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結童入學,白首空歸

第222章 結童入學,白首空歸

耑字要不要寫?

賦三百六十餘字,章越平日在太學寫的時候,一般控制在四百字以內。

抄寫三百餘字對於章越而言就是一盞茶的功夫而已。

字數不長,但是……

轉眼間,一支燭已是快要滅了,章越定了定神又點起第二支蠟燭,解試至明日巳時前收卷。

但章越還在思索。

罷了,遇事不決量子力學……不對,是遇事不決睡大覺。

章越還是重新祭出這萬事萬靈的法寶。

當即章越將尚缺‘上善若水賦’的卷子收入卷袋放在枕下,然後吹滅了蠟燭,躺至牀上。

這場夜雨雨勢漸漸大了,考場上的風燈被秋雨打得左右搖擺,晃動的燈光在油布上搖曳生姿。

秋雨之夜有些微涼,章越將薄被單往身上緊了緊。

章越突然發覺,以往着枕秒睡的自己,居然失眠了……

章越在牀上翻來覆去,儘管想盡辦法了,但就是睡不着。

各種心事浮上心頭,如何壓也壓不住。

大哥,大嫂,章惇,章丘,趙押司,彭經義,郭學究,師孃,郭林,章友直,章望之,何七,黃好義,蔡確,向七,劉佐。

這些人如今天南地北各在一處,但都在章越的眼前走馬燈般轉了一遍。

章越煩躁之下,一怒之下掀被坐起,真是她孃的神奇,自己居然也有失眠的一天。

這是遇到了神秘力量了嗎?關鍵時候掉鏈子?

章越披上衣裳,揭開罩在窗上的油布,燈光照入了考房,再望向更遠處鐵塔已難以分辨,黑色的夜,如墨的雨,浸透在天地之間。

章越看着這夜雨及憶起的故人,不知爲何想起了黃庭堅的一首詩。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章越正沉吟時,突聞旁邊讚了一句:“好句,好一個‘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章越陡聞此言不由一愣,自己本不願抄詩的,奈何偷聽的人怎麼卻無處不在。蹲牆角有意思麼?

蹲牆角之人繼續言道:“聽聲音兄臺似年紀輕輕,怎會道出這等感傷至深的詩句來。”

這不是昨日第一個拿錢買面吃的人,章越道:“心有所感罷了,倒不是刻意爲之。”

對方笑道:“倒不是我失言,只是此詩觸及了我‘結童入學,白首空歸’之情,想當初不少老友從天南地北一處共學,如今唯有我仍不知好歹,一意求此功名,想到孤身一人實是寂寞難堪啊。”

結童入學,白首空歸。

章越也不由惆悵。

說話間一名公人提着燈道:“何人在此說話,考場上不許交頭接耳。”

此刻章越收回了思緒,重新點了蠟燭。

雨聲一點一點地撥動思緒,章越從卷袋中取出捲紙來鋪紙於桌,略一寧神提筆寫下賦來。

所有命運饋贈之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換句話說,自己能考得上的爲何要作弊?

當然作弊的話就更十拿九穩了,但不能爲了不冒這個風險,而承受另一等代價。

這時不遠考房突響起異動,旁人道:“不好了,不好了,此人犯疾了。”

一旁公人罵罵咧咧地開了房門,幾人與醫官一併入了考房。

雨已是小了,也不知過了多久,一個門板充作擔架從考房裡擡出。

在後擡着擔架的公人辱罵道:“這麼大把年紀在此作甚,就算中了進士作了官,又有幾日好活?”

在前擡着擔架的公人言道:“人家好歹也是秀才公。”

“怕什麼,欺老不欺少。”

那擔架上的白髮考生搖了搖頭,眼角垂下淚來,然後用如同枯木般的手拭淚。

章越見到那老考生再度想到了‘結童入學,白首空歸’的話。

不過章越沒有分心,在早已打好的草稿下,一篇數百字的賦,不久寫畢。

寫完之後,章越覺得格外的神清氣爽,念頭通達之意直貫腦中。最後章越吹乾墨漬,將卷子收入卷袋放於枕下,合衣而睡。

這一下立即睡着了。

睡夢中,章越看到了很多故事。

等到了天明時,就聽得考房外拍門道:“醒了,醒了,再過一個時辰清考房了。”

章越睜開眼睛,將考房裡收拾了一番,將香爐被單一併歸納清楚,坐在桌前等候。

過了半個時辰,聽得考房傳來外開鎖之聲,一名考官走進了考房,對方見了章越拱手作揖,章越亦還了一個深揖。

考官對章越道:“姓名?”

章越道:“國子監養正齋章越!”

考官點了點頭道:“本官聽說過你,卷子何在?”

章越當即雙手奉上。

考官掃了一眼,又看向章越,臉上的嚴肅之色化爲欣賞之情。

“吾乃李大臨,你收拾下出場吧!”

