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長平公主與周皇后

“主公,京師不能久留,還是早些回雲中的好。”石元直點了點頭,既然是崇禎答應出兵,那此事就要早作決斷了。李信現在只是帶着三萬兵馬,出現在京師城下,萬一有什麼事情,或者說崇禎皇帝出爾反爾,洪承疇的大軍可是緊隨其後。

“侯恂送來了多少糧草?幾日所用。”李信點了點頭,轉身問道。

“回主公的話,只有一日糧草。”趙廣趕緊說道。

“如此說來,我大軍現在只剩下四天的糧草了。哼哼!”李信面色一變,忍不住冷哼道:“侯恂用的是什麼藉口?”

“他們說倉促之間,難以準備妥當,先送上一日的糧草,待明日再準備。”趙廣趕緊說道。

“哼哼,真是好說辭啊!”李信可不相信這裡面的道道。明朝官員他見的多了,可惜的是他不是崇禎,他要是崇禎,這些官員們盡數趕出去,盡是一些無能之輩。讓他們做事情,個個找藉口進行推諉。他就不相信侯恂真的準備不出數日的糧草來。

“主公,倉促之間準備大軍糧草,也的確是爲難了。”石元直解釋道。

“先生,你可知道,若是攻下了眼下這座城池,我們徵北軍將會得到多少銀子嗎?”李信揚鞭指着遠處的北京城,說道:“最起碼幾千萬兩銀子有的。”李信這可不是胡言亂語的,據史料記載,李自成攻陷北京後,大索京師,得到七千萬兩白銀,這麼多銀子已經足夠崇禎皇帝好幾年的稅收了。李信現在若是攻進了北京城,三四千萬兩銀子可是輕鬆得到的。

“這麼多?這要是能搶?”高猛聽了之後,雙眼一亮,忍不住就大聲說道。

“放肆。”李信冷不住朝高猛抽了一鞭子。

“這麼多?”石元直和趙廣雙眼一亮,忍不住瞪了高猛一眼,他二人可不管與高猛這個渾人比較。只是沒有想到北京城內居然有如此多的銀子。

“崇禎皇帝得銀子不在國庫中,而是在城中的百官身上。”李信搖搖頭,崇禎這個皇帝當的實在是窩囊,雖然做了皇帝,可是銀子卻不在他手上,最後還要找羣臣去借,更重要的是,借還沒有借到,那些臣子們就好像是施捨乞丐一樣,沒人送上幾百兩,這幾百兩銀子甚至連他們吃一餐飯都不夠。可憐崇禎皇帝還真不知道如何是好?

“朝廷的官員大多如此,主公應該感到高興纔對。”石元直卻是笑呵呵的說道:“若朝廷的官員都是如此盧象升、洪承疇這樣的人,那豈不是主公的悲哀嗎?”不得不說,在滿朝文武之中,盧象升和洪承疇都還是算有才之人,還能算得上幹練之臣。諸如溫體仁這樣的臣子,卻是有多少要多少。

“是啊!朝廷有這樣的人,是崇禎皇帝的不幸運,可是是我們的幸運。”李信點了點頭,朝中昏庸之臣越多,對於李信這樣有野心的人那就越是一件好事。

“主公,外面有一人叫做曹三喜的人求見主公。”這個時候,帳外親兵大聲的說道。

“曹三喜?讓他進來吧!”李信想了想,猛的想到是誰了,他看了石元直等人一眼,對石元直說道:“先生且回去休息一陣,我要見見這個曹三喜,在京中這麼長時間了,看看他能不能給我們弄點糧草來。”

“是,主公。”石元直面色一愣,趕緊與衆將退了下來。

“先生,這個曹三喜是何許人也!居然能讓主公見他?”大帳之外,趙廣望着後面的中軍大帳有些驚訝的說道。他見那大帳之外,高猛如同一巨靈神一般站在那裡,不準任何人靠近。

“主公麾下的密探而已。將軍就不要打聽許多了。”石元直搖搖頭。這種密探他也曾掌握一隻,密探分內外之說,內衛掌管監視百官,這一點石元直只是隱隱知道,而諸如曹三喜這類的密探就是掌握在石元直手中。

