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只管家小

舒縣城頭烽火漫天,陸康左手十分不熟練的拿起自己的佩劍,劍上面此刻已是血跡斑斑。右手慢慢從懷裡顫顫悠悠的拿出一塊絲帛將上面的血跡清理,他的右手因前番守城,被叛賊砍傷,此時正用絲帛包紮,暫時是拿不起劍了。

“陛下,臣無能,有負陛下重託,今日便是臣爲陛下、爲大漢盡忠之時!”

說完,陸康便要拿着長劍對自己脖子抹去,只見得點點寒光密佈陸康脖子前,似乎要將他這老身子骨徹底籠罩。

“大人!不可!”

不過,畢竟是用他那不習慣的左手持劍,在他喊出死前守節的話語時,身邊聽到動靜的陸儁連忙上前阻止,一下子奪了陸康手中長劍。

因武藝不行,陸儁在守城時便未上城樓搏殺,而是一直在城頭指揮青壯運輸器械等物,此時在陸康身邊,卻是等其父吩咐,如何安排城下那數百一直搬運物資的老弱男丁。這些人裡多數都是年約十三、四歲的少年,城內已經無可徵兵卒,因兵力緊張,所以這後勤只能交給老弱婦孺運輸了,而陸康也是存了保存舒縣一絲傳承的心思,一直都沒讓這些已經被徵募的少年上城樓廝殺。

雖然漢代尚武,但畢竟這些孩童都沒有經過系統性的軍事訓練,而且多是力弱之少年,如何會是那些也算是身經百戰的叛軍兵卒的對手。故而,陸康在明知讓這些孩童上樓也是讓他們送死時,即使剛纔叛軍攻城車攻上城頭,他也沒讓城樓下的老弱孺子上來。

“逆子!逆子!”陸康指着自己長子的臉喝斥道,耳邊城頭廝殺聲不斷傳來,越來越近,他知道這是叛軍登上城池的人越來越多,不斷佔據城頭位置所致,隨後臉露悲愴道:“大勢已去!大勢已去!逆子,速速將劍還來……”

“大人,城內尚有數百青壯,令其阻敵,必可擊退叛軍……”陸康語氣越來越激烈,喝罵不斷,直把陸儁嚇壞,不過此時他可不敢交劍,除非真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他不是阻止自己父親爲國效忠守節,只是認爲現在守節爲時過早。

“夠了!叛軍攜攻城塔而來,除非天不絕吾,否則滿城難以倖免,快快拿劍來!”

“可……”

“逆子!快……”

“叛軍大營着火了!”

“賊軍退了,快殺!”

“漢軍襲營,兄弟們,快回營救吾等家小!”

“賊子莫跑!”

……

任憑陸康如何喝斥咒罵,陸儁就是不點頭,正當陸康又威脅了一遍陸儁後,想要直接動手搶奪時,城樓上突然傳來漢軍和叛軍的異樣聲音。

那聲音不同於此刻應該出現的兩軍廝殺聲,反而是漢軍準備痛打落水狗的聲音,令父子兒子對視一眼,面露狐疑,隨後一起往城樓前而去,卻見得此刻舒縣的南方已是煙霧瀰漫,而原本叛軍大營的駐紮點上更是黑煙濃濃,一看便可看出現在那城外叛軍的大營一定出了某種事故意外,否則攻城的叛軍不可能因爲這點菸霧就不顧戰場軍紀,擅自後撤。

在叛軍後方,黃穰眼看自家軍隊已經在三具攻城塔的幫助下,登上舒縣城頭,並且幾乎將城頭填滿的時候,已經是樂得笑不攏嘴了,這一下他終於可以揚眉吐氣了。

看着城頭越來越多從攻城塔裡登城的自己兵卒,黃穰向左右笑道:“破城之後,吾一定要將那陸康老賊千刀萬剮,以泄吾心頭之恨。”的確,這些日子攻城,着實讓他丟盡了臉,威信也是掃地,蕩然無存,現在,就是他要從那陸康身上,證明他起義反抗暴漢的正確性的時候,是他證明漢軍在他面前根本不值得一提的時候。

