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一章 平反漢王

兩個夏侯圍攻一個韓遂,其結果可想而知!

夏侯尚突然插入了襄陵,完全打亂了韓遂的計劃!使得韓遂退無可退,已然陷入了絕境。

絳邑最終成爲了韓遂的葬身之地!那逃去投奔韓遂的曹性也不過是多活了兩三個月的時間,結果還是一樣,逃不離曹軍刀俎!不過這曹性倒也算是有一些本事,臨了竟還射瞎了夏侯惇一隻眼睛!那夏侯惇是何等人物?即便是被曹性射中眼睛,也絲毫不能阻礙夏侯惇縱馬挺槍!結果曹性射完一箭之後,便被夏侯惇一槍搠透面門,

死於馬下。兩邊軍士見者,無不駭然!

經此一事,夏侯惇又足足養了一兩個月的傷,方纔稍微好轉,至此得了個盲夏侯的外號!

也不知是不是這夏侯惇命不好,當初在徐州的時候便被劉徵一戰氣的吐血!養了好幾個月的傷,如今又來了這麼一次。其弟夏侯淵在關中遭遇大敗,也學了大哥的樣,在鄴城養了幾個月的傷!

再說鄴城這邊,曹操正室丁氏愛子心切,當曹昂的屍身被送到鄴城的時候,丁氏更加怨恨曹操不該將此事派給曹昂。其實這也算不上曹操的錯,曹操本也是有意讓曹昂多建功績,畢竟曹昂只是個庶出子。丁氏經此一事,耿耿不能釋懷,最後怒而回了孃家。那曹操是個什麼人?又怎會整天被這些婆婆媽媽的事情牽絆?因

此便任由了丁氏的離去,此事暫且不提。

話說桃林之變之後,曹操擔心漢王會有所動作,因此嚴密的盯着關中張遼的動向。結果卻始終沒有看到漢王對此事的反應。

“原以爲漢王會在此事上做文章,如今看來我還是低估了漢王!”曹操不禁感慨道。

“非是丞相低估了漢王,以在下所見,此乃漢王明智之舉!當此之際,漢王連戰方休,其休兵養士早已迫在眉睫,此時若復起兵,則一發不可收拾,這絕不是漢王希望看到的局面!至少目前不是!”

參軍劉曄的大局觀素來出衆,出言說出了劉徵並沒有在此事上太過糾纏的根本原因。

曹操深表認同,點頭稱是。

“既是如此,我當如何安撫之?”曹操現在也不想挑起與劉徵的爭鬥,因此發問道。

一衆幕僚謀士都在,聽到曹操的話,還是劉曄第一個說出了應對之策。

“在下以爲,是時候爲漢王平反了!”

此言一出,不止曹操,其餘人也都是有些驚訝。

“平反?此言何意?”曹操不禁問道。

“丞相可還記得當初華陰之變後,司空種拂與劉備向天下州郡發出的文告?”劉曄問道。

劉曄這麼一提醒,衆人也都想起來了,事隔十年之久,大家都只記得有過這麼一回事。“故漢中王大將軍劉徵,出身侯爵,遭逢巾亂,幸遇皇甫,得入北軍。及諸常侍作亂,時爲驍騎校尉,救二帝於流落,遂有功名。後乘長安之虛,代董而立,威權日盛,漸有不軌。執柄天下,專制朝命,威

福由己。自此擅斷萬機,決事禁省,下陵上替,海內寒心……”

劉曄見衆人都在回憶當初那篇遍傳海內的檄文,脫口便背誦了出來!

誰都知道這是胡說八道的東西,自然也沒有幾個人還會記得檄文的內容,而劉曄卻是一字不差的背誦了出來。

曹操連連道:“對、對、對!正是這篇文告!子揚所誦一字不差!”

“當年此文告可是以朝廷名義發出,至今朝廷再未有爲漢王平反罪名,在下以爲現在是時候了!”劉曄拱手對曹操說道。其實也不是所有人都忘了,曹操這邊自然是不會想着爲劉徵平反罪名。而許都公卿百官中,有許多人都經歷過當年之事,如楊修之父楊彪等人便一直都有意奏請爲漢王平反。然而曹操當權,始終還是沒有

人敢當衆提及此事!

