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七四章 回門(第十更,謝所有書友)

沈溪和林黛從小就住在一起,同榻共枕已是平常之事,並不當此爲稀奇,甚至上了牀後,林黛本能地把牀裡面給佔住,但很快她就意識到,這可不是跟沈溪爭一時長短的時候,今天可是他們大喜的日子。

林黛不再是懵懂少女,有謝韻兒一番指導,哪怕再迷糊也知道其中奧妙了。

謝韻兒除了把大概事情交待清楚,最重要的是告訴林黛,作爲新婚妻子應該在新婚時要做的事:

把一切的主動權交給相公,別的什麼都不用想,若是覺得害羞,把眼睛閉上也可以。

畢竟沈溪已經是“過來人”。

林黛對謝韻兒抱有很大警惕,但謝韻兒的話她又不得不聽,到底她沒什麼經驗。

她只好按照謝韻兒的吩咐,把所有的事交給沈溪,她只管躲在被窩裡,羞喜地看着沈溪,因爲二人相處的時間太久,甚至連對方身上有什麼脾性都一清二楚,少了新婚夫妻相互間的神秘感,在應對上圓潤許多,但少了激情。

才洞房花燭,就好似已經成婚十幾年的老夫老妻。

沈溪也在琢磨這個問題,他跟林黛認識快八年了,那是否代表他們之間的“七年之癢”都已經成爲過去式?

但很快沈溪發現,他對林黛的瞭解還不夠深,隨着夜晚的到來,林黛身上的熱情徹底打開後,沈溪更深切體會到這點。

入夜後,沈溪特地將大紅花燭點燃,很快他便餓了,可林黛不給他吃飯的機會,此時小妮子癡纏得緊。

“我們吃點兒飯可好?”沈溪用商量的語氣問道。

“哼!”林黛的回答很直接。

這可是怨婦纔會發出的怨嘆啊,沈溪作爲偉丈夫,只好繼續他未竟的事業。

最後還是周氏想到自己的兒子和兒媳沒吃晚飯,可能餓得慌,入夜後讓朱山和秀兒送了吃食過來,林黛沒什麼胃口,沈溪卻吃得很香,這讓林黛在旁邊看着很不滿。

“就知道吃!”

林黛抱着被褥,撓了撓後背,卻發覺看別人吃飯是很遭罪的事情,所以她將婚服胡亂套在身上,下來跟沈溪一起吃。

晚上又是一陣濃情蜜意。

謝韻兒算是全熟,而林黛最多隻能算是半熟,吃夾生飯,讓沈溪稍微覺得有些彆扭,但很快也就甘之如飴。

第二天雞鳴五鼓,林黛睡得很安實,沈溪卻老早就醒來了。

本來洞房花燭應該日上三竿起,這才符合意境,可他到底算是“二婚”人士,對很多事情能夠泰然處之。

倒是林黛,昨夜的疲累令她極爲困頓,小妮子昨晚着了涼,渾渾噩噩起來看了沈溪一眼,躺下接着睡,沈溪一摸她的頭,稍微有些燙。

“都怪你,哼,我都說了,做那事穿幾件衣服也是可以的。”林黛起牀穿衣服時,帶着幾分幽怨。

沈溪笑了笑,其實他覺得最大的問題還在於小夫妻間不能做到和諧,三月初的天氣乍暖還寒,稍微不注意就容易感染風寒。

起來先不能吃早飯,得先去敬茶,是爲“兒媳婦茶”,而後還要“回門”,往隔壁的陸家去一趟。

周氏驗過白喜帕,臉上帶着幾分欣喜,不過肚子裡卻在嘀咕:“真是個憨娃兒,非要等成婚……莫不是又割破了手來糊弄老孃?”

以前周氏是不相信沈溪懂得那些鬼花樣的,可在她親眼見識過後,有些事她還真不能不信。

“快點兒過來吃早飯,估計你祖母快來了,趁着她沒到,吃過飯帶着黛兒去給你孫姨磕頭!”

