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宋酆兵敗

伏泉不知道的是若不是他這個穿越者出現,使得劉悝一案總出變故,段熲本該早已騰出手來對付蘇不韋了,不然恐怕此時蘇不韋一家早已成了冢中枯骨,遭受段熲的毒手了。

酒肆裡,王朗接道:“然也,蘇公先之才,伍子胥亦難比之,段熲其人雖有大功,卻依附宦官,苟全富貴,徵召公先實乃妄想耳。”蘇公先即蘇不韋,公先是其表字。

張紘亦是附和道:“大兄所言極是。”

伏泉同樣點頭,王朗所言伍子胥比不過蘇不韋,出自朝野名士,已逝黨人“八顧”之一的郭泰郭林宗之口,其言伍子胥復仇借吳國之兵破故國,而蘇不韋以一人之力,對抗權貴,出生入死,犯險冒禁,終把仇人活活氣死,猶如神助,伍子胥不能比其也。

在場之人,唯有賈詡眼神淡淡,既不點頭,也不贊同,只是端着酒杯痛飲,似有心事,伏泉好奇,只以爲其因段熲乃是其同鄉長輩,言之則失禮,或者其本性小心,決不輕易與外人吐露真言。

一番酒意盡興,衆人盡散,伏泉問明張紘住處,道明他日登門拜訪,便與賈詡坐車而返。路上,席間一直未言的毒士突然開口,而且一開口便讓伏泉措手不及。

“蘇公先恐有難也,段公必不放過其人,或宗族亦受牽連。”

伏泉詫異,問道:“爲何?”

賈詡淡淡道:“縱觀段公其人,堪稱國朝百戰名將,其出戰,必求勝也,縱使矯詔亦然,今蘇公先不如其意,其又素與李暠友善,新仇舊恨之下,君觀段公如何?”段熲任遼東屬國都尉時,鮮卑寇邊,其派驛騎假送璽書詔,“令段熲退兵”,撤退路上暗中設伏,全殲來犯鮮卑。

一語說完,伏泉暗暗心驚,的確若如賈詡所言,段熲必不會放過蘇不韋。

段熲其人,或許天生就帶有幾分殘忍,其出生於西北,從小便見證了涼州大地上,羌胡肆掠,殺人與被殺的殘酷環境,鍛造了他那殘忍的性格。

回到家中,便見一寺人在府裡等候,伏泉識得,乃是宋後長秋宮之人。

自曹節、王甫死後,宮內的宦官勢力也相應的被清洗了一遍,縱然劉宏拼命提拔張讓、趙忠,想讓他們彌補曹節、王甫死後宦官的實力,但長秋宮裡卻被宋後安排好了。畢竟縱然宋後生性不爭,但對於自己地盤安排親信也是應當。

問明原因,那寺人只言皇后憤怒,令其火速入宮。伏泉觀之有異,便知有內情,從懷中取出一塊金餅,塞入寺人手中,那寺人推脫不得,便直言道:“君侯不聽忠言,與賊交戰敗退”。君侯還能有誰,唯宋後父親宋酆耳。

原來如此,宋酆戰敗,宋後當然着急,若是其因此失去皇帝寵信,對於剛剛崛起的宋氏無疑打擊太大。

換了一身行裝,畢竟自己身上酒氣熏人,難以見人,便入宮去了。到了長秋宮中,便見宋後呆呆坐於案几旁,看着手中書信。

宋後見了伏泉到來,臉色稍有喜色道:“汝來便好,速看此信。”很顯然,經過劉悝一事,伏泉在宋氏與伏氏有了不少的話語權。

伏泉觀之,信乃宋酆所寫,他言未聽臧旻,貿然下令進攻,中許昭之計,敗得一場,損失兵馬數千,讓宋後小心應對局勢。

有何局勢?當然是外朝與宦官的彈劾而已。

外朝士人一直就討厭外戚,不希望外戚過大,分享他們的權柄,若是竇武那種出身黨人的外戚還好,而宦官亦然,他們與外戚爭奪皇帝信任,中朝權柄,當然十分討厭外戚。以前皇帝無繼續任用外戚之意,朝堂被士人與宦官瓜分,現在眼見有第三方勢力崛起,能不擔心?此時宋酆兵敗,這兩類人必定彈劾。

至於他們本身勢如水火,會不會一致彈劾,這點不用問了,肯定一致。爲何?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在政治上尤其明顯,宦官和士人說到底都是政客而已,有了利益共同點,即使再大的血海深仇都會聯合的。

心中對這便宜外祖父埋怨透了,真被賈詡言中了,宋酆非要顯示自己能力,不聽外人之言,現在留下一堆爛攤子收拾,好在江東局勢尚在可控範圍內,若是壞了大好平叛局面,宋氏的崛起之路恐怕就會被攔腰斬斷了。不過,現在當務之急是對付朝堂將要出現的針對外戚的彈劾。

宋氏道:“阿父兵敗,張讓等人必會諫言,若是陛下下旨議罪,這該如何是好?”

