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借兵之計

聽到賈詡的話,劉徵不禁疑問道:“先生是說曹仁身邊又來了高人?”

賈詡敏銳的察覺到或許是曹仁身邊人員發生了什麼變化,否則既定的軍事戰略是不會輕易做調整的。

曹仁一開始以三關爲守,不分輕重,這個戰略早就被劉徵這邊看的清楚。但是現在曹仁明顯是在削弱轘轅關而增強大谷、伊闕,尤其是還將大將李典從轘轅關調來,這就說明了問題。

賈詡點了點頭,表示同意漢王的看法。

劉徵於是又問沮授道:“近日洛陽可還有什麼消息傳來?”

沮授回話道:“只是日前宗正劉艾等人謀刺曹仁,其事不成,此事已經稟報過漢王了!其餘的暫時沒有得到稟報。”

“曹仁如何處置被擒的張範、王修等人?”劉徵復又問道。

沮授這邊還沒有得到確切消息,只好搖頭。

正當此時,細作又將消息送了回來,軍士將密報送了進來,沮授打開了一看,正好看到曹仁處死張範、王修等人的字眼!

“漢王!有消息了!”沮授急忙稟報道。

“念!”

張範、王修、劉艾等人在劉徵這邊看來,畢竟算是義士,劉艾已經死了,除了可惜還是可惜。而張範、王修等人的情況,劉徵也是十分掛懷。

沮授於是念道:“曹仁梟王修、張範、張承之首,懸於城門,盡誅牽連之衆,計六百七十口!”

念道六百七十口時,沮授的聲音也變得有些顫抖,劉徵聽了更是震驚,只有賈詡八風不動。

“這曹仁之心狠手辣,倒真有幾分曹操模樣!”劉徵不禁感慨道。

若是以謀反罪論處,滿門誅殺倒也是說的過去,但是劉艾、王修、張範等人嚴格來說並非謀反,其既不是反對朝廷,也是不謀刺曹操!

曹仁不過是鎮軍將軍的官銜,就算是攻殺了曹仁,也並不能簡單的定爲謀反之罪,畢竟曹仁不等同於朝廷,甚至劉艾的地位還在曹仁之上。

既然是否謀反還有待確認,那就更加談不上誅滅滿門了!但曹仁確實是以謀反罪誅殺了這些人,這就等於是告訴其他人,反抗曹氏,就是謀反!曹氏儼然等同於朝廷!

這些忠義之士,滿門被殺,作爲漢王的劉徵,難免爲這些人感到傷心。

一旁的賈詡面色平靜的說道:“看來曹仁身邊果真添了人手!”

劉徵心情悲涼,聽到賈詡的話,立即問道:“何以見得?”賈詡於是說道:“曹仁先擒而後殺,必有從中劃策者!我若爲曹仁謀士,必一早勸其盡誅,又何必將王修、張範等人擒進大獄?曹仁先不殺,必是鍾繇進言,後殺之,則必另有他人劃策!能夠讓曹仁不顧鍾

繇者,其人必也是曹操手下心腹!能夠在這樣的時候被派到曹仁身邊,想來曹操必是極其看重此人!即便非荀、程、董、劉之徒,亦必是司馬、蔣、楊之輩!”

賈詡身在漢王營中,然而對於曹操這邊的情況,卻僅僅憑藉着蛛絲馬跡,便猜出了大概,而且幾乎沒有差錯!不得不說,賈詡真是個老妖!

劉徵本就極聰明,只在賈詡面前,卻時常有些自嘆不如,畢竟年紀差了二十多歲,這也是情理之中。

聽罷賈詡的分析,劉徵立刻便對賈詡的論斷深表贊同。

“先生說的應當沒錯,只不知是何人到了洛陽。”劉徵點頭道。

“我這就派人去查!”一旁沮授立刻說道。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劉徵必須要知道現在主導曹仁思想的人是誰,否則便不能夠對症下藥。鍾繇好對付,曹仁也好對付,這都是已經被劉徵研究透了的。在開戰之前,劉徵便已經心中有數。

“事不宜遲,公與快些爲本王查明!”

