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天子東歸

馬騰進入長安後,拷問俘虜才知道原來天子已經被人護送出了長安,早就已經渡過了渭河。馬騰尋思,與其費勁心力去追一個落魄天子,倒不如抓緊時間掃清關中。

韓遂手下閻行建言馬騰追回天子,卻被馬騰拒絕,韓遂亦不以爲然。他們畢竟是涼州出身,無拘束慣了,況且現在天子早已經過了河,想要派大隊人馬渡河追上,恐怕也不那麼現實了。

手下來報,長安大獄中關押着荀彧、陳羣二人,馬、韓聞言,當即來到獄中,親自爲二人解去枷鎖。又見漢王靈位,於是派人將其移出,在城中另建一處廟祠,以爲祭祀。

荀彧、陳羣知道這是馬騰、韓遂想要借爲漢王報仇以正涼州出兵之名,這樣以來,便可以得到關中百姓的些許諒解。

馬騰對荀彧、陳羣事以上賓之禮,殷勤優待,企圖收二人爲己用,但荀、陳二人卻不爲所動,因爲他們知道,這馬騰、韓遂比之劉備、朱符等人並不見得好到哪兒去!

荀彧、陳羣不肯就用,馬騰只好作罷,但是卻也不放二人離開,只是將二人安頓在長安城中,好生款待,嚴加看管。馬雲祿對荀彧倒是很熟識,但是卻也沒有辦法違抗父命,擅自放二人離開,只是時常前來探望。

再說楊修、楊彪、臧霸等人帶着千餘兵馬一路護送着天子劉協,從左馮翊往東而行,路上始終不敢渡河而南,生怕被追兵碰見。於是一路上盡撿小路而行,越是偏僻荒野,越是安全。然而不好的地方是,一行人時常要捱餓,由於事出突然,沒有隨行補給後勤,衆人不得不節衣縮食。

一直走了十來天,衆人才來到黃河邊,由於沒有了樓船,只找到小船數艘,一千多人分了幾十趟才全部渡過大河,進入到了河東地界,又行了數日,才勉強走到了安邑。

到了安邑之後,衆人已經是困頓不已。隨行人中,楊彪地位最高,楊彪思忖局勢,認爲當今天下,唯有袁紹可當大任,擁有匡扶漢室的實力。於是,楊彪聯合黃琬,二公共同署名,寫了一封徵召檄文,送去了冀州鄴城,期望袁紹得信,能夠速速派兵前來接駕。

書信送到時,已經是數日之後了。鄴城之中,袁紹將田豐、郭圖、許攸、淳于嘉等人召來商議,聽取對策。

田豐進言道:“主公生於宰輔世家,以忠義匡濟天下,如今陛下流離失所,宗廟凌毀,而諸州郡牧守或無天子消息,或無迎駕之意,無一人起挺身護衛天子,撫寧百姓。現主公已經初定冀、青、並三州,應該早迎大駕,建都鄴城。挾天子以令諸侯,蓄兵馬以討不臣,到那時,天下州郡誰人能御?”

聽完田豐的意見,袁紹微微點了點頭。其實田豐這番話中,袁紹聽到的最喜歡的話便是“誰人能御?”

田豐這番話當然是有道理的,就連許攸也深表贊同,然而一貫和田豐意見一致的郭圖卻不以爲然。

“元皓兄此言差矣!漢室衰微已非一日,想要再次振興,談何容易?況且如今天下州郡,各擁其衆,大者如荊州帶甲十萬,小者擁兵亦不下萬餘!大爭之世,已然顯現!所謂‘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如今是漢失其鹿,正是天下共逐之時!主公雄踞河北,虎視天下,早晚可成大業,卻又何必將天子奉於鄴城?”郭圖說道。

這話說道了袁紹心坎裡!自從大敗張繡白幘兵,得到了幷州之後,袁紹野心日益膨脹,他早已不滿足於裂土封王!所以郭圖的話,袁紹最是受用。

“公則說的有幾分道理!”袁紹頗爲讚賞的說道。

“主公莫要被矇蔽了雙眼!漢室雖微,人心未喪,今迎天子,乃是順天應民!上合天道,下合士衆之望,乃不二選擇!若主公不下手,必爲他人先圖!古人云‘權不失機,功在速捷’,主公不可不究!”許攸斷然否定郭圖的話道。

郭圖見許攸每次爭鋒相對,不禁心生怒意,卻又不便發作。袁紹見淳于瓊沒有說話,於是問道:“仲簡也曾與我同事洛陽,你說說看,我該不該接駕?”

