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 來府一趟

次日殿議。

王安石又精神抖擻地返回廟堂上,向官家陳奏《方田均稅法》。

此刻文彥博,吳充,馮京,王珪,蔡挺諸相對王安石都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換了誰經過昨日那麼狼狽的打擊,都要意志消沉個十天半個月,玻璃心一點的被氣個一病不起,甚至直接嗝屁的。

但王安石完全沒有這般,昨天被唐坰在百官面前折辱,今日便又重新站在廟堂上聲音洪亮地與文彥博等官員辯論起新法,其邏輯條理之清晰,思維之縝密,與往日沒什麼兩樣。

任誰也不由佩服此公意志之強,鬥志之堅,真是無人可及。

在場自文彥博以下都是自愧不如。

甚至被彈劾之後王安石如何也要裝模作樣地辭個相,爭取一下朝野上下輿論支持和同情,等官家再下幾道聖旨起復你的時候再出山。

王安石連裝也懶得裝,今日就要在廟堂上推動方田均稅法,昨日還在廟堂上所言辭相的話簡直如…

這哪裡是辭相的樣子?忘得太快了。

越遭打擊越是堅韌,天下沒有任何事可以阻撓此公推行變法之決心。

幸災樂禍還沒一個晚上的文彥博等人,身不由己地在官家面前與王安石爭論這方田均稅法。

王安石言:“方田均稅法,分爲二者,一爲方田,即以四十一傾六十六畝一百六十步爲一方,地分五等,以止隱匿之田。”

“一爲均稅,各州縣糾察田畝隱匿的情況,免去有田無賦和無田有賦之情。先由京東路行之再推行至各路!”

文彥博則道:“方田均稅法並非新法,臣記得在景祐,慶曆,皇佑,嘉祐都曾推行過。不過此法推行下去,阻力很大,曾是數試數罷。歐陽永叔當年曾大力推行過,最後也是不了了之。”

官家問道:“此法之弊在何處?”

文彥博道:“多稅少稅倒尚在其次,最大的難處,就是將田產公之於朝廷。”

“一旦清查之後,以後似宗室,外戚,官員一共有多少田畝,地方官府知之,然後朝廷亦知之,以往隱匿寄名之法皆無用了。”

王安石道:“兼併之戶催之不足惜。”

文彥博道:“不僅是兼併之戶,連地方二三等戶也不安心,自家雖有仨瓜倆棗,但也怕從此被官府惦記上了。”

“這天下十之七八的田畝,誰敢將其來路告訴給官府呢?”

“故而方田均稅法數行數廢?難處也在於此。”

王安石道:“若是此法不行,天下之人多營不正之財,蠅營狗苟之輩只會更多不會更少。千載暗室,一燈即明!”

文彥博搖了搖頭。

吳充道:“臣以爲能查出多少是多少。”

馮京則道:“臣擔心是豪強之戶無從下手,反是有田產中下戶反成了官府的替罪之羊。”

……

方田均稅議一段落,官家言道:“浙江役錢多有上戶出六百貫者,若如此多取之無妨,唯五等戶錢不多,免去如何?”

王安石聽了心底一凜。

他與韓絳的政治分歧就在於要不要徵收助役法的下戶免役錢。

並且吳充,章越都是支持韓絳這一觀點的。

但王安石堅持一定要徵收下戶免役錢,官家如今支持免稅這個觀點,難道有啓用韓絳這一派的意思嗎?

王安石出言反對道:“一等戶出六百貫錢並非情願,然而爲了催兼併當如此,當然或許也有情願者出六百貫的。至於大多數人出錢,並非吝嗇錢財,而是擔心遭到朝廷的刑罰。”

“第五等戶出錢或許不多,但這是在如今寬年之下,如果遇災年,要募民役興修水利等不足。臣以爲只要陛下不將此錢用作池苑侈服之享,多取則不爲虐也。”

“如今豐年尚且不取,若遇凶年難道強迫百姓們取之?”

官家道:“可是即便豐年之時,地方官府亦有強取五等戶錢。”

王安石道:“這是因爲地方朝廷未有役錢之故,只要朝廷財用日漸豐足即是,助役法即爲便民,只要實行久了,百姓自樂輸不怨。官家生此意可是聽外人閒言閒語之故?”

官家聽了大爲不悅差一點道,朕已經爲你貶走了一個李評,焉還有另一個李評嗎?難道朕就沒有一點主張嗎?

可是王安石已是覺察到官家的不悅之色,從問浙江五等戶役錢之事看出,官家已有偏向韓絳,章越之意。

藉着此事來問自己。

顯然昨日唐坰的上奏,已令官家心底生出了嫌隙,這章越爲何九辭學士,一定要請郡地方呢?他是不是第二個李評呢?

官家問道:“王韶在西北經營如何?”

王安石心底一凜正要言語,一旁吳充已是言道:“啓稟陛下,臣聽聞王韶在西北與景思立不和,又與高遵裕不和,之前分兵去取岷州均未與二人商議。”

“如今岷州平而復叛,牽扯不少兵馬。”

王安石一聽頓時懷疑吳充已經得到踏白城丟失的消息。

一旁蔡挺道:“如今熙河未靖,但是湖南,廣南之處,章惇,沈起二人卻各引兵馬征討,契丹尚且虎視在側,一旦有所失,則生成大患。”

官家點了點頭。

吳充,蔡挺先後陳詞西北,但以往一向能言善辯的王安石對此卻一聲不吭,此舉實在是十分的反常。

文彥博何等人物,最擅長查探人心的他立即敏銳地察覺到這一點,其後蔡挺,王珪也是反應過來。

文彥博出言笑着道:“我聽聞朝野裡近來有傳聞說西北之役都是王韶之功,章越不過借其功也,此話不知是不是空穴來風?”

