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父子

李井槐攻佔曲靖的時候,徐世楊一行已經抵達玉門關。

這裡是徐世楊西行的最後一站,在這裡,他接見了當地官員和秦國來的左官(屬國官員的統稱)。

當然,還有他的長子,秦王徐代炫。

兒子已經在外開拓快三年了,打下了大半個中亞,數百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有這個成績,即使徐世楊也會感到自豪。

然而幾年不見,徐世楊偶爾也會感到自己作爲一個父親實在不太稱職。

沒辦法,生在天家就是這樣,很多時候,親情必須淡漠一點。

如果所有孩子們始終都留在京城,將來難免會爲了皇位產生骨肉相殘的慘劇——這不是他們想不想的問題,因爲總有人會窺視擁立大功,想要以此更進一步。

實際上,徐世楊讓自己老爹當皇帝這幾年,他都能感受到不少人對自己的這個決定有些不滿,其中表現最明顯的就是當初徐家十五屯那些孩子親兵出身的傢伙,李井槐、馮三虎他們都是如此。

沒有別的原因,就是因爲他們的一切都是徐世楊給的,徐世楊始終沒走到頂點,那麼他們就同樣也沒走到頂點。

也就是說,這些人都覺得,徐世楊登基,他們還有很大繼續進步的空間。

如果連徐世楊一手培養起來的人才都有這種想法,那麼徐代炫、徐代灼他們又憑什麼能壓制這些既得利益者不會有更大的野心呢?

何況,徐世楊給所有妻妾都安排工作的做法,確實讓自己的後宮安靜了不少,但母親各個都有基本盤,到時候真的發生奪嫡之爭,這些當孃的也都很有能量啊。

徐世楊不想當明太祖,英明神武了一輩子,死後卻因爲繼承人載了大跟頭;也不想當漢武帝唐太宗,同樣英明神武了一輩子,卻因爲在繼承人問題上舉棋不定,結果造成嚴重的家庭悲劇。

因此徐世楊從一開始就讓自己所有孩子接受這個時代最嚴格的教育——帝國軍校教育,至少先把他們培養成差不多的人才,然後早早封嫡長子徐代炫爲皇太孫,確定接班人,讓野心家無機可趁。

最後,讓徐代炫之外,成年的皇子外出拓殖,建立自己的功業,順便把那些野心家帶到屬國去當左官。

這樣的好處是,今後爲了奪嫡骨肉相殘的可能性被降到最低,畢竟親王都是屬國國主,刻意壓制工業實力的情況下,實力再強也沒法威脅母國的地位。

而且還可以開疆拓土,在這個通訊極度不發達的時代簡潔控制那些帝國沒法直接控制的土地,變廢爲寶。

缺點就是,孩子們早早獨立自主,跟徐世楊這個做父親的親情關係就不是那麼緊密了。

比如這次來玉門關,徐代炫在秦國依舊跟帕爾斯僵持的時候,丟下國務軍務,跑到玉門關來見徐世楊,不是因爲他很想念父親,而是作爲屬國親王和兒子,他必須出現在徐世楊面前,免得引起母國的反感。

父子兩人站在玉門關的烽燧上,看着腳下來來往往進出玉門關的駝隊,徐代炫不無得意的說道:

“父親,今年秦國種麥1200萬畝,種棉800萬畝,我們已經基本可以實現糧食自給,然後用棉花、馬匹、羊毛跟國內交換鐵器、鹽、布匹、武器裝備和其他必需品——我們已經基本實現了收支平衡。”

“我的人跟內閣談過了,明年內閣就會派遣專業人士來,重新給我們安排產業,我估計,明年秦國的糧食種植面積會縮小,主要良田將用來種植棉花,需要糧食的時候,我們用棉花跟國內交換。”

屬國通常是不會安排採礦之外的任何工業的,以免造成跟國內產值的競爭,或者屬國國力太強太封閉,對帝國產生離心力。

比如秦國,立足未穩的時候,農業是第一生產力,穩定的最大要素,因此徐代炫之前非常重視小麥的種植。

但現在,糧食基本自給之後,秦國在河中的地位已經無可動搖,那麼他就可以用棉花等經濟作物替代糧食種植。

一方面,種棉比種麥獲利更多,可以讓秦國的封建領主們更加滿意。另一方面,若是幾代人之後秦國開始遊離母國,單一的棉花種植,糧食還需要大量依靠母國輸入,那麼分離就不可能成功。

這就是產業鏈,秦國在這個鏈條上處在底層,這樣,即使現在帝國沒有能力直接控制秦國,但資本卻可以牢牢把他綁在帝國的戰車上。

“你做的很不錯啊,兒子。”

徐世楊蠻欣慰的,不過,這種時候,父子倆也只能談工作嗎?

唉,其實也是,不說這些,他們也很難找到共同話題。

“都是父親教導的好,還有我手下的左官們都很有本事,加上內閣的支持,我的工作其實蠻輕鬆的。”

“海外開拓沒有輕鬆這一說,都很危險,哪怕只是水土不服也有可能要你的命。”

“呵呵,怎麼會,我在父親這裡學到了很多東西,在外從來不喝生水,不吃生食,注意衛生。”

徐代炫笑道:

“再加上,如果從軍校算起,我從軍也是十多年了,身體素質並不差的。”

“嗯,對,你身體素質很好。”徐世楊敲敲兒子的胸膛:“是個好小夥。”

“那麼,你接下來的想法是什麼?繼續擴張嗎?方向在哪裡?”

