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劉琦出奔

荊州劉表,原是北軍中侯,孫堅自長沙北上,殺了不肯出兵的原荊州刺史王睿後,董卓便派劉表接任荊州刺史。

南方荊州、揚州、益州三州刺史劉表、劉繇、劉焉,都是漢室宗親。劉繇是漢齊悼惠王劉肥之後,而劉表和劉焉則都是漢魯恭王劉餘之後,按輩分都是當今天子皇叔。

劉表初入荊州的時候,正值關東兵馬起事,荊州也十分混亂。劉表到荊州後,得到了南郡中廬人蒯良、蒯越,以及自己的小舅子襄陽人蔡瑁的協助,以血腥手段鎮壓了荊州不服的大宗族。

這蔡瑁出身荊州名族蔡家,父親蔡諷當初也是荊州舉足輕重的名士。長姐嫁給了襄陽名士黃承彥,就是黃月英之父,也就是後來諸葛亮的岳父,二姐則嫁給了劉表。

董卓當初考慮讓劉表出任荊州刺史,也正是因爲蔡家這一層關係。畢竟有蔡家相助,劉表平定荊州必然會更簡單一些,而當時董卓最需要的就是諸州郡的安定。不然以劉表當時六百石的北軍中候,直接提拔爲一州刺史,地方大員,那可真是青雲直上了。

劉表娶蔡家二女之前,還有過一個妻子,生有一字,名叫劉琦,如今虛歲二十。後來妻子亡故,便又娶了如今的蔡氏,又生了個兒子,名叫劉琮。

幾乎與天下大多數的後孃一樣,蔡氏自然視長子劉琦爲眼中釘,肉中刺。將來劉表百年後,按理自然是劉琦繼承官爵家業,這是蔡氏不能忍的。

劉琦也知道這個後母看自己不順眼,一直都想除自己而後快,再加上在這荊州,劉琦無依無靠,所以自從來到荊州,劉琦可謂是如履薄冰,提心吊膽。他不知道哪一天,自己會如何命喪黃泉。

朝廷詔命沒過多久便送到了荊州襄陽(荊州原來治所在漢壽,劉表到荊州後遷到了襄陽)。朝廷要劉表把幼小的劉琮送到長安,劉表自然知道這裡面的厲害關係。蔡氏得知消息,更是心急如焚。而劉琦卻覺得這是個大好機會。

蔡氏急的團團轉,一天到晚不聽的唸叨,絕不允許劉表把兒子送去長安。劉表也很疼愛幼子劉琮,可他更知道自己如果抗命不遵,那便是要兵戎想見。眼下以劉表的實力,雖然也號稱是帶甲十萬,但是比之兵精將勇的劉徵,那還是有實力差距的。

蔡瑁當然跟姐姐一條心,早早的向劉表表明了自己的態度,縱使兵戎相見,也不能把劉琮送去長安。蔡瑁的話,劉表可不能不考慮,畢竟荊州兵馬大多都是聽蔡瑁調遣的。

正在劉表等人左右爲難之際,劉琦來見父親。蔡氏一看劉琦,面無好色的說道:

“你來幹什麼?你弟弟要被送去長安,這下如你的意了?”劉表面對蔡氏的蠻橫,也無可奈何。蔡氏看不慣長子劉琦,早已是明面上的事情。

劉琦聽了蔡氏的話,也只能忍受着,對父親劉表說道:

“孩兒已經聽聞了天子詔命之事,知道父親左右爲難,所以,今日特來爲父親分憂。”

“分憂?你能有什麼辦法分憂?”劉表問道,蔡氏與蔡瑁也面露懷疑之色。這劉琦在他們眼裡,也不過就是個悶罐子的形象。

“孩兒願意代琮弟去長安!”劉琦這話立刻讓蔡氏眼中放光。

“朝廷點名要的是你弟弟,而且還要蔡將軍護送,你如何代得?”

“我也是父親骨肉,漢室宗親,如何就代不得?我也能看出來,朝廷的旨意是要以此牽制父親。我想父親如果能夠向朝廷表明忠心誠意,朝廷便不會計較是誰去的長安的。”

劉表心想,這話倒是有理。蔡氏急不可耐的對劉表說道:

“你還猶豫什麼啊?劉琦自己都說了願意去長安,你就讓他去就失了啊!難不成要讓琮兒去嗎?你捨得嗎?我這苦命的孩子啊!”

