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章 殿議

資政殿裡,終於有些針鋒相對的意思。

以往呂惠卿在兩府最大的對手便是馮京,但馮京態度不是堅決,屬於爭但不力爭的那等。

但章越則是不同。

呂惠卿知道章越不爭則已,爭則力爭。

章越對官家道:“陛下,管子曾言,民予則喜,奪則怒,民情皆然。先王知其然,故見予之形,不見奪之理。故民愛可洽於上也。”

這話是當初黃履與章越所言。

老百姓喜歡爲君者給他們恩惠,不喜歡向他們徵稅,給了就高興,奪走就生氣。

所以治國者給老百姓好處,必須大大方方地廣而告之,讓天下人都知道爲止,當要從老百姓手裡徵稅時,要做到不動聲色,潛移默化地。如此老百姓纔會愛戴治國者。

管子的話很直白也很腹黑,雖沒有商君書那麼赤裸裸,但比滿口孔孟之道儒生,說話更令治國者願意聽。

“方纔馮公所言的秦半兩改爲五銖錢,王莽之大泉五十,漢昭烈帝的直百五株,既是明而奪之,陷人主於斂財之名。”

衆宰執們聽了章越之言心道,章呂二人這是要撕破臉了嗎?

呂惠卿臉色陰沉下來。

章越隨即又道:“放任民間私鑄亦不可。方纔呂公所言,富人積累銅錢於家,而百姓手中沒有銅錢,只好使鐵錢和平錢,這就是錢荒的由來。”

“本朝私錢本就屢禁不止,若放開私鑄,那麼富人手裡的銅錢便可化爲私錢,那麼鑄錢之利皆歸富人所有,百姓則更是疾苦。”

宋朝本就貧富不均,富人手裡的銅錢多到花不完,便全都囤起來,老百姓手裡沒有銅錢,這就是錢荒的原因之一。

如果你再讓富人鑄造私錢,那麼完蛋了,最後老百姓又要被富人剝削一遍。

貨幣鑄造權是一定要掌握在國家手裡的,這是不容置疑的。

呂惠卿被章越說了一通了,悶着不說話,不知是不是在醞釀反擊,要換了馮京,曾布,他早就當面懟回去了。

呂惠卿心想,章越突然向己亮劍,是不是與馮京,曾布早有什麼默契,今日向自己發難來了?

呂惠卿看了官家一眼,破例謹慎地沒有說話。

曾布聽了則爭道:“唐相姚崇,張九齡皆倡私鑄,而二人皆有賢名未聞有什麼惡名。”

馮京亦道:“臣亦以爲當藏富於民!管子也有此論。”

衆宰執心想,章越這又是左右逢源的說辭?

章越則道:“唐與如今乃此一時彼一時,自古以來沒有錢幣之詞,民是以爲之,故而以爲之,所以無論是官鑄還是私鑄,都沒什麼不同。”

“自始皇統一貨幣方纔開始,然由漢至唐民間都是私鑄不絕,姚崇之後宋璟爲相,曾禁鑄私錢,罷惡錢,結果觸怒權貴而罷相,然宋璟之賢豈遜於姚崇?”

章越話的意思,最早沒有金銀是貨幣概念,但老百姓覺得金銀好用,所以約定俗成將金銀作爲貨幣,所以官鑄私鑄的錢幣都能用。之後秦始皇統一貨幣發行秦半兩,罷了六國貨幣,這成爲杜絕私鑄的開始。

姚宋並稱爲開元二相,宋璟就是因禁鑄私錢得罪了權貴,最後遭到罷相,這話就反擊曾布你不能只舉姚崇不禁私錢例子,否則就有片面的嫌疑。

曾布聞言無辭以對。

章越轉而又道:“馮公方纔所言藏富於民,臣以爲要藏富於民,民富則天下足,當初司馬公不也曾說過,天下之錢不在民則在官。”

“但是這天下並不是只有君臣與百姓,還有敵國賊寇。國家沒錢百姓有錢又如何養兵,整頓軍備,外族打進來,我等藏富於百姓不正好當肥羊給宰了。”

“遙想開元之盛世,東西二京之富庶,然後呢?”

