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襄陽暗鬥

黃忠望着上游濤濤而來的江水,不禁感慨於劉徵的雄心壯志,鄧方聽了心裡卻是一陣驚慌。

“漢升將軍,照此說來,我荊州豈不旦夕不保?”鄧方最關心的當然是荊州了。

黃忠捋着花白鬍須,不禁望江長嘆道:“荊州四戰之地,目前江南四郡已失,江東、劉備皆是虎狼之輩,曹操更是野心之徒,照此下去,不須經年,荊州恐將不保!”

鄧方聽聞荊州不保,更是大驚道:“那我等駐守此地豈非徒勞無功?”

是個人都會這麼想,鄧方也不例外。

黃忠凌然正色道:“爲將者豈以功名論哉!孔山豈不聞‘聖達節,次守節’之語?丈夫生於天地間,但求無愧於心,何須計較功名!我等即爲荊州屬將,但盡職守而已!”

鄧方爲黃忠豪壯之語折服,當即慚愧不已,於是抱拳恭敬道:“漢升將軍教誨的是!末將必銘記在心!”

且說襄陽這邊,蔡瑁一路敗退,好在有劉磐、吳巨斷後,方纔逃脫了周瑜的追擊,一路退到了宜城,這纔在宜城按下兵馬,據城堅守。

劉磐帶着數十殘兵也終於趕上,蔡瑁不禁有些吃驚,這劉磐竟然沒死,但畢竟是劉磐拼死斷後,蔡瑁也只得好言幾句,於是一路荊州兵馬這才穩住了陣腳。

江陵一敗,實在動靜太大,蔡瑁不得不將軍情詳細送報襄陽,於此同時南陽文聘派出的南下援兵沒有遇到江東兵馬,也便在隨縣駐下,將軍情報送了襄陽。

現在劉表所面對的局面是,江南四郡、江夏幾乎全部喪失,南郡已去其半。劉表手裡僅剩的不過襄陽附近以及南陽一郡。

手中兵馬,一是駐守南陽的文聘所部,不過萬餘人,停駐隨縣的李休八千人,還有就是敗退至宜城的荊州主力蔡瑁部,不到四萬人,剩下的便是襄陽守軍了,不到萬人。至於霍峻,已是孤軍,無所助益。

算起來,自劉備起兵攻打長沙,到現在,劉表手中的荊州兵馬已經損失超過半數。

從雄兵十數萬,到現在殘餘不過六七萬,從據有荊襄七郡,到現在僅餘一個半,這一切都發生在短短的不到一年的時間。

當天下梟雄都在想着擴大自己的地盤,發展自己勢力的時候,那龜縮不動,妄圖安守己土的人最終必然要迎來滅亡!這就是殘酷的現實。

劉焉、馬騰、韓遂、劉表無一不是如此!

亂世之中,不肯進取,便是待宰羔羊。劉表本擁有天下最爲雄厚的實力,甚至早在袁紹、袁術、曹操之前,劉表便已經安穩的佔據了荊襄稱雄。然而現在卻落到了這步田地,着實令人唏噓不已。

蔡瑁敗報傳來,襄陽城中一時盡皆驚慌不已!

誰能想到轉眼間情勢陡轉,周瑜、劉備高歌猛進,接下來不用想都知道襄陽必然將要捲入這場戰爭。照這樣的情勢發展下去,周瑜恐怕不日便要攻到襄陽城下了!

劉表急的頭髮都掉了一大堆,慌忙召集襄陽羣臣,商議如何應對。

於此同時,襄陽內部的鬥爭也已經擺上了檯面,蒯氏兄弟跟蔡、韓兩家已經勢同水火。

聽到蔡瑁接連兵敗的消息,蒯越首先出來說道:“都督蔡瑁領八萬雄兵,南征劉備遲遲不能下,今又失去了江陵重鎮,接連敗退,主公當先撤其都督之職,另選賢能任之!”

此言一出倒是贏得了中立派劉先、劉闔的附議。劉先、劉闔倒不是處於權利鬥爭,而是事實一再證明,這蔡瑁着實不堪大用!

