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天下混戰

有了周瑜的定見,孫權沒有猶豫,於是立即便又將伊籍召來,對其說道:“我意已決,若劉豫州能助我破取江夏,斬殺黃祖,報我父仇,我江東自當與劉豫州結爲盟好!”

伊籍聽了孫權的答覆,欣喜萬分,當即拜謝吳侯,又聽取了江東中護軍周瑜的用兵安排,立即便快馬趕回了汝南。

劉備在汝南等着伊籍的回程,可謂是坐立難安,李通兵馬即將集結完畢,若得不到孫權肯定的答覆,劉備恐怕只能隨着劉勳、劉闢等人落草爲寇了!

劉備本事剿賊起家,但是現在卻落得於“賊寇”爲伍,甚至在現在這樣的危急情況下,劉備已經準備自己也去當賊寇了,命運着實可笑。

正當劉備在汝南度日如年的時候,伊籍終於回來!

聽了伊籍的回報,劉備心中大喜,不禁讚道:“江東孫氏,果然膽略非常!”

陳宮卻嘆道:“這江東周瑜用兵如此狠辣,但願不會成爲我們的敵人!”

原來周瑜定下的計策是要將黃祖全軍殲滅,一個不放回荊襄!

其實這也是因爲周瑜與孫策交情太深的緣故。

當初孫策是親眼目睹自己的父親死於黃祖兵馬之手,孫堅的死是整個孫氏家族心中最大的心結,因此江東纔會連年數次的對江夏用兵。一者是要給劉表教訓,二者便是定要置黃祖於死地!

於是,孫權便以周瑜爲率軍兩萬,出柴桑,西進江夏!

江夏黃祖時刻防備着江東,也立即起兵與周瑜相抗!

劉備集結兵馬自汝南翻山越嶺,進入江夏境內之後,便直撲江夏郡治西陵!

黃祖哪裡會料到劉備會在這個時候偷襲自己後方?西陵一失,黃祖軍大亂!周瑜乘勢下令猛攻黃祖,太史慈、甘寧二人殺入陣中,分別斬殺了黃祖部將呂介、陳就。

都尉蘇飛護着黃祖和江夏從事潘濬往西逃竄,在夏口附近遭遇劉備兵馬。

劉備與黃祖其實並無仇怨,但是有孫權命令,哪能放過?於是立即揮軍截殺!

自從在南陽受了劉表的氣之後,張飛對荊州兵馬便很是憎恨,聽到大哥下令,當即一騎飛出,直衝敵陣!

黃祖還沒來得及招架,便被張飛長矛刺死!

殺了黃祖之後,張飛還要殺蘇飛、潘濬,劉備趕緊拉着關羽上前攔住張飛。蘇飛、潘濬見主將已死,便要奔逃,結果還是被劉備兵馬擒住。

這些兵馬本就是江夏人,如今江夏已非劉表所有,這些人大多隻好投降了劉備,蘇飛、潘濬被劉備收押,後來也投靠了劉備,此是後話。

劉備在夏口殺敗江夏殘部,法正建議劉備立即渡過夏口進軍沙羨,以防備劉表大軍來襲。陳宮則建議劉備斬下黃祖之頭,令人即刻送往了柴桑。

夏口在長江北岸,即漢水入江之處,因漢水下游古稱夏水,故名夏口。沙羨則在長江南岸,約在今武昌之西。

周瑜則率軍一路攻取下雉、蘄春、鄂縣、邾城,一直攻到了西陵!

此一戰,江夏黃祖兵馬損失殆盡,真的如周瑜計劃的,沒有一人能夠逃回荊襄!

事情發展的太快,劉表都還沒有來得及反應,當蔡瑁率領這襄陽大營兵馬開赴到安陸時,黃祖已經全軍覆沒。

此時劉備擁兵萬餘屯據南岸沙羨,周瑜兩萬精兵駐守江北西陵,互成掎角之勢。

江夏乃荊州東門戶,荊州所有人都知道江夏的重要性,至此,江夏一郡,陷入了長達一年多的你爭我奪之中!