好嘛,章越今日是火力全開了。

官家與衆宰執心想,章越這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一說話將呂惠卿,馮京,曾布都懟了一遍,嘖嘖,這是要將人都得罪光嗎?

呂惠卿心底冷笑,章越你這是要顯本事嗎?如今爲翰林學士都如此,以後入了兩府還不知有多猖狂呢。

呂惠卿皮肉不笑道:“既不用官鑄,又不用私鑄,難道指望天下掉錢下來解決錢荒問題嗎?”

章越看了呂惠卿一眼,然後對官家道:“臣以爲還是歸到那句‘見予之形,不見奪之理’。”

官家點點頭,心底卻高興壞了。

身爲天子最擔心堂下大臣一團和氣,如此下面大臣奏什麼,自己只有聽什麼,然後點個頭說是。有爭論有衝突,自己纔有選擇的餘地,才知道哪個是好的,這纔是祖宗異論相攪的真意。

章越繼續道:“錢不是天下掉下來,臣以爲還是要官鑄貨幣,只是這不是銅錢,也不是鐵錢,而是紙錢!”

呂惠卿爲之一哂,自己還以爲章越有什麼高論,紙錢簡直比折二折三折五錢還不靠譜。

呂惠卿轉而又想,不對,章越說的不是紙錢,而是鹽鈔,這廝……

章越道:“陛下,真如金銀並非天生是貨幣,但百姓約定俗成以金銀爲貨幣,故而歷朝歷代皆以金銀爲錢。”

“而蜀地之交引,最初也並非朝廷爲之,而是由川蜀的商人先爲之,之後百姓亦自以爲貨幣,之後的鹽引亦是如此。”

章越這話的意思,貨幣這東西,並不是朝廷說他值多少錢就值多少的。

比如蜀漢直百五株在國內能換一百枚五銖錢,到了吳國卻只能換十枚五銖錢。於是吳國用換來的直百五株到蜀國境內,當一百枚五株錢使……後來東吳有過之無不及的發明了大泉N千系列。

這等手段亂世時可勉強爲之,但太平盛世爲之就是找罵。

另一個時空歷史上蔡京爲了解決錢荒問題,先鑄當十錢,當十錢在民間兌換價格不同,在陝西等地一錢當十錢,在荊湖淮南能當五,在江浙則只能當三,但在蔡京老家則不許流通……

正是這件事導致了蔡京第一次罷相。

相比較交引最早誕生於民間,而不是官方,交引是民間先默認它的貨幣價值,而不是官方賦予了他的貨幣價值。

這與鹽引一樣,朝廷根本沒想讓它作爲貨幣,但老百姓們選擇了它作爲了貨幣。

衆人心想,章越的意思莫非是讓朝廷大量發行百姓認可的交引和鹽鈔,來緩解民間的錢荒?