黃穰可不信,城頭的漢軍還能再玩一出那日火油罐頭焚城的一幕,要知道自己這次特地命令後方的弓弩手,不分敵我的用箭矢壓制漢軍,就是爲了防止陸康那老賊再玩這一手。現在,城頭的漢軍除了城破之後,兵敗被殺,再無其他出路,無數日子被舒縣漢軍擊退,早就讓這個出身於廬江的叛軍首領恨透了舒縣,他此刻根本不想給城內漢軍甚至普通百姓任何生路。

正好黃穰興奮得意,甚至已經準備好了帶人入城好好收拾陸康的時候,就聽到後方突然有無數人呼喊“漢軍襲營”的聲音,還未來得及發生何事,就見前方攻城的部隊竟然一下子有無數人往後跑去,根本一點兒也不在乎他們各部主將的命令。

“何故如此?何故如此?”

“將軍,快看,大營叫漢軍破了!”

“胡言!漢軍就在……啊!”

黃穰驚疑詢問左右,他不明白爲什麼自己手下會逃跑,這根本不和常理,當身邊的將領指着後面營寨說漢軍破營時,他第一時間就反駁,因爲這根本不可能。不過當他回頭看到自己大營上方冒出的無數黑煙,還有大營裡各處冒起的火焰時,頓時驚呼一聲,甚至失手,直接從馬上栽倒在地。

被衆人扶起之後,黃穰臉色依舊驚訝萬分,他不明白漢軍是怎麼來的,怎麼能如此鬼魅般的就偷了自己的營寨,而自己卻一直都不知道。

廬江的漢軍就在城頭被自己包圍,而自己四處撒出的斥候,特別是西邊的荊州方向以及東邊的揚州刺史部治所歷陽縣,黃穰都是重點安排斥候監視的,一旦這兩地靠近自己最近的漢軍一動,他肯定會知道消息的,但現在他根本沒收到消息,再加上他在舒縣南北方向都有安排兵馬駐防,因此怎麼可能還會有漢軍出現?黃穰對此是絕對不相信的。

其實按理來說,黃穰這麼確定也是正常的,只是他忽略了除了他看爲心腹的“穰軍”較爲精銳以外,其他的叛軍都是軍紀糟糕的部隊,將他們放之於他,能將他的命令執行多少,卻是很難保證的。更何況,伏泉麾下的偷襲兵馬,已經有了一番渾水摸魚的經驗,潛伏到舒縣的路上,對付他派出在舒縣南部四處搜捕劫掠的兵卒是綽綽有餘,這幾番因素加在一起,最終就導致了今天他的大營被偷襲的一幕,這麼說來他要敗,敗得倒也不算冤枉。

當然,無論黃穰如何去想那支突然出現,並且襲擊了他營寨的漢軍出身,戰場的形勢是改變不了的,隨着越來越多的叛軍兵卒不斷在呼喊大營被襲,漢軍攻破營寨四處殺人的話語,叛軍陣營不斷有兵卒轉身往大營而去,渾然不顧現在就差一口氣就能攻城舒縣的事實。

“站住!站住!攻城,快攻城!”城下戰場一處,一名叛軍將領揮刀不斷喝斥自己麾下逃跑的兵卒,要他們回身去攻舒縣不過效果甚微,他麾下要逃回大營的兵卒根本不聽他的命令。

“大營被破,吾等家小皆在其中,誰還管這舒縣?”

“對!對!對!回援大營要緊!”

……

“反了!反了!”在看到自己面前的兵卒都不聽令後,那將領也不是好惹的,直接揮刀對着兵卒裡鬧騰的最厲害的一個兵油子就是一刀,只聽那兵卒“啊”的一聲大喊,頓時便成了刀下亡魂,隨後便聽到那將領大喊道:“再有逃者,如同此獠!”聲音有力,彷彿洞穿一切一樣,再加上剛剛被結果了一名逃跑的小卒,震懾力十分強大,一幫兵卒都是目瞪口呆。

見周圍衆人臉色,那將領很是滿意,剛欲再訓幾句,然後就命令他們隨自己攻城,此刻只要稍微有眼力見兒的人都知道,再加一把力就能破了這舒縣,到時候還需要管什麼大營,舒縣縣城裡不比大營好嗎?所以,誰去回援大營,誰就是傻,連這到手的功勞都不要。