劉琦聽了,心如刀割,難道自己去,父親就捨得嗎?果真是後孃養的啊!聽着是罵人的話,卻是無盡的悲情。

“可朝廷還要你舅父護送,我們又怎麼表示忠心呢?你舅父是荊州兵馬主將,萬一朝廷把你舅父扣押在長安,那又如何是好?”

劉表言語中竟然關心蔡瑁比關心自己更甚,這讓劉琦的心真是寒若冰霜!想想自己,在這世間又算什麼呢?跟孤兒還有區別嗎?劉琦忍着心中的悲痛,對劉表說道:

“無妨,父親不用讓舅父護送,只是多出些金銀供奉,表示忠心朝廷就是了。孩兒自行前往長安,從此不會再給父親添堵!”

劉琦這“添堵”二字說出口,確實一下子重重的打在了劉表心上,縱使再不喜歡,畢竟也是自己的骨肉。但爲今之計,也只能按劉琦說的辦了。

“既然如此,那便讓張允送你去長安吧!襄陽府庫出一萬金,作爲供奉。你去長安後,一定要謹言慎行,事事小心,多言荊州忠心,也可替爲父排解危難。”劉表對劉琦交代道。

蔡氏與蔡瑁見事情有了對策,劉琮不用再去做“人質”,心底十分高興,但臉上還是裝出一副同情的樣子。

蔡氏對劉琦說道:“說實話,以前我真不喜歡你。不過念在今日你能主動替琮兒去長安,以前的事情我就既往不咎了!你好自爲之。”

蔡氏這話說的完全是高高在上的感覺。劉琦心想,若自己母親在世,你蔡氏不過一小妾而已!如今卻對自己說“既往不咎”,真是天道不公!

想起自己的母親,劉琦又不禁悲從中來,頓時眼淚留了下來。劉表見劉琦這副模樣,以爲劉琦是因要與自己離別而悲傷,心中也感慨萬千。

“父親!孩兒此去長安,生死禍福難料,只有一事,還請父親答應孩兒!”劉琦哭着說道。

“你說吧!只要我能做的到的。”劉表說道。

“孩兒不在的日子,母親的靈位只怕是每人照看了!還請父親時時安排人去清掃除塵,四時祭奠!”