因此,誰都知道那件事情的荒謬,可是誰都沒有辦法糾正當年的錯誤,只要曹操不點頭,這一切便永遠都不可能。

而現在,劉曄卻將此事當着曹操的面提了出來!衆人都望着劉曄,等待劉曄繼續的說下去。

曹操也問道:“如何便是時候了?”“若此時爲漢王平反,其利有三!一者,可以安撫漢王!如今漢王已然成勢,不管承認不承認,這都是改變不了的事實!反而若是爲漢王平反,以朝廷名義重新承認其王位,則漢王當如何應對?”劉曄微笑

着問道。楊修喜歡出風頭,當即出來說道:“如此一來,無論漢王受與不受,得理的都是丞相!漢王若受,則其出兵東向爲謀逆之罪!漢王若不受,則寬仁公允之名在丞相,而對抗朝廷,藐視天子之名在漢王!參軍

高明!”楊修忍不住對劉曄拱手讚道。

“繼續!”還有兩點好處沒有說完,曹操已經有些急不可耐想要聽了!

劉曄於是頓了頓繼續說道:“其二,若爲漢王正名,則劉備是爲逆賊!丞相可以名正言順,出兵征討禍國亂政之劉備!這便是丞相出兵荊州的理由!”

平反了劉徵,那自然就可以對劉備論罪!謀刺本朝諸侯王,禍亂朝廷,這罪名就是死十次也不夠啊!劉曄又爲曹操找到了出兵荊州的最好藉口。

“出兵征討劉備?此賊竊據荊南,不與我接,如何征討?”曹操問道。

“這便是第三點利處了!丞相先授江東孫氏以恩典,然後以天子名義,令其進剿劉備,此驅狼吞虎之計!”劉曄進一步說道。

“嗯……那孫權豈會答應?”曹操道。

“孫權自是不會答應,若他不肯出兵攻那劉備,丞相不正好藉機興兵,取道南郡麼?”

劉曄的意思就是“要麼你孫權動手,要麼就換我曹操來!”

孫權肯定是不會動手,當然也肯定不會坐視曹操取道南郡!但這樣一來,“正義”便全部都到了曹操這邊,曹操是“出師有名”,順天承命!而孫權則完全處於輿論的風口!這便是手持天子的好處!那劉備確確實實有罪,曹操便是替天行道,這已經不是曹操與孫權之間的爭鬥了,在輿論上已經變成了朝廷正義與邪惡的爭鬥!孫權不肯,便自認與劉備同流合污,如此則會將聲望落地!

