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西北大捷

第499章 西北大捷

崇政殿內,百官們皆是喜氣洋洋,連韓琦,曾公亮,歐陽修等宰執,及文彥博等樞府官員也都是穿了一身吉服至殿上向官家道賀。

自宋軍連敗於西夏後,已是有多久沒有這樣一番吐氣揚眉的大勝了。

而官家坐在崇政殿上面無表情地接受了百官的朝賀。

衆官員們都是由衷地從心底佩服,這纔是人君之表,喜怒不動於色。之前官家在仁宗皇帝大喪時不哭,如今宋軍大勝時不喜,可知官家這養氣的功夫已是深至了極致。

不過也有些官員則是奇怪,官家不苟言笑是可以理解,但怎麼看起來反而有些悶悶不樂呢?這也太奇怪了,宋軍好容易在西北打了場大勝戰,挽回了國家對西夏屢戰屢敗的顏面,但官家也不應該是這個不喜反憂的反應麼?

當然也有的官員看到了第三層,這莫非就是范文正公所言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麼?

果然我等與官家的境界相比還是遠遠不夠啊。

當然還有官員認爲這一次大捷,完全是邊臣故意掩敗爲勝,實際上宋軍大敗於西夏,故而官家不得已要裝作打勝了的樣子接受百官朝賀,實際上卻是暗暗發愁。

這一波的官員可謂站在了大氣層。

無論怎麼說,官家便是如此,全程無表情地接受了百官的拜賀。

到了後殿時,韓琦,文彥博等兩府宰執入座,商議大勝的後續之事。

文彥博先與官家講了此戰的經過。

八月時夏主李諒祚爲報夏使被章越等折辱之仇,興兵十萬進犯大順城,柔遠寨。

環慶路經略安撫使蔡挺分兵駐守,他認爲大順城堅固,並未派重兵防守,只是命士卒在城外多布鐵蒺藜。而柔遠寨城防不固,故派副總官張玉駐重兵防守。

李諒祚屢攻大順城不克,親自至城邊督戰,被宋軍的強弩射透其甲,李諒祚見打不下大順城又轉攻柔遠寨,結果張玉率軍三千夜襲夏軍,夏軍潰敗。

而夏軍敗績,西北震動,秦州籤判王韶乘西夏敗退之勢,擊敗青唐番人聲威大震,得到了三萬番人歸附。

故而陝西轉運使薛向將兩事並作寫入露布進京告捷,宣告大順城之戰獲勝,同時稟告李諒祚知罪言開戰之事乃邊吏所爲,故而遣使來求和。

韓琦,文彥博在朝多年了,都是老狐狸那等,他們看得出蔡挺所報的大順城之戰雖勝,但不足以稱作大勝。

不過宋軍被西夏人壓着打了十幾年了,好容易有一場防守反擊的勝利,稱作大勝也不爲過。

同時西夏請和也是老套路。

韓琦,文彥博都表態道:“夏人請和不過是故計,不可當真。”

歐陽修亦道:“陛下,臣以爲夏人狡獪多詐而善謀,強時則叛,弱時則請和。叛亂時則利於擄掠,侵犯邊境,請和時則多請歲幣,開放鹽禁,故而自慶曆以來本朝向西用兵,西夏人叛服不常,守臣至今未得要領。”

官家問道:“那還是繼續打下去不成?”

歐陽修道:“宋夏交惡,曲在元昊,而用兵之禍,乃朝廷不得已而爲之。天下百姓皆支持朝廷向西夏用兵。”

官家搖頭道:“朕看還是趁着此番大勝先與西夏人議和便是。”

對官家來說,擊退西夏便好了,如此朝堂上還有更重要的事來辦。

副樞密使陳昇之上前奏道:“若要議和,至少也要讓夏人送質子入朝,並歸還靈州,如此方可答允。”

不過官家仍是急於趁勝議和,衆大臣們都只好答允了。

韓琦道:“陛下,此番大順城之戰多虧守臣蔡挺謀略得當,應該重賞纔是,還有王韶出其不意招降三萬番人,其功更在蔡挺之上更當重賞。”

“臣還記得是章越舉薦王韶出任邊臣,此舉薦之功亦當賞賜。”

韓琦說完,頓見得官家臉上不好看了。

在場幾位宰相都知道,蔡挺是誰?之前剛剛被貶出京的諫官蔡抗的親弟弟。

還有舉薦王韶的章越……

這賞賜該如何給呢?

而此刻章越帶着家小三十多人,行走在汴京的街道上,離他不遠處便是城門。

章越騎在馬上看着這一幕幕熟悉的景色,而十七娘母子則留在馬車之中。

熙熙攘攘地人羣,八月的暴雨令汴京成爲澤國,但如今一切災害過去,汴京城又是當初那繁華熱鬧的汴京城。

章越乘馬行走,忽聽身後傳來急促的馬蹄聲。

“度之,度之!”

