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讀漢書

第306章 讀漢書

這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

汴京懷遠驛是接待龜茲、交州使臣之處。如今蘇軾蘇轍兩兄弟正寓居於驛內。

兄弟二人去年隨父返回至汴京,通過流內銓三道判試,蘇軾分爲福昌縣主簿,蘇轍則爲澠池縣主簿。

兄弟二人本欲上任,卻爲歐陽修、楊畋舉赴七月時的大科。

故而兄弟二人就一直在懷遠驛讀書。

在懷遠驛的寓舍中,兄弟二人聯案而坐,桌案上擺着一部部厚籍。

兄弟二人時而並坐讀書,時而一人在外踱步,一人伏案。

換了旁人定以如此每日苦讀爲苦差,但兄弟二人卻樂在其中,越讀越是有滋味。

不久懷遠驛的驛吏捧着食案而來。

蘇軾放下書笑着招呼道:“九三郎,吃飯了。”

蘇轍臉上有些悶悶之色,聽兄長招呼也放下書來。

蘇軾熟練地清理桌案,將書籍擺至一旁,向驛吏打聽起驛中的外國使臣。

蘇轍打開食盒,等到兄長送走驛吏回案後方才坐下。

蘇軾見二人桌案上各擺着一撮鹽,一根白蘿蔔,一碗白飯當即笑道:“甚好,甚好。”

蘇轍奉筷給兄長問道:“每日都是食此有何甚好?”

蘇軾一本正經地道:“九三郎你不知此飯食是有出處的,這鹽爲白,蘿蔔爲白,盂飯爲白,此稱爲皛飯,古人日享此食而不知八珍爲何味。”

蘇轍聞言笑了,當即捧飯就着白蘿蔔食之笑道:“哥哥,這蘿蔔甚是爽脆。”

蘇軾笑道:“九三郎,我就說好吧。”

二人吃了大半,蘇轍道:“哥哥,這漢書我讀了一直不得其法,總覺得千頭萬緒不得其門而入。”

蘇軾聞言沒有回答,繼續扒飯。

“哥哥?”

蘇軾將飯碗放下笑道:“我方纔不答你是想起了,當年父親帶你我見張公(張方平)時。”

“父親見張公,張公問我讀什麼書。父親不無得意地道,犬子在重讀漢書。張公聞言訝異地問道,書讀一遍即可,何必再讀第二遍。”

蘇轍笑道:“記得記得,張公聰穎絕倫,讀書過目不忘,故而讀書從不讀第二遍。我記得兄長當時道,張公恐怕不知道,我還要再讀第三遍呢。”

談起往事,兄弟二人同聲笑起。

蘇軾緬懷道:“若非居士賞識提拔,我們父子三人如今還困居蜀中呢。”

蘇轍道:“哥哥,不出蜀中,不知天地之大,不知物產豐茂。那麼哥哥,到底這漢書要多讀,還是讀一遍就好。”

蘇軾笑道:“我每讀一遍多一遍新意,但如今想來張公讀一遍也有道理,此爲但觀大略也。”

蘇轍點頭道:“張公確實是孔明一般的人物。”

蘇轍還記得那時張方平出題考較二人,蘇轍一題不知出處,蘇軾將筆管一豎,往其中吹氣,蘇轍方知是出自管子。

蘇軾拿起漢書對蘇轍言道:“吾嘗讀漢書時也與你一般,蓋讀了數遍方纔明瞭。如漢書這一百二十卷,其中有治道、人物、地理、官制、兵法、財貨之類,每讀一遍專求一事。不待數年,而書中事事精竅矣。”

蘇轍熟思了一番道:“兄長此法,似未聞所未聞。”

蘇軾笑道:“九三郎,這是我自創的讀書方法。先是漢書,之後推廣至其他書目。”

“你看書之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以一人之精力不能盡讀,故而讀書時你先問問自己讀書所求者到底爲何?”

“故我每次讀書時,便做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興亡治亂,聖賢作用,就只以此意於書中求之,勿生餘念。”

“又讀一次,求事蹟故實,典章文物之類亦如之。每本書都仿此。此辦法雖愚鈍,而他日學成,八面受敵,用之不盡,與每本書即淺嘗即止者不可同日而語也。”

蘇轍再三思量兄長的話,覺得似乎可行於是道:“我還是喜歡但觀大略,不過哥哥所言於制科上似有用處,姑且試一試。”

蘇軾笑了笑沒有再言。

兄弟二人吃完飯,蘇轍收拾了桌案後。二人又捧書讀起,沉浸於書海中。

驛外的天空白雲舒展,庭間樹葉輕搖,正是一個讀書的好天氣。

而此刻汴京南薰門外,當章越看着高大的城門樓子展在眼前,差些道了一句,我章越又回來了。

不過歐陽修何事讓自己回京,章越不免在心底猜測。

章越車駕入南門時,正好與人有了衝撞。對方看這邊人多勢衆,也準備息事寧人。

章越擔心是否有以大欺小之嫌,故而讓唐九好生去勸解。那知對方一臉的客氣。

章越見對方如此懂事,於是就掀開了車簾道:“這位兄臺得罪之處還請包涵。”

對方正要答話不由奇道:“這不是狀元公麼?尊駕怎麼在此?”

