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險峰

第100章 險峰

建陽。

而這時候州學之內,孫助教正在李學正面前。

李學正將章越的卷子從頭到尾看了一遍,然後又拿起三篇史策讀了一遍。

孫助教道:“學正還是有顧慮?”

李學正指着另一捆卷子道:“你看這些都是諸縣,州學呈上的程文,以經生而論,他們皆是一縣之才。”

“但要他們考九經十一場,怕也是遠遠不如。”

孫助教想了想道:“那麼學正難以裁斷,可是顧慮的還是三字詩之事。”

李學正點點頭道:“要緊還是在此,若他是進士科一切都好說,但他偏偏是經生科。他經義考得再好,但也寫不出這樣的詩來。”

孫助教道:“一等才爲進士,二等才爲經生,這章三或是寒門之故,這纔去了諸科。”

“當年歐陽公考進士,因家貧無錢買韻書,最後考場上賦卷出韻,而屢屢不第。章三郎或也是無錢買韻書,故當初不得不習諸科,我瞭解此子心性人品絕非欺世盜名之徒。”

李學正道:“有你這話我就放心了,也是,爲國求賢取才,何必計較許多。”

“無論是否有此顧慮,僅以經生論之,章三郎此番公試皆可稱本州第一,於情於理我都當薦章三郎前往國子監……但是……”

“但是爲何?”孫助教道,“學正可有其他顧慮?”

孫助教也知道,如今請託之風盛行,有才具之人反而不得舉薦。

范仲淹主持慶曆新政後,任命胡瑗,石介,孫復三名變法大將,改革國子監學風,嚴明考覈監生學業。

自此對於天下各軍州舉薦上來的學生進行復試。若有名不副實者,立即打發回原鄉,不允入太學讀書。

自此地方軍州惡劣的請託之風方纔得以遏制。

但即便如此,也不能完全杜絕請託。每年仍有不少有真才實學,但出身貧寒的子弟,被篩落下來。

“可是知州,通判有……”孫助教揣測,能令李學正如此爲難的,只是本州知州,通判派下的壓力了。

哪知李學正搖搖頭道:“恰恰相反,反而有三人私信於我舉這章三。”

“哦?哪三人?”

李學正道:“這三人你最多隻猜得一人,其他二人無論如何也想不到。”

孫助教道:“以我揣測必有章伯益一封信。”

李學正笑道:“不錯,伯益先生乃本州數一數二的大儒,教出無數學子,朝中也有不少官員曾拜在他門下,他的學生章子平更是今科狀元郎!他的面子我怎能不賣!”

孫助教聞言心底一鬆心道,不過章越有如此人物舉薦,自己還擔心個什麼。

不過孫助教此刻心底好奇,另外兩個舉薦章越的人是誰?

“那麼另二人是誰?”

李學正道:“與章三同鄉的吳大郎君。”

“那可是當今宰相家!”孫助教吃了一驚,“章三乃章氏疏族出身……不知,這吳家如何能看得上他?”

李學正道:“或許是吳大郎君自己的意思,衆所周知咱們這吳大郎君雖不好讀書,但交遊廣闊,三教九流都與之來往。他與章三同在浦城縣學,他能舉薦其,倒也在情理之中。”

“吳大郎君也可說得過去,那第三人呢?”孫助教問道。

李學正道:“此人我萬萬沒有料到,正是如今判尚書祠部事的陳述古(陳襄)!”

孫助教有些吃驚道:“陳述古任過浦城縣令,興辦縣學,主持過地方。但可當時章三郎年歲尚小,陳述古怎可能識得章三呢?”

李學正撫須道:“此中情由,我也不清楚,但我聽說章二郎,也就是去年棄榜的章子厚正是陳述古的高足。”

孫助教道:“確實如此,但我在浦城聽聞章子厚與兄弟不睦,章二郎及第之後,連封家信也不寄,他又怎會託陳述古舉薦其弟讀國子監呢?”

李學正道:“這也是我不明白之處,但陳述古在信中言辭倒是懇切,極贊三郎之才。他本素有識人之名,若對章三一無所知,又怎會如此舉薦於我呢?多半是章家二郎所舉。”

孫助教失笑道:“無論怎麼說,我們一時也難以揣測,不過有件事容易了,學正倒不用爲薦誰爲難了。”

李學正道:“爲國薦才,但憑公心,我欲薦章三郎入太學,就看在他經學爲本州第一的份上,若傳出去因請託而進,你我名聲有礙,於他的名聲也是有累。”

“那麼學正的意思?”孫助教有些擔心。

李學正微微笑道:“我當回信三人知道,舉薦之事本就出自我意,不由任何請託,算是我辜負他們了。”

孫助教聞言哈哈大笑,然後拱手道:“學正至公!”

