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諸葛之計

念及高順,劉澤的心情陡然間沉重了起來,雖然劉澤帳下人才濟濟將星輩出,但高順依然是最爲璀燦的將星之一,清白而有威嚴,不飲酒、不受饋遺,嚴毅威重,清廉剛直,其人品最是爲人稱道,當然光人品好還不足以成爲曠世名將,高順治軍嚴謹,作戰時勇猛無畏,是當世少有的良將其奇才,劉澤爲了能讓高順投效,可沒少費心思。?..?高順自投身靖軍之後,也是屢戰奇功,成爲獨擋一面的大將之才,劉澤將整個徐州的軍務全部交給高順,可見其對高順的倚重程度了。

但就是這樣一位劉澤倚重的大將,竟然在徐州保衛戰之中出師未捷身先死,而且死地是何其壯烈,爲了給成廉和尹禮的軍隊創造突圍機會,高順明知身陷絕境卻依然無怨無悔地率七百陷陣營斷後,拼死血戰到底無一人降敵全營陣亡,陷陣營在赤虹口上演了最悲愴也是最悲壯的一幕,氣貫長虹,浩氣長存,高順用他鮮血,捍衛了靖軍的榮耀,生當爲人傑,死亦爲鬼雄。

高順生前職位爲第六軍團都督,正將軍銜,已經是躋身於靖軍一流名將的行列,稍許遺憾的是未曾封侯,爵位只升到了二等伯爵,劉澤此次追封高順爲三等侯爵,諡威侯,授果毅將軍封號,以彰其功。

最後張郃述及下邳之戰,劉澤對張郃能夠擊斃曹操的頭等謀士郭嘉給了高度的讚揚,稱張郃此役可是立了頭功。郭嘉對於曹操的意義,絕對不亞於十萬大軍,郭嘉死,就等於是剪除了曹操的一條臂膀。

張郃卻是帶着些許的遺憾道:“末將這一炮原本是送給曹操的,可惜曹操命大,郭嘉做了替死鬼,如果不是郭嘉以身擋之,曹操必死無疑,或許徐州的局面會大爲改觀。”

劉澤道:“此番曹操的確打了我們一個措手不及,不過曹操自以爲得計。如此便可拿下徐州。那他便是大錯特錯了。”

臧霸、成謙、尹禮等人一齊站了出來,主動請命道:“我等願爲先鋒,出兵彭城,向曹操討還血債。以報高順都督之仇!”

曹操如今兵退彭城。下邳之圍已解。在臧霸等人看來,劉澤率大軍來援,靖軍聲勢大漲。該是向北進軍,收復失地的時候了,臧霸等人早已是憋着一口氣,主動地向劉澤請纓出戰,欲報此前兵敗徐北的一箭之仇。

雖然揮師北進收復失地軍事計劃還未商定,但劉澤看到衆將士氣高昂,本欲說幾句激勵的話,可話還未曾說出口,就瞧見諸葛亮以目視之,不禁心念一動,轉口道:“文通之仇,我誓報之,不過大軍初至下邳,尚未及休整,進軍之事,明日再議。”

隨後劉澤宣佈散會,衆將告退,獨留諸葛亮一人在堂。劉澤道:“方纔軍師似有話說,不妨直言。”

諸葛亮沒有直接回答劉澤,而是反問道:“依主公之意,是否要反攻彭城,在徐北與曹操決一死戰?”

劉澤奇道:“曹操犯我徐州,殺我大將,如此深仇大怨,如何不報?曹操雖然從下邳撤兵,但仍然佔據着徐北四郡,如果不將其逐出徐州,何談收復失地?”