當初打算趁袁曹之戰,襲取許都,蒯越隨軍,然而蔡瑁一意孤行,非要跟劉備拼個你死我活,結果被劉備所阻,以至於錯失良機。

後來江夏鏖兵,也是眼看着周瑜連下數城,而蔡瑁卻毫無辦法,最終只能依靠江水天險才勉強止住了江東兵馬。

而現在,手提八萬雄兵,非凡不能殺敗劉備,竟然還被周瑜劫了南郡重鎮江陵,甚至被三路合圍大敗,損失慘重,敗退而回。這樣的統帥,若是在曹操手下,恐怕早就人頭落地!

可誰叫蔡瑁是劉表的小舅子呢!蔡瑁犯再多的錯,只要有蔡氏在劉表耳旁吹一吹枕邊風,劉表便不能治罪於他。

蒯越提議撤去蔡瑁都督之位,一時間在襄陽州府掀起大浪!

蔡、韓的馬前卒傅巽第一個展出來不同意,並駁斥蒯越道:“異度是何言也!勝敗乃兵家常事!那周瑜狡詐,劉備陰險,事出意料,豈能將罪責俱遷咎於都督一人!眼下正是危急之時,臨陣易帥,兵家大忌!異度莫非是想我荊襄早日落入江東之手麼?”

傅巽避實就虛,一番言語,反而將蒯越置於不義之地。

刀劍殺人不可怕,可怕的是言語殺人!一旦提及勾連敵對勢力,那便是誅心之論了!

蒯越被傅巽一句話氣的真想提劍上前,將其當場斬殺!

要知道蒯越雖然看不慣越來越囂張跋扈的蔡瑁,而且也卻是有爭奪荊州權利的意味,但總體上來說,蒯氏兄弟的見識還是遠超荊州其他人的,而且蒯越的提議也並非沒有道理。

或許出於私心,或許只是處於對荊州命運前途的憂慮,總之蒯越對現在的荊州是越來越失望了!尤其是如傅巽這樣的人開始跳出來站隊,更是令蒯越義憤難平。

蒯良當然不能坐視不理,於是出來對劉表說道:“在下以爲,當務之急是要重振我荊州將士的信心!蔡都督統兵接連受挫,眼下看來不宜再爲軍中主帥!聽聞此番正是由於劉磐將軍誓死阻擋周瑜,才保全了我荊州兵馬,在下以爲,劉磐將軍有此效死之志,兼具勇毅,當委以重任!主公何不令劉磐將軍提領荊州副都督,接管宜城防務?”

