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董曹唱和

魯肅對諸葛亮的極高的評價,令孫權坐立難安。

“子敬這話怕是有些過了吧?”孫權狐疑的問道。

魯肅上前拱手道:“非但不過,或許還太謹慎了!主公試想,那劉備一介末路之雄,有何能耐能夠穩居荊南,時至今日,更是一日強似一日?”

“這……劉備麾下武有關張,文有陳宮、法正之徒,此皆勇將良士,憑此坐穩荊南,似也不在話下!”孫權質疑道。魯肅卻搖了搖頭道:“非也!非也!據我所知,數年來,劉備軍政之令,多出自這諸葛孔明之手!其東連主公,南結士燮,內撫荊土之民,外修兵甲之利!招五溪蠻夷爲用,除奸邪庸吏以治!凡此種種,劉

備儼然似一明君矣!諸葛孔明之才,可見一斑!”

魯肅繼續說道:“自古有明君成就良士者,亦有良士成就明君者!劉備其人,有大志而無治才,孔明其良士乎?”

魯肅一股腦說出了自己對劉備這方勢力的看法,孫權細加思索,最後點頭嘆道:“如此說來,少了他諸葛孔明,劉備便不足爲慮了?”

魯肅猛的一驚,急忙說道:“眼下正是兩家聯手抗曹之際,主公萬萬不可多生肘腋之事!”

這是察覺出孫權的意圖,勸阻孫權不要在此時對諸葛亮動心思!

見魯肅緊張,孫權微微笑道:“子敬放心!輕重緩急,孤還分的清楚!劉備此番大勝,孤當如何應對?”

聽了孫權這話,魯肅方纔放下心來,於是回話道:“劉備地狹民寡,既要防範漢王,又要與我江東一起對抗曹操,其物資勢必捉襟見肘,主公不如贈其糧餉,以表心意!”

孫權最不缺的就是錢糧,於是便從魯肅的建議,下令調撥萬石糧草,送去巴陵,作爲賀禮!

一萬石糧草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夠五千人吃一個月,但對於劉備的幾萬巴陵駐軍來說,其實也就那麼點意思。

好歹是表了個態,至少說明孫權還是很在意這個聯盟關係,在共同對付曹操的前提下,兩家還是得維持基本的關係。消息送到富春,周瑜且驚且喜。驚的是劉備已然成勢,而諸葛亮更是展現出了過人的才能!長久來看,對江東無疑是個壞消息。喜的是有于禁這一敗,曹操勢必要集結更多的兵馬,如此一來,中原腹地,

必然更加空虛!而這,正是周瑜日思夜想的結果!

曹操帶着大軍一路南行,才至襄陽,便接到了于禁的敗報,衆人盡皆震驚。

一般人接到這樣的敗報,都會怒不可遏,但曹操卻反而笑了笑。

“于禁大敗,丞相爲何不怒反喜?”中領軍史渙不禁問道。

曹操冷笑了幾聲道:“爲何要怒?”

“這不是打了敗仗嘛!”一旁的許褚一臉不解的說道。

“呵呵!有誰能解我意?”曹操笑問衆人道。

軍祭酒董昭這時站了出來,拱手道:“在下略有淺薄之見!”

“好!公仁哪!你且說說我爲何不怒反喜!”曹操於是問道。

董昭算是曹操手下衆多謀士中出類拔萃的一個,史稱“其謀略妙,不下二荀”!只是人品一般,與程昱類似。現爲曹操丞相府軍祭酒,曹操出征,隨從左右。董昭微一沉吟,於是當衆說道:“丞相之喜有三!其一,自攻破宜城之後,我軍勢如破竹,連下南郡、江夏十餘城!荊襄幾爲丞相所有!所謂勝則易驕,驕兵則必敗!南湖之役,失利而歸,便可警醒三軍。

“其二,南湖之役,乃大戰預演,經此一戰,方可清楚的知道雙方水軍實力之不同,且又探明瞭劉備深淺,這對接下來的戰事很有好處!”