章越回頭一看,原來是韓忠彥。

章越勒停了馬。

韓忠彥責道:“度之,怎麼好不辭而別呢?”

章越道:“也不算不辭而別吧,我就住在汴京近郊,你有空隨時可來看我,只是怕以後你貴人多忙,看不上我這一介草民而已。”

韓忠彥上下看了章越一眼笑罵道:“你這拐彎抹角地罵誰呢?我韓大是那等捧高踩低的小人麼?快與我賠不是,否則要你好看。”

章越笑道:“好了,韓大官人,是我說話沒分寸行了吧。有勞你,還特意來送我。”

韓忠彥笑道:“誰送你來着,是了,我方纔聽說了西北捷報了,王韶在古渭寨招撫三萬番人。他如今已是奏請朝廷在古渭寨改寨設軍。”

“度之你可知道,朝廷有多少年沒有開疆擴土了,若設軍之事成功,這件事便是值得大書特書的功勞。不僅王韶有封賞不說,你是舉薦王韶之人也是有功勞,官家一高興如此就不用罷官。”

“我是急着來告訴你此事的。”

章越聞言笑了笑,倒不是爲自己,而是爲了王韶。此人這一次倒是真的出頭了,立下了這麼大的邊功,封賞肯定是有的。

章越道:“我當初與你說王韶似班定遠,你如今可是信了吧。”

韓忠彥大笑道:“信了,信了,度之你真是慧眼識珠啊,從哪裡找得如此厲害的人,能文能武立下這等功勞。”

章越道:“這等識人的本事我還能教給你了?”

二人說說笑笑,韓忠彥道:“爹爹說他會向官家保薦你復官,你暫不用先走,在此多等候一二,估計會有旨意。”

章越聽了心想,若是這時候皇帝又啓用自己,如何辦呢?

想到這裡,章越看向了皇宮的方向。

而此刻三司之中,韓絳與蔡京正在談話。

蔡京將交引所運轉之事一一稟告給韓絳,其實這幾年來章越幾乎作了甩手掌櫃,交引所內大小之事都是由蔡京一手操辦的。

蔡京講完後,韓絳對他的精明能幹讚歎不已道:“元長,真可謂是奇才矣,真恨不得早知元長三年。”

蔡京心底大喜,面上謙虛地道:“下官有什麼本事,這一切都是章判監傳授的。”

韓絳見蔡京不將功勞攬在自己身上,而是推讓給自己的舉主章越更爲欣賞。

韓絳當即讓蔡京坐在自己的下首言道:“你是否有意仕途上更進一步?”

蔡京垂下頭掩飾住心底的狂喜言道:“元長以後一切唯計相之命是從。”

韓絳點了點頭道:“那以後我便作你的舉主吧。”

蔡京激動得幾乎渾身顫慄,他知道因爲章越的舉薦,他得到了韓絳的賞識和信任,一條青雲之路於他面前正緩緩展開。

而此刻在皇宮之中。

官家聽了韓琦之言道:“如今還是以議和爲重,若是大肆渲染邊功,會令邊將生出尋釁之心來。這古渭寨設軍也是暫時放一放。”

“依朕看來,便手詔褒獎蔡,王二人便是。”

韓,文二人都吃了一驚,這麼大的功勞僅僅是寫個詔書嘉獎一番就是了?

韓琦道:“陛下,若是如此怕是會寒了邊臣們的報國之心啊。”

官家道:“韓卿所言朕是明白的,朕也沒有說現在不賞,以後再尋另一個由頭賞了便是,如今需早與夏人議和爲上。”

說到這裡,官家擺了擺手表示不必再議了。

韓琦堅持道:“韓王二人可慢慢封賞,但是陛下以章越之才,如此放他罷官,朝廷怕是損失了一個人才啊?”

官家道:“人才?本朝最不缺的便是人才。依朕看蘇軾之才便勝過章越,還有這一次制舉的範百祿與李清臣亦是人才。”

……

章越目光從皇宮處收回後,對韓忠彥道:“師樸,你是不是戲文看得太多了,以爲每一個皇帝都可以在最後一刻明辨忠奸,幡然悔悟麼?”

“或許他們也知道誰是忠奸,但是即便是明知道錯了也不會改的,因爲他們覺得人才那麼多,缺你一個也不過是太倉失一粟而已。既是要爲官,我從第一日起便告訴自己,不要將自己當一回事。”

韓忠彥急道:“度之……你真的不等一等麼?”