說完考官挾卷出門。

章越則背上考箱,走出考房。待到了大門處,章越略一停頓,轉過身來對着住了三日的考房長揖,這才從容離去。

考場外雨早已停了,地上有些溼漉,各房考畢的考生都在收拾準備離去。

章越見到正走出考房的黃履問道:“如何?”

黃履道:“已成定局何必再言,到時看榜就是。”

章越點點頭道:“好,一切隨緣。”

二人一併笑了,然後共同走出考場,去時步履格外輕快。此刻雨過天晴,鐵塔在側,日頭從雲隙處破出,將金光灑在二人的路上。

二人走出考場等了一會,見了何七與王俊民正滿面春風地從考場走出,當章越看向他們,卻見何七也立即看到自己。

真是個聰明伶俐,反應極快的人兒。

章越與何七各自是遠遠對揖。

“安中,怎麼看何七此人?”

黃履道:“似直實曲,似曲實直。即便尋機取巧過了解試,到了省試又如何?”

黃履之意,連解試都要作弊過關,到了省試就沒戲了。宋朝不似明清又沒有舉人的功名。

章越點頭道:“故知者不走捷徑。”

“然也。”

片刻後孫過也是步出,一臉鬱郁之色。

章越,黃履見孫過一句不言,也不好再問。

半天后郭林也是步出,他的神情倒沒什麼變化,進考場前與出考場後差不多。

郭林與章越他們打了招呼後,即與南監的同窗一併離去了。

回到太學之後,參與別頭試的官宦子弟也同回太學了。

養正齋裡所有同窗二十二人都在。

章越看着這一幕也很感慨,以往解試省試放榜之後,這些人悲喜各是不同,命運要麼上要麼下,將來境遇從此雲泥之別了。

就似劉佐向七那般一對最好的朋友彼此反目成仇。但如今榜單未貼,沒有誰高誰低,大家都還是同窗。

章越提議去酒肆喝酒後,同齋同窗有一大半響應,似孫過等人似沒什麼心情,但也沒有拒絕。

到了酒肆後,章越與同窗聚在一處,卻見人人臉上還有等凝重。

不過幾杯酒下肚,大家都放開不少。

兩年半前來至太學的一幕仍是歷歷在目。

章越舉杯對衆同窗道:“我與諸位相交有的長,有的短,總算同窗一場,今日此酒過後或許有人即離了太學了,此生不復相見。”

“但我有一言贈之,也是別人贈我的。人生在世當隨緣,惜緣,不攀緣。”

聽到章越這話,衆同窗皆放下酒盞,思索起章越的話來。

一貫沉默的範祖禹起身道:“齋長說得好,何爲隨緣,我們同窗在此即是。大家相處是一段緣法,合得來就相處,合不來不過於老死不相往來。因爲是同齋同窗,而不必刻意結交。”

韓忠彥道:“那我說說,惜緣,我等都是布衣之交,同窗共學,沒有經歷官場的傾軋。日後無論如何,此情此義都是長存心中,既是密友自當珍惜,不用動不動就割袍斷義。即便是泛泛之交,他們山水相逢時,大家坐下來能坐下,拿少年之事下酒,也是惜緣了。”

“最後就是不攀緣”黃履笑道,“……以後各自身份懸殊,有人位列三品,有人不過布衣,大家相逢互不打擾就好,這就是不攀緣了。”

衆人聽了黃履的話都是大笑。

章越也是笑了,舉起酒杯道:“緣分之事,隨緣而來,隨緣而去。我等在此同窗即是緣法,即是緣法就講隨緣,隨緣就是恰到好處,一分也多不得,一分假不得。”

“故而不隨緣來的交情,難免摻雜利慾之心,既因利慾聚,也因利慾散,至於攀緣來的交情真不得,也留不住。即是我們隨緣在此,若不惜緣,再好的緣分日後也會疏遠淡去。”

衆同窗們都是舉杯酣暢同飲。

章越心底感慨,畢業後的同學會纔是感情最好的時候,但數年後的同學再聚就不同了。

同窗之間有了高低上下,張口就是十個億的小項目時,味道就有些不對了。

年少時的美好只封存在於記憶中,回到了眼前,現實會將美好擊碎的。

章越有點感傷,又想起了那句“結童入學,白首空歸”。

當初入太學時,人人皆抱着學有所成之志,歷經多年蹉跎後,爲何卻是落了個空手而歸。若早知如此,何必又將最好的年華用在此處。

當年從私塾,縣學一起共學的同窗,如今不知散落何處?是不是與自己一般,面對空空的酒杯也滿懷惆悵,可曾被重重的現實壓彎了腰?

想到這裡,章越與衆人大口大口的喝酒。

Ps:捂臉,就這麼多。隨緣吧!

