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章 問政

門外百官道賀。

但三名御史離班而立,不與百官同賀相公。

御史本就是監察宰相的存在,以往御史彈劾二府宰相屢有發生。

這三名御史分別是出使高麗而回,現任監察御史的陳睦,蔡承禧以及鄧潤甫。

陳睦是章越通過韓絳推舉爲御史的,當時章越還曾考慮推舉過另一位同鄉林希,但林希擔心從海路前往高麗,風高浪險的萬一船覆人亡怎麼辦,所以就推辭了章越的邀請。

至於蔡承禧則是臨川人,屬於王安石鐵桿,至於鄧潤甫則爲王安石心腹。

自李定之事後,御史臺被中書滲透得七七八八,比起當年范仲淹那等制衡中書的強勢可謂是大大不如。

王安石,呂惠卿這些年先後削去三司,御史臺,舍人院的權力,使得權力更向上集中。

如今見吳充,章越受百官恭維,鄧潤甫自知他在前一日方纔彈劾過章越的事。

現在輪到三人道賀,鄧潤甫雖不願但亦不得不往。

正應了那句話,我可以不收,但你不能不送。我可以不接受,但你卻不可不道賀。

你必須將臉湊過去,打不打由對方來定。

但鄧潤甫不甘心如此低三下四,上前作了一禮向章越,反而當着道賀官員衆目睽睽之下問道:“聽聞章執政素服管仲,昔管仲拜相,齊桓公問其政,後齊國爲五霸之一,鄧某不才願拭目以待,盼章執政亦有爲,效仿管仲故事。”

章越道:“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鄧知諫如此言之,我不敢當之,登高必跌重,能協列位相公,辦一點力所能及的事便好。”

鄧潤甫冷笑道:“此話當真?阮步兵(阮籍)所謂“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之語,難道亦是今日之嘆?”

章越見對方得寸進尺道:“人貴自知矣,樞副之任,國家之重矣,當年劉盆子爲帝,改號建史,何也?抽籤得矣。他第一次見到百官參拜,當即嚇得哭了。”

“不過劉盆子卻有德矣,數度辭讓,最後得以善終,以我觀之,公日後或還不如他。”

鄧潤甫鬧了個灰頭土臉。

一旁蔡承禧早有所料鄧潤甫平日叫得兇,是因沒有對手,這次遇到了章越乃自取其辱。

蔡承禧雖不似鄧潤甫,但心底卻另有盤算。

他問道:“敢問執政,如今本朝與遼通好八十年,今歲以來,遼主生事,生吞地之心,此番遼事復來,志在必得,本朝勢不如遼事,若生不測之事,如何待之?”

百官紛紛點頭,近來遼國確實太猖狂了。

好比一個比你孔武有力的人,整天拿着刀劍朝你臉上比畫來比畫去,你打不過他,還得忍氣吞聲的。

章越知道蔡承禧此問,必爲王安石所來。

廣場之上百官皆是側耳傾聽,一旁吳充,王珪都是面色肅然,以作留意持重之態。

章越道:“如今朝堂二論,遼國以久強之勢,蓄勢南下,一旦起兵則吞併燕南。擔心者日衆,擔憂其國大勢強,故而一意求和。”

“還有人說如今其主雖闇弱,一二人言先發制人出兵伐遼,收復燕趙故土,復漢唐之盛,這也是一論。”

“不過我以爲此二論皆不足取也。”

章越道:“我以爲敵不變我不變,誠然待之即是。遼有數不足,一是高麗不臣,雖不當契丹之強,但亦可制之。”

“二者熙河已爲朝廷收復,董氈曾爲契丹之婿,如今已降服本朝,有此古秦州之地挾之夏國,夏不敢如以往般與契丹狼狽爲奸。”

“三者北方地勢高,不可爲池,故這些年來朝廷派官員在北方遍植榆柳,冀其成長,以制敵騎。”

“四者河北行保甲,將兵之法,無論民間義勇,禁塞邊軍,皆勝從前。”

“五者這些年朝廷費了大量財力,在河北新挖壕溝,新建敵樓,戰棚,修葺完善守城之具,逐處增添兵甲器械,製造戰車,以備邊患。”

百官聽了都紛紛稱是。

章越繼續道:“此五者都非慶曆之時可比!且中國今日之勢,更與雍熙、景德之間不同,河北之兵,既以倍增,又益之以民兵,及行陣訓練多時,以此待敵,不爲無備。”

聽章越說完,百官們都是議論紛紛。

章越之前說得二論是如今朝堂上兩等主流觀點。

一等是求和派,遼國這麼強,咱們大宋哪有討價還價的能力,萬一惹怒了他們打過來怎麼辦。還不是他要什麼咱們就給什麼,繼續花錢買太平吧。

還有一等就是速勝論,趁着西夏議和之機,遼主又闇弱,說什麼敵勢已衰,特外示驕慢而已。朝廷當全力北向,一舉收復燕雲十六州。

打下一個熙河就覺得自己很牛了,吞夏滅遼就在咫尺了。

曾出使高麗陳睦亦是點了點頭,他正是出使高麗帶回來了有價值的情報,所以這一次得到升官。

奪取熙河的有利形勢,使西夏配合遼國出兵的擔憂,大大降低。這是章越的政績,不妨礙他時不時拿出來自吹自擂一番。

百官聽完章越這一席話都是個個面帶喜色,憂慮盡去,彷彿當場吞了好大一顆的定心丸般。

一名官員對旁人道:“契丹之事,以往呂,王兩位相公都說得不清楚,什麼契丹必不敢來,什麼與之拖而談之,我看還是章執政說得令人明白,疑慮盡去。此事還是要章執政來主持大局爲妥。”

“不錯,不錯,我看不僅契丹之事,國家大事亦是如此。”

蔡承禧聞言則繼續問道:“話雖說得好聽,但都是依仗在契丹不南下,若是契丹真的來犯,執政如何應對之?”