不過,這將領如此想的,可其他兵卒卻不這麼想,就在那將領要在喝斥時,他身後突然寒光一閃,緊接着就聽到那將領“啊”的一聲大喊,只見得那將領的脖子上直接卡住了一把大刀。

“爾、爾……”帶着不可思議的神情,那將領帶着最後一絲氣力,艱難的移動自己被卡着大刀的脖子上的腦袋,看到那揮刀砍自己的是自己的一名心腹親兵,喃喃說了兩個字便已嚥氣。

那親兵臉上見此閃過一絲內疚,不過很快消失,狠狠一咬牙,上前就拔了他卡在那將領脖子上的刀,剛纔大概是因爲他氣力不足,加之兩人的站位弧度不好,他的刀片才被卡主。艱難的將卡在那將領脖子骨頭的長刀拔出,那兵卒隨後望着周圍衆人道:“大營就在後方,諸位還不去救家小?”

說完,就自己拿刀率先往着火的大營而去,那大營裡面有他寡母在,他家境貧寒,從小由母親辛苦養大,此時怎麼能讓母親受難,他之所以加入叛軍,還不是因爲家裡無地無糧,過活不了,才入了叛軍想博一場富貴照顧寡母?

一語驚醒衆人,他們剛剛先是因爲那將領殺人而驚呆,然後又被那小兵反殺將領而震驚,一時之間都沒有動作,現在聽到這小兵言語,原本都是有心救家小的叛軍兵卒更不遲疑,返身離開,直奔大營。

這一下就帶動戰場之上,原本是堅決執行將領命令的其他叛軍兵卒的大撤退,對於大多數叛軍而言,家小就是他們的軟肋,如果家小有失,就是黃穰在他們面前,他們都敢殺,更何況其他人。畢竟,這些叛軍反抗起義,最初的原因不就是想殺了貪官污吏,推翻這舊王朝,然後自己翻身做主人,帶領家小們過好日子嗎?

場面一時失控,叛軍陣營各部,不少阻止麾下兵卒撤退的將領都被兵卒殺了,當然也有不少兵卒被將領殺了,一時之間,叛軍頗有種自相殘殺的趨勢。然而,將帥與兵卒之間,畢竟有人數上的劣勢,大勢所趨之下,最終只有更多叛軍兵卒撤退,其中更有一些原本不敢有撤退想法叛軍將領也跟着撤退,他們和其他撤退的兵卒一樣,同樣惦記自己的家小,戰場一下子就形成了一種滾雪球的“大逃亡”……

“回來!回來!怎會如此!怎會如此!”黃穰發了瘋的在城下大喊,原本集結在他身旁的兵馬一下子竟少了半數以上,這一時之間讓他接受不了,然而偏偏無能爲力,叛軍說到底就是一羣烏合之衆,能有什麼組織紀律,更何況事關家人生死,誰會爲他拼命?

不過,雖然叛軍兵馬大部分都自己跑了,但是總有人留下來,這些人本身就是孤寡之人,無依無靠,沒有什麼家眷而言,自然不會返身,而是繼續攻城,當然,也有此刻不管自己家眷,準備破城升功的,畢竟時間從來不缺少像吳起那樣殺妻求官的人。

只是,叛軍終究是走了大半,一下子就讓舒縣城頭一直被叛軍用弓弩壓制的漢軍緩了口氣,而且隨着原本在攻城塔裡的叛軍兵卒要撤退,和其他想攻城的兵卒相持不下,一下子就讓攻城塔登城的人數減少。

衆所周知,攻城塔破城,最厲害的就是它可以源源不斷的輸送兵卒登城,從而慢慢蠶食城頭,但是一旦攻城塔裡輸送的兵卒跟不上守城者殺敵的進度,那些最終只有被守城者趕回才城下的結果而已。

陸康見此連忙對陸儁喝道:“快!令城下兵卒入援,命全軍將城頭叛軍打退,多帶火油,燒了攻城塔。”

其實也不用陸康多說,漢軍將帥都是熟悉攻城塔之人,見這情形怎麼可能不知道這情況,只見得城頭上一下子多了數百老弱不已的百姓,他們有的是五六十歲的老者,有的卻是十幾歲的少年,此刻都是手持勁弩,對着城頭的聚集的叛軍發出洶涌的弩矢。

