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153

由於糧食問題,每三天一次的軍事訓練,強度上也被削弱許多。

長槍兵之前集訓時每天要在隊列訓練,行軍訓練之外做一千次合格的刺殺動作。

現在隊列訓練保留,行軍訓練里程削減一半,而刺殺訓練降到每天三百次。

除此之外,徐世楊給他們增加了一個反騎兵訓練——其實就是擺一個空心方陣,所有長槍兵彎腰據槍,槍尖傾斜向外,然後就這樣一動不動直到訓練結束。

爲了增加實戰感覺,讓長槍兵熟悉騎兵,徐世楊會親自騎着戰馬,身穿札甲,對方陣做模擬衝擊。

十五屯只有他一個騎兵,而且那戰馬會在距離槍尖三米之外就不自覺的掉頭轉向,但一人一馬加上閃亮的盔甲,這氣勢仍然讓新軍長槍手感到不安。

一開始幾次,徐世楊甚至能沖垮整個方陣,他不得不甩起軍棍,狠狠抽這些士兵一頓,讓他們用身體而不是大腦記住——面對騎兵,任何情況下,長槍兵都不能動搖。

往返幾次之後,士兵的情緒開始變得穩定,到最後,徐世楊一個人已經無法讓長槍兵們產生任何情緒波動了。

徐世楊知道,韃子上陣不會只上一個騎兵,不過現在已經是他所能做到的極限,更加貼近實戰的訓練,只有等以後塢堡發展的更加強大之後再說了。

這樣的訓練,同時鍛鍊了被編入方陣之中,站在長槍兵身後的火器兵,他們現在也能在徐世楊的壓迫下,從容給手中的武器裝填彈藥。

之前的兩次戰鬥,火器兵都是隻在近距離射擊了一輪,隨後就立刻進入白刃戰。

但有了長槍兵的配合和新式火繩槍,還是拘泥於一輪射擊,會對士兵手中的火力形成一種浪費——以火繩槍的有效殺傷距離,對騎兵可以射擊兩輪,對步兵(如果他們不停下來用弓箭對射,而長槍兵沒能擋住突擊的話)甚至可以射擊4、5輪(當然,火門槍仍然只能射擊1輪)。

徐世楊當然希望發揮這種獨特的射程優勢,因此火器兵訓練中增添了大量重新裝填的內容,不管使用火繩槍還是火門槍,徐世楊要求每一個火器兵都要熟悉火繩槍的裝填流程。

這樣也算是爲未來全軍換裝火繩槍或燧發槍做一些準備工作——寧願人等裝備也不能裝備等人啊。

由於火藥緊缺,所有火器兵每三次訓練,才能獲得一次實彈射擊的機會。

這樣的射擊頻率當然算不上高,實際只能讓士兵們熟悉火器射擊時的感覺,對提高命中率似乎沒有太大幫助,不過這點火藥不能省,沒有經歷過實彈射擊訓練的士兵會對自己手中的武器嚴重缺乏信心(要不就是信心過重),難以把握射擊距離,在射程之外就乒乒乓乓把彈藥打空,以至於被敵軍輕易突破的戰例非常多。

三月初,徐世楊基本完成重新部署工作,帶領家眷(現在只有趙珊一個人),所有新軍士兵,以及醫療隊人員到達新的塢堡。

被分配在這裡的民兵和家眷已經提前半個月到達了,徐世楊這次只需要直接入住。

沒有男性親人的女性仍舊單獨聚居在一個大院裡,趙珊管理,她現在的任務跟容嬤嬤在十五屯時一樣,因爲後者需要留在原塢堡負責那邊的婦女工作,因此這邊就由趙珊負責。

徐世楊並未從本家獲得新建塢堡並任命塢堡主的權利,因爲浮來山土匪覆滅後,類似這樣三個距離不遠的據點實際上都可以在一個人的掌控之下。

但爲了區分,原十五屯在內部被徐世楊稱呼爲151(妖五妖)堡,遠趙家屯被稱爲152,徐世楊所在的地方就是153。

當然,這只是一種內部稱呼,即使拿到家族會議上,徐世楊也仍舊只是一個塢堡的堡主。

由於153位置最靠西,是整個家族的西部邊境,下次韃子再來劫掠或報復,可以說是首當其衝,因此徐世楊把自己的新大本營選在這裡,希望能對塢堡民起到一個定心丸作用。

徐世楊到達153堡後,在原塢堡主的私宅上升起一面純紅色軍旗——徐家本身是沒有旗幟的,但既然組建了新軍,徐世楊認爲自己不應該沒有一個具備象徵意義的標誌。

一開始的時候,徐世楊還想在紅旗上繡個五角星,不過那樣旗子就太像前世東南亞某猴的國旗了,繡五個徐世楊又不敢。

最終,他決定乾脆就是一面長方形純紅旗算了。

三月初三,徐世楊在153堡組織了一次實戰演習,對抗雙方是新軍的90個士兵和由10個偵察兵加強的200青壯年民兵。

演習的目的是檢驗一整個冬天,新軍的訓練成果,並給153堡的所有人增添信心——孤懸家族勢力範圍之外,直面韃子可能的報復,這裡所有人都需要知道身前有一支精銳在替他們遮風擋雨。

演習結果並不出人意料,新軍士兵把兩倍與己的民兵打的灰頭土臉,這還是後排火槍兵以及兩側炮兵並未發威的情況下。

包括解珍解寶在內,儘管民兵的戰鬥力也在一個冬天的圍獵中增長不少,但他們亂哄哄的陣型仍然無法對磐石一般的新軍陣列構成威脅。

到最後,連解珍都被包了布頭的木棍戳中,光榮“陣亡”。

這次演習確實起到了預想中的作用,新軍碾壓級的戰鬥力讓153堡的民衆有了底,趁此機會,徐二等機靈一點的新軍開始在堡內引發話題——到底是新軍厲害還是韃子厲害?