“姨母稍安,大父督撫平亂事宜,臨陣換將乃兵家大忌,陛下應不會如此。”

“若如此,便好了。只是朝會該如何應對?”

的確,皇帝不會輕易換將,但也不代表不能,歷史上劉宏清剿黃巾,緊要時刻不也三次換將?關鍵劉宏心子軟,被左右宦官長時間言語蠱惑,便會改主意,這也造成了他後來很多政事前後態度改弦更張,變臉之快的原因。

伏泉道:“唯今之計,百官彈劾已避免不了,既如此,不如設計,讓外朝與宦官相鬥耳。”

“如何鬥?”

“姑母聽聞蘇不韋一事乎?”未想剛剛談及此事,竟又用到。

“蘇不韋?氣死李暠之人?”很明顯,宋後知道此人,畢竟蘇不韋可是活活氣死了一個九卿,堂堂秩中二千石的大司農,能不有名?

“然也,外侄聽聞,段熲招其入朝,其拒之。吾觀段熲非是寬厚之人,必記仇也,若此時有人重提此事,奏言其有罪,外朝之人該如何?”

宋後眼前一亮道:“其必爭也。”

……

次日,百官議政。

有議郎彈劾不其鄉侯、執金吾宋酆一戰而敗,損兵數千,奏請罷其兵權,擇選良人代替。

未幾,司徒袁隗、司隸校尉段熲等一干近半朝臣皆附和此事。

眼看朝堂諸公皆言罷除宋酆兵權,司空楊賜起身道:“臨陣換將,兵家大忌,請陛下三思。”

劉宏點頭,言只小敗,不能一概而論,便就此作罷。袁隗等人亦未想一次就拿下此事,便不再言。

後又有議郎上奏道:“扶風人蘇不韋,擅殺大司農李暠,其罪不可免,請陛下徹查。”