半響之後,就見一個面色憨厚的中年人跟着士兵走了過來,那人一見石元直,雙目一亮,只是朝對方拱了拱手,然後才告辭而去,進了大帳。

“走吧!將軍。”石元直並沒有說話,雖然心中也很好奇,李信爲何要見這個曹三喜。難道真的是因爲要讓曹三喜弄點糧草。

“麒麟衛京師統領曹三喜拜見主公。”曹三喜並不是第一次見李信,在草原上,行軍的時候,他也曾見過李信。

“曹統領起來說話。”李信點了點頭。這個曹三喜在歷史上也有點名氣,一個由農民轉化爲鉅商的傳奇人物。

“謝主公。”曹三喜有些畏懼,在大帳內靜靜的站在那裡。

“京師麒麟衛發展的很不錯,我很欣慰,這些我都記在心裡,日後自有賞賜。”李信點了點頭。

“爲主公辦事,不求賞賜。”曹三喜趕緊說道。他發現自己很喜歡經商,儘管經商還會做其他的事情。

“這次讓你,是有事想問問你,你能爲三萬騎兵準備多少糧草?”李信忽然問道。

“屬下在西山倒是有些糧草,但是也只能是三天所用。”曹三喜有些爲難的說道:“屬下無能,還請主公恕罪。”

“三天可以了。”李信漫不經心的說道:“還有一件事情,此事關係重大。”李信停頓了一下,望着曹三喜。

“請主公吩咐。”曹三喜見李信如此模樣,心中一驚,但是還是硬着頭皮說道。

“看看這個。這是我今天向皇上做出來的建議,只是皇上還有些遲疑。”李信取出一張紙來,在上面寫了幾個字,曹三喜望了過去,臉上卻是露出一絲遲疑來。他雖然認得這幾個字,但是卻不知道這其中含義。

“這裡面的意思,你不需要知道,我只要你在必要的時候,將這幾個字透露出去,就這幾個字是皇上說的。”李信遲疑了片刻,方說道:“至於什麼時間透露出去,我自會讓人通知你的。”

“屬下遵命。”曹三喜聽的迷迷糊糊,但是他卻知道,李信這次讓他來,所謂的弄一點糧草只是次要的事情,最主要的還是眼前的這十個字而已。當下趕緊將這十個字記在心裡面。

“記住,今天讓你來,就是讓你籌備糧草的事情,這件事情,不要告訴任何人。”李信將那張紙放在蠟燭上,火焰緩緩的吞沒了紙張,化成了灰燼。

“屬下明白。”曹三喜就算是再蠢也知道,李信如此叮囑此事,由此可見此事的重要性,眼下只能是拼命的點頭。

“恩,那就去見石先生吧!他會安排如何將這些糧草運出來。”李信上前拍着曹三喜的肩膀說道。

“屬下這就去。”曹三喜額頭上流出一絲冷汗來,不敢停留,趕緊退了下去。大帳之中,也就剩下李信一人在那裡靜靜的看着書。

與他一牆之隔的崇禎皇帝在西暖閣內,也是眉頭緊皺,已經到了吃飯的時間了,可是他還是沒有吃飯的跡象。一邊的王承恩也只能是靜靜的呆在旁邊。半響之後,就見門外探出一個腦袋來,卻是一個三四歲、粉妝玉琢的小女孩。正搖搖晃晃的走了進來。

“父皇。”小女孩搖搖晃晃的抱着崇禎皇帝的大腿,擡着頭,睜大着雙眼。

“哦!原來是朕的小公主長平啊!”崇禎皇帝一見小女孩,緊皺的眉頭一下子鬆了起來,將其抱在懷裡,此刻的他哪裡還有什麼一國之君的模樣,分明就是一個慈父。而這個小女孩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長平公主朱媺娖,那些武俠高人後來杜撰的獨臂神尼。

“父皇,我餓。”長平公主眨了眨眼睛說道。

“哦!承恩,趕緊擺駕坤寧宮。”崇禎皇帝這纔想起已經到了吃飯的時間了,轉過頭來,對王承恩說道。

“皇上。”王承恩心中一鬆,正待說話,卻被崇禎阻止了。

“不要喊了,我們走着去。”崇禎皇帝擺了擺手,說道:“正好,朕有件煩心事,你也說說看。”可以說,崇禎皇帝和王承恩二人關係十分獨特,或爲主僕,或爲摯友,甚至或爲父子,雖然是一個太監,卻是深受崇禎信賴。

