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薦人的風險

第532章 薦人的風險

“章卿,你爲何是這個表情?”

官家看着章越一臉猙獰。

“臣……臣差點噎着了……”

聞章越此言,一旁的侍者都是莞爾一笑,官家則是哈哈大笑。

“章卿以往都沒吃過麼?那麼御廚作羊腸湯餅時,都往天章閣送去一碗。”

章越連忙道:“臣謝過陛下,臣並非他故,而是陛下方纔問時,臣心底正好有一人選!”

官家一聽頓時問道:“能令章卿失態至此的,不知是什麼人才?”

章越道:“啓稟陛下,此人是如今秦州雄武軍節度判官,知古渭寨的王韶。”

“王韶?”官家似在哪裡聽過這個名字,是了,他記起來了。

原來治平三年,西夏升西使城爲保泰軍,李諒祚以駙馬禹藏花麻守之。

西使城距離古渭寨不過一百二十里,李諒祚在此不僅建造行衙,置倉積穀,還將保泰軍的治所移於此,還命駙馬爲統軍守其地,可見其積極圖謀東進之意。

薛向曾建議加強古渭寨的防禦。

官家不明白古渭寨便找了熟悉兵事的官員問了,得知古渭寨原本稱作渭州,至德時失陷於吐蕃。

至皇元年時,當地的番人藺氈因得罪了西夏人,獻地給宋朝,故而宋朝得了這塊地。

當時圍繞着要不要古渭寨,朝廷官員也進行了激烈的爭論。呂公著的兄長呂公綽及劉敞都反對。

甚至收復古渭寨,在此築城的範祥都因此享受到貶官的待遇。

官家看了不由生氣,爲朝廷開疆擴土一點功勞都沒有,還要被貶。後得知王韶向朝廷請纓駐守在此古渭寨,居然憑着幾百士卒,一座小寨,居然招納了附近三萬番人部落故而有了印象。

但也只是有印象而已,因爲陝西轉運使薛向,秦鳳路經略安撫使李師中,完全都沒有提到過這個王韶。

官家也不可能越過陝西路,秦鳳路長官,而去用一個小小的節判。似王韶這樣的官員每日在官家閱讀的奏疏裡起碼要出現個幾百個,雖說有不小的功勞,但不可能真正放在心上。

何況官家要提舉一個薛向,都遭到了朝中司馬光等一大票人的反對,更別說越次用人了。

如今王韶由章越引薦至御前,終於可謂是真正的上達天聽了。

但見官家從御案邊的書匣裡,取了幾個的扎子,扎子的封面是錦緞中央則貼着白紙。

其中一個扎子中央書着兩個‘邊事’兩個字。

官家當即將邊事的扎子與御案上一頁一頁攤開,最後翻至三分之一的位置提御筆寫上了‘王韶’兩個字,而在王韶名字之前的則是種諤。

這一切章越是沒看見的,他見官家寫扎子時則知機地背過身去,等官家寫好後對一旁的人道了幾句話。

然後官家問章越道:“王韶這人如何?”

章越將與王韶相識的經歷說了。不久知制誥,同修起居注邵必抵此。

官家問完章越,又對邵必問道:“秦州節判王韶此人如何?”

章越也知道官家不可能憑着自己一人之言,必須聽一聽不同意見。

邵必想了想大約講了王韶的履歷,然後就是說薛向,李師中皆言王韶此人有些桀驁,甚至李師中還認爲王韶不遵經略號令,說不遵號令還算好聽,說難聽些就是擁兵自重。

章越聽了不由扶額,王韶去陝西前,自己一再與他叮囑爲官要清廉,但就是忘了提醒他要與上司搞好關係。

結果王韶居然在官場上留下這樣的風評。

要知道宋朝皇帝最忌憚的事情就是武將擁兵自重,你王韶雖身爲文官,但好歹也算鎮守一方,居然有個這樣的名聲,以後朝廷還怎麼用你啊?