劉琦再一次一拳擊在了劉表心上,這幾年來,自己竟幾乎忘記了祭奠劉琦母親的事,於是當即向劉琦保證一定會照辦。

於是,劉表部將張允,押着供奉朝廷的一萬金,護送着劉琦往長安而去。

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連續設伏第七百一十三章 黃權口風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揚帆東進第七百三十八章 兇相畢露第九百二十三章 賊巢已端第三百四十六章 情到深處第二十六章 張文遠陳倉試身手第一千零二章 渡水破城第五百二十七章 雲祿說兄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退出南郡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風波又起第三百五十九章 二荀相見第二百五十五章 汗血飛羽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吳母訓兒第四百七十五章 關中易主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賈詡病倒第七百零七章 南中四郡第二百九十六章 三棄之策第五百三十五章 再度叛主第六百九十七章 兵馬出城第一百一十二章 徐榮死戰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想到一處第九百零九章 一言九鼎第一百三十七章 分兵合兵第五百九十六章 問罪馬超第三百六十一章 似是故人第五百四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八百二十五章 祝融心術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董曹唱和第五百九十一章 二曹敘話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板楯出擊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曹操奔走第五百九十六章 問罪馬超第四百章 鄭度獻計第二百五十六章 既縱且殺第八百零九章 一氣呵成第二百八十五章 張魯離去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胡綜脫身第九十六章 兵行險招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有膽有識第九百二十六章 救兵終至第五百章 厚愛之由第五百零三章 無奈出手第九百二十九章 安撫郭照第四百一十二章 借道武都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駙馬都尉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曹操奔走第二百九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一章 老套的穿越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泰然處之第六百四十七章 聚焦臥龍第八百一十六章 溫柔繾綣第七十八章 軍師祭酒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死而無憾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化爲烏有第二百五十六章 既縱且殺第一百八十六章 再入長安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決定轉移第二百五十七章 進據弘農第七百八十六章 爭相赴險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俱爲亡魂第七十八章 軍師祭酒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閻行退走第一百八十五章 喜憂參半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宣室問案第一百三十二章 小露一手第六百七十二章 多多益善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改名龍門第三百三十七章 針鋒相對第九百五十章 魯肅過境第二百章 外科手術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已成孤軍第一百一十四章 功敗垂成第五百七十章 攻心爲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關張之怒第六百二十四章 黃忠駐防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張英敗退第六百四十三章 襄陽二習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薛洪出兵第八百七十八章 提議鬥將第一百五十四章 二賊殞命第五百六十七章 救兵解圍第三百七十七章 收之桑榆第八百九十三章 馬超心思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荀彧決斷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收復幷州第六百零五章 荊襄風雲第六百五十九章 霍峻出擊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竟是何人第二百零九章 子由劫獄第一百五十三章 驅虎猛將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發配濡須第六百五十八章 向充赴死第四百二十五章 手足無措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魏延抗命第三百六十一章 似是故人第五百章 厚愛之由第三百四十章 敲詐勒索第五百三十四章 狹路相逢第三百二十四章 火燒走馬
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連續設伏第七百一十三章 黃權口風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揚帆東進第七百三十八章 兇相畢露第九百二十三章 賊巢已端第三百四十六章 情到深處第二十六章 張文遠陳倉試身手第一千零二章 渡水破城第五百二十七章 雲祿說兄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退出南郡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風波又起第三百五十九章 二荀相見第二百五十五章 汗血飛羽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吳母訓兒第四百七十五章 關中易主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賈詡病倒第七百零七章 南中四郡第二百九十六章 三棄之策第五百三十五章 再度叛主第六百九十七章 兵馬出城第一百一十二章 徐榮死戰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想到一處第九百零九章 一言九鼎第一百三十七章 分兵合兵第五百九十六章 問罪馬超第三百六十一章 似是故人第五百四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八百二十五章 祝融心術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董曹唱和第五百九十一章 二曹敘話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板楯出擊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曹操奔走第五百九十六章 問罪馬超第四百章 鄭度獻計第二百五十六章 既縱且殺第八百零九章 一氣呵成第二百八十五章 張魯離去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胡綜脫身第九十六章 兵行險招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有膽有識第九百二十六章 救兵終至第五百章 厚愛之由第五百零三章 無奈出手第九百二十九章 安撫郭照第四百一十二章 借道武都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駙馬都尉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曹操奔走第二百九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一章 老套的穿越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泰然處之第六百四十七章 聚焦臥龍第八百一十六章 溫柔繾綣第七十八章 軍師祭酒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死而無憾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化爲烏有第二百五十六章 既縱且殺第一百八十六章 再入長安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決定轉移第二百五十七章 進據弘農第七百八十六章 爭相赴險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俱爲亡魂第七十八章 軍師祭酒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閻行退走第一百八十五章 喜憂參半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宣室問案第一百三十二章 小露一手第六百七十二章 多多益善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改名龍門第三百三十七章 針鋒相對第九百五十章 魯肅過境第二百章 外科手術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已成孤軍第一百一十四章 功敗垂成第五百七十章 攻心爲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關張之怒第六百二十四章 黃忠駐防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張英敗退第六百四十三章 襄陽二習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薛洪出兵第八百七十八章 提議鬥將第一百五十四章 二賊殞命第五百六十七章 救兵解圍第三百七十七章 收之桑榆第八百九十三章 馬超心思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荀彧決斷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收復幷州第六百零五章 荊襄風雲第六百五十九章 霍峻出擊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竟是何人第二百零九章 子由劫獄第一百五十三章 驅虎猛將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發配濡須第六百五十八章 向充赴死第四百二十五章 手足無措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魏延抗命第三百六十一章 似是故人第五百章 厚愛之由第三百四十章 敲詐勒索第五百三十四章 狹路相逢第三百二十四章 火燒走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