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吳爭如此仗義,朱以海精神一振,這才道:“不瞞靖海候,之前與清軍在驛亭一戰,本王率朝廷重臣率軍增援,本王身先士卒……咳,是這樣,你知道的,朝廷沒有多少結餘,驛亭當時處於清軍包圍之中,將士需要激勵,本王就將身邊的所有錢財都捐了出去,做爲犒賞將士之用,如今應天府光復,朝廷要北遷,可到了應天府,本王兩手空空……咳,你懂的,對吧?”
吳爭聽明白了,朱以海這是朝他要錢來了。
不,準確地說,是報銷戰爭費用來了。
吳爭確實有些意外,朱以海還真的散盡家財,以作犒賞將士之用?
看着緊張地看着自己的朱以海,吳爭心裡一嘆,道:“魯王放心,我在應天府已經爲殿下置辦了一處宅邸,方圓五里,斷不會失了王爺的體面……至於王府的日常耗費,朝廷自然會承擔。”
朱以海聽了眼睛一亮,可依舊有些期盼之意。
吳爭明白,“另外,我會派人從杭州府會魯王送去紋銀三萬兩,以供殿下開銷。”
朱以海頓時笑容綻放,他伸手拍拍吳爭的肩膀道:“本王就說靖海候是忠義之士嘛,果不其然,要不是那些奸倿時常在本王耳邊聒噪,本王又怎麼可能與靖海候在之前發生那麼大誤會呢……呃,如此,本王就心安了,靖海候與本王一起去見監國吧。”
朱以海是一時高興過了頭,信口開起了河,他與吳爭之間,從開始時倒還真是對吳爭不錯,優渥有加,可等始寧鎮一戰,吳爭開始崛起,深諳帝王之道的朱以海,就開始忌憚、防備吳爭了,這與身邊奸倿讒言沒有任何關係,而是爲君之道所致。
這前因後果,其實雙方心裡都跟明鏡似的,所以,朱以海說着說着,就發覺自己口誤而剎住了。
吳爭道:“還請魯王先行,吳爭先交待幾句,馬上追上來。”
朱以海點點頭,心滿意足地走了。
吳爭衝沒真的“滾”的沈致遠招招手。
“去告訴陳勝,我想將這支軍隊留在此城,讓他着手部署防禦,另外告訴了,小心戒備,以防多鐸追來。”
沈致遠聽了有些急了,“吳爭,你真要將軍隊留在這?先說好啊,這次我絕對不留下了,我要跟你去應天府。”
吳爭皺眉道:“去應天府做什麼?我都不可能長期待在那。”
沈致遠不解道:“經過此戰,加上護送監國、朝廷返都之功,你怎麼也得是國公爵了吧,位列朝堂,就是轉眼之間,你不待在應天府待哪啊?”
吳爭嘆道:“朝廷雖小,可枝節繁雜,我還未到平崗山寨,他們就已經替我劃定了杭州、嘉興、松江三府之地。應天府周邊是朝廷直隸,而其餘三府,已是興國公治下。”
沈致遠啞然,這是在瓜分大餅啊?
不過聽到這,沈致遠改口了,“那行,只要跟你一起,哪都行。”
吳爭奇怪了,什麼時候這小子這麼喜歡自己了?
如影隨行?
呃,不會取向有異吧?
早些時候怎麼沒發現呢?
吳爭皺眉道:“你不是有統率大軍,馳騁疆場的夢想嗎?如今論功你晉升副指揮使,必定有統率大軍作戰的機會,爲何反倒要跟着我了?”
沈致遠突然表情扭捏起來,吶吶不說。
吳爭突然心中一動,領悟到了。
如今吳小妹和周思敏一起登船北遷,目的地就是應天府。
沈致遠這哪是想跟隨自己,他先是想去應天府的,見沒有可能,退而求其次,跟着吳爭,至少能離應天府近些。
吳爭大怒道:“原本你小子還在惦記着我妹啊?”
沈致遠被吳爭點破,臉色大紅,急辯道:“吳爭,話別說這麼難聽……呃,這可不是惦記嗎?”
“滾!”
……。
出乎吳爭意料的是,朱媺娖的艙中並無一個朝臣,甚至連朱以海也不在。
只有已經稍有恢復的鄭叔站在她的身後。
鄭叔當時是摔傷,可能傷及到了內腑,倒沒有刀劍相加的外傷。
吳爭一進去,朱媺娖就起身微微向吳爭一禮道:“謝謝。”
吳爭一愕,“此乃臣份內中事,不當殿下特意相謝。”
朱媺娖道:“本宮不是爲了靖海候增援、護送之功相謝,是爲了……你救了鄭叔。”
吳爭這纔回過味來,頓時臉色凝固起來,“我可沒說過放過他。”
朱媺娖急道:“吳爭,就算是我求你了,你放過他,他用意無非是爲了我好。”
吳爭嗤聲道:“這世上,這些所謂好人、忠奴之人,往往壞起事來比那些奸倿更可惡。”
這時鄭叔快步上前,跪在吳爭面前,道:“靖海候之前相救之情,老奴銘記於心,之前所做,是老奴一時妄念,確與殿下無關,今日老奴就在這,這條命是靖海候救的,靖海候想要,隨時可取。”
朱媺娖緊張地看着吳爭,眼睛中的企求之意,顯而易見,“吳爭,我求你了,別殺他。”
吳爭有些不忍,看着朱媺娖的神情,還有她那條空蕩蕩的袖管,吳爭喟然一嘆道:“既然殿下有令,臣不敢不遵。”
朱媺娖聞言一喜,趕緊衝鄭叔道:“還不謝過靖海候?”
鄭叔福至心靈,向吳爭拜道:“靖海候大人大量,老奴發誓,只要不涉及殿下,任何時候老奴絕不與靖海候爲敵。”
這話聽得怪彆扭的,果然是個忠奴啊。
不過吳爭沒有理會他的意思,對朱媺娖道:“臣見此鎮已具規模,如今紹興府大部都在清軍佔領之下,我朝佔據此鎮,可與平崗山守望相助,故臣以爲,將殿下近衛及臣麾下平崗山明軍駐留此鎮,不知殿下意下如何?”
朱媺娖猶豫起來,紹興府經過驛亭、豐惠兩戰,張國維殉國,明軍也傷亡慘重,其實朱媺娖身邊的近衛也僅剩廖仲平一部,將這支軍隊留在此地,那也就是說朱媺娖或者朝廷將處於孤掌難鳴之中。
說難聽點,如今應天府在吳爭、王之仁二人的掌控之下,只要這其中一人有異心,朝廷說翻就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