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進入漢中

司馬懿的奇襲戰略成功,爲劉徵又爭取了些許時日,而正是這些許時日便足夠劉徵使用了!

很快,從河東、弘農二郡而來的人越過了伏牛山,來到了析縣。

劉徵匯合了衆人,當即拔營起兵,一路往南鄉、涉都而去,經此二縣,便可以溯沔水入上庸!

好在蔡瑁全軍分別被劉備、關羽牽制,劉徵一路上倒是沒有遭遇到阻礙,這七八千人分成七八隊終於進入了上庸!

來到上庸境內,衆將皆感慨於司馬懿計策,沒有人能夠想到,這樣的大隊人馬竟然能夠安然的穿越南陽進入漢中!這一切都歸功於司馬懿運籌帷幄。

司馬懿看着騎在飛羽背上的劉徵,問道:“漢王是在想接下來該當如何是嗎?”

劉徵神情凝重的說道:“雖然是有驚無險到了此地,但是接下來的事情也並不容易!仲達可有計策?”

司馬懿皺了皺眉頭,頗有些爲難的說道:“我只有辦法讓漢王進入漢中,至於怎麼拿下漢中,這我可沒有辦法,漢王還有諸位將軍對漢中比我熟,相信漢王一定能夠覓得良策!”

劉徵聽了司馬懿的話,立即扭頭盯着司馬懿的眼睛。

“好你個司馬懿!倒跟我玩起小心思來了!”若沒有後續的辦法,司馬懿怎麼可能會建議自己借道來漢中?

司馬懿嘿嘿的笑了笑,也沒回話。

“你是怕風頭過盛,遭人妒忌吧?”劉徵問道。

“漢王清楚!不必屬下多言。”

“也罷!這張魯就讓我自己來拿下!”既然引兵進入了漢中,那對於拿下漢中劉徵還是有信心的,畢竟這裡可以說是自己的老巢。

一路上申耽申儀早就安排了人指引,劉徵很快進入了上庸縣城。

申耽、申儀和趕來的郭睦早早就在迎接漢王的到來。

等漢王兵馬一到,三人便來到劉徵面前跪拜在地道:“草民拜見漢王!”

劉徵當即下馬扶起三人說道:“三位請起!還未知三位各自名姓!”

申耽首先拱手說道:“上庸申耽見過漢王殿下!”

申耽長得稍顯高大一些,申儀神采不如其兄,也對漢王拱手道:“上庸申儀見過漢王殿下!”

郭睦於二人稍顯不同,比二人少了些豪氣,但是多了分英氣,“房陵郭睦見過漢王殿下!”

這三人皆是各縣豪強,自華陰之變後,便各自聚衆數千家,盤踞二縣。張魯進入漢中後,對三人其實也頗爲忌憚,好在兩方勢力各自忍讓,並沒有爆發什麼衝突,上庸、房陵二縣名義上也還屬於張魯。

劉徵仔細看着三人,說道:“若非三位之功,劉徵豈得再歸故國!若復得漢中,三位族產當永免賦稅!”

劉徵想着先給他們來一顆定心丸。這種地方豪強,想要的不過是永保富貴而已。

然而劉徵想錯了!

郭睦出來說道:“漢王於我族有救命之恩,郭睦不敢相忘!我等豈是那貪圖利祿之輩!今漢王歸國,郭睦願以全族相屬!”

劉徵有些懵了!這是怎麼回事?連司馬懿也不知道這是爲何。

“救命之恩?”劉徵不解的問道。

郭睦回話道:“正是救命之恩!郭睦原是南陽人,當年關東興兵,若非漢王收留我等,又賜予田地,郭睦一族豈能有今日?”

劉徵恍然大悟!自己當年在漢中墾田數萬頃,接納了司州、南陽等地十數萬流民,竟沒有想到這三人便是此中而來!

果真是種善因自有善果!