衆人聽了董昭的話,都忍不住點頭表示贊同。

“公仁高見!且說說這第三點!”曹操讚許道。董昭繼續說道:“這第三點嘛!劉備能破于禁將軍數萬水師,可見其實力已然不凡!此戰過後,該擔心的不是丞相,恐怕是那孫權!孫權一向視劉備爲跟班附庸,卻不意劉備實力早已今非昔比!如此孫權必

有養虎遺患之憂!孫劉心生嫌隙,豈非丞相之喜乎?”

“說的好!知我者,公仁也!”曹操拍手讚道:“聽聽!都聽聽!這才叫見識!我有如此良謀,何愁江南不平!”

衆人原本都爲于禁之敗而揪心,聽了董昭的話,一時間反都歡笑起來,個個更有心氣。

“公仁此語,真乃金玉良言!當傳諸三軍,使將帥知其詳細!此事就交給仲德去辦了!”曹操聽得高興,還要將董昭的這番話大肆宣揚,當即便將此事交給了程昱。

“好了!沒什麼大不了的!傳令,不許于禁辭去帥位,令其內自反省,即刻重整兵馬!加緊編練水師!”

于禁的請辭也被曹操給否決,曹操甚至沒有對於禁有任何懲罰。

原本爲于禁擔心的衆人,也都鬆了一口氣。

衆人散去之後,曹操獨留董昭一人在帳中。

“可惡!”曹操忽然好像變了一個人一樣,青筋暴漲,一把便將手中竹簡摔在了地上!

“劉備何時有如此這般能耐?此賊見了我從來只有奔命,今日卻結結實實捱了他一巴掌!是可忍孰不可忍!”曹操一時暴怒起來。

“丞相息怒!憤怒解決不了任何事情!”董昭勸解道。

曹操發泄了一通,這纔好過一點。

“公仁啊!此戰壞我軍心,幸得公仁妙解,方纔挽回!如若不然,軍中頹氣久積,只怕南征之事將無功而返!”

恢復了冷靜的曹操不忘對董昭誇讚道。

其實董昭早就明白,曹操哪裡有什麼“不怒反喜”?哪個人折損了近兩萬人馬,還能夠真的笑的出來?不過是爲了保持住軍心罷了!

大戰未發,軍心動盪,絕非吉兆!曹操這才親自出徵,決不可因此壞了大事,好在董昭急智,馬上便站了出來,跟曹操一唱一和,算是穩定住了軍心!

“丞相!劉備實力已然不容小覷,今後更當小心應對!”董昭進言道。

“公仁啊!今有一事,還得勞你走一趟!”

“丞相但請吩咐!”董昭道。“襄陽之郊,有一處名曰水鏡山莊,其主名喚司馬徽,字德操!此人原與邊讓相善,後來落居在此,你爲我尋來此人!”