章越失笑道:“師僕多謝你的好意了,以今上的性子是萬萬不會將我召回的。”

說完章越在馬上向韓忠彥抱拳,策馬而去。

韓忠彥聽得章越忽然放聲長吟道:“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韓忠彥在馬上看着章越的背影遠去,也不知過了多久,下人送了一封信來。

韓忠彥看了信後,用力地在空中一抽馬鞭言道:“神了,真如他之所料。”

Ps:歷史上大順城之戰是治平三年四月打的,提早了半年左右。

(本章完)

第875章 女色第1057章 今之國是乃伐夏(第二更)第478章 岳父回京第854章 推辭和接受第660章 不服者如何第767章 國事相托第205章 憑信(感謝kown1書友的盟主)第200章 此時此景第730章 大丈夫當馬革裹屍第1056章 宰相家的郎君(第一更)第820章 市易法利弊第809章 度之第751章 說客登門第709章 節鎮熙州第830章 平洮州之戰第981章 宰相忽悠皇帝第616章 改青苗法第83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95章 吳大郎君第753章 心腹之患第65章 二哥是章惇啊!(第五更)第757章 得不償失第615章 賞個執政作第238章 商量第718章 班底第173章 傳頌第883章 天下英雄唯使君和操耳第113章 入汴京明日更新第80章 莫欺少年窮第752章 人性第196章 村夫明日更新第293章 捷報傳家裡第358章 岳父的一席話第767章 國事相托第899章 呂惠卿的變通?第565章 朕不允第642章 執政會議第34章 進益請假第139章第910章 夢筆山下第353章 卻扇第208章 蒐集齋第877章 章呂分歧第316章 破天荒第979章 遼國的能臣(感謝一拾肆修書友上盟第881章 共識第631章 不易第1027章 又是上元節(第一更)第355章 夫妻第448章 天下第三至文第304章 光陰第449章 小人哉第532章 薦人的風險第731章 佈置第186章 三蘇父子第140章 李氏的眼光第638章 出身明日更新第167章 相談第972章 戰爭威脅第806章 集思廣益第299章 菊花落英否?第1042章 論孟第709章 節鎮熙州第419章 變革第306章 讀漢書第77章 經學究(感謝董建新1115書友的盟主)第259章 朋友圈第176章 階級第107章 見識第854章 推辭和接受第360章 章越授予何職?第487章 汴京大雨第781章 河州兵敗第291章 催婚第863章 宰執以下第一人第260章 孤臣(第一更)第30章 用六第722章 穩內安外第563章 蹀躞帶第139章第701章 章黨第284章 論名第402章 爲官一任造福百姓第14章 餅子第629章 商議第144章 心事第89章 看榜第429章 太平宰相第493章 公用錢第216章 靠自己第567章 論王安石第184章 好事第916章 安排差事第156章 客人第867章 補鍋第948章 第三人
第875章 女色第1057章 今之國是乃伐夏(第二更)第478章 岳父回京第854章 推辭和接受第660章 不服者如何第767章 國事相托第205章 憑信(感謝kown1書友的盟主)第200章 此時此景第730章 大丈夫當馬革裹屍第1056章 宰相家的郎君(第一更)第820章 市易法利弊第809章 度之第751章 說客登門第709章 節鎮熙州第830章 平洮州之戰第981章 宰相忽悠皇帝第616章 改青苗法第83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95章 吳大郎君第753章 心腹之患第65章 二哥是章惇啊!(第五更)第757章 得不償失第615章 賞個執政作第238章 商量第718章 班底第173章 傳頌第883章 天下英雄唯使君和操耳第113章 入汴京明日更新第80章 莫欺少年窮第752章 人性第196章 村夫明日更新第293章 捷報傳家裡第358章 岳父的一席話第767章 國事相托第899章 呂惠卿的變通?第565章 朕不允第642章 執政會議第34章 進益請假第139章第910章 夢筆山下第353章 卻扇第208章 蒐集齋第877章 章呂分歧第316章 破天荒第979章 遼國的能臣(感謝一拾肆修書友上盟第881章 共識第631章 不易第1027章 又是上元節(第一更)第355章 夫妻第448章 天下第三至文第304章 光陰第449章 小人哉第532章 薦人的風險第731章 佈置第186章 三蘇父子第140章 李氏的眼光第638章 出身明日更新第167章 相談第972章 戰爭威脅第806章 集思廣益第299章 菊花落英否?第1042章 論孟第709章 節鎮熙州第419章 變革第306章 讀漢書第77章 經學究(感謝董建新1115書友的盟主)第259章 朋友圈第176章 階級第107章 見識第854章 推辭和接受第360章 章越授予何職?第487章 汴京大雨第781章 河州兵敗第291章 催婚第863章 宰執以下第一人第260章 孤臣(第一更)第30章 用六第722章 穩內安外第563章 蹀躞帶第139章第701章 章黨第284章 論名第402章 爲官一任造福百姓第14章 餅子第629章 商議第144章 心事第89章 看榜第429章 太平宰相第493章 公用錢第216章 靠自己第567章 論王安石第184章 好事第916章 安排差事第156章 客人第867章 補鍋第948章 第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