對於這些老弱,陸康就沒指望他們能和叛軍肉搏,都是發了人手一支短弩,除了讓他們運送物資以外,就是當做輔佐遠程兵種而已。不過,很顯然,此刻這些快速發射的密集弩矢,對這城頭上聚集的叛軍殺傷很大……

第三百六十九章 盡瘁守節縱身死第四百二十一章 惡狼養於宅籠只爲忠犬也第五百九十五章 叛軍並非鐵板一塊第五百六十九章 吾天生有此能 何足道哉第六百二十一章 手段厲害不如軍事牛逼第六百零二章 韓遂疑竇變兵事第六十五章 天災不絕第三十七章 劉悝進京第一百五十六章 何家羽翼需盡誅第六百三十三章 晉陽第七章 埋葬第五百零九章 最軟蛋的綠帽男第一百一十九章 城樓危如卵第四百一十七章 時不待本初第一百二十章 以命搏命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州蠻亂驚蟄起第四百八十五章 蒿里路上同往第四百九十三章 持久遊擊的影子第三百七十一章 城破餘亦亡矣第一百八十七章 山頭勢力自古有第三百零九章 太守已至第二百五十六章 宜速不宜遲第二百一十一章 巴郡勇將第五百一十六章 土地女人孩子缺一不可第五百二十二章 小城望援唯死戰第一百零三章 不屈蘇氏第三百五十八章 今夜何處不失眠第四百六十三章 馬踏彈汗山第六百零一章 每一發兵 頭鬢爲白第四百九十二章 鮮卑思變何惶惶第五百八十五章 有些憋屈的大將軍第四百六十四章 漢人殺向彈汗山了第九十六章 到任第三百七十五章 只管家小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子安知壯士志哉第六百三十五章 張燕之謀第兩百章 平蠻夷計策初定第一百三十九章 古文左傳第六百八十一章 化肥第九十七章 關羽殺人第四百九十六章 天命一說何有之第十六章 曹破石要女第四十六章 提前謀劃第四百八十四章 龐柔第六百二十四章 割肉般的考驗第五十六章 枉爲名門之後第三百八十二章 囊中之物周正太第八章 獻策防治第五百五十三章 陳留壯士黑漢者第四百九十五章 轅門射戟爲天命第五百七十九章 不其侯府孩童事第四百七十八章 塞外決戰已先發第六百三十二章 今歲無戰第二百三十七章 皆爲利第五百六十三章 馬腿比人命值錢第一百六十一章 蘇不韋怒審解縣第一百一十一章 攻柳城第四百六十六章 漢人英雄永垂不朽第四百四十六章 出塞先定北地羌第一百七十章 拼搏的屠戶第五百四十八章 關雲長可排第幾第一百九十六章 火光乍破兵戈亂第六百五十一章 立史侯爲帝第六百零五章 洪流喪膽皆慼慼第二百六十一章 扮裝遠遁第三百八十三章 譁變伊始只爲糧第三百一十六章 豈曰無衣五百一十八章 黃巾亂事召雒陽第一百九十二章 空前絕後的舞蹈戰術第一百六十章 雙管齊下第六百六十四章 孤之名聲 爾不知乎第一百九十一章 檄文討賊板楯蠻第五百四十二章 隔牆有耳遇二才第三百六十二章 以土爲糧第六百零八章 涼州風再起第三百二十四章 鄂縣聽甕第一百七十三章 閹人不除 國無寧日第四百零四章 與庸人不識馬骨有何異第三百四十三章 天時地利皆不在第一百三十三章 檀石槐授首第一百零八章 素利頭落第二百六十六章 甘寧終現身第四百三十七章 草聖第六百七十一章 黑山賊滅第三百八十五章 滅賊前奏第四百二十六章 相遇救鹿第一百零二章 武聖歸心第四百六十八章 張然明起復涼州第四百章 明裡緩和漢與鮮卑之關係第二百五十四章 郡署無意當殺督郵第一百七十四章 一直奪權的劉宏第十三章 獎賞第三百九十章 臥虎第一百零八章 素利頭落第五十八章 永樂太后第七十六章 袁氏妖言惑衆之輩第二百九十章 張魯來捉包第六百七十七章 浴火重生第五百九十三章 擎受者並非禽獸第三百一十九章 苦也