爲了應對蔡瑁大軍,孫權不但默許了劉備佔據沙羨的事實,還將南岸的鄂縣也劃給了劉備,而且還時常爲劉備賙濟糧草,目的就是要用劉備來牽制蔡瑁。

蔡瑁兵馬雖多,但是周瑜和劉備互相配合,蔡瑁始終沒有辦法收復失地。當然,荊州底子雄厚,周瑜、劉備一時也難以再向前進軍。

曹操這邊,劉備自己撤走,李通很快便又安定下了汝南,曹操這才暫時放下心來。之後便親自領着十萬大軍北征袁尚,平河北之戰就此全面爆發。

一時間,大漢烽煙四起,天下再一次的陷入了大混戰之中!

袁尚、袁譚、曹操混戰在河北,馬騰、郭援交戰於河東,孫權、劉備聯手與劉表對峙於江夏,而劉徵則與劉璋鏖戰於劍門關!

自黃巾之亂之後,雖然兵爭不斷,但是如此集中的爆發還是第一次,這一次的爆發勢必要打破目前的平衡,天下格局也勢必會就此重新劃分!

……

劍門關外,漢王大營,劉徵得到了馬騰同意借道的回信,立即便召集了軍中衆將。

偷渡陰平的計劃,劉徵還沒有向衆人明說,現在是時候了!

劉徵將自己的想法,以及沮授手下探騎探得的消息,還有馬騰的回信一一詳細的說了出來。

衆將都睜大了眼睛,不敢相信,竟然還有這樣一條路!

劍門關的對峙已經兩三個月了,軍中士氣已經不像是剛開始南征時那般高漲,眼下想要正面攻破劍門關,恐怕是不太可能了。

但是偷渡陰平的計劃還是顯得極其冒險。

繞道武都,偷渡陰平,直下江油,其間輾轉千餘里!

且不說進入了蜀中之後的事情,單說這一段路程就已經足夠艱險了!陰平道高山險阻,絕徑難行,糧草輜重必然是難以爲繼,此舉比之於張繡自閬中插入盤龍還要艱險萬分。

而且,誰也不知道蜀中情況如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萬一沒有達到預期,或者遭遇意外情況,那可是劉璋的腹地,必將是有去無回。

衆將面色無不凝重,劉徵也是一臉嚴肅。

“諸位將軍,此舉風險極大,但是如果成功,益州便可一舉而定!誰人願往?”劉徵不想直接任命,於是問衆將道。

這些人都見識了此前張繡之艱苦,雖然知曉很是殘酷,但還是紛紛請戰。

張遼對衆人說道:“諸位都不必跟我搶了!此行也該是張遼出力的時候了!”