周氏總記掛惠娘,這兩天她也察覺到惠娘有些不太正常,但她只是想,或許是沈溪成婚勾起了惠孃的傷心回憶……一個寡婦最見不得的就是這種喜事。

沈明鈞、周氏、沈溪、謝韻兒、林黛、沈運、沈亦兒,一家七口人第一次以一家人的身份坐下來吃飯。

飯桌上,沈明鈞一語不發,只顧撥自己碗裡的飯粒,周氏卻很高興,給這個夾菜,給那個夾菜,不斷囑咐讓大家多吃些。

謝韻兒面色自然,懷裡抱着小姑子沈亦兒。

沈亦兒對這個嫂子很“滿意”,只是她很挑食,不像周氏懷裡的沈運那般好伺候……沈運基本是喂他吃什麼便吃什麼,等他摸摸肚子擡起頭看向周氏時,周氏就知道兒子吃飽了,將人放下,讓他跟姐姐出去玩。

“本來還打算讓憨娃兒給運兒開蒙,這會兒也沒閒暇,以後還是讓他跟着馮先生讀書吧……”

沈運才四歲,望子成龍的周氏已經在琢磨給兒子開蒙的事情了。

……

……

當天沈家人就要啓程回寧化祭祖,沈溪陪林黛“回門”,一切從簡。

不會有回門宴,都是自家人,周氏還在旁親自陪同,到了陸宅內院主屋,惠娘稍微打扮了一下,畢竟是見自己的乾女兒和乾女婿,把紅封提前準備好,在新婚夫婦給她行禮後,她便把紅封遞了上去。

沈溪一摸就知道里麪價值不菲,不是銅板或者碎銀子,而是銀票。惠娘出手,能寒酸到哪兒去?

按照周氏的吩咐,沈溪是要給惠娘磕頭的。

但惠娘怎麼都不接受,因爲沈溪是官,她是民,她又並非沈溪的直系親屬,用她的話來說,如此不顧體統是會折福折壽的。

見惠娘堅持,周氏就沒勉強,但基本的禮數還是需要。最後惠娘簡單擺了個宴席,宴請“親家”,連丫鬟也能跟着吃頓好的。

“……中午前就要動身往寧化,我和他爹肯定會回來,憨娃兒和韻兒、黛兒,可能直接就往北去,以後再想回來就難了。”

周氏這話是對惠娘說的,目光卻看向沈溪。

這次兒子歸家省親,已是朝廷的恩賜,來回一趟就要四個月,當官的可沒那麼多時間消耗在路上。或許只有等沈溪官位高了後,將他們夫妻接到身邊孝敬,才能經常見到兒子。

惠娘看着沈溪,似也有徵求之意。

沈溪道:“不出意外還是會回汀州府城,從汀州府城西去走贛江,怎麼都要方便些。”

惠娘聽到這話,就知道沈溪會再回長汀縣城一趟,她心裡升起一抹喜悅,可她心情極爲複雜,想說什麼卻無從開口。

這邊宴席還沒結束,李氏已帶着沈家人準備啓程,丫鬟不斷進來催促。

周氏氣呼呼地道:“又不是趕着投胎,我兒子中了狀元,祖宗們知道情況,也是可以理解的嘛,非得這麼急幹嘛?”

等她帶着兒子、兒媳出了門口,李氏已頗有威儀地站在沈家門前等候,周氏只能老老實實上前行禮。

“姐姐一路保重。”

送行時,惠娘對周氏多有囑託。

周氏安慰一番,說的都是回來後重開藥鋪的事,其實是想告訴自己的好妹妹,她暫且不會跟沈溪去京城,不用擔心沈家人從此一去不回。

……

……

龐大的車隊一路到了府城北門,不過在出城門時,還是要先等候一下,因爲沈溪得先去驛館那邊看過後交代清楚才能上路。

沈溪對張老五等人千叮嚀萬囑咐,這趟他回寧化省親,要拜祖墳,從汀州府城往寧化鄉下一來一去需要花費十天時間,回來後稍作準備,就要押送阿爾梅達等人回京。謝遷給他的期限是五月底,他儘量要在五月下旬之前趕回京城。

辦皇差,可不能壓着時間做事,能早就儘量早些,這樣纔不會出紕漏。

沈溪去驛館時,得到了一封信,信是玉娘從泉州府城寫來的。

信的內容相當隱晦,看起來都是些日常情況,但其中卻蘊含深意,提到“家中困頓”“長兄父母妻兒病臥在牀已久”,沈溪一看就明白,玉娘是告訴他泉州地方百姓的日子過得很艱難,提到“又有次兄與人交惡誤傷於人爲衙門所囚”,等於告訴沈溪,老百姓與官府交惡,可能會引發更大民變。

時間有些趕,沈溪沒法再折返回去跟惠娘商量事情,便寫了一封信,讓衙役幫忙送到商會,請惠娘幫忙運一批平價糧食到泉州府,再通過商會分館的人,將糧食儘可能送到災民手中。

這是沈溪眼下唯一能做的事情,他也知道如此只是杯水車薪,泉州地方抗糧事件最大的導火索是官府有災不報,照原來的稅賦比例收稅,汀州商會再有錢,也沒有能力爲一府百姓交稅。