章越知道是遇見了熟人,一看對方有幾分眼熟,但也沒多作解釋。

當即章越的車駕遠遠離去,對方一臉訝異地道:“前日還在汴京郊外看見咱狀元公,怎麼今日莫非是眼花了不成?”

章越坐着馬車抵至歐陽修府上。

這時候已是黃昏,歐陽修還未下朝,歐陽發竟也不在府中,章越索性就坐着等着。

下人端上了麪湯,章越拿了熱巾洗臉正在這時歐陽修回府了。

歐陽修一臉行色匆匆看見章越出迎問道:“度之用過飯了嗎?”

章越道:“得知伯父有命,小侄從離京六十里處趕回,方入了城尚未用飯。”

歐陽修聞言甚是滿意道:“度之陪我用飯,我們邊吃邊談。”

於是章越受到了歐陽修的款待。

歐陽府上的下人奉菜上桌,歐陽修吃了幾口才道:“方纔韓相公與我議事,這才遲了。”

歐陽修說了一些朝堂上的政事,這是在告訴自己一些朝堂上的情況,章越在旁聽認真地聽了,不敢插言。

歐陽修拿巾帕擦了面道:“此次召你回來,可知何事?”

章越回覆道:“小侄不知?”

歐陽修笑了笑道:“是爲七月份的大科,你可願試一試?”

“大科?”章越完全沒有想到。

歐陽修道:“確實狀元赴大科者甚少,但老夫詳查之,也不是沒有此先例。”

“甚至張樂道還兩度制科入等。你有顧慮麼?”

章越道:“確實有顧慮,我本打算至地方爲官的,但如今卻考制科,這並無不妥。但若我推辭赴任考不取不是丟了面子麼?何況大科在七月時如今不到三個月,我實無把握。”

歐陽修失笑道:“你也怕失手,這可不是你的性子。”

章越悶着聲不說話,最要緊是有二蘇在。蘇軾是什麼樣的人啊。

讀書人麼,有的人文章寫得好,有的人詩詞寫得好,有的人策論寫得好,只要一項能達到究極的,都能上語文書課本的。

可是蘇軾卻是全才。

章越實在感嘆這個時代真是神仙打架。

至於制科考得是人的博學,不要以爲讀蘇軾詩詞,覺得人家整日遊山玩水,喜歡到處交朋友,好像不是那等整日皓首窮經的讀書人。

其實蘇軾讀書比誰都勤奮,他有一首詩,識遍天下字,讀遍人間書。

有個人仰慕蘇軾曾去拜會,但等了蘇軾好久不出,等到終於見面那人問蘇軾在幹什麼?

蘇軾說在日課耽誤了,實在對不住。

那人問日課是什麼?

蘇軾說是抄漢書。

對方問先生大才讀書過目不忘,哪用手抄。

蘇軾說不是的,我讀書靠的是勤奮,漢書我已經抄第三遍了。

說完蘇軾拿抄寫的給他看,說我抄第一遍每段故事抄三個字,第二遍抄兩個字,如今抄一個字就好。

對方隨便舉了一字,蘇軾就將下面故事背出,幾百個字是一個字不錯。

這人看了佩服不已,回家對兒子說,蘇軾這樣的仙才尚如此勤奮,咱們普通人還敢不努力嗎?

章越自己虐一虐王魁還成,與二蘇比實在勝算不大。之前他還爲王魁與二蘇同場所竊喜,如今就輪到自己打臉了嗎?惹不起我還躲不起嗎?

不去不去,堅決不去。

章越道:“樞相知我在路上沒什麼好吃的,故而特意召我回京款待一頓飯,度之實在感激不已。如今我飽餐一頓,即往楚州赴任了。”

說完章越起身謝過,轉身就要開溜。

哪知卻聽身後歐陽修大聲一喝:“給老夫站住。”

章越只好回過頭來。

歐陽修道:“其實這不是修一人之主意,而是富相公和韓相公之意。”

章越一聽心道,什麼?

歐陽修笑道:“你道爲何欲薦你赴大科?”