“奴才只是一個無用之人,哪裡敢出什麼主意。”王承恩趕緊謙虛道。

“也不瞞你說,剛纔朕和李信在城頭上聊了一段時間,此人有大才。他知道朝廷沒錢,就幫朕出了一個主意,朕認爲還是可以操作的,只是涉及範圍較廣,所以一直不能確定。”崇禎皇帝想了想,說道“他告訴朕,納稅不能專門靠那些老百姓,應該擴大一點,只要是朕的子民,無論是百姓也好,或者是那些士紳也好,都應該納稅。百姓本身就沒錢,納稅多了只能是逼他們造反,士紳們有錢有地,卻不納稅,如此一來,朕收上來的稅就少了。李信建議朕實行官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承恩啊!你說這件事情能成嗎?”

“不可,絕對不可,皇上,李信這個主意看似爲皇上着想,實際上卻是將皇上放在火上烤,此人狼子野心。這個主意皇上千萬不能去做。”王承恩聽了之後,面色一陣大變,趕緊上前阻止道。

“朕也知道,朕真的要是這麼做了,就等於得罪了天下的讀書人。只是李信話卻沒有說錯,天下的纔是大半都是集中在士紳手中,百姓手中根本就沒錢。”崇禎皇帝也嘆息道:“朕要是不這麼做,朝廷哪裡有銀子,若是沒有銀子,朝廷又如何去練兵。承恩,你可知道,洪承疇這次將二十萬大軍打得只剩下多了嗎?不過十三四萬而已,這麼點軍隊,如何去剿滅叛逆,如何征討建奴,還有李信,眼下他雖然臣服於朕,對朕還算忠心,但是正如同所說的,他的那些將軍士兵們,又有多少是漢人,這些人桀驁不馴,日後來個黃袍加身,朕就得應付李信這個強大的軍隊。這一切都是需要錢啊!”

“哎,士紳乃是朝廷基石,不可得罪,不然的話,皇上,那些士紳們還會爲皇上所用嗎?老奴以爲,李信這是狼子野心,不可輕信。”王承恩想了想說道:“皇上若是擔心李信,趁着李信不過幾萬軍隊,發動京營和洪承疇的軍隊,將李信殲滅在京師城下,日後再派人去接受李信的徵北軍就是了,若是徵北軍反抗,索性封鎖關口,讓他們在草原上鬧去,想來也攻不破九邊各處關口。”

“京營能行嗎?”崇禎搖搖頭,他也巡視過京營,然後又看了李信的軍隊,顯然對京營還是很失望的。

“皇上。”王承恩還待說什麼。

“好了,不要說了。”崇禎搖搖頭說道:“此事就此作罷!你也不要外傳,朕只是對這件事情好奇而已,但是你說的對,士紳乃是朝廷的柱石,朕和大明都需要他們,但是李信也不見得是壞心思,他真是在幫朕,可惜了,他只是一個武夫,想的東西也是不能實現的。”

王承恩聽了之後,這才鬆了口氣,只要崇禎不按照李信這麼辦,他也就放心了,畢竟爲了大明江山,崇禎還真的不能得罪那些士紳們。

“這個該死的李信,爲什麼會出這個主意。”不過,崇禎的話也讓王承恩警醒了。他很熟悉崇禎皇帝,眼下崇禎皇帝雖然不準備按照李信所說的去做,但是日後就說不定了。朝廷中若是真的收不到錢了,逼急了的崇禎皇帝也許真的會動心也說不準。只是這件事情干係甚大,弄不好大明江山就會改姓都可知。出這個主意的人,要麼就是一個孤膽忠臣,要麼就是一個野心勃勃的人。可是李信真的是孤膽忠臣嗎?顯然這是不可能的,那剩下的就只有一個可能,這個李信,真的是將崇禎放在火上烤呢!

