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3章 你也算故人?

二人到一個安靜的偏廳中聊天,一旁有名精通琴藝的侍女在簾後輕輕的撫琴,下人放下簾子將賓客們的喧囂聲都隔在了外頭。

吳府的下人都退了出去,豪門的僕從都非常有眼色,知道什麼該出現,什麼時候該離開。

章越與馮京的政見有分歧。

這是二人一直心知肚明的事。

吳充一直要自己不要說話,那是因爲還輪不到他來做主,所以先平穩地過渡到執政而言,必須低調做人,否則似王珪那般幹了十幾年的翰林學士。

二人聊了會天,章越道:“如今章某也算是解甲歸朝,就是供顧問,參列一旁,最要緊的還是聽奉中書的安排。”

馮京笑道:“度之早已身在鳳池,遲早是大鳳爲老鳳。”

中書省有鳳凰池之稱,所以稱翰林學士大鳳,宰相是老鳳。

章越道:“章某豈敢比肩列位相公,眼下不敢奢談此事想先辦些實事,歷練一番。”

馮京道:“也好,宰相起於州部,這也是朝廷安排翰林學士兼判各寺的用意。”

章越道:“下官資淺爲學士以來是戰戰兢兢,不知相公有何鈞示?”

馮京則道:“我哪裡有什麼話,外頭常言,我在政府,於朝廷無所補益,又貶我說與王介甫爭而不力。”

章越道:“相公並非反對新法,只是天下之事寧可失之遲緩,卻不可失之急進。”

聽了這句馮京徐徐點了點頭道:“當初與我王介甫論法,天下事,不可急,但王介甫卻駁之,有一日行之,而立見效者,亦不可不急。若王介甫聽得我話,又何至於今日。”

章越知道馮京立場比司馬光更中立一些,所以有個爭而不力的說法,同時他與王安石私交也還過得去。

當初官家考慮異論相攪時,在讓馮京爲樞密副使與王安石有一番爭論。王安石不喜歡馮京,貶低了一頓後,官家說不然讓司馬光來。王安石立即改口,還是馮京算了。

章越道:“我記得當初相公曾言,朝廷立法,本意出於愛民。然措置之間,或有未盡。但開天下之議,便者行之,有不便者,不吝改作,則天下受賜。”

“在廣開言路之議上,下官與相公所見相同。”

馮京點點頭道:“曾子宣,鄭介夫實忠臣,可惜朝廷有人要致二人於死地。”

章越道:“若真是如此,大臣中還有誰敢說話?非本朝不罪言臣之政。”

不久吳充親自來迎馮京。吳充與馮京二人交情還不錯。至和初年時,吳充,馮京二人判吏部南曹,便定了交往,之後便時常往來。

吳充看見章越與馮京談得不錯,臉上起了笑容。

三人入座聊了一會,吳充對章越問道:“陛下以遼事詢你,三郎什麼打算?”

章越當即將自己對遼國的應對之策說了,馮京強調道:“如今我國力不如於遼,若有大征討,勝敗都是無益,反令夏國,青唐,交趾之流生反叛之心。”

章越道:“眼下朝堂上懼遼,是因武備未修,河北河東又沒有得力的將帥,下官去年在西北實行將兵法頗有益處,若能在河北河東推行,再派得力的將領整飭一番,如此遼國必不敢小看我們。”

馮京問道:“說得是,如今說到大將,似唯有西北可用了。”

章越知道馮京出任過陝西安撫使,看了一眼吳充道:“下官以爲河南種氏,陝西姚氏皆系將門,子弟都有出衆之輩。不知相公以爲如何?”

馮京道:“種諤此人魯莽,不可大用,其餘似可。”

章越心想,這就是宰相的權勢,要談說隨意用人那還論不上,但論不用誰那還是輕而易舉的。

比如章越想兼差三司或開封府,馮京說話要誰不頂用,但他若堅決反對,那還是辦得到的。再說種諤與章越是不和,但此人是個將才且在平青唐時立了大功,自己有心提拔,但今日馮京這麼說了,自己就要給他幾分面子。

也不知種諤如何得罪了馮京,從古至今有才幹出不了頭的比比皆是,所謂‘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就是如此。

接着吳充道:“當世出任陝西安撫使,也知過太原府,可記得什麼將才?”

馮京就說了幾個他所熟知的將領名字。

……

章越從吳充書房中走出,正欲坐下歇息,這時聽得走廊突有人竄出道:“端明公,我是端明故人,且容我見他一面……”

此人被左右攔下,章越聽對方說自己故人,又聽得聲音有幾分熟悉回過頭看去,突有些不可置信地問道:“何七?”