沈溪心想:“玉娘得劉大夏吩咐前來調查抗糧案,始終沒有動手的權力,不扳倒張濂,這案子不會有進展。但要讓張濂倒臺,至少要等四五個月,泉州可能要引發一場大的民亂。”

其實福建這個地方並不太平,作爲邊疆沿海地區,除了有倭寇犯邊,少數民族也頻頻反叛,就連民變民亂也遠比別的地區多,這也是福建會同時有都司和行都司的原因。

若抗糧案真的引發出一場大的叛亂,料想只會被壓制在福建省境內,但閩西與泉州相距不遠,這幾年相對富庶的汀州,可能會成爲民變的受害者,受到波及。

“憨娃兒,等你好久了,快上車,這就回寧化了!”周氏等了半晌才見沈溪回來,老遠便向沈溪催促。

老太太板着臉孔跟李氏說了一句,大概跟不許王氏稱呼沈溪“小幺子”一樣,不準周氏稱呼沈溪的小名。

“知道了。”

沈溪心中稍微有些糾結,這麼大的事,他知道後上報朝廷責無旁貸,可他又知道自己到福建來除了省親就是迎接佛郎機使節,他可不是巡察御史,沒資格對地方官府施政說三道四。

玉娘自然會將消息通知京城的劉大夏。

但劉大夏是謹慎之人,不會隨便擾亂地方平穩,或許會將泉州的亂局按下不報。

沈溪又想到另一個人,那便是謝遷,沈溪覺得有必要把泉州的災情上報謝遷知曉。

中原旱災,福建風災和蝗災,大明朝處處是災,你身爲內閣輔政大學士自然要做到心知肚明。

**************

ps:第十更到!

這一章爲所有書友加更!謝謝你們的支持!

距離十二點還有四十分鐘,大家還想天子來一章嗎?和鼓勵就行了,來吧來吧!天子拼命去也!

