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兵行險招

侯成聞聽洪水來臨,頓時心中大慌。張繡面對突然的洪水,也是束手無策。

“二位將軍快撤吧!再不撤就來不及了!”士兵對二人說道。

張繡看着腳下不斷上漲的河水,又看着完全慌亂了的大營,縱然心中十分鬱悶,卻也不得不立即撤退。

近萬兵馬,糧草輜重,甲冑器械,全都來不及帶走,盡被淹沒於洞渦水之中!好在人馬損失並不是很大,張繡、侯成無奈,只好帶着丟盔棄甲一身污泥的殘兵逃回了晉陽。

第二日,劉徵和郭嘉帶着衆將來到南岸高地,擡眼望去,只見榆次一片狼藉。水中、泥中滿是牛輔軍丟下的軍帳輜重。

“嘿嘿!原來這就是軍師借來的天兵啊!我高順服了!”

郭嘉笑而不語,自己縱然再識天文地理,算出這一場大雨,也不及大將軍犀利的識人之明啊。

當日,劉徵猜出郭嘉的計策,二人並未對諸將說明,奇謀的關鍵,便在於一個奇字,所以並不需要所有人都知道。劉徵只是命典韋帶着一支人馬,秘密趕往了洞渦水上游,築起了兩道水壩。大雨一至,壩中水滿,便立即打開決口。不費一兵一卒,便拿下了榆次。

“可惜的是這一場大水只是衝開了大軍通向晉陽的通道。若是早兩個月,雨水更足的時候,那張繡、侯成兵馬一個也逃不掉,可盡爲水中魚鱉!”郭嘉嘆息道。

“奉孝要知足,殺人非我願,但求天下平!”劉徵望着北岸榆次悠然說道。

“大將軍有愛天下之心,這是漢室社稷之福啊!只是這天下紛亂,還需鎮以強謀,加以強兵,不然不足以明王道。”郭嘉說道。

“奉孝說的也對!只是我劉徵見多了殺戮,常常心有不忍罷了。”

張繡、侯成退回晉陽,劉徵立即帶着大軍連渡洞渦、晉水,兵鋒直指牛輔最後的盤踞重地,數萬大軍進駐晉陽以南二十里。

榆次一破,晉陽最後一道屏障已經失去,牛輔終於完全暴露在劉徵的大軍陣前。

晉陽城地處懸甕山南,晉水西北,也是因此得名。古代地名多“陰”、“陽”兩字,都是因爲山水的緣故。

古代城池建築方位中,山南水北謂之陽,反之爲陰。山南爲陽很好理解,山的南邊向陽,這是司空見慣的事情。至於水北爲陽,有很多人卻不是特別瞭解。這主要是牽扯到地轉偏向力,華夏大地的河流在其影響下,往往北岸比南岸更平緩,從而形成平原,適於人居。

梗陽、鑿臺的失利,已經讓李儒內心方寸大亂,想不到短短几日,榆次竟然被一場突如其來的大水沖垮。看來,牛輔真的大勢已去,李儒焦頭爛額,來回直轉。牛輔不肯聽李儒的話,執意死守晉陽。

李儒左思右想,最後還是想出一條險計,於是立即來到牛輔這裡商議。李傕、張繡、侯成都在,李儒對牛輔說道:“榆次一失,晉陽門戶大開,如今我等已經危在旦夕!以晉陽兵力,決計無法敵得過劉徵大軍!依我看不如孤注一擲!趁劉徵立足未穩,夜襲劉徵大營!”

李儒這個提議太大膽了,牛輔、李傕等人都吃了一驚,如今晉陽守軍已經不足兩萬,守城顯然不足,如何還能主動出擊呢?

“你這個想法太冒險了!萬一失算,晉陽豈不是雪上加霜?”

