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 治蕃策論

十月末。

正是洮州岷州蕃部過冬的時候。

洮州耕種的地域主要是大夏河(灕水)一線,大夏河下游出土門關至河州,這裡是盆地平原比較適合於耕種。

而大夏河上游則多深谷河川,而鬼章部邊廝波結的居城一公城正建於崇山峻嶺之間。

一公城又稱八角城,八角城不是想象中八角,而類似於鐵十字的那等八角狀。

在一公城左右的高山上,都修建着梯田,左近則是高原,羊羣如羣星般點綴在坡地上,牧人正在放牧,在羊羔綿長的鳴叫中,悠悠的白雲掠過,使這雲端間的牧場時隱時現。

幾十頭騾馬組成的商隊緩緩地進入一公城中。

邊廝波結聽了商隊稟告得知一個事實,那就是宋軍軍隊的回易已是斷了,原先依賴於軍隊回易的各個民間私市也是越發艱難。

而在河州宋人新設了一個官辦榷場。

榷場的生意甚是公道,不少蕃部都往榷場貿易,問題是榷場只允河州蕃部進入榷場買賣,但對於洮州蕃部卻有諸多限制。

如今山裡的糧食和鹽都很缺,宋人禁止軍隊回易,一下子洮州蕃部買糧的通路都斷了,私市裡能流通的鹽和糧食都不多,而且很貴。

他們必須去岷州,河州的榷場換鹽換糧不可。

意識到這一切的邊廝波結站在一公城的城頭上,看着這片土地冷笑道:“終於來了嗎?爲了對付我鬼章部,宋人不惜將軍隊回易都停了,寧可付出這麼大的功夫,也要讓我們鬼章部衣食無着?”

邊廝波結並非自言自語,站在他一旁的是一個漢人謀士。

他的漢話長進很快,都是跟着這位漢人謀士學的。對方是秦州一名不第秀才,鬱郁不得志多年。邊廝波結聽過當初李元昊用了漢人秀才張元,吳昊方纔有了霸業。

邊廝波結對於從漢地來的人也格外尊重,這纔得到了這位漢人謀士輔佐。

邊廝波結對這位漢人謀士格外器重,以師事之,並且每日都學習漢人的文化。而這名漢人謀士也邊廝波結也是死心塌地,將一套屠龍之法盡數教之。

這一次派人用重金賄賂單押司至汴京散佈章越不利罪狀的計謀正是這位漢人謀士所出。

漢人謀士對邊廝波結道:“無妨,宋朝皇帝對於領兵在外的大將素來猜忌,只要隔三差五地將他不利於他消息送入宋廷中,遲早對方要走人,當初木徵便用這一計對付王韶。我們照着辦,不出數月章經略便調回汴京了。”

這漢人謀士說得沒錯,木徵當初派人上汴京告狀,說自己是宋朝的臣子,並與宋人約定如何如何,結果卻章越卻步步緊逼不得不反,此事還驚動了文彥博,馮京等人在御前討論過此事,當時又正好王韶的心腹王仲通和黃察被高遵裕派人抓了。

拿着把柄在手的高遵裕要告御狀,最後幸虧章越,王韶二人打破熙州,這才解決後患。

邊廝波結聽了漢人謀士獻計道:“聽說已經有山南已由五六個部族暗中向宋人納質,於熙州州學中就學,這才獲得了榷場市易的資格,我殺之不絕,怕以後會有更多蕃部……”

漢人謀士道:“大王,如今必須忍耐。”

邊廝波結長嘆一聲,他不知道缺鹽的族人可以忍耐多久。

……

熙州城,嘉州防禦使,新賜名爲趙思忠的木徵返回故地。

天子爲了籠絡趙思忠,給他在京裡修建了豪華的居處,其規模還更勝過當初賜予章越的府邸。

章越書信給天子請求讓木徵返回熙州,利用他的影響力招撫山南蕃部和河湟蕃部,不過此事遭到翰林學士王璉的反對,說熙河路中蕃部首領狡黠無人過於木徵,今日所降乃迫不得已,並非真正有向漢之心。若使木徵居熙州,當地蕃人都是他的心腹,一旦夏國或董氈出兵攻打河州熙州,木徵必爲內應,到時候熙河的大好形勢將毀於一旦。

不過章越卻上疏據理力爭。見章越如此堅持,天子和二府還是相信章越的眼光和判斷,讓木徵又重新返回了熙州。

天子讓木徵的母親妻兒都住在通遠軍,其母賜姓李,爲遂寧郡太夫人,還每個月賜脂粉錢三十貫,其妻俞龍七爲安定郡君,次妻結施卒爲任和縣君,同時從河州熙州撥田五十頃給木徵,同時又給木徵兩位妻子各十頃良田,可以厚賜至極。

作爲防禦使的木徵是正刺史,非遙郡刺史可比,如今熙河就兩個正刺史,一個是高遵裕,一個是木徵。

木徵的官位比高遵裕還高,不過卻沒有理事。

而半年不見木徵倒是胖了幾分,神情氣度都與往年不同了。

章越爲木徵設宴接風,席間木徵道:“啓稟樞學,此番我木……趙思忠返回熙州,唯有盡心盡力爲皇宋盡忠,希望能主熙州河州羌部之事,以報樞學的不殺之德。”

這木徵半年不見無論是漢話,還是漢人的官場規矩都學了不少。不是如以往一口一個龍圖地稱呼了。這也是入鄉隨俗了……章越道:“防禦使方回熙州,章某不敢奏然以重任煩之,不如先爲岷州鈐轄如何?”