第一五七九章 狼狽爲奸第八〇一章 正三品的“代總督”(第三更)第一四九九章 過城不入第四六〇章 御賜墨寶(第一更)第二四八六章 戰局有變第一八二四章 讓你來試試第三〇四章 家無寧日(第四更)第二一〇九章 以退爲進第二五三七章 妻心,娘心第一二〇九章 誰來主持?第二三四四章 不稀罕第一〇七一章 出居庸(第三更)第一五四二章 緊急軍情第一四七五章 安心覺第二五二八章 頓悟第一六二三章 安排第九七二章 千鈞一髮第一二四五章 只有外合,沒有裡應第一一〇八章 潑婦對毒舌(第二更,求月票)第二四八八章 熱火朝天第一四三四章 唯親是用(第一更!)第二〇六五章 做買賣第三章 我要讀書第一三二九章 沈大人的官威第六九〇章 爲之歡喜爲之憂(第三更)第四九五章 各打五十大板(第八更)第一五八〇章 查無實證第二五三二章 下一步計劃第一五五九章 當皇帝沒勁第九一四章 請個先生不容易第二一七八章 原則第二一二二章 去喝西北風第二六一〇章 輿論中心第六一六章 不可理喻的皇家(第三更)第一六七一章 無心應酬第二四九五章 滾滾財源第二六一五章 先解燃眉第一〇七三章 尊敬(求月票)第六七〇章 壓功第二四一一章 交班進行時第一九一二章 終於出手了第二五二七章 搬家第四〇〇章 千里尋夫(第十更)第二六〇〇章 亂象叢生第一六七一章 無心應酬第二三一二章 失蹤也是一種手段第二三三〇章 競爭與合作第二〇〇四章 隱相第四三八章 兩位尚書賞識(第四更)第一四一二章 本事第一七六八章 越俎代庖第一八四一章 加封第二五四六章 不參與第一四三二章 收穫戰果第一九一〇章 寫份奏疏第五二三章 立言(第十一更,盟主加更)第五三四章 假綁架,真獻策(第四更)第一六四八章 虎狼之藥第一三八一章 羣龍無首第二三〇一章 閨中事第八七七章 哄孩子專家第一四二二章 來勢洶洶第二一〇五章 銀子是談出來的第二三四三章 莊家和散戶第三一六章 洞房總有聽牆角的(第三更)第九九三章 文韜武略第五六二章 泉州城的英雄(第三更)第一七二〇章 追究到底第二五五七章 天助我也第二一七六章 願望第二四九五章 滾滾財源第二〇二一章 這是要造反第二五六三章 外來的和尚會念經第五六七章 狀元還鄉(第三更)第七〇二章 太子出宮(第四更)第九一七章 稅賦(第二更,求訂閱)第一七五八章 傻有傻福第二四一〇章 怒火攻心第一四九九章 過城不入第一五二〇章 全靠演技第八七五章 秉筆太監第一七九四章 孩童般天真第二五八〇章 代理人之爭第五章 選人第一八三八章 前途未卜第一六八〇章 人選第二六五〇章 交待第二三三四章 直諫第一八九四章 張彩的毒謀第二四五五章 受益者第一五一〇章 夫妻兩條心第一八九三章 深居簡出第五十三章 死而復活第二八三章 辱沒先師,罪不容赦第一一五章 同宗子弟第一五六〇章 朕的理想第二三〇四章 站邊第一七八九章 天降官職第九十五章 新鮮出爐第二三八一章 回頭的倔驢
第一五七九章 狼狽爲奸第八〇一章 正三品的“代總督”(第三更)第一四九九章 過城不入第四六〇章 御賜墨寶(第一更)第二四八六章 戰局有變第一八二四章 讓你來試試第三〇四章 家無寧日(第四更)第二一〇九章 以退爲進第二五三七章 妻心,娘心第一二〇九章 誰來主持?第二三四四章 不稀罕第一〇七一章 出居庸(第三更)第一五四二章 緊急軍情第一四七五章 安心覺第二五二八章 頓悟第一六二三章 安排第九七二章 千鈞一髮第一二四五章 只有外合,沒有裡應第一一〇八章 潑婦對毒舌(第二更,求月票)第二四八八章 熱火朝天第一四三四章 唯親是用(第一更!)第二〇六五章 做買賣第三章 我要讀書第一三二九章 沈大人的官威第六九〇章 爲之歡喜爲之憂(第三更)第四九五章 各打五十大板(第八更)第一五八〇章 查無實證第二五三二章 下一步計劃第一五五九章 當皇帝沒勁第九一四章 請個先生不容易第二一七八章 原則第二一二二章 去喝西北風第二六一〇章 輿論中心第六一六章 不可理喻的皇家(第三更)第一六七一章 無心應酬第二四九五章 滾滾財源第二六一五章 先解燃眉第一〇七三章 尊敬(求月票)第六七〇章 壓功第二四一一章 交班進行時第一九一二章 終於出手了第二五二七章 搬家第四〇〇章 千里尋夫(第十更)第二六〇〇章 亂象叢生第一六七一章 無心應酬第二三一二章 失蹤也是一種手段第二三三〇章 競爭與合作第二〇〇四章 隱相第四三八章 兩位尚書賞識(第四更)第一四一二章 本事第一七六八章 越俎代庖第一八四一章 加封第二五四六章 不參與第一四三二章 收穫戰果第一九一〇章 寫份奏疏第五二三章 立言(第十一更,盟主加更)第五三四章 假綁架,真獻策(第四更)第一六四八章 虎狼之藥第一三八一章 羣龍無首第二三〇一章 閨中事第八七七章 哄孩子專家第一四二二章 來勢洶洶第二一〇五章 銀子是談出來的第二三四三章 莊家和散戶第三一六章 洞房總有聽牆角的(第三更)第九九三章 文韜武略第五六二章 泉州城的英雄(第三更)第一七二〇章 追究到底第二五五七章 天助我也第二一七六章 願望第二四九五章 滾滾財源第二〇二一章 這是要造反第二五六三章 外來的和尚會念經第五六七章 狀元還鄉(第三更)第七〇二章 太子出宮(第四更)第九一七章 稅賦(第二更,求訂閱)第一七五八章 傻有傻福第二四一〇章 怒火攻心第一四九九章 過城不入第一五二〇章 全靠演技第八七五章 秉筆太監第一七九四章 孩童般天真第二五八〇章 代理人之爭第五章 選人第一八三八章 前途未卜第一六八〇章 人選第二六五〇章 交待第二三三四章 直諫第一八九四章 張彩的毒謀第二四五五章 受益者第一五一〇章 夫妻兩條心第一八九三章 深居簡出第五十三章 死而復活第二八三章 辱沒先師,罪不容赦第一一五章 同宗子弟第一五六〇章 朕的理想第二三〇四章 站邊第一七八九章 天降官職第九十五章 新鮮出爐第二三八一章 回頭的倔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