“當然還是帕爾斯方向。”徐代炫回答:“我已經用帕爾斯俘虜和那個希梅爾西斯組建了一支帕爾斯軍隊,兵力不多,但用來對付帕爾斯人似乎剛剛好,這段時間我一直用這支軍隊跟帕爾斯人拼消耗,這給了我很多時間整合新佔領的地區。”

“等到明年開始,我就會率領秦軍發起新的攻勢,我估計直取泰西封恐怕不行,但把打的帕爾斯筋斷骨折還是沒問題的。這樣到後年,我就可以嘗試進入泰西封,把那裡當做大秦新的王都了。”

“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嗎?”

“當然有,我需要儲備更多糧草,更重要的是我需要更多士兵。”徐代炫回答:“如果是漢兵那自然最好,實在不行的話,外蕃女真、蒙兀也湊合,如果能給我兩萬漢兵,我明年就有機會進泰西封。”

第247章 援助與否2第687章 四處擴張1第88章 局勢2第312章 奉聖公府邸第622章 閒暇第36章 女權第586章 沙塵之中第163章 鎮邪第335章 克金州第734章 名門正派2第257章 一級戰備第19章 塢堡主們第455章 目的地第434章 齊王第634章 暴秦4第509章 各方3第353章 疑慮第388章 選擇第296章 忠臣3第189章 鬥嘴遊戲第563章 遼北攻略1第232章 天下2第579章 江淮防線第146章 賺到了第134章 執干鏚舞第368章 選擇第181章 殺韃子去嘍!第2章 夜間第507章 各方1第342章 思過第322章 坦誠第582章 爲什麼第1章 韃子來了第563章 遼北攻略1第217章 祝家莊4第684章 求情1第375章 威脅第456章 索倫部第10章 20個第267章 夜戰1第392章 伐高麗4第359章 炮擊第679章 邕州3第195章 文相公的決定第232章 天下2第284章 投降第128章 訓狼第427章 佔領蓋州1第115章 塢堡血戰5第53章 炮灰2第216章 祝家莊3第45章 互啄第371章 不怕第296章 忠臣3第144章 福船第398章 降服4第727章 父子第694章 開明士紳第200章 盛宴第624章 醫藥第408章 幸福很簡單第235章 馬第152章 採購第689章 碎葉-河中1第110章 傷亡第26章 幹翻這世道第348章 宣傳第88章 局勢2第118章 當家主當了叛徒第537章 等待第184章 英雄之意不在美第98章 備戰第491章 五路伐金1第463章 遼陽之戰2第456章 索倫部第121章 徐家重組1第8章 得失1第309章 市場第561章 北行記1第170章 有子如此第635章 信仰第651章 我也要當大王第235章 馬第375章 威脅第483章 籌備大戰2第644章 秦軍第543章 心情不好第58章 擴散第281章 最後的嘗試第444章 烽燧第534章 王師第188章 小樊樓第140章 登瀛洲第762章 更替第304章 兵變1第597章 戰爭1第565章 遼北攻略3第761章 暹羅第690章 碎葉—河中2第752章 無題
第247章 援助與否2第687章 四處擴張1第88章 局勢2第312章 奉聖公府邸第622章 閒暇第36章 女權第586章 沙塵之中第163章 鎮邪第335章 克金州第734章 名門正派2第257章 一級戰備第19章 塢堡主們第455章 目的地第434章 齊王第634章 暴秦4第509章 各方3第353章 疑慮第388章 選擇第296章 忠臣3第189章 鬥嘴遊戲第563章 遼北攻略1第232章 天下2第579章 江淮防線第146章 賺到了第134章 執干鏚舞第368章 選擇第181章 殺韃子去嘍!第2章 夜間第507章 各方1第342章 思過第322章 坦誠第582章 爲什麼第1章 韃子來了第563章 遼北攻略1第217章 祝家莊4第684章 求情1第375章 威脅第456章 索倫部第10章 20個第267章 夜戰1第392章 伐高麗4第359章 炮擊第679章 邕州3第195章 文相公的決定第232章 天下2第284章 投降第128章 訓狼第427章 佔領蓋州1第115章 塢堡血戰5第53章 炮灰2第216章 祝家莊3第45章 互啄第371章 不怕第296章 忠臣3第144章 福船第398章 降服4第727章 父子第694章 開明士紳第200章 盛宴第624章 醫藥第408章 幸福很簡單第235章 馬第152章 採購第689章 碎葉-河中1第110章 傷亡第26章 幹翻這世道第348章 宣傳第88章 局勢2第118章 當家主當了叛徒第537章 等待第184章 英雄之意不在美第98章 備戰第491章 五路伐金1第463章 遼陽之戰2第456章 索倫部第121章 徐家重組1第8章 得失1第309章 市場第561章 北行記1第170章 有子如此第635章 信仰第651章 我也要當大王第235章 馬第375章 威脅第483章 籌備大戰2第644章 秦軍第543章 心情不好第58章 擴散第281章 最後的嘗試第444章 烽燧第534章 王師第188章 小樊樓第140章 登瀛洲第762章 更替第304章 兵變1第597章 戰爭1第565章 遼北攻略3第761章 暹羅第690章 碎葉—河中2第752章 無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