“原來如此!想不到一切早有天定,既然如此,那我便不予三位客套,三位若願相屬,便就在我軍中暫任軍侯如何?”劉徵問道。

軍侯乃是曲一級軍官。古代軍隊多有部曲,漢代軍事建制乃是伍、什、隊、屯、曲、部、營。

營有將軍,部有校尉,曲有軍侯。按後漢官制,軍侯乃是比六百石官,其俸祿不算少了。至於曲之人數,一般情況下約爲五百人左右,但是情況時有變化,人數常有增減。

申耽、申儀、郭睦等聚衆數千家,其人數早已經不是曲這樣的級別了,甚至已經達到了部、營一級。但是劉徵總不能直接就任三人爲將軍吧?且其本爲鄉曲出身,自然是先任軍侯爲宜。

三人並不覺得委屈,反而爲自己能夠效力漢王麾下而高興,紛紛稱謝!

司馬懿原來還以爲是因了自己的關係纔能有三人相助,但現在看到這番景象,才發現根本不是自己的功勞!自己不過是做了個送信的角色而已。

當然這些事情劉徵也沒有想到,他怎麼會知道這二縣豪強竟然是自己當年所救?

俗語云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劉徵這是自己種樹,自己乘涼啊!

一切就是這麼湊巧!不過倘若當初劉徵沒有行此仁政,那今日又會是何種情況呢?善惡自有報,天不欺人。

劉徵得上庸、房陵二縣立足,總算是暫時有了根基,至於河東、弘農,那並非久守之地,遲早是要丟的,只是對不住二郡之民了!

上庸,實乃漢中重鎮。上庸之名,得自於上古庸國,乃上古庸國國都所在!

古庸國源自商周,據載,庸國曾隨周武王滅商,爲“牧誓八國”之一。至春秋時期,庸國勢力約在秦、巴、楚之間。

古庸國曾經盛極一時,其勢力從今陝西漢中一直到湖南湘西!漢中竹山、竹溪一帶稱爲“上庸”,而今張家界一帶則是古庸國的“下庸”,張家界原名大庸市也是由此而來。

古庸國勢力之大也決定了上庸並不平凡。上庸、房陵二縣是漢中東邊重鎮,既可西進漢中盆地,也可東下荊湘,當然想要下荊湘也並不是那麼容易。

劉徵據有了二縣,又有兩家豪強加入,實力一時還是頗爲客觀的。

申耽、申儀與郭睦二族部曲壯丁加起來不下三千,這都成爲了劉徵的兵員。這些人雖然並不是正規軍出身,但是由於常年維護地方安寧,所以軍事底子不錯,只要稍加訓練,便能成軍。

申、郭二族還盡出族衆資財,相助劉徵,這樣一來劉徵帶來的這些將士家屬也有了着落。

接下來,劉徵需要考慮的便是如何重新奪回漢中了!