李學正嘆道:“不過陳公和王介甫那邊我倒有些難以交代了。”

孫助教笑道:“這有何難?是不是人才,乃錐處囊中早晚必見。此子深淺到底如何?索性就由着陳公,王介甫去考量了。”

李學正失笑道:“正是如此。”

當日章越,郭林,何七三人回到餘書商那。

說話間,何七看到餘雲若已是輕移蓮步緩緩走了進來。

何七故意輕咳了一聲,而章越看到餘雲若時,但見她今日穿一件絳紅色的豔色衣裳來。

當時章越與餘書商正在櫃檯前談事。見到餘雲若如此打扮,幾個櫃檯前的夥計,及來書肆的客人都是將眼睛看得直了,一副魂不守舍的樣子。

餘雲若並無理會旁人的目光,而是章越三人欠身行禮,然後端出一盤酥餅道:“這是奴家親手烹製的,還請幾位不要嫌棄。”

章越點點頭與二人一併取餅食來,確實酥軟好吃,一併連聲稱讚。

餘雲若聽了微微一笑,並無說什麼。

次日,章越三人即前往州學。

到了先師堂前,仍是昨日的那羣人正在閒聊。

章越三人抵此時,那羣閒聊的人突然停了一停。

章越覺得氣氛有些古怪,但見衆人的目光都在往自己有意無意地看來。

“師弟啊,怎麼他們都似在看你啊!”

章越搖頭道:“我也不明白啊。”

“咱們還是去看榜子吧。”

章越三人拾階而上,登了一會山,直抵先師堂。此刻但見幾名學吏正在用漿水刷着牆,一旁則是一名學吏卷着一張榜單,看來還未張貼。

章越,郭林,何七一併上前道:“懇請讓我們先行過目。”

學吏笑道:“幾位官人稍等片刻即可看榜了。”

何七道:“此時此刻我等都是心焦,如何等得?還請通融則個。”

學吏笑道:“也罷,也罷,不知幾位高姓大名?”

“浦城,何必行!可有我的名字?”何七忍不住先問道。

學吏笑道:“被薦入州學了。”

何必行神色有些扭曲,直道:“這,怎麼會?真的只入州學,昨日我的話不是很得李學正賞識麼?”

章越郭林二人對視一眼。

“這兩位官人呢?”

“師兄,你先問吧!”

“師弟,你先問,我有些怕!”郭林苦笑,昨晚一夜沒睡好,今日一早起牀心情忐忑地來看榜,但臨了看榜一刻卻又不敢看了。

“師兄先問!”

郭林點點頭有些忐忑地道:“浦城,郭林。”

“好教這位官人知曉,你已被薦至南京國子監了。”

郭林聞此已呆立在原地。

“南京國子監!”章越不由大喜復唸了一句,“可是沒有看錯?”

“怎有看錯,此榜我親手填的呢?”

章越道:“南京國子監就是應天府書院啊!那是范文正公讀過書,教過書的地方。師兄,你可以去了,可以去應天府書院讀書了。”

郭林抹了抹眼角的淚水道:“是,還不敢說十拿九穩,我要先回烏溪,告訴爹孃此事。”

“這位官人呢?”

“我浦城章越。”

這位學吏聞言愣了愣,重複了一遍問道:“你就是浦城章越?”

“正是。”

這位學吏滿臉佩服地道:“原來你就是章三郎啊,我們州學上下都聽過你的名聲,此番你公試考了九經十一場,公認的舉州經生第一,三篇策問也是寫得上佳,你還來看什麼榜,早已被學正薦去了。”

“薦去哪裡?”

“當然是太學!你的名聲早已傳開了。”

“是麼?”章越長嘆了口氣,自己終於是可以入京了。

這時猛聽何必行道:“怎地胡言亂語,我何必行怎會榜上無名,我要將榜單看來!”

章越,郭林二人對視一眼,相對無言。

風颳樹林作響,章越,郭林信步於州學裡閒逛。自原先州學被焚後,這建陽州學是由寺廟改建而來。

和着半山之上鳥唱鬆鳴,別有一番寺廟古剎的清幽。

昨日忙着應答學正提問,今朝趕着來聽消息,二人都沒有留意到州學的景緻。

方纔學吏對二人笑道:“趁着學正還未有暇招呼你們,不如在此逛逛,山頂有一個仙人洞,也算是建陽名勝,不妨去看看。”

二人依言邊走邊看,心境早有不同。

章越想起當日與郭林一併在山上看仙霞嶺的一幕。

此刻雖沒有山上亂雲與蒼松,但卻有一座仙人洞,和着當日的景色與此時此刻的心境。

章越一面爬山,一面心道。

暮色蒼茫看勁鬆,亂雲飛渡仍從容。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

(本章完)