第三百六十九章 盡瘁守節縱身死第四百二十一章 惡狼養於宅籠只爲忠犬也第五百九十五章 叛軍並非鐵板一塊第五百六十九章 吾天生有此能 何足道哉第六百二十一章 手段厲害不如軍事牛逼第六百零二章 韓遂疑竇變兵事第六十五章 天災不絕第三十七章 劉悝進京第一百五十六章 何家羽翼需盡誅第六百三十三章 晉陽第七章 埋葬第五百零九章 最軟蛋的綠帽男第一百一十九章 城樓危如卵第四百一十七章 時不待本初第一百二十章 以命搏命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州蠻亂驚蟄起第四百八十五章 蒿里路上同往第四百九十三章 持久遊擊的影子第三百七十一章 城破餘亦亡矣第一百八十七章 山頭勢力自古有第三百零九章 太守已至第二百五十六章 宜速不宜遲第二百一十一章 巴郡勇將第五百一十六章 土地女人孩子缺一不可第五百二十二章 小城望援唯死戰第一百零三章 不屈蘇氏第三百五十八章 今夜何處不失眠第四百六十三章 馬踏彈汗山第六百零一章 每一發兵 頭鬢爲白第四百九十二章 鮮卑思變何惶惶第五百八十五章 有些憋屈的大將軍第四百六十四章 漢人殺向彈汗山了第九十六章 到任第三百七十五章 只管家小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子安知壯士志哉第六百三十五章 張燕之謀第兩百章 平蠻夷計策初定第一百三十九章 古文左傳第六百八十一章 化肥第九十七章 關羽殺人第四百九十六章 天命一說何有之第十六章 曹破石要女第四十六章 提前謀劃第四百八十四章 龐柔第六百二十四章 割肉般的考驗第五十六章 枉爲名門之後第三百八十二章 囊中之物周正太第八章 獻策防治第五百五十三章 陳留壯士黑漢者第四百九十五章 轅門射戟爲天命第五百七十九章 不其侯府孩童事第四百七十八章 塞外決戰已先發第六百三十二章 今歲無戰第二百三十七章 皆爲利第五百六十三章 馬腿比人命值錢第一百六十一章 蘇不韋怒審解縣第一百一十一章 攻柳城第四百六十六章 漢人英雄永垂不朽第四百四十六章 出塞先定北地羌第一百七十章 拼搏的屠戶第五百四十八章 關雲長可排第幾第一百九十六章 火光乍破兵戈亂第六百五十一章 立史侯爲帝第六百零五章 洪流喪膽皆慼慼第二百六十一章 扮裝遠遁第三百八十三章 譁變伊始只爲糧第三百一十六章 豈曰無衣五百一十八章 黃巾亂事召雒陽第一百九十二章 空前絕後的舞蹈戰術第一百六十章 雙管齊下第六百六十四章 孤之名聲 爾不知乎第一百九十一章 檄文討賊板楯蠻第五百四十二章 隔牆有耳遇二才第三百六十二章 以土爲糧第六百零八章 涼州風再起第三百二十四章 鄂縣聽甕第一百七十三章 閹人不除 國無寧日第四百零四章 與庸人不識馬骨有何異第三百四十三章 天時地利皆不在第一百三十三章 檀石槐授首第一百零八章 素利頭落第二百六十六章 甘寧終現身第四百三十七章 草聖第六百七十一章 黑山賊滅第三百八十五章 滅賊前奏第四百二十六章 相遇救鹿第一百零二章 武聖歸心第四百六十八章 張然明起復涼州第四百章 明裡緩和漢與鮮卑之關係第二百五十四章 郡署無意當殺督郵第一百七十四章 一直奪權的劉宏第十三章 獎賞第三百九十章 臥虎第一百零八章 素利頭落第五十八章 永樂太后第七十六章 袁氏妖言惑衆之輩第二百九十章 張魯來捉包第六百七十七章 浴火重生第五百九十三章 擎受者並非禽獸第三百一十九章 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