對方低下頭道:“小人正是何七,見過端明公。”

章越看着對方的樣子,幾乎難以置信問道:“你怎落到這個田地了?”

對方苦笑道:“一言難盡,不知端明可否容我說幾句話?”

章越記得何七之前一向與吳安詩走得很近,替吳安詩把攬公事,謀人錢財作了不少惡事,不知爲何對方落到這個地步。

何七此刻看着章越春風得意的樣子不由十分眼紅。

而此刻在吳府內院。

十五娘,十七娘與吳家大兒媳呂氏,二兒媳王氏正與李太君說話,一家人笑語不斷。

李太君見十七娘言談舉止比之未嫁時,更添了許多篤定,及其中有些難以言明的地方。李太君對十七娘道:“你夫君如今官至三品,以後遲早也是要拜宰相的,如此你便宰相夫人。宰相夫人難當啊,我是過來人,除了內宅的事你要操持,這外宅的事你也得幫忙。”

十七娘笑道:“母親,女兒生性懶散,內宅的事都處置不了,又何況外宅呢?”

李太君微微笑着道:“你莫要過謙,咱們吳家的女人哪一個是好易與的,除了……除了你們大姐……”

說到這裡李太君幽幽一嘆,吳大娘子是她的心病。

一個女子捲入的朝堂爭鬥,最後卻成了犧牲品。

李太君對十五娘,十七娘道:“我們吳家女子屬你們二人最精明能幹,當好好幫襯你們夫君,甚至有些麻煩事,不需夫君知道,可以順手解決了,你們來問我問你們爹爹都一樣,當然姐妹妯娌間也當扶持,能幫則幫。”

幾個女子都是點了點頭。

……

而此刻何七不知道他落得這個地步是與十七娘有關。

自十七娘知道章越不喜何七後,便派人盤查了此人底細,知道對方在吳安詩與章越之間屢屢作梗。

十七娘並沒有去質問吳安詩,而是不動聲色地用了一年功夫,收羅這些年何七與吳安詩做事罪狀,最後在一年多前將這些罪狀全部交給吳充。

吳充看了十七娘遞了這何七的罪狀當即大怒,若是此事揭開不僅吳安詩要下獄,也要牽連到自己。

而吳充處置起來也非常果斷。

對於何七而言,他絲毫不知自己得罪了十七娘。在他眼底自己雖得罪了章越,但自己是對方內兄吳安詩的手下,對方看在吳安詩的面子上斷然不會爲難自己。

何七自認爲非常瞭解章越的性格。

這一日何七正在家中大宴賓客,慶祝自己的生辰。突然間被一羣衙役破門而入,當着所有賓客的面將何七拿至開封府大牢問案數月。

何七一開始還以爲吳家會來撈自己,但過了許久一點聲音都沒有。

最後何七從牢中出來家產都被奪了,原先跟從他的人走得走,散得散,甚至還翻臉不認人。

何七這才知道自己開罪了誰,從自己被拿入開封府被問案吳家都沒有來撈自己,他一下子想到是章越出手了。

想到辛苦積累的錢財一夜間化爲烏有,這比殺了他何七還難受。

何七再找到吳安詩時,對方對他已沒有原先熱情,只是打發了幾十貫錢給他。何七心底大罵吳安詩翻臉不認人,但他知道如今在汴京他已無處可去,他以往得罪了那麼多人,一旦失去吳家庇護死無葬身之地,但要回老家他也不甘心。

他只能按住怒意懇求吳安詩。

章越看着何七卑微的樣子道:“你有什麼話與我說?”

何七道:“一言難盡,我已是破家了,失了財,妻離子散了。如今我只是在吳家作一個小小的管事,實與奴僕無異。”

“我知道以往都是我的不是,還望端明公給我一條生路,我何某餘生感激不盡。”

說完何七跪倒在地向章越拜了幾拜。

章越不知道是何七落到這個樣子,都是拜十七娘所賜當即道:“你如今這樣子與我何關?並非是我爲之。”

何七看章越神色不似作僞,驚訝地問道:“端明公一點不知嗎?”

章越見對方老態搖頭道:“我這些年在西北領兵,實對於京城裡的事一無所知。至於何兄你……說實話若非你方纔喊我,半路相逢我都不認得你了。”

何七見此目光微動心想,章越如今身份不可能對我撒謊,可是除了他又有誰能令吳家從此不再庇護於我?

何七當即厚着臉道:“應是有什麼誤會,何某知道如今與端明公雲泥有別,自不在你的眼底,不知端明公可否念在往昔一點情分上,替我與吳家說個情,只要你動一動嘴,便幫了我這個故人大忙。”

章越失笑道:“你我並無此情分吧!平心而論一句,你也算章某故人?”

