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二〇章 矛盾的焦點

朱厚照聽從劉瑾建議,決定在內閣大學士候選人名單中增加二位,分別是侍讀學士李傑和侍講學士焦芳。

李傑和焦芳在朝中地位雖不低,卻從未染指過核心權力,甚至李傑之前爲謀求新皇賞識,還與他人聯名提請施家臺爲泰陵選址。

朱厚照之所以把李傑和焦芳推出來,不是看中二人做事的能力,純粹是爲了給劉健和李東陽添亂。

隨後,朱厚照再次將翰林學士樑儲叫到乾清宮,提出增加入閣候選人名額,讓樑儲非常爲難。

從規矩上來說,選拔內閣大學士是皇帝的事情,皇帝可以指示內閣擬定新增候選者名單,也可以自行推薦人選,朱厚照這麼做合情合理。但樑儲清楚一件事,以李傑和焦芳的能力,並不足以入閣,現在皇帝推薦二人並非是他們能力突出,而是爲了想把水攪渾,最終達到把事情攪黃的目的。

同時,若是樑儲聽從皇帝的意見,意味着他要跟劉健和李東陽交惡。

樑儲暗自琢磨:“劉少傅和李大學士讓我充當出林鳥,在舉薦內閣候選人名單中居然加上我自己……劉少傅擺明了是要將王德輝送入內閣,我不過是陪跑。眼下陛下叫我增加候選人名額,也是想讓我衝鋒陷陣!爲何做個翰林學士如此難?”

樑儲雖然是文官集團一員,但他不太喜歡跟核心層走得太近,劉健和李東陽從未將他當作“自己人”,只是偶爾公事公辦讓他做點事情。

樑儲夾在文官集團和皇帝中間,明白自己被兩邊當槍使,很想撂挑子不幹,但如今皇帝就在眼前,他根本不來來臺,只能硬着頭皮應承:“既然陛下已重新擬定名單,那臣便將此二人寫入奏本中,呈遞通政使司……”

“好!”

朱厚照爽快地答應下來。

奏本從通政使司轉呈內閣,意味着皇帝跟內閣的矛盾公開化。屆時劉健和李東陽有什麼看法,自然會來向朱厚照請示。

在樑儲想來,按照規矩奏本重新走一遍流程,好過由他在皇帝面前擬定、不經內閣直接御批過關,事後才通知內閣那邊,如此會將他完全推向文官集團的對立面。

樑儲不想捲入朝爭,只能儘量想法避免此事對他的影響。

樑儲當着朱厚照的面,重新將奏本寫好,朱厚照拿過去仔細看過,這才滿意點頭,交給樑儲道:

“樑學士,你奏本寫得不錯,不過不必那麼麻煩走通政使司的渠道,你親自送到內閣去,就說是朕讓你送的……這件事跟你無關,你大可放心,朕在這次選拔中會秉承公平公正的立場,你或許是最終的勝利者,那時候你可要盡心幫朕做事!”

此時樑儲才發現,朱厚照將了他一軍……他直接把奏本送到內閣,等於是當面開罪劉健和李東陽,原本他還可以當個中立派,現在卻連袖手的資格都沒有了。

……

……

劉健和李東陽雖然控制大明朝政,但卻並非時刻都留在文淵閣處理政務。

二人或因年邁或因身體不適,早就無法完全履行內閣大學士的工作,以前他們依靠謝遷處理奏本,偶爾進宮來看看,但現在謝遷已被他們排斥在權力層外,謝遷很識相,直接稱病不出,王華替代原來的謝遷,幫劉健和李東陽做事。

現如今王華就算沒有入閣,卻已經在履行內閣大學士的職責,算是無冕的閣臣。

王華不敢將奏本私自帶出宮,只能急匆匆去了一趟劉健府上,將事情告知。

劉健意識到事態重大,將李東陽叫來商量。

李東陽皺眉:“陛下登基不久,朝中事不甚明瞭,突然提出增加人選,且二人與我等有一定罅隙……此事絕非陛下能想到,背後必然有人提點!莫不是樑叔厚出的主意?”