在刻意引導下,堡民開始認爲,至少是現在他們認爲,新軍確實有可能打敗韃子。

至於流民或土匪,民兵們甚至認爲根本不需要新軍出手,他們自己就能應付。

演習結束之後,新軍的訓練任務轉交給徐大徐二負責,不出特別大的意外,徐世楊暫時不會插手訓練工作了。

因爲此時,春耕開始了,徐世楊作爲塢堡主,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以身作則,參與農田裡的勞作。

實際上,這纔是塢堡一年中最重要的工作,一點都不能馬虎。在徐家本部,即使未成年的徐家子孫都能去做些力所能及的農活,徐世楊不讓新軍士兵參與,已經算是一個巨大例外了。

第176章 黃河大俠第389章 伐高麗1第1章 韃子來了第752章 無題第301章 海盜行動2第211章 新人事安排第151章 投資第638章 孩子們第466章 衛生第472章 漢不可辱第301章 海盜行動2第274章 豬突3第196章 開始變了第167章 目標:大運河第572章 北行記4第710章 升龍府1第760章 和虎第634章 暴秦4第122章 徐家重組2第178章 收容所第358章 準備戰鬥第88章 局勢2第70章 信使第303章 鐵山海戰2第405章 信第254章 幫助第691章 河中—碎葉3第750章 徐世楊的意見第428章 佔領蓋州2第135章 乃服第334章 細紅線第560章 三沙2第657章 四個快樂的小丫頭第602章 倭奴戰爭4第696章 吉爾吉斯山1第647章 南征準備第473章 第一次掃北1第49章 破寨1第753章 霸權1第140章 登瀛洲第538章 朝廷無下限第671章 大周孤忠2第54章 準備總攻第23章 不妥協第77章 齊射第99章 宣言第475章 和平第675章 統一第547章 軍改4第455章 目的地第712章 勝利果實1第708章 南征8第293章 勝利3第164章 文仲第354章 繞過第47章 互相忌憚第160章 分期第97章 兄弟並肩第583章 產業鏈第153章 洽談第446章 薩廉第382章 背叛第152章 採購第531章 少年兵2第574章 北行記6第706章 南征6第154章 生意第314章 教育第379章 女真人的準備第314章 教育第666章 暴秦6第227章 留人第665章 暴秦5第353章 疑慮第170章 有子如此第493章 期盼第445章 戰略劣勢第372章 財政第514章 試射第189章 鬥嘴遊戲第249章 利息第385章 滅蝗2第288章 狗第65章 冬季2第718章 大帝國3第466章 衛生第282章 最後一擊1第496章 新春3第491章 五路伐金1第154章 生意第328章 旅順2第490章 君臣相得第488章 善保第578章 窺探南洋第202章 團結第308章 重新接觸第54章 準備總攻第18章 宗祠第243章 進軍2第177章 紀律
第176章 黃河大俠第389章 伐高麗1第1章 韃子來了第752章 無題第301章 海盜行動2第211章 新人事安排第151章 投資第638章 孩子們第466章 衛生第472章 漢不可辱第301章 海盜行動2第274章 豬突3第196章 開始變了第167章 目標:大運河第572章 北行記4第710章 升龍府1第760章 和虎第634章 暴秦4第122章 徐家重組2第178章 收容所第358章 準備戰鬥第88章 局勢2第70章 信使第303章 鐵山海戰2第405章 信第254章 幫助第691章 河中—碎葉3第750章 徐世楊的意見第428章 佔領蓋州2第135章 乃服第334章 細紅線第560章 三沙2第657章 四個快樂的小丫頭第602章 倭奴戰爭4第696章 吉爾吉斯山1第647章 南征準備第473章 第一次掃北1第49章 破寨1第753章 霸權1第140章 登瀛洲第538章 朝廷無下限第671章 大周孤忠2第54章 準備總攻第23章 不妥協第77章 齊射第99章 宣言第475章 和平第675章 統一第547章 軍改4第455章 目的地第712章 勝利果實1第708章 南征8第293章 勝利3第164章 文仲第354章 繞過第47章 互相忌憚第160章 分期第97章 兄弟並肩第583章 產業鏈第153章 洽談第446章 薩廉第382章 背叛第152章 採購第531章 少年兵2第574章 北行記6第706章 南征6第154章 生意第314章 教育第379章 女真人的準備第314章 教育第666章 暴秦6第227章 留人第665章 暴秦5第353章 疑慮第170章 有子如此第493章 期盼第445章 戰略劣勢第372章 財政第514章 試射第189章 鬥嘴遊戲第249章 利息第385章 滅蝗2第288章 狗第65章 冬季2第718章 大帝國3第466章 衛生第282章 最後一擊1第496章 新春3第491章 五路伐金1第154章 生意第328章 旅順2第490章 君臣相得第488章 善保第578章 窺探南洋第202章 團結第308章 重新接觸第54章 準備總攻第18章 宗祠第243章 進軍2第177章 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