諸葛亮道:“自董卓以來,諸侯並起,羣雄逐鹿於中原,皆有問鼎天下之志,曹操勢不及袁紹,但最終卻戰而勝之,此非全仰人謀,亦得天時也。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佔得一個地利。主公乃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懲強扶弱,濟世安民,先有徐州之地,再得淮荊交州,可得一個人和。此天時、地利、人和,曹操、孫權與主公各佔其一,將來這天下,必是由主公與曹孫三人之中所出,其餘如益州劉璋、漢中張魯、西涼馬騰之輩,庸碌無爲,必不成大事。天下三分之中,唯曹操兵雄勢大,獨佔冀青幽青兗豫司隸七州之地,擁百萬之衆,挾天子以令之諸侯,此誠不可與之爭鋒也。今曹操大兵南犯,連攻我徐州、淮北、襄陽三地,令我軍首尾不得相顧,而孫權則是趁火打劫,兵襲合肥、廣陵,如此南北夾擊,必令我軍疲於應付。此間形勢,亮倒是有一比。“

劉澤道:“軍師以何爲比?”

諸葛亮微微一笑,從桌上取過兩塊餅來,指着一塊餅道:“此爲曹操——”又指另一塊餅道,“此爲孫權——”隨後又用筷子從碗中夾起一片肉來,道:“這片肉便是主公了。”看劉澤一臉愕然之色,諸葛亮將肉片放在了一塊餅上,又拿起另一塊餅來,蓋在其上,不過他沒有再開口,而是拿起餅來,悠然地咬了一口。

劉澤一直盯着諸葛亮的動作,初時諸葛亮指餅爲曹操、孫權,倒讓劉澤深感莫名,又復說自己是肉,並將肉餅合三爲一,劉澤便恍然大悟道:“——夾肉餅!”

諸葛亮將劉澤當前的形勢,比做了夾肉餅,看似粗俗,但卻是形象無比,劉澤的勢力範圍看似極爲廣闊,地跨徐淮荊交,可從地圖上看,卻是生生地夾在曹操和孫權之間,曹操在北,孫權在南,不是夾肉餅又是什麼?不過這夾肉餅可是被別人咬在口裡,滋味可不大好受。

劉澤的確是好生鬱悶,曹操大舉南犯,孫權又如附骨之蛆,同時要在南北兩線作戰,自己就算是有三頭六臂那也抵擋不過來。先前曹操攻略河北,自己經營荊淮,井水不犯河水,劉澤自己感覺是如魚得水,遊刃有餘,滅袁術、取荊州,赤壁痛毆周瑜,混得是風聲水起。但曹操一統北方,自己的好日子就結束了,一紙條約如何能束縛住曹操兼併天下的野心,曹劉交惡那是遲早會發生的事,儘管比劉澤想的要早的多,但這一天最終還是會到來的,那絕對是不以劉澤意志爲轉移的,現在面對兩線作戰,劉澤頓感壓力山大,試想天下誰願做別人的盤中之餐,餅中之肉?

“主公,亮倒是有一計,可解此危局!”諸葛亮氣定神閒地道。(未完待續。。)