沮授隨即領命而去,只有賈詡還陪坐在劉徵身邊。

“曹仁既然虛轘轅、實大谷,漢王何不借周瑜之兵一用?”賈詡突然建議道。

“借兵?”劉徵很是意外,一時並沒有理解到賈詡的意思。賈詡笑道:“曹仁突然將李典從轘轅關調走,想來必是此人之計!此人見識不凡,必是料定東吳不敢在漢王興兵伐洛之際,派兵攻向轘轅關!漢王不妨將計就計,借周瑜之兵,以向轘轅,且看曹仁如何應對

!若是曹仁分兵增援轘轅關,則大谷、伊闕必受其影響,或可儘早破之!”

司馬懿看準了東吳不敢虎口奪食,而賈詡也看到了這一點!於是提出了這樣的建議。賈詡的意思當然不是要周瑜真的出兵攻取轘轅關,只是希望借用周瑜的兵馬對轘轅關施加壓力!

洛陽的守軍只有這麼多,曹操現在是不可能派兵增援洛陽了!曹仁的兵馬無論如何調動,加強一處防禦,必定削弱另一處防禦!巧婦難爲無米之炊,賈詡的計策就是要讓曹仁左支右絀!

賈詡這番話一說完,劉徵立刻便明白了賈詡的用意!

“先生此計甚好!那就煩勞先生爲本王修書一封,向周瑜借兵吧!”

兩處關要戰事不利,洛陽諸義士被殺,劉徵心情略微有些沉重,在聽到賈詡的計策之後,劉徵終於笑了出來。

賈詡當即便就在劉徵軍帳之中揮筆寫就借兵書函,劉徵看過沒有問題,隨即便派了快馬送往潁川許昌!

自從魯陽歃血之後,周瑜便將兵馬從昆陽、襄城撤回了許昌。又見漢王取得了廣成關,與曹仁對峙伊闕、大谷,周瑜也終於對漢王放下心來!現在這樣的局勢,足以讓周瑜鬆一口氣,不再嚴防漢王東向。

劉徵的信使很快便到了許昌,面見了周瑜,呈上了書函。周瑜很給面子,看罷之後,立刻便答應了劉徵的借兵要求。

黃蓋、韓當二人對此卻是持保留意見。

“漢王讓大將軍撤軍,大將軍便撤軍,如今又來借兵,大將軍想也不想就答應,難道大將軍非我東吳之將,反倒是那漢王的臣屬不成?”黃蓋性直,頗爲不滿的對周瑜說道。

周瑜知道黃蓋並無惡意,只是笑道:“公覆將軍多慮了!漢王既不欺我,何不築起一臂之力?難道我等還能拒絕漢王不成?”周瑜這話不假,劉徵既然已經致書,就由不得東吳這邊不答應!現在更希望保持兩家關係的不是劉徵,而是孫權!因此周瑜是不可能拒絕這個要求!