一路武將排名是路總管,副總管,路鈐轄,路都監,下面纔是州鈐轄,州都監。

如今熙州蕃部兵馬由木徵弟弟瞎吳叱(趙紹忠)統帥和河州蕃部由包順統帥,章越不可能讓木徵再染指這二州,所以讓他爲岷州鈐轄。

岷州如今雖爲宋軍佔領,但此地和洮州一般,多山多河谷,蕃部又是散居其中,宋軍所能控制的只是幾個要害的堡寨,一旦鬼章部從洮州攻岷州,怕是有不少蕃部會響應他們。

章越讓木徵爲岷州鈐轄的目的就是用他威望來招攬當地蕃部。

木徵此番也是抱着姑且試一試的心情,沒料到章越真的信任他,對他委以兵權也是喜出望外。

當即木徵稱謝告退。

木徵走後,不少官員將領得知木徵出任岷州鈐轄都是憂心忡忡,集體至經略府中反對章越讓木徵出任岷州鈐轄之事,言其心反覆難測,一旦作亂起事後果不堪設想。

章越見衆將反對早有所料,笑着道:“羌人天性畏懼貴人,木徵本爲貴人招撫岷州蕃部,正是方便。”

“再說如今岷州蕃部不爲大宋所用,便爲邊廝波結,冷雞樸所用,我讓木徵不帶一兵一卒至岷州招攬,正是爲了大局考量。”

章越上奏天子說熙河六州一共拓地三千餘里,但是治下都是蕃部,真正要讓這些蕃部融入大宋談何容易,這不是幾年,而是要幾十年方能讓蕃人們真正的漢化。

如今宋軍重兵屯駐於熙州河州這兩個深入西夏青唐突出部裡,而腹裡岷州洮州則是薄弱之處,這裡的羣山深谷聚居了好幾十萬人的山南羌部。

作爲第一道階梯和第二道階梯的交界處,以羈縻或直轄都不是很好的治理方式。

直轄就要屯兵,屯兵的話後勤補給上不去,管理的難度太大,而羈縻又怕當地蕃人作亂。

如今洮州未附,岷州不穩,若章越不徹底解決岷州,洮州就沒辦法實現北取青唐,東制西夏的戰略目的,那麼他獻給天子的平河湟策也就成了一紙空談,淪爲了他人口中的笑柄。

還有一件事,他知道如今王安石因市易司的事相位不穩。一旦王安石罷相,宋朝可能會轉爲戰略收縮,所以他想在王安石罷相前一勞永逸地解決河湟之事。

說服了衆將後,章越反覆考慮下一步人選。

章越第一個考慮的是章楶。不過如今章楶知河州,這裡是軍事重地,是面對青唐,洮州,西夏的第一線,不可輕動。

而如今知岷州的則是沈括,沈括才幹是不錯,但爲人有些死板,在變通上差了一些。

況且沈括統籌全州之事,也沒有精力幫自己盯着木徵。

所以章越思來想去敲定了一個人選。

片刻後熙州掌書記遊師雄出現在章越面前,章越對他道:“我準備讓你去岷州爲招撫蕃部事,你收拾一下,過幾日與木徵一起出發。”

遊師雄沒有二話當下接令。

章越對遊師雄叮囑道:“岷州蕃部之招撫不同於其他,你需考量清楚。蕃部也是人心肉長的,你以兄弟子女般待之,他們也會以兄弟子女般回報。”

“不過此事不可一概論之,無論你如何待這些蕃人,他們也會一分爲三,切記不是一分爲二,如此容易貿然將岷州的蕃人分爲忠宋,或叛於宋之人。”

“眼前之事需具體而論之,一分爲二已是不對,更不可一刀切,如此辦事即草率顢頇了。”

遊師雄問道:“敢問大帥如何一分爲三呢?”

章越道:“真正鐵了心忠宋和叛宋的蕃部都是少數,大部分蕃部都是居二者之間,但能左右岷州局勢的也是這些人。故而我們的氣力要用在抓兩頭帶中間上,忠於大宋的蕃部要封官厚賞,允其進入榷市,叛於大宋的則必須予以立即剿滅,如此處於中間的蕃部便自然而然懂得如何辦了,適當以引導便可以蕃制蕃了!”