“父皇,看,母后。”這個時候,在崇禎懷裡的朱媺娖忽然指着遠處的一處燈火說道。崇禎望去,只見周皇后領着兩個孩子正等候在那裡,一個就是皇太極朱慈烺,還有一個卻是皇三子朱慈炯,還有一個兒子,可惜的是剛出生之後就去世了。

崇禎皇帝一見周皇后,腳步也不由的加快了,周皇后與他一向是相敬如賓,在潛邸的時候,就跟隨在他身邊,魏忠賢當權的時候,朱由檢生活在黑暗之中,也只有周皇后無怨無悔的服侍他,爲了防備魏忠賢下毒害他,自己親自下廚,可以說,崇禎皇帝對周皇后的感情那是後宮之中任何一個女人都不能比擬的。

“皇上。”周皇后並不是特別漂亮的,但是卻是極爲端莊的,這與朱元璋爲皇子們選正妃做出的要求,不要求最漂亮,也不要孃家官位如何,只需要端莊賢惠。無疑,這些周皇后都做到了。

“皇后。”崇禎皇帝一見周皇后,趕緊上前,將周皇后扶了起來。

“長平,你父皇爲國事勞累了一天了,趕緊下來。”周皇后望着崇禎懷裡的長平公主,微微有些不滿的說道。

長平公主不敢怠慢,哧溜的從崇禎皇帝懷裡滾了下來,有些擔心的望着周皇后,周皇后雖然溫柔,可是對子女要求卻極爲嚴厲。見長平公主下來了,又讓兩個孩子拜見了崇禎皇帝,一家人這才進了坤寧宮。

此刻坤寧宮內,正擺放着一個大桌子,上面的菜卻不是很多,但是卻很精緻,比如燒筍雞、爆酶鵝、柳蒸煎攢魚、煤鐵腳雀、滷煮鵪鶉、雞醞湯、五臺山天花羊肚菜、雞腿銀盤麻姑、東海石花海白菜、龍鬚等等模樣,葷素搭配,倒並不是外面傳說中那樣山珍海味。實際上,崇禎皇帝每天所吃的東西,不過三十六兩銀子,而皇后也不過是十一兩五錢,這些東西在民間老百姓家中固然是很難得,可是在江南的那些富戶家中,這些東西還真不算什麼。更重要的是,皇帝吃的這些東西,在價格上還要打上一個對摺,因爲宮裡的太監們在中間還要拿上一些回扣什麼的,如此算來,崇禎皇帝吃的並不算是特別上檔次的。

崇禎皇帝讓周皇后等人坐下之後,一家人就開始開飯了,那崇禎皇帝坐了主位,周皇后也坐在一邊,至於太子、長平公主卻是讓奶孃照顧。

崇禎皇帝吃了幾口之後,並沒有說話,而是繼續吃了起來,周圍的幾個宮女太監們見狀,這才鬆了口氣。原來這崇禎皇帝多疑,每次吃飯的時候,不但要太監們提前嘗過之外,若是不好吃,那這些御廚們就要倒黴了,當然要是感覺不錯,崇禎皇帝就不會說話,而是繼續吃了起來。無疑,這次這些御廚們頓時鬆了口氣。

周皇后將這一切看在眼裡,知道崇禎皇帝心情還不錯,當下笑說道:“皇上,今天聽說您見了徵北侯李信?此人如何?”