第479章 錦衣甘寧第692章 趙括第二第223章 勸降於毒第560章 回兵長沙第113章 月蝕之夜第344章 風尖浪口第286章 退婚風波第172章 厚顏無恥第429章 袁術稱帝第671章 兵出子午第303章 叛出冀州第530章 苦肉之計第288章 情何以堪第395章 高順被擒第411章 開陽臧霸第666章 街亭阻擊(上)第25章 插標賣首第629章 法正來降第111章 鳳尾焦琴第515章 行軍參議第699章 喬裝改扮第698章 釜底抽薪第339章 福源米莊第500章 陶製炸彈第10章 遼西太守第422章 特赦之令第614章 初戰告捷第446章 攻破皖城第155章 別部司馬第287章 心意已決第316章 一讓徐州第173章 力保盧植第639章 事與願違第648章 第九軍團第622章 北渡瀘水第511章 平定荊州第66章 賈詡歸心第220章 孔雀換鴿第406章 往事如煙第323章 陳登做媒第342章 蕭建之謀第141章 三萬戰俘第369章 秋狩郊遊第22章 峽江平渡第486章 安陸陳兵第141章 三萬戰俘第283章 歸途渺茫第419章 作繭自縛第267章 幕後主使第576章 天倫之樂第512章 探親江東第208章 康橋之會第615章 蠻心難收第23章 波斯商人第103章 盧門豪宴第478章 決意西進第608章 秦淮條約第646章 張母知義第426章 將星璀燦第391章 回師郯城第329章 不讓鬚眉第566章 輕取桂陽第582章 糜芳投敵第670章 直指關中第460章 欺人太甚第252章 書猶藥也第209章 難得糊塗第1章 離奇穿越第511章 平定荊州第207章 再別洛陽第139章 小人得志第374章 雙喜臨門第18章 生意本錢第17章 君子六藝第577章 戰雲密佈第575章 君山養病第375章 呂布來了第334章 四大家族第406章 往事如煙第451章 平分淮南第242章 刀斬華雄第71章 粗茶淡飯第236章 國相來訪第627章 迂迴川東第111章 鳳尾焦琴第244章 雙騎對決第6章 爭鋒相對第218章 針鋒相對第329章 不讓鬚眉第648章 第九軍團第137章 初舉孝廉第377章 張飛罵宴第184章 南陽平定第52章 初戰告捷第656章 滅門慘禍第589章 郭嘉殞命第452章 袁術絕望第47章 何爲分紅第363章 願賭服輸第516章 進軍赤壁
第479章 錦衣甘寧第692章 趙括第二第223章 勸降於毒第560章 回兵長沙第113章 月蝕之夜第344章 風尖浪口第286章 退婚風波第172章 厚顏無恥第429章 袁術稱帝第671章 兵出子午第303章 叛出冀州第530章 苦肉之計第288章 情何以堪第395章 高順被擒第411章 開陽臧霸第666章 街亭阻擊(上)第25章 插標賣首第629章 法正來降第111章 鳳尾焦琴第515章 行軍參議第699章 喬裝改扮第698章 釜底抽薪第339章 福源米莊第500章 陶製炸彈第10章 遼西太守第422章 特赦之令第614章 初戰告捷第446章 攻破皖城第155章 別部司馬第287章 心意已決第316章 一讓徐州第173章 力保盧植第639章 事與願違第648章 第九軍團第622章 北渡瀘水第511章 平定荊州第66章 賈詡歸心第220章 孔雀換鴿第406章 往事如煙第323章 陳登做媒第342章 蕭建之謀第141章 三萬戰俘第369章 秋狩郊遊第22章 峽江平渡第486章 安陸陳兵第141章 三萬戰俘第283章 歸途渺茫第419章 作繭自縛第267章 幕後主使第576章 天倫之樂第512章 探親江東第208章 康橋之會第615章 蠻心難收第23章 波斯商人第103章 盧門豪宴第478章 決意西進第608章 秦淮條約第646章 張母知義第426章 將星璀燦第391章 回師郯城第329章 不讓鬚眉第566章 輕取桂陽第582章 糜芳投敵第670章 直指關中第460章 欺人太甚第252章 書猶藥也第209章 難得糊塗第1章 離奇穿越第511章 平定荊州第207章 再別洛陽第139章 小人得志第374章 雙喜臨門第18章 生意本錢第17章 君子六藝第577章 戰雲密佈第575章 君山養病第375章 呂布來了第334章 四大家族第406章 往事如煙第451章 平分淮南第242章 刀斬華雄第71章 粗茶淡飯第236章 國相來訪第627章 迂迴川東第111章 鳳尾焦琴第244章 雙騎對決第6章 爭鋒相對第218章 針鋒相對第329章 不讓鬚眉第648章 第九軍團第137章 初舉孝廉第377章 張飛罵宴第184章 南陽平定第52章 初戰告捷第656章 滅門慘禍第589章 郭嘉殞命第452章 袁術絕望第47章 何爲分紅第363章 願賭服輸第516章 進軍赤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