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盤桓不去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獄中說客第二百五十五章 汗血飛羽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旌旗北飄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擊退樂進第一千零八十章 天時將失第一百一十一章 騫曼蔡琰第一百章 賈詡說張第五百三十五章 再度叛主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不必心急第二百零四章 劉徵退敵第一千零四十章 崔府賞菊第五百七十九章 甕中之鱉第三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第五十六章 違令受罰第九百九十四章 反送工匠第三百三十七章 針鋒相對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南陽報危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想到一處第五百七十章 攻心爲上第九百三十一章 平反漢王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曹丕請戰第六百六十二章 追殺黃蓋第一百五十二章 劉豹中伏第七百四十七章 漢王處罰第一百七十九章 長安陷落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遷往長安第八百一十一章 嚴密監視第一百五十七章 封侯賞金第六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第一百四十二章 君命不受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留守魯陽第二百六十一章 司馬仲達第四百三十五章 綿竹之辯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遷往長安第九百八十五章 樂進豪氣第二百四十章 再遇故人第三百一十三章 法正嗆聲第六百七十一章 劉巴出逃第四百三十八章 忘戰必危第七百二十一章 二王殞命第九百八十八章 斬殺陳勤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借兵之計第六百一十四章 蠻將驍勇第四百八十五章 韓遂心思第二百五十七章 進據弘農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心之計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冊封魏公第七百七十四章 荀彧之威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勝負得失第四百三十九章 劍門投誠第三百六十一章 似是故人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張郃敗走第七百八十四章 妻妾情深第七百二十五章 軍民一心第五百四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九百三十一章 平反漢王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進退維谷第八百七十二章 孟優逃生第二百零四章 劉徵退敵第七百九十一章 蠻兵復來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曹操病篤第七百零八章 漢王遇刺第九百零一章 策封四人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復收下邳第六百五十三章 攻取三縣第一千零一章 曹操責將第四百六十五章 高臥長沙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復收下邳第九百一十章 城門迎客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閻韓相鬥第九百六十四章 兩家盟誓第二百七十一章 陳生送命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天不假年第八百三十四章 高定來降第一百七十九章 長安陷落第八百一十一章 嚴密監視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夏侯遁走第六百五十二章 近在眼前第二百七十六章 計擒二楊第五百二十三章 二馬同謀第一百九十四章 沒有選擇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夜闖寢宮第六百二十五章 襄陽暗鬥第一百四十五章 烏桓埋伏第九百六十五章 錦帆截江第四百二十九章 大破龐羲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許諾東征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賈詡病倒第五百五十章 虛則實之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繼子黃襲第四百二十八章 吳班履約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互相試探第四百五十七章 七等軍制第四十六章 壯士獻刀第八百三十六章 化整爲零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年少輕狂第九百三十八章 太守孫翊第二百四十五章 重振旗鼓第四百六十二章 各有心思
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盤桓不去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獄中說客第二百五十五章 汗血飛羽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旌旗北飄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擊退樂進第一千零八十章 天時將失第一百一十一章 騫曼蔡琰第一百章 賈詡說張第五百三十五章 再度叛主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不必心急第二百零四章 劉徵退敵第一千零四十章 崔府賞菊第五百七十九章 甕中之鱉第三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第五十六章 違令受罰第九百九十四章 反送工匠第三百三十七章 針鋒相對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南陽報危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想到一處第五百七十章 攻心爲上第九百三十一章 平反漢王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曹丕請戰第六百六十二章 追殺黃蓋第一百五十二章 劉豹中伏第七百四十七章 漢王處罰第一百七十九章 長安陷落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遷往長安第八百一十一章 嚴密監視第一百五十七章 封侯賞金第六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第一百四十二章 君命不受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留守魯陽第二百六十一章 司馬仲達第四百三十五章 綿竹之辯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遷往長安第九百八十五章 樂進豪氣第二百四十章 再遇故人第三百一十三章 法正嗆聲第六百七十一章 劉巴出逃第四百三十八章 忘戰必危第七百二十一章 二王殞命第九百八十八章 斬殺陳勤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借兵之計第六百一十四章 蠻將驍勇第四百八十五章 韓遂心思第二百五十七章 進據弘農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心之計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冊封魏公第七百七十四章 荀彧之威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勝負得失第四百三十九章 劍門投誠第三百六十一章 似是故人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張郃敗走第七百八十四章 妻妾情深第七百二十五章 軍民一心第五百四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九百三十一章 平反漢王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進退維谷第八百七十二章 孟優逃生第二百零四章 劉徵退敵第七百九十一章 蠻兵復來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曹操病篤第七百零八章 漢王遇刺第九百零一章 策封四人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復收下邳第六百五十三章 攻取三縣第一千零一章 曹操責將第四百六十五章 高臥長沙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復收下邳第九百一十章 城門迎客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閻韓相鬥第九百六十四章 兩家盟誓第二百七十一章 陳生送命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天不假年第八百三十四章 高定來降第一百七十九章 長安陷落第八百一十一章 嚴密監視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夏侯遁走第六百五十二章 近在眼前第二百七十六章 計擒二楊第五百二十三章 二馬同謀第一百九十四章 沒有選擇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夜闖寢宮第六百二十五章 襄陽暗鬥第一百四十五章 烏桓埋伏第九百六十五章 錦帆截江第四百二十九章 大破龐羲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許諾東征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賈詡病倒第五百五十章 虛則實之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繼子黃襲第四百二十八章 吳班履約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互相試探第四百五十七章 七等軍制第四十六章 壯士獻刀第八百三十六章 化整爲零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年少輕狂第九百三十八章 太守孫翊第二百四十五章 重振旗鼓第四百六十二章 各有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