劉健還沒說什麼,王華卻幫樑儲說話了:“賓之莫要誤會叔厚,他平時不善這等勾心鬥角的事情,怕是陛下身邊有人提點,乃是內官也說不一定!”

李東陽和王華都看向劉健,想聽聽首輔大人的看法。

劉健搖頭:“是誰幫陛下出謀劃策已不重要,如此看來,陛下對德輝入閣心存芥蒂,即便再提請,最後陛下很可能會安排他人入閣,實非我等所願,反倒不若將此事暫且擱置,如此才能做到君臣和睦……”

李東陽心有不甘:“原本以爲陛下身邊都是忠耿之臣,卻未料有宵小提出此等歹毒之議,陛下居然會盲目聽從小人之言,長此以往,朝堂必然烏煙瘴氣,陛下聲名也會受到不小影響!”

劉健看了看王華,道:“這件事,先不要計較叔厚和德輝的功過。陛下剛登位不久,新官上任三把火,這把火尚未燒到朝堂已屬萬幸……守住當前和諧穩定的政局,達成皇權順利交接,乃你我之職責,切勿心存與陛下相鬥之心!”

“賓之,你脾氣太過耿直,不可再在此事上糾纏,這份奏本便按留中之策上奏,交由陛下處置!”

李東陽無奈點頭:“那一切就依劉少傅所言,新增內閣人選暫且不定,待來年改元后再議。那時德輝在內閣的地位必然更加穩固,便是新皇不允,朝中也無人能替換德輝……德輝,你在內閣悉心做事便可,將來一定能讓你順利入閣!”

王華反而沒有那麼強烈的意願入閣,此時他比劉健和李東陽的心態更平和,沒有苛求的意思。

劉健和李東陽表面上息事寧人,但內心卻有與皇帝較勁兒的衝動,冠冕堂皇的理由是皇帝年幼,需要他們輔佐,但其實是不肯放權,怕小皇帝將他們努力維持的大好江山給敗壞掉。

……

……

王華按照劉健的意思,擬出票擬,表明態度,暫且不宜再提增加內閣人選。

等奏本送到朱厚照手上時,熊孩子別提多開心了,因劉健和李東陽的妥協,在他看來就是自己的勝利,他對於這次的結果歡欣鼓舞,覺得自己完全有能力從劉健和李東陽手上奪權,將來什麼事都可由他來做主。

朱厚照對劉瑾說道:“劉公公,你給朕出的主意終於成功避免增加內閣人選,大善!現在內閣依然維持原樣……”

劉瑾多少有些失望,因爲他正準備去拉攏一下李傑和焦芳,讓他們跟自己建立起攻守同盟,如此二人進入內閣後,他在朝中便有了幫手,但現在劉健選擇屈服,不再要求增加閣臣人選,讓劉瑾收買人的計劃暫時作廢。

劉瑾面帶憂色:“陛下切莫高興得太早!”

朱厚照正在欣喜中,聽到這話不由皺起了眉頭:“你什麼意思,詳細說來聽聽!”

劉瑾嘆道:“陛下試想,這不進不出,王侍郎依然在內閣幫劉少傅和李大學士票擬,就算他未入閣,其實人已在內閣,朝廷大小事項,均出自劉健和李東陽授意,陛下仍未能執掌朝政……”

朱厚照聽到這話,惱火地問道:“那你說該怎麼辦?難道讓朕執意增加閣臣人選,將李傑和焦芳安插進內閣?”

劉瑾道:“老奴並無此意。其實這一切癥結之根源,並不在內閣,而在於……”

話說了一半,劉瑾不再說下去,他很聰明,有些話適可而止,顯得他不是多嘴之人,但卻可以成功引起朱厚照的好奇,誘使皇帝追問下去。

“在於什麼?你但說無妨!”朱厚照果然中計。

劉瑾裝出一副無奈的樣子:“先皇時,雖然朝中大小事情皆出自內閣票擬,但司禮監嚴把硃批大權,加上先皇親自過問政事,使得朝堂運轉良好。等到陛下您登基,這司禮監……唉,臣實在不想說!”