第418章 董事會第707章 面授機宜第146章 學詩第79章 蘇州來人了(兩更合一更)第436章 擊石震虎第835章 兵臨城下第56章 焚香禮進士第719章 出兵河州第646章 閒居第391章 仁君第824章 治蕃策論第1024章 章惇回京第857章 齊家治家第250章 君心似我心第182章 章越的決定第425章 宴遇王安石第678章 凱旋第194章 看人第143章 詩第51章 小溪西流第38章 仙霞嶺請假第741章 叔侄第320章 相交第1025章 一之(兩更合一更)第442章 小別勝新婚第939章 失落的呂惠卿第512章 不可用之第160章 見面第504章 似曾相識第776章 正副之爭第826章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第972章 戰爭威脅第404章 謝過章學士第543章 百年無事扎子第850章 仰仗章公第1015章 進退又何妨(兩更合一更)第244章 王安石第723章 平定河州第686章 燈火第976章 洮水大捷第537章 熙寧元年第193章 價值第21章 師兄弟第787章 解圍第28章 借書明日更新第1012章 投機第606章 皇帝一句話頂你一車話第965章 你回去和遼主交待吧第154章 買賣第103章 珍惜第61章 二哥中進士了(求訂閱)第664章 首戰告捷第290章 謝恩(謝柳神輕語盟主)第859章 支持或反對第484章 翁婿聯手第63章 榜帖(第三更,求訂閱)第106章 瀑布第841章 西北凱旋第624章 寒門出身第242章 玉簪第281章 等次第158章 我的地盤第198章 上元夜第460章 彈劾任守忠(第二更)第173章 傳頌第280章 喜事第53章 挑戰第27章 二哥又坑我第58章 考取第110章 說親(感謝書友小抽的金爺雙盟)第692章 約降第455章 人才第347章 兄弟恩怨第437章 章越射虎單章第550章 章惇和曾布第93章 入京否第44章 寒門貴子第921章 賢相否第294章 及第之日第802章 歷史的大勢第124章 打車第831章 這錢朕給了第597章 正反之論第139章第566章 蘇氏兄弟第57章 神童詩第490章 罪己詔第546章 又在使絆子第701章 章黨第1045章 農婦和牛(兩更合一更)第125章 改專業第1046章 睥睨衆官第944章 探病第13章 求學第1007章 韓絳回京(兩更合一更)第291章 催婚第336章 見王安石
第418章 董事會第707章 面授機宜第146章 學詩第79章 蘇州來人了(兩更合一更)第436章 擊石震虎第835章 兵臨城下第56章 焚香禮進士第719章 出兵河州第646章 閒居第391章 仁君第824章 治蕃策論第1024章 章惇回京第857章 齊家治家第250章 君心似我心第182章 章越的決定第425章 宴遇王安石第678章 凱旋第194章 看人第143章 詩第51章 小溪西流第38章 仙霞嶺請假第741章 叔侄第320章 相交第1025章 一之(兩更合一更)第442章 小別勝新婚第939章 失落的呂惠卿第512章 不可用之第160章 見面第504章 似曾相識第776章 正副之爭第826章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第972章 戰爭威脅第404章 謝過章學士第543章 百年無事扎子第850章 仰仗章公第1015章 進退又何妨(兩更合一更)第244章 王安石第723章 平定河州第686章 燈火第976章 洮水大捷第537章 熙寧元年第193章 價值第21章 師兄弟第787章 解圍第28章 借書明日更新第1012章 投機第606章 皇帝一句話頂你一車話第965章 你回去和遼主交待吧第154章 買賣第103章 珍惜第61章 二哥中進士了(求訂閱)第664章 首戰告捷第290章 謝恩(謝柳神輕語盟主)第859章 支持或反對第484章 翁婿聯手第63章 榜帖(第三更,求訂閱)第106章 瀑布第841章 西北凱旋第624章 寒門出身第242章 玉簪第281章 等次第158章 我的地盤第198章 上元夜第460章 彈劾任守忠(第二更)第173章 傳頌第280章 喜事第53章 挑戰第27章 二哥又坑我第58章 考取第110章 說親(感謝書友小抽的金爺雙盟)第692章 約降第455章 人才第347章 兄弟恩怨第437章 章越射虎單章第550章 章惇和曾布第93章 入京否第44章 寒門貴子第921章 賢相否第294章 及第之日第802章 歷史的大勢第124章 打車第831章 這錢朕給了第597章 正反之論第139章第566章 蘇氏兄弟第57章 神童詩第490章 罪己詔第546章 又在使絆子第701章 章黨第1045章 農婦和牛(兩更合一更)第125章 改專業第1046章 睥睨衆官第944章 探病第13章 求學第1007章 韓絳回京(兩更合一更)第291章 催婚第336章 見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