話說回來。

薛向不是每年給章越一年一千席鹽鈔麼?

章越左手從薛向這拿錢,右手便給了王韶。

如今章越已成爲了王韶名副其實的債權人,不算利息的話,王韶足足欠章越六千席鹽鈔,其中一半是交引所的,一半是章越的。

按照如今鹽鈔市價十貫一席計算,大約是欠了章越六萬貫,這還不算利息呢。

這可謂是章越全部的身家。

而這王韶居然沒有半點債務人的自覺,從來沒有和章越說這錢哪去了,每次與章越來信反覆只強調一件事——打錢!

這年頭欠錢的居然牛逼成這樣。

章越如今就好比王韶的天使輪的投資人,投資至今沒賺到一毛錢,反而還要給他四處找投資人。

章越對王韶可謂是有舉薦之恩的,人家都是這個態度,至於其他李師中,薛向就更不用說了,難怪在官場上風評這麼差。

搞不好以後還要連累到自己。

果真官家聽了邵必的話,對王韶有了個重新的認識。

不過幸好邵必接下來道了一句,聽聞李師中也是御下苛刻,以此爲名目屢屢剋扣送往古渭寨的糧秣輜重。

官家這下子搞不清是李師中有問題,還是王韶這個人有問題。

章越連忙補救道:“陛下臣記得,王韶曾言自己生性好斷,不喜被他人指手畫腳,爲主簿時與兩任縣令都處不來。”

官家聽了終於釋然,然後道:“自古如霍去病這樣的能臣名將有所脾氣,小節的事就不必提了,朕如今要學一學曹操,用人當唯纔是舉。”

章越也是稍稍寬心,這舉薦人也是有連座責任的,不要以爲推舉官員便風光,人家以後犯了事自己也要來扛。章越暗暗提醒自己,以後給官家推薦人必須慎之又慎。

之後官家又問了邵必以爲接受嵬名山兄弟投靠,並收復綏州之事如何?

邵必就舉了古渭寨之事。

當初立古渭寨後宋與青唐交惡,青唐諸羌爲了報復宋軍在古渭立寨,攻破廣吳嶺堡,殺宋軍千餘人,此事到了範祥被罷官。

邵必的言下之意就是,宋軍在古渭立寨時,與青唐交戰尚不能勝。

而收復綏州則是與西夏交惡,如今朝廷否則勝西夏?萬一西夏青唐同時來犯怎麼辦?還請陛下好好掂量一下。

官家聽了邵必這番言語是好生失望,邵必也知道自己奏對不和官家的意,當即告辭。

邵必走後,官家對章越道:“章卿謀事在先,之前舉王韶鎮守古渭寨,招撫數萬蕃部實在是大功一件,當年先帝沒有賞伱的,但朕會記在心底。”

章越幾乎內牛滿面,面上卻道:“爲朝廷開疆擴土,臣豈敢求封賞。”

官家看向章越嘆道:“若是朝中多幾個似章卿這樣爲國謀事的大臣就好了。”

(本章完)