朱厚照怒道:“這還用得着你來提醒?朕早看出來了,司禮監形同虛設,蕭敬根本事事都聽從劉少傅和李大學士,內閣說什麼就是什麼……偏偏母后對蕭公公寵信有加,說他是先皇委任的顧命大臣,辦事可靠,什麼事都可倚重他。呸,讓他去抄票擬確實能做到一字不差,但這叫辦事可靠?你倒是給朕想個辦法,將他撤換下來啊!”

劉瑾見自己的目的基本達到,苦口婆心道:“陛下,其實蕭公公如此做,不過是權宜之計,爲的是朝堂順利過渡,對陛下並非完全是壞事。但現在陛下最好需要挑選能力卓越者加入司禮監,即便不能替代蕭公公的位置,也可行使秉筆太監之責,讓蕭公公儘量避免接觸奏本……”

“嗯?你的意思是……將蕭公公架空,讓他有名無實?”朱厚照終於明白過來,驚訝地問道。

第九一七章 稅賦(第二更,求訂閱)第二〇五章 比比誰年輕第二三一二章 失蹤也是一種手段第二五二一章 只需一戰第一四九九章 過城不入第一七四九章 由得他折騰第八九一章 疑惑第八五三章 刑獄行家(第二更)第一七八二章 百口莫辯第五一二章 掐架(第六更)第一一〇八章 潑婦對毒舌(第二更,求月票)第三六五章 才子?靠邊站(下)第三八五章 太學入學(第三更)第四〇五章 居心不良(第三更,賀新盟主)第一九七七章 即將到來的午朝第二五八九章 安排第一八二四章 讓你來試試第二六四一章 案歸原主第九七〇章 弘治彌留第一五五三章 太平府第一一一四章 謝恆奴省親(第二更)第四七八章 清明上河圖第一二四五章 只有外合,沒有裡應第一二八六章 獻俘第二一一〇章 朝中無好人第一九八三章 把自己閹了第三十六章 官司第一八八〇章 藉田禮第一四四七章 定論第七十九章 請人第一九〇四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二三八七章 能人輩出第二三〇一章 閨中事第一二七七章 討公道第一四八四章 外戚出手第一七三一章 面見太后第六章 爭奪第一八八六章 參觀第一九〇四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一三五七章 總督府是閻王殿?第二一三二章 總歸一家人第三十五章 凡事皆找老先生第一八三四章 丁點兒大的功勞第一九二六章 背後有深意第四一八章 周胖子的禮單(第一更)第一二〇七章 師兄,真是你啊?第二三五二章 唯有一人第一〇七九章 進兵,撤兵第一二一四章 照例執行第三八八章 有不怕死的第二九五章 火速馳援第一八七六章 王鏊致仕第六五六章 晚來一步第九二四章 困難第二八三章 辱沒先師,罪不容赦第一三九五章 微服出巡第二五一二章 拆臺第二四八九章 心懷坦蕩第一七八九章 天降官職第一一八〇章 二次工程第一二四五章 只有外合,沒有裡應第六三一章 你敢頂風作案?(第三更)第二六〇一章 跟誰一條心第九〇二章 又到一年送禮時第一四六二章 不容易第一八七九章 有何陰謀第一〇五〇章 龍潭虎穴(第一更,求月票)第二六九章 異想天開第一三八四章 等我來年爲皇帝第五七四章 回門(第十更,謝所有書友)第一六七一章 無心應酬第一六五〇章 促膝第一〇〇三章 終須一別第一五〇四章 臣等附議第二一六二章 心安回肚子裡第八七五章 秉筆太監第四二〇章 殿試(第三更,盟主加更)第八十九章 生意難保第七五七章 鹿鳴宴第一一〇三章 果真一戰(第二更)第一九八三章 把自己閹了第四〇七章 大學士(第五更,盟主加更)第一九四三章 長見識的謝遷第一六二一章 得力助手第一一三九章 宣府失守第一八九五章 棋差一招第一六四五章 宮市第三五五章 翻臉如翻書第七章 兒時玩伴第二四六二章 大勝第二四七四章 一層層窗戶紙第二五七章 回鄉探親第一五九四章 救高家唯一之人第九四三章 東南未平,西北又起第二二五二章 你們效忠誰?第一六〇四章 代出頭第五六五章 憨娃兒要回來了(第一更)第八七二章 唐寅染相思病第二二九一章 暴脾氣第二五一一章 割捨
