,舒亶撤掉,恢復臺諫監督宰執的舊制,此外還有輿論監督等等。

不過章越這些都不好提,因爲自己提了就很容易別有居心,或者引起天子或某個位子上大臣的不滿意。是否具體到人事上,這要看自己的位置而論。

章越道:“此陛下聖裁,臣不敢置喙。”

官家對章越的謹慎也頗不滿意。

章越道:“這些時日臣在西北聽來了兩個故事,頗爲有趣,想向陛下進言。”

官家道:“卿說便是了。”

章越道:“一個故事是臣從傔從那聽說。熙河當時有榷市,榷市用於漢番之間往來,以鹽鈔流通。至於當地番民也有市集,不過他們的市集不使用鹽鈔而是以物易物。”

“而臣這個傔從有些小聰明,或者是經濟之才,還會說番話。他每逢番人市集都會前往,手裡拿着一袋麥子和一些鹽巴,等到他離開市集時,手裡的麥子和鹽巴都沒有少,反而還多了些羊肉,牛肉,用這些來打打牙祭。”

官家笑着道:“章卿你這位傔從倒也真是人才。”

章越道:“臣這位傔從是善於交易吧,其實市集裡的貨便那麼多,但只要是百姓與百姓之間,能夠順利地進行交易,那麼便能各取所需,如此便能皆大歡喜。”

旁人聽了章越這話是雲裡霧裡,但對官家而言卻是一聽即明白了。

從排士農工商四民起,商人就是處於地位最低等。

爲什麼歧視商人?

因爲從國家的角度來看,商人對國家沒有用。商人這個職業就是捨本逐末,商人從不生產東西,而是專門依靠買賣交易這樣的手段,來發財致富。

比如法家講的是‘利出一孔’,百姓只要思考耕戰就可以了。

先秦還有個農家,提倡兩點,一點全部百姓,無論官員貴賤都要進行耕種,甚至天子也要下田親耕。還有一點是市無二價,所有商品按照一個價格買賣,絕不能有二價。

生產勞動當然是第一位,同時可以培養淳厚的社會風氣,但交易也是優化資源的手段。

章越所舉的例子,只要能夠自由地進行交易,也是對國家百姓有利的。

章越的故事只是起了一個頭。

官家感覺這故事似乎是衝着市易法而來,他要章越繼續往下講。

不過章越沒有繼續講,轉而說起了第二個故事:“臣在熙河大開鹽井,土鹽,用此二鹽與番民市易,以利軍需,同時斷絕夏國青鹽之利。”

官家點點頭,章越在熙河鑿鹽井,挖土鹽的事,他是知道的。

“土鹽與井鹽不同,乃生於鹼地,臣的屬下以淋滷之法從鹽土中取鹽,至於取鹽之後的滷渣,臣的屬下沒有太在意,便隨意丟棄了。”

“但過了一段時日,臣的屬下發現一件事,他所丟棄的滷渣都不見了。他派人去察此事,發現原來是被鄉民們從四散的地方堆在了一處,原來打算堆積起來回去重新煉鹽。”

“這滷渣本不值幾個錢,屬下這官員沒有在意。結果有一日兩名鄉民找到了他。原來另一名鄉民看到前一名鄉民堆好的滷渣沒人看管便給取走了。”

“另一個鄉民振振有詞言,對方沒有說這滷渣是屬他,爲何旁人不能取走。”

“臣的屬下也沒有決斷,將此事問了臣,到底應把這滷渣判給誰?按道理說這滷渣當是朝廷所有的,不過既丟棄一旁,即不歸朝廷所有。至於給前一個鄉民,他畢竟將滷渣堆在一處,另一人則道,這滷渣堆的地方即是公家的地方,即歸所有人所有。”

“臣之屬下問臣,臣不好斷之,今日請問陛下如何斷之?”

官家想了想笑着道:“這倒似有一個意思的案子,但既是前一個鄉民將滷渣堆在一處,朕判給他便是。”

章越道:“陛下所言極是,臣所見略同。孔子以微言大義治春秋,一個案子如何判,亦關乎民心。”

“古語有云,人生在勤,不索何獲?一片無主荒田,即經過耕種,便爲耕種者所有,此乃放之四海皆準的道理。若朝廷不保護墾荒百姓之利,則無人墾荒。”

“朝廷之所以變法是因天下沒有無主之地,其中多爲權貴巧立名目霸佔而來,故而設法破之這些兼併家之利,可對於百姓通過以勤勞而得土地,則應予以法護之。”

“否則人人都生偷窺他人財產之心。爲何孟子云,有恆產者有恆心。百姓若無恆心,那麼又恢復了五代時之亂局。”

這就涉及一個問題,那就是盜竊搶劫的成本高,還是生產勞動的成本高。

亂世時人不如狗,你辛辛苦苦勞動一年的財富,最後全被軍閥搶走。

這樣沒人想着勞動,就想着去作軍閥搶別人的。

而治世時,犯罪成本高,所以百姓纔會安心想着通過勞動來實現財富增加。

官家聽了章越之言深以爲然道:“章卿所言,說到朕的心坎裡了。如今流民遍地,盜賊蜂起,這是朕的過失。”

官家聽得清楚,章越所說三件事,都說一個朦朧大概,卻沒有具體清晰的步驟。

官家道:“朕這一次召卿回京,就是要委以重任,將國事託付給卿的。”

章越道:“臣……”

官家道:“你不必說什麼推托之詞,兩位太后也非常賞識你,而且當初仁宗皇帝與太后言過,你的宰相之才,是他留待後代子孫用之的。”

“仁宗皇帝識人之明,無人過之,朕也是一向拿你以股肱待之,即使如此,你便勉爲其難爲一任宰執,委屈你辛勞再三,來替朕來匡扶這天下如何?”