章越哂笑道:“河北久戍之卒,不經征討,而陝西,熙河近有屢勝之兵,自可籍記,以備一旦調發。一旦契丹犯邊,先絕其歲賜,臨之以良將精兵,彼亦自亡之時也。”

說到這裡,章越對大聲對百官道:“昔景德時,敵騎南牧,一遇真宗帥親征之師,即狼狽請盟,若非真宗憐其投誠,許爲罷兵,則敵無以遺類矣。如今契丹一日不如一日,而本朝備禦之勢,遠非昔時之比,諸位有何憂之?”

聽章越之語,百官都是大笑。

蔡承禧亦是無言以對退到一旁,向章越道:“下官拜服!”

第730章 大丈夫當馬革裹屍第668章 福將第198章 上元夜請假第650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586章 籌碼請假第671章 直撲要害第80章 莫欺少年窮第307章 月影第547章 比喻第971章 叔侄第324章 誰爲三等?第736章 章質夫第62章 縣令來道賀(第二更,求訂閱)第565章 朕不允第95章 辦法第141章 家風門風第906章 古渡題詩第301章 瓊林宴第496章 修齊治平(兩更合一更)第811章 不能示之能第71章 苟富貴勿相忘第937章 呂惠卿罷相第861章 孤勇第141章 家風門風第202章 給他第331章 三舍人第493章 公用錢第666章 岳父侄兒第661章 智緣大師第679章 報捷第941章 分歧第252章 風雪第956章 韓琦身後第522章 入直第493章 公用錢第141章 家風門風第377章 宮中第30章 用六第776章 正副之爭第346章 參加婚事第386章 入宮第314章 六論第364章 呂氏兄弟第229章 吳府(感謝樂樂笑笑妮妮書友成爲本第163章 恩惠第667章 初出茅廬第754章 疏在袖中第248章 展望第853章 委屈你出山助朕第780章 下岷州第836章 信任危機第978章 權臣奸臣第906章 古渡題詩第925章 問政第270章 閨閣議論第158章 我的地盤第384章 我不願作官家第225章 放榜第80章 莫欺少年窮第874章 抱負第917章 入京召對第397章 三衙第896章 三司會計司第595章 脣槍舌劍第821章 結算貨幣第124章 打車第652章 陝西宣撫使第772章 章越的幕府第392章 改變第117章 大學之大義第227章 如意郎君第693章 陶士行之才第885章 報復第838章 非召章越回京不可第617章 其才勝己十倍第991章 太后與官家(兩更合一更)第1046章 睥睨衆官第278章 王者第960章 遼國來使第266章 燈火闌珊處第825章 名將來投第684章 滿嘴流油第409章 貪婪第236章 如何辦第374章 執經第595章 脣槍舌劍第143章 詩第342章 五百貫第173章 傳頌第308章 心流第356章 新婚燕爾第769章 名覆金甌第16章 沒事莫裝逼第767章 國事相托第952章 有臣在河北第854章 推辭和接受第319章 擔憂第1014章 章三諫君
第730章 大丈夫當馬革裹屍第668章 福將第198章 上元夜請假第650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586章 籌碼請假第671章 直撲要害第80章 莫欺少年窮第307章 月影第547章 比喻第971章 叔侄第324章 誰爲三等?第736章 章質夫第62章 縣令來道賀(第二更,求訂閱)第565章 朕不允第95章 辦法第141章 家風門風第906章 古渡題詩第301章 瓊林宴第496章 修齊治平(兩更合一更)第811章 不能示之能第71章 苟富貴勿相忘第937章 呂惠卿罷相第861章 孤勇第141章 家風門風第202章 給他第331章 三舍人第493章 公用錢第666章 岳父侄兒第661章 智緣大師第679章 報捷第941章 分歧第252章 風雪第956章 韓琦身後第522章 入直第493章 公用錢第141章 家風門風第377章 宮中第30章 用六第776章 正副之爭第346章 參加婚事第386章 入宮第314章 六論第364章 呂氏兄弟第229章 吳府(感謝樂樂笑笑妮妮書友成爲本第163章 恩惠第667章 初出茅廬第754章 疏在袖中第248章 展望第853章 委屈你出山助朕第780章 下岷州第836章 信任危機第978章 權臣奸臣第906章 古渡題詩第925章 問政第270章 閨閣議論第158章 我的地盤第384章 我不願作官家第225章 放榜第80章 莫欺少年窮第874章 抱負第917章 入京召對第397章 三衙第896章 三司會計司第595章 脣槍舌劍第821章 結算貨幣第124章 打車第652章 陝西宣撫使第772章 章越的幕府第392章 改變第117章 大學之大義第227章 如意郎君第693章 陶士行之才第885章 報復第838章 非召章越回京不可第617章 其才勝己十倍第991章 太后與官家(兩更合一更)第1046章 睥睨衆官第278章 王者第960章 遼國來使第266章 燈火闌珊處第825章 名將來投第684章 滿嘴流油第409章 貪婪第236章 如何辦第374章 執經第595章 脣槍舌劍第143章 詩第342章 五百貫第173章 傳頌第308章 心流第356章 新婚燕爾第769章 名覆金甌第16章 沒事莫裝逼第767章 國事相托第952章 有臣在河北第854章 推辭和接受第319章 擔憂第1014章 章三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