第九一七章 稅賦(第二更,求訂閱)第二〇五章 比比誰年輕第二三一二章 失蹤也是一種手段第二五二一章 只需一戰第一四九九章 過城不入第一七四九章 由得他折騰第八九一章 疑惑第八五三章 刑獄行家(第二更)第一七八二章 百口莫辯第五一二章 掐架(第六更)第一一〇八章 潑婦對毒舌(第二更,求月票)第三六五章 才子?靠邊站(下)第三八五章 太學入學(第三更)第四〇五章 居心不良(第三更,賀新盟主)第一九七七章 即將到來的午朝第二五八九章 安排第一八二四章 讓你來試試第二六四一章 案歸原主第九七〇章 弘治彌留第一五五三章 太平府第一一一四章 謝恆奴省親(第二更)第四七八章 清明上河圖第一二四五章 只有外合,沒有裡應第一二八六章 獻俘第二一一〇章 朝中無好人第一九八三章 把自己閹了第三十六章 官司第一八八〇章 藉田禮第一四四七章 定論第七十九章 請人第一九〇四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二三八七章 能人輩出第二三〇一章 閨中事第一二七七章 討公道第一四八四章 外戚出手第一七三一章 面見太后第六章 爭奪第一八八六章 參觀第一九〇四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一三五七章 總督府是閻王殿?第二一三二章 總歸一家人第三十五章 凡事皆找老先生第一八三四章 丁點兒大的功勞第一九二六章 背後有深意第四一八章 周胖子的禮單(第一更)第一二〇七章 師兄,真是你啊?第二三五二章 唯有一人第一〇七九章 進兵,撤兵第一二一四章 照例執行第三八八章 有不怕死的第二九五章 火速馳援第一八七六章 王鏊致仕第六五六章 晚來一步第九二四章 困難第二八三章 辱沒先師,罪不容赦第一三九五章 微服出巡第二五一二章 拆臺第二四八九章 心懷坦蕩第一七八九章 天降官職第一一八〇章 二次工程第一二四五章 只有外合,沒有裡應第六三一章 你敢頂風作案?(第三更)第二六〇一章 跟誰一條心第九〇二章 又到一年送禮時第一四六二章 不容易第一八七九章 有何陰謀第一〇五〇章 龍潭虎穴(第一更,求月票)第二六九章 異想天開第一三八四章 等我來年爲皇帝第五七四章 回門(第十更,謝所有書友)第一六七一章 無心應酬第一六五〇章 促膝第一〇〇三章 終須一別第一五〇四章 臣等附議第二一六二章 心安回肚子裡第八七五章 秉筆太監第四二〇章 殿試(第三更,盟主加更)第八十九章 生意難保第七五七章 鹿鳴宴第一一〇三章 果真一戰(第二更)第一九八三章 把自己閹了第四〇七章 大學士(第五更,盟主加更)第一九四三章 長見識的謝遷第一六二一章 得力助手第一一三九章 宣府失守第一八九五章 棋差一招第一六四五章 宮市第三五五章 翻臉如翻書第七章 兒時玩伴第二四六二章 大勝第二四七四章 一層層窗戶紙第二五七章 回鄉探親第一五九四章 救高家唯一之人第九四三章 東南未平,西北又起第二二五二章 你們效忠誰?第一六〇四章 代出頭第五六五章 憨娃兒要回來了(第一更)第八七二章 唐寅染相思病第二二九一章 暴脾氣第二五一一章 割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