第973章 不爭一城一地得失第497章 無名之輩第502章 勢第79章 蘇州來人了(兩更合一更)第168章 易否第288章 賜對第92章 章家子弟第561章 喜上加喜第105章 離別第886章 事情鬧大第364章 呂氏兄弟第491章 文官也敢打人?第18章 女同學第558章 賜字第867章 補鍋第594章 章呂之比第744章 左右請假第528章 跋扈的宰相?第491章 文官也敢打人?第357章 回門第907章 用或不用(感謝楓愛雲書友盟主)第437章 章越射虎明日更新第334章 二事第988章 參知政事(兩更合一更)第151章 一百四十九章教誨第232章 搏擊長空第224章 表白第674章 渡河第119章 歐陽修府上第879章 殿議第682章 封賞第304章 光陰第1019章 遠利和近利第878章 錢重物輕第984章 耶律宏第1010章 面面俱到第773章 異化第736章 章質夫第22章 傭書第343章 下聘第340章 價錢挺合適第702章 收復熙州第950章 坐而論道第1018章 朕支持章卿(兩更合一更)第77章 經學究(感謝董建新1115書友的盟主)第252章 風雪第710章 幕下第391章 仁君第109章 琴聲第384章 我不願作官家第390章 圈套第1045章 農婦和牛(兩更合一更)第702章 收復熙州第441章 爲何爲官?第480章 好男兒要離家出走第57章 神童詩第80章 莫欺少年窮第542章 王安石進京(感謝曹面子書友成爲盟第824章 治蕃策論第95章 辦法第325章 聖意在誰?第254章 賦題第950章 坐而論道第735章 想做的事第547章 比喻第708章 成事第426章 天下唯三人第951章 自誠明第547章 比喻第678章 凱旋第797章 受賀第423章 章越的用人之道第885章 報復第685章 又得徒弟第890章 國是第202章 給他第894章 分化第849章 潼關道第854章 推辭和接受第973章 不爭一城一地得失第218章 解試第407章 與民無利與國有利第517章 臨軒策問第558章 賜字第776章 正副之爭第436章 擊石震虎第439章 蔡襄的難處第699章 二將爭功第590章 爭與不爭第56章 焚香禮進士第673章 大戰第342章 五百貫第353章 卻扇第221章 考場夜雨第52章 牧笛第150章 相贈第286章 東華門第595章 脣槍舌劍
第973章 不爭一城一地得失第497章 無名之輩第502章 勢第79章 蘇州來人了(兩更合一更)第168章 易否第288章 賜對第92章 章家子弟第561章 喜上加喜第105章 離別第886章 事情鬧大第364章 呂氏兄弟第491章 文官也敢打人?第18章 女同學第558章 賜字第867章 補鍋第594章 章呂之比第744章 左右請假第528章 跋扈的宰相?第491章 文官也敢打人?第357章 回門第907章 用或不用(感謝楓愛雲書友盟主)第437章 章越射虎明日更新第334章 二事第988章 參知政事(兩更合一更)第151章 一百四十九章教誨第232章 搏擊長空第224章 表白第674章 渡河第119章 歐陽修府上第879章 殿議第682章 封賞第304章 光陰第1019章 遠利和近利第878章 錢重物輕第984章 耶律宏第1010章 面面俱到第773章 異化第736章 章質夫第22章 傭書第343章 下聘第340章 價錢挺合適第702章 收復熙州第950章 坐而論道第1018章 朕支持章卿(兩更合一更)第77章 經學究(感謝董建新1115書友的盟主)第252章 風雪第710章 幕下第391章 仁君第109章 琴聲第384章 我不願作官家第390章 圈套第1045章 農婦和牛(兩更合一更)第702章 收復熙州第441章 爲何爲官?第480章 好男兒要離家出走第57章 神童詩第80章 莫欺少年窮第542章 王安石進京(感謝曹面子書友成爲盟第824章 治蕃策論第95章 辦法第325章 聖意在誰?第254章 賦題第950章 坐而論道第735章 想做的事第547章 比喻第708章 成事第426章 天下唯三人第951章 自誠明第547章 比喻第678章 凱旋第797章 受賀第423章 章越的用人之道第885章 報復第685章 又得徒弟第890章 國是第202章 給他第894章 分化第849章 潼關道第854章 推辭和接受第973章 不爭一城一地得失第218章 解試第407章 與民無利與國有利第517章 臨軒策問第558章 賜字第776章 正副之爭第436章 擊石震虎第439章 蔡襄的難處第699章 二將爭功第590章 爭與不爭第56章 焚香禮進士第673章 大戰第342章 五百貫第353章 卻扇第221章 考場夜雨第52章 牧笛第150章 相贈第286章 東華門第595章 脣槍舌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