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無顏殘喘第一千零四十章 崔府賞菊第八百九十章 寄人籬下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宿命對手第四百六十七章 據水阻敵第一百四十七章 漁翁得利第二百九十二章 孫權封侯第八百零二章 丈夫求志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隨時待命第一百三十七章 分兵合兵第三百二十五章 誘敵天蕩第九百零七章 暗中交易第二百一十二章 夜襲彭城第二百五十四章 河東俠士第九百三十四章 定策休兵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漢王觀陣第一千零四十章 崔府賞菊第一千二百章 周瑜悵惘第五百九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架空孫靜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不得妄言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柴桑解危第五百四十五章 蘇郭見王第五百二十三章 二馬同謀第三百九十七章 夜戰竹林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柴桑解危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四十不惑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年少輕狂第六百八十三章 棄子取城第六百二十章 三面合圍第二百六十九章 伊籍通劉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伊闕告破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高蕃說韓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拉攏全柔第五百七十八章 退出關中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泰然處之第九百三十四章 定策休兵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敲打劉靖第十九章 王允的夢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東出武關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歡而散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守軍分歧第二百七十三章 二將鬥勇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東吳有變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頓首陳書第五百七十二章 生擒張郃第七百八十一章 賜婚趙雲第六百二十三章 吳巨效命第五百八十六章 一路奔逃第九百二十四章 見面不識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父城之辯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發回鄴城第三百一十五章 黃權勸龐第四百七十八章 荊州分歧第三百七十四章 化險爲夷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進反退第二百零八章 新陽奪權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收服史阿第二百九十一章 計通江東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形勢之論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能言善辯第二百零一章 行蹤泄露第五百三十八章 奔走無路第二十九章 劉徵兵臨長安第二百八十三章 西城突變第七百四十章 羣狼戰術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勇氣可嘉第一百五十九章 風鈴渡口第四百零三章 視死如歸第八百四十三章 周旋諸部第六百三十章 抗命不遵第一百六十八章 傳告天下第三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第九百四十五章 廬江兵亂第五十一章 兗州賊起第四百二十六章 犄角之勢第七十四章 程立投曹第四百四十四章 戛然而止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華容詭辯第二百九十五章 許都解危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困住曹操第九百二十五章 縮首如龜第三百五十六章 周羣解難第三百八十六章 司馬下獄第五百八十一章 計施陳倉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閻韓相鬥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斬殺李興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水火併用第七百二十六章 三營起兵第七百一十五章 鎖定主謀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之圍第四百七十一章 荊州決策第二百九十四章 興霸投敵第四百零二章 兵行險招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夜會魯肅第四十八章 三將罷兵第四百五十三章 舊制新法第三百四十七章 徐晃請罪第四百九十九章 老臣說客
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無顏殘喘第一千零四十章 崔府賞菊第八百九十章 寄人籬下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宿命對手第四百六十七章 據水阻敵第一百四十七章 漁翁得利第二百九十二章 孫權封侯第八百零二章 丈夫求志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隨時待命第一百三十七章 分兵合兵第三百二十五章 誘敵天蕩第九百零七章 暗中交易第二百一十二章 夜襲彭城第二百五十四章 河東俠士第九百三十四章 定策休兵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漢王觀陣第一千零四十章 崔府賞菊第一千二百章 周瑜悵惘第五百九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架空孫靜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不得妄言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柴桑解危第五百四十五章 蘇郭見王第五百二十三章 二馬同謀第三百九十七章 夜戰竹林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柴桑解危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四十不惑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年少輕狂第六百八十三章 棄子取城第六百二十章 三面合圍第二百六十九章 伊籍通劉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伊闕告破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高蕃說韓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拉攏全柔第五百七十八章 退出關中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泰然處之第九百三十四章 定策休兵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敲打劉靖第十九章 王允的夢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東出武關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歡而散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守軍分歧第二百七十三章 二將鬥勇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東吳有變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頓首陳書第五百七十二章 生擒張郃第七百八十一章 賜婚趙雲第六百二十三章 吳巨效命第五百八十六章 一路奔逃第九百二十四章 見面不識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父城之辯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發回鄴城第三百一十五章 黃權勸龐第四百七十八章 荊州分歧第三百七十四章 化險爲夷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進反退第二百零八章 新陽奪權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收服史阿第二百九十一章 計通江東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形勢之論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能言善辯第二百零一章 行蹤泄露第五百三十八章 奔走無路第二十九章 劉徵兵臨長安第二百八十三章 西城突變第七百四十章 羣狼戰術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勇氣可嘉第一百五十九章 風鈴渡口第四百零三章 視死如歸第八百四十三章 周旋諸部第六百三十章 抗命不遵第一百六十八章 傳告天下第三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第九百四十五章 廬江兵亂第五十一章 兗州賊起第四百二十六章 犄角之勢第七十四章 程立投曹第四百四十四章 戛然而止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華容詭辯第二百九十五章 許都解危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困住曹操第九百二十五章 縮首如龜第三百五十六章 周羣解難第三百八十六章 司馬下獄第五百八十一章 計施陳倉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閻韓相鬥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斬殺李興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水火併用第七百二十六章 三營起兵第七百一十五章 鎖定主謀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之圍第四百七十一章 荊州決策第二百九十四章 興霸投敵第四百零二章 兵行險招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夜會魯肅第四十八章 三將罷兵第四百五十三章 舊制新法第三百四十七章 徐晃請罪第四百九十九章 老臣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