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司馬仲達

弘農郡東部,與河南尹相接的地方,有一處名山,叫做陸渾山。

陸渾之名,源於上古陸渾國。陸渾國是東周春秋中原諸侯封國百國之一,也是今陸姓得姓之地,是中華陸姓姓源地。

陸渾位於熊耳山東麓,伏牛山北麓,外方山東麓,三山環繞,伊河,汝河,白河,三水並流。外方山便是今嵩山。

陸渾山山水秀雅,多名士居之。此山有一名士,數爲朝廷、袁紹、曹操所徵辟,卻然不受。甘願在此隱居,以教授學生爲業。

劉徵帶着趙雲自熊耳山一路往東去往宜陽縣巡察,行至半道,忽然見前方有一人神色慌張,徑往自己這邊跑來。那人看起來是個年輕文弱書生,約莫二十左右年紀,儼然一副奔命之狀。

書生擡頭正瞧見劉徵,二人對視一眼,眼神中竟都閃過一絲異樣!

劉徵看見這個書生,眼神中似乎有一股深不可測,不可探識之感。這種感覺就像是看到一眼深不見的碧潭水,縱使表面上水波翻動,其底下卻異常的平靜深邃。

劉徵上前叫住書生:“你是何人?爲何奔命這山道之間?”

書生看見劉徵,忽而急呼道:“漢王救我!”說罷便趕緊躲到了劉征馬後。

劉徵正尋思這書生如何識得自己,卻見前方突然又追來二三十書生模樣的人,但這些人顯然一臉兇相,其中幾個手中還持有兵器。

這羣書生看到劉徵,趕緊止住了腳步。

躲在劉徵身後的書生見對方停下了腳步,顯然是不敢再上前,於是開口說道:“周生!當今漢王在此,你還敢殺我不成?”

原來那羣書生中當頭的叫周生,而且二十幾個人竟然是要追殺身後這一個手無寸鐵的書生,劉徵心裡頓時憤憤不平。於是上前說道:“你們爲何要追殺此人?以衆欺寡,恃強凌弱豈是君子所爲?看你們衣冠整潔,不像是個的土匪山賊,卻爲何要行此兇惡之事?”

周生見劉徵出來說話,言語間對自己頗有指責,心裡自然不痛快。但是看到劉徵身後百十人都騎着高頭大馬,又束甲持兵,故而不敢放肆,只是問道:“你是何人?爲何要管我們之間的事情?”

看來這周生還不死心,似乎誓要殺了自己身後書生,劉徵本來並不想爲難他們,但看來非插手不可。

不待劉徵開口,趙雲挺槍上前斥道:“漢王在此,休得放肆!朗朗乾坤,光天化日之下,你還要在漢王面前行兇不成?”

周生初聽到那逃跑書生說漢王在此,還以爲他只是唬自己,但現在看到眼前這將軍,眼神凌厲威嚴無比,當即心裡便害怕了起來。沒想到還真是漢王,周生慌忙收起兵刃,對漢王及趙雲行了一禮道:“陸渾周生,見過漢王,冒犯威嚴,還請恕罪,我等這就告辭!

劉徵見周生服軟,倒也沒想再追究,於是示意趙雲退下。

周生領着二十來個夥伴,於是往回走去,走的時候還不忘對躲在漢王身後的書生說了一句:“司馬懿!今日算你命大,明日可就不一定了!你等着!”

司馬懿?劉徵頓時驚覺,自己馬後這書聲竟然是司馬懿!

劉徵回頭望去,那書生正看着周生等人遠去的背影,之前慌張的神情已然消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劫後餘生喜悅之情。

“你叫司馬懿?”劉徵不可置信的問道。

那書生見劉徵問話,趕緊走到劉徵前面,跪拜行禮回話道:“司馬懿見過漢王!多謝漢王救命之恩!”

還真是司馬懿!劉徵驚訝的都有些合不攏嘴了!

“你當真是司馬防之子司馬懿?”劉徵還是有些不敢相信。

書生反倒是有些疑惑的看着劉徵。

“漢王怎知我家世?”