官家說得言辭非常懇切,也是將章越驚呆。

宰執之位,人臣之所望,哪個皇帝不是拿來作爲恩賞的,但在官家口中就是委屈你出山來幫朕一下,好不好?

Ps:這兩則故事借鑑自薛兆豐經濟學講義。

第427章 化解第544章 變法的目的第810章 六轡在手第321章 御試第520章 重聚第599章 越次召對第590章 爭與不爭第300章 官職第349章 學到了第538章 新黨舊黨第990章 入京(兩更合一更)第848章 問話第732章 師兄弟第80章 莫欺少年窮第697章 步步爲營第185章 五年之約第1044章 役法之爭第48章 寒門之難(第一更)第681章 設爲熙州第459章 反擊(第一更)第58章 考取第396章 新君(感謝加十塊錢牛肉麪書友成爲第403章 鈔鹽法第65章 二哥是章惇啊!(第五更)第764章 價碼第698章 名將是資源堆出來的(兩更合一更)第960章 遼國來使第205章 憑信(感謝kown1書友的盟主)第270章 閨閣議論第291章 催婚第543章 百年無事扎子第829章 長風破浪第445章 霸道第74章 飯錢第316章 破天荒第882章 政事堂第926章 起復二蘇第929章 拉攏第352章 從此是章家人第750章 商量第136章 邀請第837章 仁宗留給陛下的宰相第172章 成例第313章 秘閣第29章 寓教於樂第542章 王安石進京(感謝曹面子書友成爲盟第933章 指路第571章 章衡回京第1059章 懟一懟官家第30章 用六第502章 勢第853章 委屈你出山助朕第530章 商議第1049章 殺牛分肉第15章 孝經第870章 交換第46章 周禮和儀禮第270章 閨閣議論第645章 奪三職第145章 期限第216章 靠自己第771章 改變第636章 知制誥第757章 得不償失第928章 尷尬的沈括第886章 事情鬧大第836章 信任危機第898章 提條件第967章 遼道宗第729章 四大天王第144章 心事第485章 章越的發明第479章 章家又出了兩個進士第247章 考試政策第141章 家風門風第955章 憨叟第287章 唱名第183章 二三事第532章 薦人的風險第911章 故鄉第371章 經筵第283章 平邊策第267章 念頭第671章 直撲要害第4章 縣城(感謝書友Joyii首盟)第616章 改青苗法第261章 御覽(第二更)第782章 金牌之下勒令退兵第751章 說客登門第1008章 權勢赫赫第76章 飯堂第412章 貪婪第619章 天下絕不可無參政第783章 老趙家的傳統第451章 未來的皇帝第13章 求學第193章 價值第198章 上元夜第534章 知人之難第702章 收復熙州
第427章 化解第544章 變法的目的第810章 六轡在手第321章 御試第520章 重聚第599章 越次召對第590章 爭與不爭第300章 官職第349章 學到了第538章 新黨舊黨第990章 入京(兩更合一更)第848章 問話第732章 師兄弟第80章 莫欺少年窮第697章 步步爲營第185章 五年之約第1044章 役法之爭第48章 寒門之難(第一更)第681章 設爲熙州第459章 反擊(第一更)第58章 考取第396章 新君(感謝加十塊錢牛肉麪書友成爲第403章 鈔鹽法第65章 二哥是章惇啊!(第五更)第764章 價碼第698章 名將是資源堆出來的(兩更合一更)第960章 遼國來使第205章 憑信(感謝kown1書友的盟主)第270章 閨閣議論第291章 催婚第543章 百年無事扎子第829章 長風破浪第445章 霸道第74章 飯錢第316章 破天荒第882章 政事堂第926章 起復二蘇第929章 拉攏第352章 從此是章家人第750章 商量第136章 邀請第837章 仁宗留給陛下的宰相第172章 成例第313章 秘閣第29章 寓教於樂第542章 王安石進京(感謝曹面子書友成爲盟第933章 指路第571章 章衡回京第1059章 懟一懟官家第30章 用六第502章 勢第853章 委屈你出山助朕第530章 商議第1049章 殺牛分肉第15章 孝經第870章 交換第46章 周禮和儀禮第270章 閨閣議論第645章 奪三職第145章 期限第216章 靠自己第771章 改變第636章 知制誥第757章 得不償失第928章 尷尬的沈括第886章 事情鬧大第836章 信任危機第898章 提條件第967章 遼道宗第729章 四大天王第144章 心事第485章 章越的發明第479章 章家又出了兩個進士第247章 考試政策第141章 家風門風第955章 憨叟第287章 唱名第183章 二三事第532章 薦人的風險第911章 故鄉第371章 經筵第283章 平邊策第267章 念頭第671章 直撲要害第4章 縣城(感謝書友Joyii首盟)第616章 改青苗法第261章 御覽(第二更)第782章 金牌之下勒令退兵第751章 說客登門第1008章 權勢赫赫第76章 飯堂第412章 貪婪第619章 天下絕不可無參政第783章 老趙家的傳統第451章 未來的皇帝第13章 求學第193章 價值第198章 上元夜第534章 知人之難第702章 收復熙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