話音剛落,朝堂諸公臉色一變,紛紛向其望去,暗道何人慾拆黨人之臺,畢竟蘇不韋之名,黨人領袖郭泰可是好好誇了一遍。

第一百二十六章 強弩在手何懼之第二百六十六章 甘寧終現身第六百四十二章 入京前歲第三百二十一章 道聽而途說第二百八十一章 抑制邪教第六百零七章 西州之主 當爲韓將軍第一百八十九章 讖緯之學迷信也第五百七十六章 三通三絕 定復西域第六百七十八章 出名的年輕俊傑第一百六十五章 查袁赦以正不法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戰將至血腥起第五百零一章 張然明兵敗如山倒第三百一十三章 破計爲上第三十八章 王甫歹毒第六百八十六章 天下可無洪 不可無君第一百五十八章 西邸求官謀得權第五百三十章 從祖以下皆得解釋第四百五十章 打仗就是來搶劫的第三百九十九章 朕欲滅鮮卑也第五百五十九章 廣宗城內賊已動第六百八十三章 西域第一戰第八十二章 皆爲漢軍埋骨之地第三百五十四章 詐門前夕第五百八十九章 是宦官的人又如何第四百二十九章 宋後所思第三百二十六章 城牆崩塌第二百五十九章 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第四百六十五章 立碑留名爲漢興第六百三十六章 流失悲劇張燕死第六百七十一章 黑山賊滅第五百一十六章 土地女人孩子缺一不可第五百二十四章 今日便受此之辱第四百五十六章 好自爲之莫多事第一百九十八章 平蠻何去何從第三百零七章 寧拜見明公第六百六十五章 削弱世族豪強根基第一百二十章 以命搏命第五百四十五章 王佐留香厚臉談第二百零三章 莫要負隅頑抗第四百三十章 冠禮伊始第三百一十六章 豈曰無衣第二百二十章 錦衣賊盜少有膽色第六百三十九章 呂布百騎衝胡陣第四百八十一章 殺機隱現漢寨後第二百六十九章 大丈夫當雄飛 安能雌伏第九十三章 二石半弓第三百九十三章 鮮卑內亂第二百零五章 孤身說降心意絕第一百二十九章 崩其右翼第四百零六章 敢問交好幾世第五百六十三章 馬腿比人命值錢第五百七十八章 張讓委屈王允將罪第五百六十四章 劉張公孫何突騎第三百八十三章 譁變伊始只爲糧第四百五十七章 五原秋風漢軍急第九十八章 亡命第六百零八章 涼州風再起第一百一十一章 攻柳城第五百一十四章 化塞外爲漢疆第四百四十七章 被桑椹幹摸黑的袁紹第四百四十三章 彈汗山和連第二百三十三章 待人以誠 人必待己以忠第三百五十六章 一出李逵遇到李鬼的戲碼第三十五章 奴婢命苦矣第五百零六章 北疆百年有安寧第四十五章 長者之計第三百九十八章 喪師取死之道第一百三十七章 封侯難成第三十八章 王甫歹毒第四百八十五章 蒿里路上同往第四百四十五章 只需段公一人便可第二百八十一章 抑制邪教第一百零五章 狼煙起第六百五十一章 立史侯爲帝第九十四章 幽州第四百七十四章 馬壽成偏師往援第三百八十一章 吳起之才第四百九十六章 天命一說何有之第二百八十二章 他日必生亂事第五百二十一章 長社城下誰成名第五百六十九章 吾天生有此能 何足道哉第五百五十九章 廣宗城內賊已動第三百八十章 周郎小兒有大略第五百三十章 從祖以下皆得解釋第五章 徐州世叔第二百八十四章 中黃太一第五百二十八章 自此屯田人衆矣第六百一十二章 一日復隴西第一百八十章 朝會初爭第六百六十八章 變相移民第六百六十四章 孤之名聲 爾不知乎第一百三十七章 封侯難成第四百一十五章 太學諸友今何如第三百七十一章 城破餘亦亡矣第六百一十九章 麴義要成名第四百七十六章 金蓮川逃兵第五百五十章 兩虎相爭誰獲利第四十章 事畢第一百三十一章 潰敗亡命第三百二十二章 吾巴郡兵自破之
第一百二十六章 強弩在手何懼之第二百六十六章 甘寧終現身第六百四十二章 入京前歲第三百二十一章 道聽而途說第二百八十一章 抑制邪教第六百零七章 西州之主 當爲韓將軍第一百八十九章 讖緯之學迷信也第五百七十六章 三通三絕 定復西域第六百七十八章 出名的年輕俊傑第一百六十五章 查袁赦以正不法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戰將至血腥起第五百零一章 張然明兵敗如山倒第三百一十三章 破計爲上第三十八章 王甫歹毒第六百八十六章 天下可無洪 不可無君第一百五十八章 西邸求官謀得權第五百三十章 從祖以下皆得解釋第四百五十章 打仗就是來搶劫的第三百九十九章 朕欲滅鮮卑也第五百五十九章 廣宗城內賊已動第六百八十三章 西域第一戰第八十二章 皆爲漢軍埋骨之地第三百五十四章 詐門前夕第五百八十九章 是宦官的人又如何第四百二十九章 宋後所思第三百二十六章 城牆崩塌第二百五十九章 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第四百六十五章 立碑留名爲漢興第六百三十六章 流失悲劇張燕死第六百七十一章 黑山賊滅第五百一十六章 土地女人孩子缺一不可第五百二十四章 今日便受此之辱第四百五十六章 好自爲之莫多事第一百九十八章 平蠻何去何從第三百零七章 寧拜見明公第六百六十五章 削弱世族豪強根基第一百二十章 以命搏命第五百四十五章 王佐留香厚臉談第二百零三章 莫要負隅頑抗第四百三十章 冠禮伊始第三百一十六章 豈曰無衣第二百二十章 錦衣賊盜少有膽色第六百三十九章 呂布百騎衝胡陣第四百八十一章 殺機隱現漢寨後第二百六十九章 大丈夫當雄飛 安能雌伏第九十三章 二石半弓第三百九十三章 鮮卑內亂第二百零五章 孤身說降心意絕第一百二十九章 崩其右翼第四百零六章 敢問交好幾世第五百六十三章 馬腿比人命值錢第五百七十八章 張讓委屈王允將罪第五百六十四章 劉張公孫何突騎第三百八十三章 譁變伊始只爲糧第四百五十七章 五原秋風漢軍急第九十八章 亡命第六百零八章 涼州風再起第一百一十一章 攻柳城第五百一十四章 化塞外爲漢疆第四百四十七章 被桑椹幹摸黑的袁紹第四百四十三章 彈汗山和連第二百三十三章 待人以誠 人必待己以忠第三百五十六章 一出李逵遇到李鬼的戲碼第三十五章 奴婢命苦矣第五百零六章 北疆百年有安寧第四十五章 長者之計第三百九十八章 喪師取死之道第一百三十七章 封侯難成第三十八章 王甫歹毒第四百八十五章 蒿里路上同往第四百四十五章 只需段公一人便可第二百八十一章 抑制邪教第一百零五章 狼煙起第六百五十一章 立史侯爲帝第九十四章 幽州第四百七十四章 馬壽成偏師往援第三百八十一章 吳起之才第四百九十六章 天命一說何有之第二百八十二章 他日必生亂事第五百二十一章 長社城下誰成名第五百六十九章 吾天生有此能 何足道哉第五百五十九章 廣宗城內賊已動第三百八十章 周郎小兒有大略第五百三十章 從祖以下皆得解釋第五章 徐州世叔第二百八十四章 中黃太一第五百二十八章 自此屯田人衆矣第六百一十二章 一日復隴西第一百八十章 朝會初爭第六百六十八章 變相移民第六百六十四章 孤之名聲 爾不知乎第一百三十七章 封侯難成第四百一十五章 太學諸友今何如第三百七十一章 城破餘亦亡矣第六百一十九章 麴義要成名第四百七十六章 金蓮川逃兵第五百五十章 兩虎相爭誰獲利第四十章 事畢第一百三十一章 潰敗亡命第三百二十二章 吾巴郡兵自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