淳于瓊想了想說道:“三位大人說的都有一定道理,只是計分先後而已。迎駕與不迎駕,其實都不會改變主公天下至雄的地位。不過我也有兩句話,想問問主公,如果把天子迎到鄴城,那麼日後勢必要事事上表請示,如果到時候天子有所不允,主公遵是不遵?”

淳于瓊的話說道了袁紹的要害,以袁紹的野心,日後勢必會有許多事情與天子朝廷意見相左,到那時,如果袁紹遵從天子勸阻,那便無法行事,而如果袁紹不遵從天子命令,卻又會背上抗拒詔命的罪名,這顯然是袁紹不想看到的。

當領導的人最不喜歡的就是別人的拘束,尤其是袁紹這種。如今漢室名存實亡,聽了淳于瓊的話,袁紹心裡一百個不願意去迎駕。

“好了!這件事情就這麼定了!如果天子自己能夠走到鄴城,那我還是會好生侍奉,但我冀州絕不會去自己找一個包袱揹着!”袁紹決然說道。

田豐、許攸聞言,只得暗自垂嘆,他們太知道袁紹的固執了,一旦決定的事情,斷難更改。

楊彪等人沒有得到袁紹的回信,只好繼續護着天子向東行進,又走了十來天才進入了河內郡。既然袁紹無望,楊彪、臧霸只好轉道向南,度過了大河,回到了東都洛陽。

曹操率軍在兗州急攻張燕等部,經過數場勝仗,戰事已經明朗,平定兗州之日可待。就在此時曹操得到了天子東歸的消息,不禁心中大喜,沮授等人也建議曹操立即派人前去迎駕。

於是,曹操在攻打兗州賊寇之餘,另外分兵五千,由曹仁帶領,攜帶糧草星夜奔赴洛陽護駕。衆人見到曹仁領兵來迎那一刻,紛紛垂淚不止!這一路來的艱辛,比之流寇難民也不遑多讓,許多人已經是破衣爛衫,其狀不忍目睹!

曹仁將軍營安在洛陽,又派人修葺了一些房舍宮殿,暫時將天子安頓了下來。長安逃出的百官們一路上也陸陸續續匯聚到了洛陽。

經過了兩三個月的時間,曹操終於平定了兗州,帶着手下親自來到了洛陽見駕。洛陽已經殘毀,在荀攸的建議下,曹操將天子遷往了潁川許昌,並建都於此,自此歷史又回到了原來的軌道。