吳充亦非常湊趣地笑道:“是啊,我也聽聞了,也不知是從何而起呢?”

有些東西不能擺到檯面上,但旁敲側擊都是可以的。

文彥博,吳充說完看向王安石的臉色。

官家亦問道:“真有此說嗎?”

王安石沉默片刻後道:“似王韶着實是有大功於朝廷,但奪取熙河五州首功還是在章越。”

文彥博大笑,王珪等宰相等紛紛道:“此至論也!”

官家也是欣然地點了點頭,王安石這話還是說得客觀的。其他的官員不知道內情,但宰執們能不知道嗎?

熙河首功在於章越,這是之前官家與宰相們的一致意見。

退了朝後,王安石對元隨吩咐道:“讓章度之到我府上來一趟!”

第636章 知制誥第778章 就事論事第204章 人可找到了?第326章 入對第363章 不可亂說話第98章 建陽(感謝~~愛啊!~~雙盟,)第749章 九辭學士第292章 贈花第931章 工匠也可爲官第178章 韓相公第1020章 雪夜下湟州第398章 升官與賞賜第533章 呂家提親第929章 拉攏第1002章 國事與恩怨第528章 跋扈的宰相?第106章 瀑布第825章 名將來投第395章 更替第517章 臨軒策問第214章 大佬的論斷第17章 山間歲月第452章 章府喜事第504章 似曾相識第851章 抵京第327章 奏對第851章 抵京第168章 易否第683章 功歸人,過攬己第408章 改變第333章 人情第51章 小溪西流第228章 秋夜第137章 府元第640章 整治太學第128章 吃蟹(感謝罐裝冬瓜茶成爲盟主)第411章 落幕或開始第986章 交鋒第289章 殿上詩第5章 破案(感謝書友歷史啥時真實盟主)第472章 轉對之制第201章 樊樓詩會第275章 爲何偏偏是你第557章 透漏消息第766章 齊家第29章 寓教於樂請假第795章 三道營牆第628章 章卿幾歲?第529章 你是我的伯樂第127章 說親第889章 版本不同第981章 宰相忽悠皇帝第823章 得加錢第927章 想罵就罵第842章 還是女婿好啊第244章 王安石第156章 客人第723章 平定河州第87章 星河第910章 夢筆山下第24章 章氏族學第281章 等次第189章 相人第969章 駐真定府第363章 不可亂說話第880章 臣有三策第4章 縣城(感謝書友Joyii首盟)第452章 章府喜事第890章 國是第287章 唱名第868章 事先第450章 伸手要錢的皇帝第727章 回京?第238章 商量第771章 改變第453章 撕破臉第719章 出兵河州第898章 提條件第587章 同道不同心第272章 逛逛第853章 委屈你出山助朕第1032章 閩地一寒門第45章 圈套第302章 大科名世第542章 王安石進京(感謝曹面子書友成爲盟第424章 婚姻第142章 宴集第870章 交換第499章 西北大捷第446章 投名狀第418章 董事會第1006章 元隨傔從(兩更合一更)第289章 殿上詩第519章 民望第524章 省元第50章 行卷第206章 成功第93章 入京否
第636章 知制誥第778章 就事論事第204章 人可找到了?第326章 入對第363章 不可亂說話第98章 建陽(感謝~~愛啊!~~雙盟,)第749章 九辭學士第292章 贈花第931章 工匠也可爲官第178章 韓相公第1020章 雪夜下湟州第398章 升官與賞賜第533章 呂家提親第929章 拉攏第1002章 國事與恩怨第528章 跋扈的宰相?第106章 瀑布第825章 名將來投第395章 更替第517章 臨軒策問第214章 大佬的論斷第17章 山間歲月第452章 章府喜事第504章 似曾相識第851章 抵京第327章 奏對第851章 抵京第168章 易否第683章 功歸人,過攬己第408章 改變第333章 人情第51章 小溪西流第228章 秋夜第137章 府元第640章 整治太學第128章 吃蟹(感謝罐裝冬瓜茶成爲盟主)第411章 落幕或開始第986章 交鋒第289章 殿上詩第5章 破案(感謝書友歷史啥時真實盟主)第472章 轉對之制第201章 樊樓詩會第275章 爲何偏偏是你第557章 透漏消息第766章 齊家第29章 寓教於樂請假第795章 三道營牆第628章 章卿幾歲?第529章 你是我的伯樂第127章 說親第889章 版本不同第981章 宰相忽悠皇帝第823章 得加錢第927章 想罵就罵第842章 還是女婿好啊第244章 王安石第156章 客人第723章 平定河州第87章 星河第910章 夢筆山下第24章 章氏族學第281章 等次第189章 相人第969章 駐真定府第363章 不可亂說話第880章 臣有三策第4章 縣城(感謝書友Joyii首盟)第452章 章府喜事第890章 國是第287章 唱名第868章 事先第450章 伸手要錢的皇帝第727章 回京?第238章 商量第771章 改變第453章 撕破臉第719章 出兵河州第898章 提條件第587章 同道不同心第272章 逛逛第853章 委屈你出山助朕第1032章 閩地一寒門第45章 圈套第302章 大科名世第542章 王安石進京(感謝曹面子書友成爲盟第424章 婚姻第142章 宴集第870章 交換第499章 西北大捷第446章 投名狀第418章 董事會第1006章 元隨傔從(兩更合一更)第289章 殿上詩第519章 民望第524章 省元第50章 行卷第206章 成功第93章 入京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