“不知。”

歐陽修正色道:“本朝科舉一直爲人詬病,如今思來所以不得才者,謂其以有常之法,而律不常之人。”

“今聖主在朝求天下豪傑之士,所以恢聖業而共治功。聖上開制舉以來得賢人十一,即是以非常之法,取非常之才。”

“如今國事不堪,富韓兩位相公也是體貼聖意,從士庶中選拔人才,也是爲日後擎天保國之用。”

“你既於常科中得第一,再從非常之科中得第一,即可守常法,又可應於非常之法,那麼日後朝廷思良臣必定有你。”

“此事於國於私都不可推辭,修早已是替你,答應了富韓兩位相公。”

(本章完)

第1017章 書局第965章 你回去和遼主交待吧第155章 意思第878章 錢重物輕第468章 同年宴第143章 詩請假第305章 半路回京第553章 棋逢對手第1012章 投機第654章 白雲樓賦(第一更)第358章 岳父的一席話第166章 青花瓷第630章 天子之恩(兩更合一更)第807章 平河湟策第509章 皇太子第298章 有錢故而任性第139章第885章 報復第976章 洮水大捷第533章 呂家提親第81章 初會第339章 信第150章 相贈第247章 考試政策第153章 茶香第1043章 良知(兩更合一更)第461章 同年小聚(第一更)第494章 國士待之第301章 瓊林宴第301章 瓊林宴第629章 商議第884章 讒言第650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535章 韓琦罷相第807章 平河湟策第664章 首戰告捷第391章 仁君第341章 有眼不識泰山第810章 六轡在手第711章 將兵法第633章 爭執第668章 福將第558章 賜字第163章 恩惠第332章 雪泥鴻爪第741章 叔侄第897章 會計司副手人選第490章 罪己詔第875章 女色第148章 刻章第755章 當殿彈劾第126章 萬萬沒想到第261章 御覽(第二更)第264章 壽宴(感謝馴猴低手書友盟主)第418章 董事會第1037章 雄雞一唱天下白(感謝曾大仁成爲本第298章 有錢故而任性第343章 下聘第833章 獎率三軍第7章 翻案第207章 不累心第377章 宮中第958章 校閱諸軍第262章 官家第506章 事功難第335章 選房第497章 無名之輩第772章 章越的幕府第656章 莫遇玉汝第798章 紀念第330章 文運昌盛第1017章 書局第858章 怎麼有空來看老夫第1053章 要章相公助我第818章 便商貿第942章 贈詞予卿第602章 決定第951章 自誠明第642章 執政會議第712章 庭參第958章 校閱諸軍第534章 知人之難第292章 贈花第741章 叔侄第996章 參知政事的一日(五千字)第1055章 最後的直諫第738章 既濟未濟第971章 叔侄第651章 興亡百姓苦第142章 宴集第791章 淺攻的抉擇第798章 紀念第454章 歐陽修父子第938章 底線和規矩第917章 入京召對第342章 五百貫第311章 進卷排名第736章 章質夫
第1017章 書局第965章 你回去和遼主交待吧第155章 意思第878章 錢重物輕第468章 同年宴第143章 詩請假第305章 半路回京第553章 棋逢對手第1012章 投機第654章 白雲樓賦(第一更)第358章 岳父的一席話第166章 青花瓷第630章 天子之恩(兩更合一更)第807章 平河湟策第509章 皇太子第298章 有錢故而任性第139章第885章 報復第976章 洮水大捷第533章 呂家提親第81章 初會第339章 信第150章 相贈第247章 考試政策第153章 茶香第1043章 良知(兩更合一更)第461章 同年小聚(第一更)第494章 國士待之第301章 瓊林宴第301章 瓊林宴第629章 商議第884章 讒言第650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535章 韓琦罷相第807章 平河湟策第664章 首戰告捷第391章 仁君第341章 有眼不識泰山第810章 六轡在手第711章 將兵法第633章 爭執第668章 福將第558章 賜字第163章 恩惠第332章 雪泥鴻爪第741章 叔侄第897章 會計司副手人選第490章 罪己詔第875章 女色第148章 刻章第755章 當殿彈劾第126章 萬萬沒想到第261章 御覽(第二更)第264章 壽宴(感謝馴猴低手書友盟主)第418章 董事會第1037章 雄雞一唱天下白(感謝曾大仁成爲本第298章 有錢故而任性第343章 下聘第833章 獎率三軍第7章 翻案第207章 不累心第377章 宮中第958章 校閱諸軍第262章 官家第506章 事功難第335章 選房第497章 無名之輩第772章 章越的幕府第656章 莫遇玉汝第798章 紀念第330章 文運昌盛第1017章 書局第858章 怎麼有空來看老夫第1053章 要章相公助我第818章 便商貿第942章 贈詞予卿第602章 決定第951章 自誠明第642章 執政會議第712章 庭參第958章 校閱諸軍第534章 知人之難第292章 贈花第741章 叔侄第996章 參知政事的一日(五千字)第1055章 最後的直諫第738章 既濟未濟第971章 叔侄第651章 興亡百姓苦第142章 宴集第791章 淺攻的抉擇第798章 紀念第454章 歐陽修父子第938章 底線和規矩第917章 入京召對第342章 五百貫第311章 進卷排名第736章 章質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