劉徵當然知道!司馬家的大名他怎麼沒有聽過?河內司馬,是謂大族!司馬防有八個兒子,其字當中皆有一個達字,世稱“司馬八達”,這司馬懿便是其中之一。

劉徵趕緊下馬扶起司馬懿,圍着轉了一圈,仔細觀瞧了一番,不禁嘖嘖說道:“司馬仲達!想不到竟然讓本王撞上,莫非天意乎?”

司馬懿一臉懵象,自己一個年輕書生,也還沒有什麼名氣,來這陸渾山求學,漢王怎麼會對自己如此瞭解?不但知道自己父親名諱,還知道自己的字號!

司馬懿恭敬的問劉徵道:“漢王何以知曉我字仲達?”

劉徵這纔回過神來,想起現在這個時候司馬懿還不算太出名,自己對司馬懿的瞭解那都是來自後世的知識。

劉徵於是岔開司馬懿的問話,反而問司馬懿道:“你爲何第一眼見到我,便喚我漢王?你我素未謀面,如何得知?”

這個問題劉徵一開始就很是驚訝,現在周生走了,正好問他一問。

www ▲Tтká n ▲¢〇

司馬懿躬身行禮醞釀了一下,然後回話道:“漢王氣度不凡,當今天下再無第二人!司馬懿雖不精於相面之道,但一見漢王,便覺王氣撲面而來,想此弘農郡中,能有如此氣象者,非漢王莫屬!”

漢王劉徵進據弘農的消息看來是已經傳到了各處。

劉徵聽了司馬懿的話,心裡並不滿意,這司馬懿話語之中對自己極盡恭維,關於如何識得自己,也只是蜻蜓點水,顯然是不肯明言。

不過劉徵也不是那種非要打破沙鍋問到底的人,既然司馬懿不想明說,劉徵也便不再追問。

“司馬懿!你爲何會在此處啊?”劉徵問道。

司馬懿恭謹的說道:“回漢王的話,懿求學於陸渾胡先生館下,方纔那周生乃是此地豪強,與懿有些過節,這才被其追殺至此!幸得漢王庇護,方能保全性命,司馬懿萬死不足以報答漢王厚恩!”說罷又準備跪下去,劉徵見狀趕緊止住,他可不喜歡別人跪個沒完沒了。

從司馬懿的話中,劉徵倒是得出一些信息,看來這司馬懿是在此求學的。早聽說這陸渾山多名士隱居,看來不假!

劉徵從史書中只知道司馬懿是個極具權謀的大才,但是卻並不知道司馬懿是如何成爲大才的。聽到司馬懿有老師,劉徵倒是來了興趣了!他也想看看這大名鼎鼎的司馬仲達的老師究竟是何方神聖?