崇禎皇帝聽了之後,看了周皇后一眼,最後說道:“此人還可以,就是有些跋扈了一點。”然後好像又想到了什麼,皺了皺眉頭,沒有說話了。

第344章 皮島總兵引發的爭端第137章 定計第284章 未雨綢繆第176章 江南震動第460章 老巢丟了第224章 歸降第36章 勸降第195章 登州第65章 行常人所不能第157章 閣老之計第121章 鐵霹靂之死第154章 妥協第300章 奸臣當道大明朝第429章 戰正酣第337章 風波第64章 動搖第297章 肉夾饃林丹汗第116章 漢奸者,雖遠必誅之第352章 試探第58章 各方反應第82章 無恥祖澤潤第55章 豈曰無衣第89章 雙方反應第431章 開闢第二戰場第262章 兵敗如山倒第6章 第6回關寧鐵騎第154章 妥協第156章 朝野震動第128章 翻臉不認人第19章 買戰馬第261章 坑死你第99章 決戰(二)第308章 王輔臣第98章 決戰(一)第311章 冒功第184章 周道登第189章 我也強搶民女第432章 百無一用是書生第370章 指點江山第214章 盡是無能之輩第408章 殺胡口爭端第29章 揚威第80章 李信來了第389章 天下攘攘皆爲利往第32章 皇太極和多爾袞第97章 大戰之前第159章 嚇壞了的範永鬥第117章 草原上的狼第194章 皮島水師第337章 風波第402章 晉商七大世家第166章 白蓮聖母第130章 風雨聚草原第453章 潰敗第343章 趙廣領兵第75章 皇太極割須棄袍第108章 不降即死第412章 陰謀第342章 黃龍之殤第137章 定計第36章 勸降第59章 圍剿第217章 壯哉!明末義士第47章 玩都是人家玩剩的第10章 一切爲了活着第198章 排除異己第345章 誰勝誰負第410章 義軍第79章 沮喪的明軍第276章 滿奸一名第353章 多樣溫體仁第56章 收編第200章 故技重施第14章 我的老婆叫董小宛第61章 海東青第126章 進宣府第361章 遵化失守第12章 遼東局勢第187章 奢侈周府第107章 天大功勞第39章 戲耍第372章 誰纔是漁翁第288章 不得不行第319章 林丹汗的危機第128章 翻臉不認人第463章 大決戰(三)第213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165章 火器大師第312章 潛伏第462章 大決戰(二)第209章 蘇有功的野心第281章 要挾第114章 范文程的狠毒第52章 紅衣大炮第434章 威遠堡陷落第306章 一紙書信亂蒙古第401章 給你一巴掌第344章 皮島總兵引發的爭端第80章 李信來了第294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
第344章 皮島總兵引發的爭端第137章 定計第284章 未雨綢繆第176章 江南震動第460章 老巢丟了第224章 歸降第36章 勸降第195章 登州第65章 行常人所不能第157章 閣老之計第121章 鐵霹靂之死第154章 妥協第300章 奸臣當道大明朝第429章 戰正酣第337章 風波第64章 動搖第297章 肉夾饃林丹汗第116章 漢奸者,雖遠必誅之第352章 試探第58章 各方反應第82章 無恥祖澤潤第55章 豈曰無衣第89章 雙方反應第431章 開闢第二戰場第262章 兵敗如山倒第6章 第6回關寧鐵騎第154章 妥協第156章 朝野震動第128章 翻臉不認人第19章 買戰馬第261章 坑死你第99章 決戰(二)第308章 王輔臣第98章 決戰(一)第311章 冒功第184章 周道登第189章 我也強搶民女第432章 百無一用是書生第370章 指點江山第214章 盡是無能之輩第408章 殺胡口爭端第29章 揚威第80章 李信來了第389章 天下攘攘皆爲利往第32章 皇太極和多爾袞第97章 大戰之前第159章 嚇壞了的範永鬥第117章 草原上的狼第194章 皮島水師第337章 風波第402章 晉商七大世家第166章 白蓮聖母第130章 風雨聚草原第453章 潰敗第343章 趙廣領兵第75章 皇太極割須棄袍第108章 不降即死第412章 陰謀第342章 黃龍之殤第137章 定計第36章 勸降第59章 圍剿第217章 壯哉!明末義士第47章 玩都是人家玩剩的第10章 一切爲了活着第198章 排除異己第345章 誰勝誰負第410章 義軍第79章 沮喪的明軍第276章 滿奸一名第353章 多樣溫體仁第56章 收編第200章 故技重施第14章 我的老婆叫董小宛第61章 海東青第126章 進宣府第361章 遵化失守第12章 遼東局勢第187章 奢侈周府第107章 天大功勞第39章 戲耍第372章 誰纔是漁翁第288章 不得不行第319章 林丹汗的危機第128章 翻臉不認人第463章 大決戰(三)第213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165章 火器大師第312章 潛伏第462章 大決戰(二)第209章 蘇有功的野心第281章 要挾第114章 范文程的狠毒第52章 紅衣大炮第434章 威遠堡陷落第306章 一紙書信亂蒙古第401章 給你一巴掌第344章 皮島總兵引發的爭端第80章 李信來了第294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