(本章完)

第455章 人才第261章 御覽(第二更)第292章 贈花第150章 相贈第743章 資政殿論策第292章 贈花第605章 章呂分歧第183章 二三事第18章 女同學第150章 相贈第224章 表白第307章 月影第532章 薦人的風險第116章 安定先生第673章 大戰第50章 行卷第996章 參知政事的一日(五千字)第316章 破天荒第171章 不在曲中求第866章 所言極是(兩更合一更)第633章 爭執第190章 再辭第777章 幾日經略使第160章 見面第657章 西北行第871章 提攜第1049章 殺牛分肉第373章 知經筵第647章 大宋伯樂第604章 降低成本的訣竅第383章 此事非章度之不可第252章 風雪第174章 老師的話第397章 三衙第944章 探病第939章 失落的呂惠卿第637章 夫妻第449章 小人哉第550章 章惇和曾布第469章 青衣第851章 抵京第283章 平邊策第692章 約降第1044章 役法之爭第960章 遼國來使第753章 心腹之患第87章 星河第129章 新舍友第942章 贈詞予卿明日更新第271章 科舉與寒士第742章 諮以軍國事第1021章 兩面夾攻(兩更合一更)第124章 打車第992章 親事與政事(兩更合一更)第495章 爲之計深遠第267章 念頭第310章 青松第995章 必也正名(兩更合一更)第615章 賞個執政作第641章 曾呂隔閡第687章 廣銳軍第389章 皇后與宦官第424章 婚姻第904章 王安石的推薦第47章 論文第124章 打車第46章 周禮和儀禮第938章 底線和規矩第759章 登門第980章 遼國的饋贈第696章 出戰第924章 宣麻拜相第959章 射中者得候第664章 首戰告捷第717章 朕不是漢元帝第669章 渡河後再議封賞第230章 交情第1043章 良知(兩更合一更)第208章 蒐集齋第454章 歐陽修父子第540章 見皇帝(兩更合一更)第189章 相人第993章 商談(兩更合一更)第997章 章家和吳家(兩更合一更)單章第145章 期限第105章 離別第909章 後來者第44章 寒門貴子第83章 我是段子手(感謝太子啊扶朕起來書友第219章 入場第420章 有錢人家第362章 太常因革禮第191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966章 官家的動搖第35章 真傳第514章 荒政(兩更合一更)第739章 賜宴第260章 孤臣(第一更)
第455章 人才第261章 御覽(第二更)第292章 贈花第150章 相贈第743章 資政殿論策第292章 贈花第605章 章呂分歧第183章 二三事第18章 女同學第150章 相贈第224章 表白第307章 月影第532章 薦人的風險第116章 安定先生第673章 大戰第50章 行卷第996章 參知政事的一日(五千字)第316章 破天荒第171章 不在曲中求第866章 所言極是(兩更合一更)第633章 爭執第190章 再辭第777章 幾日經略使第160章 見面第657章 西北行第871章 提攜第1049章 殺牛分肉第373章 知經筵第647章 大宋伯樂第604章 降低成本的訣竅第383章 此事非章度之不可第252章 風雪第174章 老師的話第397章 三衙第944章 探病第939章 失落的呂惠卿第637章 夫妻第449章 小人哉第550章 章惇和曾布第469章 青衣第851章 抵京第283章 平邊策第692章 約降第1044章 役法之爭第960章 遼國來使第753章 心腹之患第87章 星河第129章 新舍友第942章 贈詞予卿明日更新第271章 科舉與寒士第742章 諮以軍國事第1021章 兩面夾攻(兩更合一更)第124章 打車第992章 親事與政事(兩更合一更)第495章 爲之計深遠第267章 念頭第310章 青松第995章 必也正名(兩更合一更)第615章 賞個執政作第641章 曾呂隔閡第687章 廣銳軍第389章 皇后與宦官第424章 婚姻第904章 王安石的推薦第47章 論文第124章 打車第46章 周禮和儀禮第938章 底線和規矩第759章 登門第980章 遼國的饋贈第696章 出戰第924章 宣麻拜相第959章 射中者得候第664章 首戰告捷第717章 朕不是漢元帝第669章 渡河後再議封賞第230章 交情第1043章 良知(兩更合一更)第208章 蒐集齋第454章 歐陽修父子第540章 見皇帝(兩更合一更)第189章 相人第993章 商談(兩更合一更)第997章 章家和吳家(兩更合一更)單章第145章 期限第105章 離別第909章 後來者第44章 寒門貴子第83章 我是段子手(感謝太子啊扶朕起來書友第219章 入場第420章 有錢人家第362章 太常因革禮第191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966章 官家的動搖第35章 真傳第514章 荒政(兩更合一更)第739章 賜宴第260章 孤臣(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