第三百零八章 欺行霸市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龐統請兵第四百四十二章 非常之法第九百九十九章 上駟取勝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圖謀荊州第九百五十五章 錯看孫權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奇襲成功第九百一十五章 何喜之有第六百七十四章 升帳點兵第四百七十七章 曹操應對第五百八十四章 臨機設謀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冊封魏公第五百八十五章 問對張嶷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議殺司馬第二百二十三章 計決沂泗第七百六十六章 劉闡脫身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曹洪進圍第三章 剛來就想坑我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強自作樂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道白光第七百一十五章 鎖定主謀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馬岱敗逃第五百七十二章 生擒張郃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夫人出走第九百零八章 致書曹操第七百六十七章 新都內訌第八百三十八章 冬逢憤怒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宿命對手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幷州擾動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以一敵八第四百四十二章 非常之法第八百零二章 丈夫求志第四百八十七章 進據武都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殿上交鋒第五百二十七章 雲祿說兄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曹操奔走第二百零五章 合縱之計第九百二十八章 無非取捨第二百六十五章 用與不用第六百六十一章 荊兵暴起第六十四章 李儒設計雀鼠谷第五百一十九章 猛虎下山第三百六十章 試才從事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圍困馬城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立即處死第七百七十一章 許靖上表第四百三十二章 杜微來歸第八百一十五章 危險來臨第八百九十四章 班師凱旋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許昌起兵第一百六十二章 同室操戈第三百四十五章 雲祿見釋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坐看虎鬥第八十二章 劉豹反戈第一百五十八章 兗州疾書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兵臨柴桑第九百二十三章 賊巢已端第三十五章 荀彧諫言用賈徐第十一章 漢中規劃第八百零七章 祝融請纓第八百五十章 辯證源流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切莫勉強第五百八十二章 楊秋出降第六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第四十九章 小馬雲祿第三百七十四章 化險爲夷第三百三十五章 威撫衆人第八百三十四章 高定來降第六百三十二章 暫罷兵戈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惡戰伊始第六百零四章 二子交鋒第八百五十二章 接風酒宴第三百四十八章 劉徵再婚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計封二王第五百四十章 四郡出兵第二百零三 彭城糜芳第六百七十四章 升帳點兵第一千零六章 文聘陳書第六百零三章 我不負人第三百六十八章 四俊一堂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罷兵而去第一百四十二章 君命不受第七百五十八章 窮兇極惡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郯城合兵第五百五十七章 攻守異勢第六百二十一章 劉磐斷後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破曹之後第一百八十六章 再入長安第八百零一章 似是故人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蔡張突圍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援軍終至第八百五十章 辯證源流第一百四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九十七章 洛陽故事第五十四章 北進白波谷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架空孫靜第一百五十章 鮮卑石室第二百五十六章 既縱且殺第一百零七章 高順斬將第一百三十八章 三軍突襲
第三百零八章 欺行霸市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龐統請兵第四百四十二章 非常之法第九百九十九章 上駟取勝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圖謀荊州第九百五十五章 錯看孫權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奇襲成功第九百一十五章 何喜之有第六百七十四章 升帳點兵第四百七十七章 曹操應對第五百八十四章 臨機設謀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冊封魏公第五百八十五章 問對張嶷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議殺司馬第二百二十三章 計決沂泗第七百六十六章 劉闡脫身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曹洪進圍第三章 剛來就想坑我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強自作樂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道白光第七百一十五章 鎖定主謀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馬岱敗逃第五百七十二章 生擒張郃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夫人出走第九百零八章 致書曹操第七百六十七章 新都內訌第八百三十八章 冬逢憤怒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宿命對手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幷州擾動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以一敵八第四百四十二章 非常之法第八百零二章 丈夫求志第四百八十七章 進據武都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殿上交鋒第五百二十七章 雲祿說兄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曹操奔走第二百零五章 合縱之計第九百二十八章 無非取捨第二百六十五章 用與不用第六百六十一章 荊兵暴起第六十四章 李儒設計雀鼠谷第五百一十九章 猛虎下山第三百六十章 試才從事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圍困馬城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立即處死第七百七十一章 許靖上表第四百三十二章 杜微來歸第八百一十五章 危險來臨第八百九十四章 班師凱旋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許昌起兵第一百六十二章 同室操戈第三百四十五章 雲祿見釋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坐看虎鬥第八十二章 劉豹反戈第一百五十八章 兗州疾書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兵臨柴桑第九百二十三章 賊巢已端第三十五章 荀彧諫言用賈徐第十一章 漢中規劃第八百零七章 祝融請纓第八百五十章 辯證源流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切莫勉強第五百八十二章 楊秋出降第六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第四十九章 小馬雲祿第三百七十四章 化險爲夷第三百三十五章 威撫衆人第八百三十四章 高定來降第六百三十二章 暫罷兵戈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惡戰伊始第六百零四章 二子交鋒第八百五十二章 接風酒宴第三百四十八章 劉徵再婚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計封二王第五百四十章 四郡出兵第二百零三 彭城糜芳第六百七十四章 升帳點兵第一千零六章 文聘陳書第六百零三章 我不負人第三百六十八章 四俊一堂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罷兵而去第一百四十二章 君命不受第七百五十八章 窮兇極惡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郯城合兵第五百五十七章 攻守異勢第六百二十一章 劉磐斷後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破曹之後第一百八十六章 再入長安第八百零一章 似是故人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蔡張突圍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援軍終至第八百五十章 辯證源流第一百四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九十七章 洛陽故事第五十四章 北進白波谷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架空孫靜第一百五十章 鮮卑石室第二百五十六章 既縱且殺第一百零七章 高順斬將第一百三十八章 三軍突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