自起兵之後,劉徵手下大將中,唯有張遼還沒有發揮,衆人聽張遼這麼一說,於是便也不再搶着出戰。

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君王無情第七百零三章 荊州息兵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靜觀局勢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親迎周泰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強自作樂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表示決心第三百三十九章 陰浦議和第十四章 關東兵馬吃癟第九十七章 夜戰龍山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屋漏逢雨第九百四十四章 正合心意第三百三十四章 二將弒主第一百八十一章 天子東歸第五百五十九章 安定二樑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張顗再降第六百三十八章 兩個都督第二百七十五章 進入漢中第七百一十章 秘遣二將第二十五章 王司徒情危媚董卓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相會陸口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呂娘行刺第四百一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馬超厲兵第一百四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七百二十三章 再聚兵馬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仲達攔路第九百九十一章 神醫贈寶第一百九十七章 不留後患第九百二十三章 賊巢已端第一章 老套的穿越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坐看虎鬥第六十四章 李儒設計雀鼠谷第八百六十八章 兵敗山倒第二百零五章 合縱之計第三十七章 初見劉關張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片言收城第十三章 以役代租,以租換田第八百三十八章 冬逢憤怒第七百零九章 五重煙幕第七百五十七章 尹異找死第七百七十五章 四臺一監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小小幼麟第三百二十七章 四將斬帥第一百四十九章 狼居之盟第五百一十五章 退走上林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換將甘寧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議結劉備第三十七章 初見劉關張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柴桑解危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卻敵百里第七百零八章 漢王遇刺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搶佔先機第三百四十七章 徐晃請罪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祝融還劍第四百二十一章 糧草不足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四中郎將第七百八十七章 重挫孟優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不勝唏噓第四百四十四章 戛然而止第六百七十五章 秋汛如期第八百六十章 別來無恙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困住曹操第六百八十七章 建號之事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董襲被困第四十七章 典張大戰第六百一十章 兔死狐悲第六百七十八章 死人之過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背水之法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南陽報危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全柔大敗第三百零四章 射鹿仲由第三百六十四章 襄陽高才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偶得許欽第四百三十四章 劍門之怒第一百一十七章 馬服同宗第六百六十九章 不許徐庶第八百二十三章 祝融心思第五百七十六章 無憂高歌第八百九十八章 七個同夥第七百六十五章 不亞養叔第七百八十六章 爭相赴險第四百零三章 視死如歸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銅山混戰第八百六十四章 女王之書第二百二十章 排兵佈陣第三十八章 劉備說忠義第四百四十八章 羣臣歸心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計取壽春第三百七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八十二章 遙祭英才第三百三十章 有驚無險第八百八十五章 賊心顯露第六百二十八章 隆中再會第八百六十三章 母子之情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借兵匈奴第七百二十章 府門廝殺第一千零一十章 西入蜀中第七百七十章 叛軍俱滅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時也命也第五十八章 戰呂布二將受阻
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君王無情第七百零三章 荊州息兵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靜觀局勢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親迎周泰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強自作樂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表示決心第三百三十九章 陰浦議和第十四章 關東兵馬吃癟第九十七章 夜戰龍山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屋漏逢雨第九百四十四章 正合心意第三百三十四章 二將弒主第一百八十一章 天子東歸第五百五十九章 安定二樑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張顗再降第六百三十八章 兩個都督第二百七十五章 進入漢中第七百一十章 秘遣二將第二十五章 王司徒情危媚董卓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相會陸口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呂娘行刺第四百一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馬超厲兵第一百四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七百二十三章 再聚兵馬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仲達攔路第九百九十一章 神醫贈寶第一百九十七章 不留後患第九百二十三章 賊巢已端第一章 老套的穿越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坐看虎鬥第六十四章 李儒設計雀鼠谷第八百六十八章 兵敗山倒第二百零五章 合縱之計第三十七章 初見劉關張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片言收城第十三章 以役代租,以租換田第八百三十八章 冬逢憤怒第七百零九章 五重煙幕第七百五十七章 尹異找死第七百七十五章 四臺一監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小小幼麟第三百二十七章 四將斬帥第一百四十九章 狼居之盟第五百一十五章 退走上林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換將甘寧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議結劉備第三十七章 初見劉關張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柴桑解危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卻敵百里第七百零八章 漢王遇刺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搶佔先機第三百四十七章 徐晃請罪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祝融還劍第四百二十一章 糧草不足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四中郎將第七百八十七章 重挫孟優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不勝唏噓第四百四十四章 戛然而止第六百七十五章 秋汛如期第八百六十章 別來無恙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困住曹操第六百八十七章 建號之事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董襲被困第四十七章 典張大戰第六百一十章 兔死狐悲第六百七十八章 死人之過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背水之法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南陽報危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全柔大敗第三百零四章 射鹿仲由第三百六十四章 襄陽高才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偶得許欽第四百三十四章 劍門之怒第一百一十七章 馬服同宗第六百六十九章 不許徐庶第八百二十三章 祝融心思第五百七十六章 無憂高歌第八百九十八章 七個同夥第七百六十五章 不亞養叔第七百八十六章 爭相赴險第四百零三章 視死如歸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銅山混戰第八百六十四章 女王之書第二百二十章 排兵佈陣第三十八章 劉備說忠義第四百四十八章 羣臣歸心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計取壽春第三百七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八十二章 遙祭英才第三百三十章 有驚無險第八百八十五章 賊心顯露第六百二十八章 隆中再會第八百六十三章 母子之情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借兵匈奴第七百二十章 府門廝殺第一千零一十章 西入蜀中第七百七十章 叛軍俱滅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時也命也第五十八章 戰呂布二將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