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進軍新城第九百三十九章 卦象兇險第九百六十五章 錦帆截江第一百七十一章 張魯反戈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許諾東征第七百三十五章 廣漢變局第一百六十五章 壯士殉義第六十二章 靈石津徐榮敗陣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南陽報危第五百七十七章 風雨如晦第五百三十九章 金城孤郡第三十章 段煨仗義釋徐榮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宜陽桑谷第三百四十七章 徐晃請罪第九百九十章 張飛不忿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魯肅告病第六百四十八章 厚祿水鏡第三百五十章 時局糾纏第二百零四章 劉徵退敵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精疲力竭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大事險求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怒而殺人第二百五十九章 巡察縣鄉第七百二十五章 軍民一心第五百二十章 馬超借兵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冢虎之志第二百六十一章 司馬仲達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押注洛陽第一百五十四章 二賊殞命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洛陽使臣第十六章 聯軍瓦解第九百六十三章 再見魯肅第四百二十五章 手足無措第八百二十九章 夾石大戰第八百四十九章 三江對語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爲義子第八百三十五章 黃忠先行第六百九十八章 再斥馬超第五百八十二章 楊秋出降第四百六十四章 棋逢敵手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魏延抗命第一百零九章 轉攻樓煩第一百八十章 王允之死第一百九十四章 沒有選擇第七百三十二章 金蘭之義第八百五十五章 各分陣營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南陽報危第四十四章 劉琦出奔第六百三十五章 二路援軍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用人制人第八百六十一章 收留祝融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天子禮遇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改名龍門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樂進囑託第八百五十五章 各分陣營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互相試探第七百三十七章 合賊之議第五百二十六章 周羣諫言第三百二十章 宕渠易幟第三百六十一章 似是故人第一千零一十章 西入蜀中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潁川二荀第八百一十一章 嚴密監視第六百七十三章 按並不戰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風雲再起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照貓畫虎第一百四十章 白登之圍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子龍出戰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嚴畯掌軍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發回柴桑第七百四十一章 大破馬秦第六百九十一章 漢王改策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精疲力竭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程普掛印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發配濡須第三百二十六章 倒行逆施第六百五十章 仇人見面第三百七十七章 收之桑榆第五百三十章 挖墳掘墓第五百一十一章 兩全之法第五百八十五章 問對張嶷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才知上當第八百八十六章 追與不追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攆走邴原第三百七十二章 徐龐出山第二百三十章 以攻爲守第四百八十一章 搶先下手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意在罷兵第八百二十九章 夾石大戰第七百六十二章 三將來援第四百零三章 視死如歸第一千零六十章 一戰揚名第一千三百章 龍馭賓天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柳中合兵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隨時待命第五百六十八章 賞罰分明第五百七十四章 拒而不納第五百七十八章 退出關中第五百九十九章 漢王訪賢第一千零三章 血染徵袍
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進軍新城第九百三十九章 卦象兇險第九百六十五章 錦帆截江第一百七十一章 張魯反戈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許諾東征第七百三十五章 廣漢變局第一百六十五章 壯士殉義第六十二章 靈石津徐榮敗陣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南陽報危第五百七十七章 風雨如晦第五百三十九章 金城孤郡第三十章 段煨仗義釋徐榮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宜陽桑谷第三百四十七章 徐晃請罪第九百九十章 張飛不忿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魯肅告病第六百四十八章 厚祿水鏡第三百五十章 時局糾纏第二百零四章 劉徵退敵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精疲力竭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大事險求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怒而殺人第二百五十九章 巡察縣鄉第七百二十五章 軍民一心第五百二十章 馬超借兵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冢虎之志第二百六十一章 司馬仲達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押注洛陽第一百五十四章 二賊殞命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洛陽使臣第十六章 聯軍瓦解第九百六十三章 再見魯肅第四百二十五章 手足無措第八百二十九章 夾石大戰第八百四十九章 三江對語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爲義子第八百三十五章 黃忠先行第六百九十八章 再斥馬超第五百八十二章 楊秋出降第四百六十四章 棋逢敵手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魏延抗命第一百零九章 轉攻樓煩第一百八十章 王允之死第一百九十四章 沒有選擇第七百三十二章 金蘭之義第八百五十五章 各分陣營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南陽報危第四十四章 劉琦出奔第六百三十五章 二路援軍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用人制人第八百六十一章 收留祝融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天子禮遇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改名龍門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樂進囑託第八百五十五章 各分陣營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互相試探第七百三十七章 合賊之議第五百二十六章 周羣諫言第三百二十章 宕渠易幟第三百六十一章 似是故人第一千零一十章 西入蜀中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潁川二荀第八百一十一章 嚴密監視第六百七十三章 按並不戰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風雲再起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照貓畫虎第一百四十章 白登之圍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子龍出戰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嚴畯掌軍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發回柴桑第七百四十一章 大破馬秦第六百九十一章 漢王改策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精疲力竭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程普掛印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發配濡須第三百二十六章 倒行逆施第六百五十章 仇人見面第三百七十七章 收之桑榆第五百三十章 挖墳掘墓第五百一十一章 兩全之法第五百八十五章 問對張嶷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才知上當第八百八十六章 追與不追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攆走邴原第三百七十二章 徐龐出山第二百三十章 以攻爲守第四百八十一章 搶先下手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意在罷兵第八百二十九章 夾石大戰第七百六十二章 三將來援第四百零三章 視死如歸第一千零六十章 一戰揚名第一千三百章 龍馭賓天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柳中合兵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隨時待命第五百六十八章 賞罰分明第五百七十四章 拒而不納第五百七十八章 退出關中第五百九十九章 漢王訪賢第一千零三章 血染徵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