第八十八章 張任叫陣第二百九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三十章 以攻爲守第八百零二章 丈夫求志第五百七十三章 計絕歸路第五百六十章 濫殺無辜第三百三十二章 趁火打劫第二百九十一章 計通江東第六百六十一章 荊兵暴起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親而結之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時也命也第五百七十六章 無憂高歌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董襲被困第八百八十九章 雍闓血書第九百三十二章 許都來使第一百四十八章 回馬斷魂第五百四十六章 河西亂起第一百八十七章 荀陳脫困第八百一十八章 蠻兵劫營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想到一處第八百六十五章 有何妙計第九百四十四章 正合心意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虎豹精騎第二百九十九章 漢王勸農第九百九十章 張飛不忿第三百五十一章 義正嚴詞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你可知罪第一百三十五章 懷璧其罪第九百一十九章 曹洪大怒第四百三十七章 三日之約第二百六十四章 冢虎出山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拙劣伎倆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連續設伏第五十四章 北進白波谷第九百九十一章 神醫贈寶第五百五十五章 縱敵之由第三百六十七章 三才賀壽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故技重施第八百八十三章 歹心尋死第二百四十四章白波相聚第二百九十七章 洛陽故事第四百一十二章 借道武都第五百三十二章 三軍圍城第一百二十六章 公孫檄文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黃雀在後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表示決心第六百七十四章 升帳點兵第三百五十六章 周羣解難第六百零一章 四田之法第四百七十八章 荊州分歧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魏延抗命第七百四十一章 大破馬秦第八百二十二章 押走漢王第二百五十一章 賈逵效命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扣下郭淮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擊其半渡第三百一十一章 趙韙之亂第四百二十五章 手足無措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稟明夫人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將星隕落第六百零五章 荊襄風雲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敗宋建第四十九章 小馬雲祿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誓師伐曹第九百零四章 休兵之議第九百六十二章 賈詡之諫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董襲被困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柴桑解危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踏屍陣中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夫人不見第五百七十一章 番須大戰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道白光第七百五十一章 節操全無第四百零八章 自尋死路第五百三十八章 奔走無路第六百一十三章 韓晞遇伏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醉敘往事第六百五十七章 決議出兵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爲義子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發回柴桑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奇襲成功第一百八十四章 劉徵甦醒第二百七十八章 連拔六寨第五百八十九章 高陵張既第二百八十章 兩種心思第七百零六章 又得賢才第一千零六章 文聘陳書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吳下阿蒙第八百六十三章 母子之情第四百八十三章 力戰四將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本分而已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不勝唏噓第一百七十六章 燕雀之志第七百五十三章 兵臨雒城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解困離城第一百九十五章 羅氏山賊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借兵之計第四百零三章 視死如歸第八百零一章 似是故人第三百九十二章 矛盾爆發
第八十八章 張任叫陣第二百九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三十章 以攻爲守第八百零二章 丈夫求志第五百七十三章 計絕歸路第五百六十章 濫殺無辜第三百三十二章 趁火打劫第二百九十一章 計通江東第六百六十一章 荊兵暴起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親而結之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時也命也第五百七十六章 無憂高歌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董襲被困第八百八十九章 雍闓血書第九百三十二章 許都來使第一百四十八章 回馬斷魂第五百四十六章 河西亂起第一百八十七章 荀陳脫困第八百一十八章 蠻兵劫營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想到一處第八百六十五章 有何妙計第九百四十四章 正合心意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虎豹精騎第二百九十九章 漢王勸農第九百九十章 張飛不忿第三百五十一章 義正嚴詞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你可知罪第一百三十五章 懷璧其罪第九百一十九章 曹洪大怒第四百三十七章 三日之約第二百六十四章 冢虎出山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拙劣伎倆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連續設伏第五十四章 北進白波谷第九百九十一章 神醫贈寶第五百五十五章 縱敵之由第三百六十七章 三才賀壽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故技重施第八百八十三章 歹心尋死第二百四十四章白波相聚第二百九十七章 洛陽故事第四百一十二章 借道武都第五百三十二章 三軍圍城第一百二十六章 公孫檄文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黃雀在後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表示決心第六百七十四章 升帳點兵第三百五十六章 周羣解難第六百零一章 四田之法第四百七十八章 荊州分歧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魏延抗命第七百四十一章 大破馬秦第八百二十二章 押走漢王第二百五十一章 賈逵效命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扣下郭淮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擊其半渡第三百一十一章 趙韙之亂第四百二十五章 手足無措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稟明夫人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將星隕落第六百零五章 荊襄風雲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敗宋建第四十九章 小馬雲祿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誓師伐曹第九百零四章 休兵之議第九百六十二章 賈詡之諫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董襲被困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柴桑解危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踏屍陣中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夫人不見第五百七十一章 番須大戰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道白光第七百五十一章 節操全無第四百零八章 自尋死路第五百三十八章 奔走無路第六百一十三章 韓晞遇伏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醉敘往事第六百五十七章 決議出兵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爲義子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發回柴桑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奇襲成功第一百八十四章 劉徵甦醒第二百七十八章 連拔六寨第五百八十九章 高陵張既第二百八十章 兩種心思第七百零六章 又得賢才第一千零六章 文聘陳書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吳下阿蒙第八百六十三章 母子之情第四百八十三章 力戰四將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本分而已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不勝唏噓第一百七十六章 燕雀之志第七百五十三章 兵臨雒城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解困離城第一百九十五章 羅氏山賊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借兵之計第四百零三章 視死如歸第八百零一章 似是故人第三百九十二章 矛盾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