何七臉色頓時一白。

第252章 風雪第4章 縣城(感謝書友Joyii首盟)第523章 言事第588章 章越的改良第389章 皇后與宦官第454章 歐陽修父子請假下第423章 章越的用人之道第673章 大戰第344章 姻親第982章 私下交易第73章 嘉祐二年榜第245章 無心插柳第899章 呂惠卿的變通?第681章 設爲熙州第469章 青衣第157章 識人第823章 得加錢第749章 九辭學士第576章 加擔子第88章 三日十一場第589章 替手之爭第698章 名將是資源堆出來的(兩更合一更)第966章 官家的動搖第591章 薦人第506章 事功難第794章 短兵相接第227章 如意郎君第563章 蹀躞帶第698章 名將是資源堆出來的(兩更合一更)第1002章 國事與恩怨第868章 事先第686章 燈火第36章 不學有術第566章 蘇氏兄弟第132章 爭風吃醋第877章 章呂分歧第818章 便商貿第910章 夢筆山下第211章 同窗第511章 新君第338章 汴京買房記第366章 先生第643章 戰略之爭第375章 我把官家說暈了第409章 貪婪第844章 入朝相爭第181章 楊氏第52章 牧笛第325章 聖意在誰?第74章 飯錢第392章 改變第231章 鹿鳴宴第577章 酒宴第908章 本錢第719章 出兵河州第27章 二哥又坑我第569章 夜談第724章 深入險地第923章 九百一十五章沙堤第250章 君心似我心第235章 結識第926章 起復二蘇第407章 與民無利與國有利第36章 不學有術第825章 名將來投第764章 價碼請假第271章 科舉與寒士第372章 商山四皓第660章 不服者如何第510章 太祖誓碑第697章 步步爲營第46章 周禮和儀禮第538章 新黨舊黨第140章 李氏的眼光第336章 見王安石第993章 商談(兩更合一更)第224章 表白第238章 商量第659章 圖窮匕見第564章 熙寧二年第184章 好事第533章 呂家提親第839章 變局第669章 渡河後再議封賞第94章 書樓第62章 縣令來道賀(第二更,求訂閱)第492章 除裳第723章 平定河州第589章 替手之爭第716章 藉機生事第379章 心底話第417章 求教第489章 奉章太常之命第1054章 韓絳辭相第772章 章越的幕府第266章 燈火闌珊處第351章 迎親第114章 太學包子
第252章 風雪第4章 縣城(感謝書友Joyii首盟)第523章 言事第588章 章越的改良第389章 皇后與宦官第454章 歐陽修父子請假下第423章 章越的用人之道第673章 大戰第344章 姻親第982章 私下交易第73章 嘉祐二年榜第245章 無心插柳第899章 呂惠卿的變通?第681章 設爲熙州第469章 青衣第157章 識人第823章 得加錢第749章 九辭學士第576章 加擔子第88章 三日十一場第589章 替手之爭第698章 名將是資源堆出來的(兩更合一更)第966章 官家的動搖第591章 薦人第506章 事功難第794章 短兵相接第227章 如意郎君第563章 蹀躞帶第698章 名將是資源堆出來的(兩更合一更)第1002章 國事與恩怨第868章 事先第686章 燈火第36章 不學有術第566章 蘇氏兄弟第132章 爭風吃醋第877章 章呂分歧第818章 便商貿第910章 夢筆山下第211章 同窗第511章 新君第338章 汴京買房記第366章 先生第643章 戰略之爭第375章 我把官家說暈了第409章 貪婪第844章 入朝相爭第181章 楊氏第52章 牧笛第325章 聖意在誰?第74章 飯錢第392章 改變第231章 鹿鳴宴第577章 酒宴第908章 本錢第719章 出兵河州第27章 二哥又坑我第569章 夜談第724章 深入險地第923章 九百一十五章沙堤第250章 君心似我心第235章 結識第926章 起復二蘇第407章 與民無利與國有利第36章 不學有術第825章 名將來投第764章 價碼請假第271章 科舉與寒士第372章 商山四皓第660章 不服者如何第510章 太祖誓碑第697章 步步爲營第46章 周禮和儀禮第538章 新黨舊黨第140章 李氏的眼光第336章 見王安石第993章 商談(兩更合一更)第224章 表白第238章 商量第659章 圖窮匕見第564章 熙寧二年第184章 好事第533章 呂家提親第839章 變局第669章 渡河後再議封賞第94章 書樓第62章 縣令來道賀(第二更,求訂閱)第492章 除裳第723章 平定河州第589章 替手之爭第716章 藉機生事第379章 心底話第417章 求教第489章 奉章太常之命第1054章 韓絳辭相第772章 章越的幕府第266章 燈火闌珊處第351章 迎親第114章 太學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