第959章 射中者得候第718章 班底第749章 九辭學士第32章 學霸第751章 說客登門第811章 不能示之能第548章 老師得重用第261章 御覽(第二更)第428章 出差第654章 白雲樓賦(第一更)第63章 榜帖(第三更,求訂閱)第1036章 積小勝爲大勝第657章 西北行第527章 新舊交替第1013章 道理之爭第99章 李學正第539章 師生第96章 欲成大樹,不與草爭第216章 靠自己第164章 俯視第696章 出戰第99章 李學正第158章 我的地盤第662章 出兵第678章 凱旋第973章 不爭一城一地得失第564章 熙寧二年第844章 入朝相爭第212章 照料第642章 執政會議第392章 改變第926章 起復二蘇第525章 衣錦還家第180章 撞見第860章 王安石的後悔第752章 人性第339章 信第953章 章樞副被嚇着了第529章 你是我的伯樂第949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134章 辭賦與萬言書第604章 降低成本的訣竅第456章 王韶第817章 市易所第201章 樊樓詩會第353章 卻扇第28章 借書第930章 表態第430章 政壇常青樹第887章 兄弟同院第246章 殘信第465章 同年們的力量第630章 天子之恩(兩更合一更)第1011章 天下將何去何從?第988章 參知政事(兩更合一更)第1050章 呂六的心事第891章 出班直言第962章 遼宋談判交鋒第599章 越次召對第786章 收復河州城第581章 官家的支持第476章 不作官了第680章 官家的心情第476章 不作官了第544章 變法的目的第842章 還是女婿好啊第1042章 論孟第115章 饅頭不錯第319章 擔憂第998章 有個宰相的親戚(兩更合一更)第41章 守秘第24章 章氏族學請假第577章 酒宴第157章 識人第831章 這錢朕給了第858章 怎麼有空來看老夫第231章 鹿鳴宴第392章 改變第889章 版本不同第4章 縣城(感謝書友Joyii首盟)第519章 民望第708章 成事第722章 穩內安外第201章 樊樓詩會第755章 當殿彈劾第531章 我有人推薦給官家啊第171章 不在曲中求第683章 功歸人,過攬己第669章 渡河後再議封賞第848章 問話第399章 伯樂歐陽修第466章 任守忠完了第737章 面君第20章 桂花茶和雞蛋第138章 見面第1052章 山頭第197章 錦衣玉食第99章 李學正第995章 必也正名(兩更合一更)
第959章 射中者得候第718章 班底第749章 九辭學士第32章 學霸第751章 說客登門第811章 不能示之能第548章 老師得重用第261章 御覽(第二更)第428章 出差第654章 白雲樓賦(第一更)第63章 榜帖(第三更,求訂閱)第1036章 積小勝爲大勝第657章 西北行第527章 新舊交替第1013章 道理之爭第99章 李學正第539章 師生第96章 欲成大樹,不與草爭第216章 靠自己第164章 俯視第696章 出戰第99章 李學正第158章 我的地盤第662章 出兵第678章 凱旋第973章 不爭一城一地得失第564章 熙寧二年第844章 入朝相爭第212章 照料第642章 執政會議第392章 改變第926章 起復二蘇第525章 衣錦還家第180章 撞見第860章 王安石的後悔第752章 人性第339章 信第953章 章樞副被嚇着了第529章 你是我的伯樂第949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134章 辭賦與萬言書第604章 降低成本的訣竅第456章 王韶第817章 市易所第201章 樊樓詩會第353章 卻扇第28章 借書第930章 表態第430章 政壇常青樹第887章 兄弟同院第246章 殘信第465章 同年們的力量第630章 天子之恩(兩更合一更)第1011章 天下將何去何從?第988章 參知政事(兩更合一更)第1050章 呂六的心事第891章 出班直言第962章 遼宋談判交鋒第599章 越次召對第786章 收復河州城第581章 官家的支持第476章 不作官了第680章 官家的心情第476章 不作官了第544章 變法的目的第842章 還是女婿好啊第1042章 論孟第115章 饅頭不錯第319章 擔憂第998章 有個宰相的親戚(兩更合一更)第41章 守秘第24章 章氏族學請假第577章 酒宴第157章 識人第831章 這錢朕給了第858章 怎麼有空來看老夫第231章 鹿鳴宴第392章 改變第889章 版本不同第4章 縣城(感謝書友Joyii首盟)第519章 民望第708章 成事第722章 穩內安外第201章 樊樓詩會第755章 當殿彈劾第531章 我有人推薦給官家啊第171章 不在曲中求第683章 功歸人,過攬己第669章 渡河後再議封賞第848章 問話第399章 伯樂歐陽修第466章 任守忠完了第737章 面君第20章 桂花茶和雞蛋第138章 見面第1052章 山頭第197章 錦衣玉食第99章 李學正第995章 必也正名(兩更合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