第五百四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秘不發喪第十一章 漢中規劃第五百三十八章 奔走無路第五百四十六章 河西亂起第四百七十八章 荊州分歧第四百七十八章 荊州分歧第七百一十六章 成都情勢第七百六十九章 反軍鼠竄第六十章 張遼奇兵破汾關第五百八十章 漆縣先潰第四百九十二章 繞道而走第一章 老套的穿越第二十八章 董越軍敗回溪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張顗再降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兩軍僵持第二百三十九章 借刀殺人第八百零二章 丈夫求志第七百九十八章 偷出中計第三百三十五章 威撫衆人第三百九十五章 劉璋起兵第二百五十五章 汗血飛羽第六百五十六章 拒受糧草第四百七十五章 關中易主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曹仁赴宴第八百七十章 堅盾驍勇第五百七十一章 番須大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藝從何來第七百四十章 羣狼戰術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爲義子第八百八十三章 歹心尋死第九百一十九章 曹洪大怒第五百三十六章 猝不及防第八百三十七章 隗渠猖狂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張昭質問第三百五十七章 鍾繇上當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夫人出走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高手過招第三百八十六章 司馬下獄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生擒焦張第六百四十二章 周瑜到來第三百六十九章 仲達論主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漢王藥方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北取下邳第二百四十九章 玩弄心計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二姜戰死第二百八十四章 以一換多第三百三十七章 針鋒相對第四百八十八章 犛牛騾馬第四百八十章 進軍武都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西風蕭索第四百一十九章 合擊江夏第五百零五章 嫁禍賊胡第五百五十二章 兩相對峙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南陽報危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但求心安第六百三十章 抗命不遵第九百零八章 致書曹操第二百七十章 先發制人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前路抉擇第九百六十四章 兩家盟誓第三十六章 天下英雄聚長安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二曹不聽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北取下邳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發回鄴城第四百七十六章 再次興兵第十九章 王允的夢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龐統到來第九百六十一章 魯肅之憂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分軍定基第八十五章 高順滅患第四十二章 江東孫策第五百零六章 長安生變第二百二十四 洞開下邳第四百八十二章 腹背受敵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公明退兵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駙馬都尉第六百四十章 南北調停第五百二十七章 雲祿說兄第一百三十五章 懷璧其罪第一百一十九章 宗正劉虞第八百八十四章 來者不善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搶佔先機第一百二十三章 白馬公孫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陳兵南郡第二百四十七章 初步規劃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曹仁派兵第七百七十七章 夫人心事第九百六十四章 兩家盟誓第七百三十四章 答雍闓書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西風蕭索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呂蒙苦主第九百四十六章 步騭善後第一千零一章 曹操責將第三百一十九章 說降鄧芝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道義何在第三十三章 劉徵平亂長安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借兵匈奴第一千零一章 曹操責將第九百六十章 英雄之辯
第五百四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秘不發喪第十一章 漢中規劃第五百三十八章 奔走無路第五百四十六章 河西亂起第四百七十八章 荊州分歧第四百七十八章 荊州分歧第七百一十六章 成都情勢第七百六十九章 反軍鼠竄第六十章 張遼奇兵破汾關第五百八十章 漆縣先潰第四百九十二章 繞道而走第一章 老套的穿越第二十八章 董越軍敗回溪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張顗再降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兩軍僵持第二百三十九章 借刀殺人第八百零二章 丈夫求志第七百九十八章 偷出中計第三百三十五章 威撫衆人第三百九十五章 劉璋起兵第二百五十五章 汗血飛羽第六百五十六章 拒受糧草第四百七十五章 關中易主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曹仁赴宴第八百七十章 堅盾驍勇第五百七十一章 番須大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藝從何來第七百四十章 羣狼戰術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爲義子第八百八十三章 歹心尋死第九百一十九章 曹洪大怒第五百三十六章 猝不及防第八百三十七章 隗渠猖狂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張昭質問第三百五十七章 鍾繇上當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夫人出走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高手過招第三百八十六章 司馬下獄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生擒焦張第六百四十二章 周瑜到來第三百六十九章 仲達論主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漢王藥方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北取下邳第二百四十九章 玩弄心計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二姜戰死第二百八十四章 以一換多第三百三十七章 針鋒相對第四百八十八章 犛牛騾馬第四百八十章 進軍武都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西風蕭索第四百一十九章 合擊江夏第五百零五章 嫁禍賊胡第五百五十二章 兩相對峙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南陽報危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但求心安第六百三十章 抗命不遵第九百零八章 致書曹操第二百七十章 先發制人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前路抉擇第九百六十四章 兩家盟誓第三十六章 天下英雄聚長安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二曹不聽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北取下邳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發回鄴城第四百七十六章 再次興兵第十九章 王允的夢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龐統到來第九百六十一章 魯肅之憂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分軍定基第八十五章 高順滅患第四十二章 江東孫策第五百零六章 長安生變第二百二十四 洞開下邳第四百八十二章 腹背受敵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公明退兵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駙馬都尉第六百四十章 南北調停第五百二十七章 雲祿說兄第一百三十五章 懷璧其罪第一百一十九章 宗正劉虞第八百八十四章 來者不善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搶佔先機第一百二十三章 白馬公孫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陳兵南郡第二百四十七章 初步規劃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曹仁派兵第七百七十七章 夫人心事第九百六十四章 兩家盟誓第七百三十四章 答雍闓書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西風蕭索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呂蒙苦主第九百四十六章 步騭善後第一千零一章 曹操責將第三百一十九章 說降鄧芝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道義何在第三十三章 劉徵平亂長安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借兵匈奴第一千零一章 曹操責將第九百六十章 英雄之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