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突發

按照原定計劃,先跟滇省布政使詳談後,徐世楊離開布政使司,前往大理郊外的農莊視察,這裡曾經是屬於大理王族的土地,理所當然是最肥沃,最容易灌溉,也是收成最好的上等耕地,現在則歸屬與帝國農業總公司滇省分公司。

現在這些土地只有幾十個管理者提前到來打前站,負責耕種的農業公司工作人員會在今後2到3個月內陸續到來。

徐世楊走在因爲沒有人,而尚未開耕的田埂上,腦子裡想着剛纔跟滇省布政使的談話。

這次談話涉及到帝國今後用何種政策對待新徵服的領土,——到底是秦國高壓模式,還是大理的懷柔模式。

徐世楊此次來大理的真正目的,就是要實地看看大理模式的成效是否真的可行。

現在,他已經決定把大理模式加入考察範圍之內,等十幾或者二十年後,看看大理模式的運行狀況,再與秦國模式做一個對比,到時候再來決定哪種模式更合適。

當然,更大的可能是兩種模式做一下結合,只保留各自的優點,摒棄缺點。

在那之前,徐世楊覺得自己還應該給兩種模式——特別是大理這邊,設定幾個底線。

‘得確保漢人在帝國的統治地位,想要全民平等,等到第三次工業革命,生產力得到巨大發展,國內出來幾個袁大德魯伊之後再說吧,否則,別人多佔一點資源,本民族就得少佔一點。’

畢竟帝國是漢人的帝國,華夏的基石到底是什麼,這一點作爲開創者的徐世楊還是很清楚的。

即使懷柔,也得有個上限,不可能無限制善待那些被征服的民族。

‘而且,若是讓外族一開始就有跟帝國人一樣的權利,這如何提高自己人的自信心?大家篳路藍縷的奮鬥了二十多年,好不容易把帝國從莒州一隅發展到現在的天下第一,結果那些外族現在加入就能享受到同樣的好處,這不成了早G命不如晚G命,晚G命不如不G命了嗎?這種事,別說別人,就算我自己都想不通。’

那麼,得設置哪些懷柔的上限呢?

首先是選擇懷柔的對象,上層和底層只能選擇一個。

若是拉攏底層,就得狠狠收拾上層,就像這次滇省把王族、貴族和寺廟的土地全都沒收,再分給農奴一部分一樣。

若是選擇上層,就得維護他們舊有的壓迫體制,不給異族底層反身的機會,堵塞他們的上升渠道,即使最有能力的異族人,也只有來到華夏,爲帝國效力,立下足夠功勳之後才能改變人生。就像在高麗等外蕃國家做的那樣。

嗯,這方面其實很好確定,那些異族若是成爲外蕃,那就拉攏上層。若是吞併爲帝國的領土,或者分封給屬國,那就收拾上層,拉攏底層。

嗯,再以南北爲界限,北方異族危險性通常比南方大一些,所以北方儘量實行秦國模式,對南方的異族則可以使用滇省模式。

實行滇省模式的地方,如果是外蕃,就以維護他們高層的統治交換,把他們納入帝國的經濟體系,把他們改造成原材料供應地。

如果是本國或屬國吞併,就用本地權貴的財產收買下層。

百姓的錢如數奉還,權貴的錢三七分成,嗯,好主意。

徐世楊走在原本屬於大理王族的土地上,有些自得的想:

‘當然是我七你們三,哈哈,這也能算是發一筆小財呢,等去金陵開完今年的年會,明年就在參謀部提出對南洋其他國家的征服行動,占城、真臘、暹羅、東籲等國都不放過,若是他們聰明,趕緊投降,我就給他們一個外蕃的權利,若是膽敢抵抗……’

轟!!!

一聲劇烈的爆炸聲響,瞬間打斷徐世楊對未來政策的思考。

他擡頭向爆炸聲傳來的方向望過去,大理城方向煙塵滾滾,站在這裡,他甚至能感受到自己腳下的大地在微微顫抖。

“出了什麼事?”徐世楊問了一句。

“不知道,大帥,看這樣子像是軍火庫爆炸。”一個近衛兵回答。

帝國生產這麼長時間火器,還經常改進各種武器和發射藥,自然也引發過不少次軍火庫或兵工廠的爆炸事故。

那些事故的傷亡都不小,損失也很大,只不過屬於前進道路上必須付出的代價,徐世楊除了加強安全管理,要求各部門必須嚴格按照安全流程設計生產外,並無太多辦法。

作爲徐世楊的近衛兵,大家都知道一些軍火庫事故,很多人甚至作爲徐世楊的特使見識過軍火庫爆炸現場,因此這爆炸雖然驚人,卻也沒引起多大慌張。

“那個地方有軍火庫?那裡不是大理城方向嗎?”徐世楊又問:“駐軍主力已經離開省城了吧?”