劉表也對蔡瑁很是無語,本來自己是寄厚望於他,但蔡瑁卻屢次三番的打臉自己,以至於劉表在荊州羣臣面前都覺得顏面無存。

自從龐季死後,主簿蒯良算是荊州文臣之首。蒯良的意見,劉表不得不慎重考慮。

“那德珪當如何安排?”劉表輕聲問道。也不只是年老中氣不足,還是劉表自己也覺得心虛,連說話聲音都小了許多。

第一百九十一章 殘樹新芽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曹操問策第四百九十章 否決夜渡第十七章 路遇沮授第二百七十三章 二將鬥勇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伏氏滅門第七百三十二章 金蘭之義第八百九十五章 再遇刺客第二百一十六章 沮授獻計第二百八十章 兩種心思第六百七十四章 升帳點兵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急召曹仁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誓師伐曹第九百一十一章 老少交鋒第三百零四章 射鹿仲由第三百五十六章 周羣解難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復收下邳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計取壽春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風波又起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俱爲亡魂第九百一十二章 畢恭畢敬第四百一十章 半途而廢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太史示警第八百九十三章 馬超心思第九百二十九章 安撫郭照第八百零六章 以彼之道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昔日君臣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曹丕請戰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將易幟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風雲鬥轉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馬超親至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張嶷脫險第十二章 自己想象第一百七十五章 郭嘉解難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接受提議第六十七章 潁川三才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放棄下雉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兄弟離別第七百零二章 醫者仁心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醉翁之意第九百七十三章 愚弄蔣幹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斬將立威第五十三章 敲袁紹竹槓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魯肅稱病第一百二十三章 白馬公孫第一百三十八章 三軍突襲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曹洪進圍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關羽病了第七百二十二章 黃權離去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形勢之論第四十五章 郭嘉棄袁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厚賞樂進第七百六十二章 三將來援第二百九十四章 興霸投敵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牛金解圍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不得妄言第四百七十六章 再次興兵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蔡張突圍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二曹不聽第一百七十章 似可圖之第三百二十九章 定軍之戰第九百二十二章 重金贖人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魏諷出使第九百二十五章 縮首如龜第二百八十二章 箭矢無情第二百一十五章 初戰告捷第三十八章 劉備說忠義第五百四十九章 真假營寨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曹操戰書第二百七十章 先發制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遁出長安第四百八十五章 韓遂心思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復收下邳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伏氏滅門第九百七十一章 不辭而別第三百三十七章 針鋒相對第四百三十一章 龐羲之死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君子一諾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其誰無親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井陘已破第六百一十七章 漢王下馬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本事不大第五百九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二百九十章 伊籍說曹第四百零七章 棄車保帥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屋漏逢雨第九百三十章 切莫中計第三百六十章 試才從事第九百六十章 英雄之辯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發配濡須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有膽有識第九百七十三章 愚弄蔣幹第九十五章 水淹榆次第五百八十三章 兵臨長安第三百七十七章 收之桑榆第七百四十七章 漢王處罰第五百零八章 馬超之怒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說服徐箕第九百四十二章 徐元訪孫第五百二十二章 兄妹相見
第一百九十一章 殘樹新芽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曹操問策第四百九十章 否決夜渡第十七章 路遇沮授第二百七十三章 二將鬥勇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伏氏滅門第七百三十二章 金蘭之義第八百九十五章 再遇刺客第二百一十六章 沮授獻計第二百八十章 兩種心思第六百七十四章 升帳點兵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急召曹仁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誓師伐曹第九百一十一章 老少交鋒第三百零四章 射鹿仲由第三百五十六章 周羣解難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復收下邳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計取壽春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風波又起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俱爲亡魂第九百一十二章 畢恭畢敬第四百一十章 半途而廢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太史示警第八百九十三章 馬超心思第九百二十九章 安撫郭照第八百零六章 以彼之道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昔日君臣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曹丕請戰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將易幟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風雲鬥轉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馬超親至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張嶷脫險第十二章 自己想象第一百七十五章 郭嘉解難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接受提議第六十七章 潁川三才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放棄下雉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兄弟離別第七百零二章 醫者仁心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醉翁之意第九百七十三章 愚弄蔣幹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斬將立威第五十三章 敲袁紹竹槓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魯肅稱病第一百二十三章 白馬公孫第一百三十八章 三軍突襲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曹洪進圍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關羽病了第七百二十二章 黃權離去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形勢之論第四十五章 郭嘉棄袁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厚賞樂進第七百六十二章 三將來援第二百九十四章 興霸投敵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牛金解圍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不得妄言第四百七十六章 再次興兵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蔡張突圍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二曹不聽第一百七十章 似可圖之第三百二十九章 定軍之戰第九百二十二章 重金贖人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魏諷出使第九百二十五章 縮首如龜第二百八十二章 箭矢無情第二百一十五章 初戰告捷第三十八章 劉備說忠義第五百四十九章 真假營寨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曹操戰書第二百七十章 先發制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遁出長安第四百八十五章 韓遂心思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復收下邳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伏氏滅門第九百七十一章 不辭而別第三百三十七章 針鋒相對第四百三十一章 龐羲之死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君子一諾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其誰無親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井陘已破第六百一十七章 漢王下馬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本事不大第五百九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二百九十章 伊籍說曹第四百零七章 棄車保帥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屋漏逢雨第九百三十章 切莫中計第三百六十章 試才從事第九百六十章 英雄之辯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發配濡須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有膽有識第九百七十三章 愚弄蔣幹第九十五章 水淹榆次第五百八十三章 兵臨長安第三百七十七章 收之桑榆第七百四十七章 漢王處罰第五百零八章 馬超之怒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說服徐箕第九百四十二章 徐元訪孫第五百二十二章 兄妹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