第194章 看人第1033章 Showhand是一種智慧(兩更合一更)第287章 唱名第203章 那人是誰?第550章 章惇和曾布第62章 縣令來道賀(第二更,求訂閱)第238章 商量第80章 莫欺少年窮第990章 入京(兩更合一更)第659章 圖窮匕見第1033章 Showhand是一種智慧(兩更合一更)第527章 新舊交替第491章 文官也敢打人?第176章 階級第10章 望族第959章 射中者得候第812章 大略第359章 試館職第637章 夫妻第627章 三舍人第682章 封賞第930章 表態第72章 食店第706章 經略安撫使第642章 執政會議第288章 賜對第978章 權臣奸臣第1015章 進退又何妨(兩更合一更)第845章 相互試探第395章 更替第496章 修齊治平(兩更合一更)第394章 急變第1047章 熟狀第1045章 農婦和牛(兩更合一更)第735章 想做的事第737章 面君第565章 朕不允第110章 說親(感謝書友小抽的金爺雙盟)第719章 出兵河州第400章 賜緋與魚袋第732章 師兄弟第308章 心流第479章 章家又出了兩個進士第317章 考後第95章 辦法第797章 受賀第525章 衣錦還家第191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明日更新第276章 殿試第804章 朕等不及第111章 江賊第328章 授等第333章 人情第201章 樊樓詩會第469章 青衣第493章 公用錢第800章 各自用力第652章 陝西宣撫使第423章 章越的用人之道第361章 新的官職第548章 老師得重用第164章 俯視第258章 真話第312章 良人第490章 罪己詔第252章 風雪第933章 指路第912章 返程第833章 獎率三軍第923章 九百一十五章沙堤第763章 韓絳回京第229章 吳府(感謝樂樂笑笑妮妮書友成爲本第18章 女同學第728章 推恩第797章 受賀第936章 蔡確的書房第584章 安居平亂第167章 相談第670章 將帥分歧第627章 三舍人第895章 鬥爭第886章 事情鬧大第507章 梯子沒了第818章 便商貿第872章 好岳父第370章 崇政殿說書第859章 支持或反對第667章 初出茅廬第337章 強幹之法第201章 樊樓詩會第283章 平邊策第819章 誰支持?誰反對?第189章 相人第794章 短兵相接第494章 國士待之第795章 三道營牆第50章 行卷第332章 雪泥鴻爪第549章 曾鞏和章俞
第194章 看人第1033章 Showhand是一種智慧(兩更合一更)第287章 唱名第203章 那人是誰?第550章 章惇和曾布第62章 縣令來道賀(第二更,求訂閱)第238章 商量第80章 莫欺少年窮第990章 入京(兩更合一更)第659章 圖窮匕見第1033章 Showhand是一種智慧(兩更合一更)第527章 新舊交替第491章 文官也敢打人?第176章 階級第10章 望族第959章 射中者得候第812章 大略第359章 試館職第637章 夫妻第627章 三舍人第682章 封賞第930章 表態第72章 食店第706章 經略安撫使第642章 執政會議第288章 賜對第978章 權臣奸臣第1015章 進退又何妨(兩更合一更)第845章 相互試探第395章 更替第496章 修齊治平(兩更合一更)第394章 急變第1047章 熟狀第1045章 農婦和牛(兩更合一更)第735章 想做的事第737章 面君第565章 朕不允第110章 說親(感謝書友小抽的金爺雙盟)第719章 出兵河州第400章 賜緋與魚袋第732章 師兄弟第308章 心流第479章 章家又出了兩個進士第317章 考後第95章 辦法第797章 受賀第525章 衣錦還家第191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明日更新第276章 殿試第804章 朕等不及第111章 江賊第328章 授等第333章 人情第201章 樊樓詩會第469章 青衣第493章 公用錢第800章 各自用力第652章 陝西宣撫使第423章 章越的用人之道第361章 新的官職第548章 老師得重用第164章 俯視第258章 真話第312章 良人第490章 罪己詔第252章 風雪第933章 指路第912章 返程第833章 獎率三軍第923章 九百一十五章沙堤第763章 韓絳回京第229章 吳府(感謝樂樂笑笑妮妮書友成爲本第18章 女同學第728章 推恩第797章 受賀第936章 蔡確的書房第584章 安居平亂第167章 相談第670章 將帥分歧第627章 三舍人第895章 鬥爭第886章 事情鬧大第507章 梯子沒了第818章 便商貿第872章 好岳父第370章 崇政殿說書第859章 支持或反對第667章 初出茅廬第337章 強幹之法第201章 樊樓詩會第283章 平邊策第819章 誰支持?誰反對?第189章 相人第794章 短兵相接第494章 國士待之第795章 三道營牆第50章 行卷第332章 雪泥鴻爪第549章 曾鞏和章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