確實如此,除了行政單位,軍方的部門基本不會駐紮在大城市內部,作爲省城的大理自然也不會例外。

所以,那應該不是軍火庫爆炸,再說,剛纔那次爆炸的威力雖大,卻也沒大到可以跟軍火庫爆炸相提並論的地步——每次軍火庫事故,都是十噸甚至數十噸的黑火藥連鎖爆炸,有時候甚至能形成小小的蘑菇雲。

所以,今天這爆炸,情況似乎有些不太對頭。

“去看看怎麼回事。”徐世楊對近衛兵吩咐道。

隨即,三個近衛兵騎馬向着爆炸事故發生的方向奔去。

此次南下,徐世楊帶了三百近衛兵,但因爲隨行的還有二百多工作人員,因此抵達一個目的地後,徐世楊通常會把大部分武裝護衛留在給工作人員,自己只帶最多六十人四處查看。

今天出城來視察國營農場,也是如此,跟在他身邊的,一共只有三十幾個滇省的漢人文官,和六十個護衛。

人數不算多,因爲徐世楊不希望自己耽誤別人的工作,就算來接駕,也不會讓全城官員都來等着,只讓相關官員和工作人員伴隨。

不過人少也沒關係,爲了保證徐世楊的安全,護衛們帶了重型武器,在加上六十個老兵,就算遇到緊急情況,基本也都能夠應付。

第107章 來了第694章 開明士紳第298章 改編2第79章 暢快第257章 一級戰備第172章 困難第434章 齊王第346章 未雨綢繆第763章 晨輝第28章 老規矩第286章 反擊第107章 來了第474章 第一次掃北2第61章 公審第633章 暴秦3第385章 滅蝗2第501章 春天8第240章 回家2第513章 擊發槍2第273章 豬突2第560章 三沙2第612章 西域1第605章 突變2第470章 巡邏隊第565章 遼北攻略3第228章 這個朝廷做不到,就換個朝廷第374章 憂心第64章 我喜歡戰爭第629章 去江南第251章 權利第521章 晉省1第143章 遣周船第254章 幫助第633章 暴秦3第396章 降服2第496章 新春3第480章 左鶴林第231章 江南亂局第67章 糧食第680章 大捷1第423章 叛徒第748章 請內附第565章 遼北攻略3第286章 反擊第92章 新軍第二次擴充第710章 升龍府1第455章 目的地第310章 糧食第678章 邕州2第699章 吉爾吉斯山4第253章 大生產2第616章 興靈3第723章 又是兩場戰爭第149章 雙嶼港第524章 話劇第305章 兵變2第574章 北行記6第45章 互啄第507章 各方1第107章 來了第302章 鐵山海戰1第45章 互啄第582章 爲什麼第643章 父親2第608章 射白馬第459章 佈局1第558章 去北方第383章 災害預警第504章 新的一年3第139章 新式武器第296章 忠臣3第308章 重新接觸第524章 話劇第449章 焦土第9章 得失2第691章 河中—碎葉3第302章 鐵山海戰1第515章 僅剩一張皮第519章 最後通牒第186章 主戰派的野心第544章 軍改1第670章 大周孤忠1第488章 善保第424章 要贏了第275章 換命第537章 等待第672章 南方第85章 家主的決定第665章 暴秦5第30章 望理解並配合第411章 開城之戰1第229章 貨幣第618章 興靈5第267章 夜戰1第689章 碎葉-河中1第745章 機槍第356章 鉅變第525章 抱怨第675章 統一第610章 平夏戰爭2
第107章 來了第694章 開明士紳第298章 改編2第79章 暢快第257章 一級戰備第172章 困難第434章 齊王第346章 未雨綢繆第763章 晨輝第28章 老規矩第286章 反擊第107章 來了第474章 第一次掃北2第61章 公審第633章 暴秦3第385章 滅蝗2第501章 春天8第240章 回家2第513章 擊發槍2第273章 豬突2第560章 三沙2第612章 西域1第605章 突變2第470章 巡邏隊第565章 遼北攻略3第228章 這個朝廷做不到,就換個朝廷第374章 憂心第64章 我喜歡戰爭第629章 去江南第251章 權利第521章 晉省1第143章 遣周船第254章 幫助第633章 暴秦3第396章 降服2第496章 新春3第480章 左鶴林第231章 江南亂局第67章 糧食第680章 大捷1第423章 叛徒第748章 請內附第565章 遼北攻略3第286章 反擊第92章 新軍第二次擴充第710章 升龍府1第455章 目的地第310章 糧食第678章 邕州2第699章 吉爾吉斯山4第253章 大生產2第616章 興靈3第723章 又是兩場戰爭第149章 雙嶼港第524章 話劇第305章 兵變2第574章 北行記6第45章 互啄第507章 各方1第107章 來了第302章 鐵山海戰1第45章 互啄第582章 爲什麼第643章 父親2第608章 射白馬第459章 佈局1第558章 去北方第383章 災害預警第504章 新的一年3第139章 新式武器第296章 忠臣3第308章 重新接觸第524章 話劇第449章 焦土第9章 得失2第691章 河中—碎葉3第302章 鐵山海戰1第515章 僅剩一張皮第519章 最後通牒第186章 主戰派的野心第544章 軍改1第670章 大周孤忠1第488章 善保第424章 要贏了第275章 換命第537章 等待第672章 南方第85章 家主的決定第665章 暴秦5第30章 望理解並配合第411章 開城之戰1第229章 貨幣第618章 興靈5第267章 夜戰1第689章 碎葉-河中1第745章 機槍第356章 鉅變第525章 抱怨第675章 統一第610章 平夏戰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