“可是即算我們謹守晉陽,又能守住多久?僅僅以晉陽一城,足以對抗劉徵大軍嗎?置之死地而後生!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李儒道。

“這……”牛輔也承認李儒所說。

“將軍!我看文優大人說的沒錯!我們不能困死在城中!末將願意率軍出襲劉徵!定當不辱使命!”李傕上前說道。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我也贊同!”張繡也說道。侯成見三人都這樣提議,於是也隨之附和。

“那好吧!就由文優安排吧!”牛輔只好說道。

於是李儒便令李傕、侯成各領兵三千,趁夜從繞道龍山,直撲劉徵中軍大營。

劉徵大軍進屯晉陽之南後,便分爲三部,前軍由張遼、張任領兵,後軍由徐晃、徐榮領兵,其他諸將都隨劉徵爲中軍。

是夜,涼風呼嘯,營中略無異常。劉徵正與郭嘉等人帳中議事,忽然帳外一片嘈雜之聲,還未等到軍吏來報,卻聽得遠處寨前刀兵四起。

“稟報大將軍!前寨被人偷襲了!正往這邊殺來!”

衆人聞言驚起,郭嘉說道:“看來這牛輔是急瘋了!竟然行此險招!典護衛趕緊保大將軍先撤吧!”

劉徵腦中飛速分析當前局勢,“不!不能撤!牛輔已經沒有多少兵馬了!他不可能傾巢而出!這次偷襲,我料定不過幾千人而已!我軍絲毫沒有預警,想來必是繞行小道!晉陽至此,只有龍山一徑!我們這裡有兵一萬五千,還擋不住他偷襲嗎?”劉徵斬釘截鐵的說道。

“李樂聽令!命你即刻飛馳前軍,令張遼、張任橫插龍山,截去賊軍退路!韓暹護送奉孝立即去徐晃、徐榮處調取兵馬前來增援,以防不測!其餘諸將,立即調整人馬,穩住陣腳,隨我反撲賊軍!自己送上門來,今日我定要一口吃了你!”劉徵怒道。

大將軍軍令已出,諸將立即各自行事。劉徵拿起長槍,帶着典韋、高順、劉豹奔出帳外,跨上戰馬,便往前寨馳去。

本來劉徵這邊兵力當然是佔據絕對優勢,畢竟李傕、侯成只帶了六千人馬。可是李傕、侯成是趁夜偷襲,劉徵這邊軍士慌然不知情況,但見山中四處殺來敵軍,氣勢洶洶。營中士兵,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慌張情緒瞬間蔓延開來,後面的見到,紛紛逃竄,屯曲長官根本制止不及!

劉徵明白這種情況下,主將絕不能撤,主將不在,便不能穩定軍心,那便正是着了牛輔的道!

劉徵剛出營帳沒走多遠步,就見四周都是紛紛潰逃的手下士兵,這還了得!劉徵立即命令親衛一字排開,攔住潰軍去路!大聲喝道:“都給我站住!再退一步者,殺無赦!”

劉徵一聲令下,親衛營兵馬紛紛揚起兵器,指向潰軍。潰逃的士兵見是大將軍親自率軍,紛紛回過神來,慌張的心這才稍稍安定。又見親衛精銳橫兵攔住去路,於是都趕緊停住腳步!

第七百四十四章 血的教訓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縱放北歸第九百五十四章 吳侯厚禮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全柔大敗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四十不惑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曹操到來第七百二十五章 軍民一心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大事險求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狂悖之徒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破曹之後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寒意徹骨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道義何在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不戰破城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俱爲亡魂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晾曬三日第六百八十八章 固有認知第一百零五章 兵分四路第六百二十二章 劉備求情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三賜上將第八百九十五章 再遇刺客第六百二十三章 吳巨效命第九百八十五章 樂進豪氣第三百八十七章 如在家中第九章 這就有老婆了?第八百二十六章 安然歸來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襄陽會曹第七百一十七章 異想天開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你死我亡第九百零五章 妾何足惜第五百二十三章 二馬同謀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誰人不悲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夏侯問策第四百二十九章 大破龐羲第三百一十一章 趙韙之亂第五百五十八章 三騎來助第二百九十一章 計通江東第一百零一章 李儒勸胡第二百零五章 合縱之計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折服樂進第六百四十章 南北調停第九百四十五章 廬江兵亂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關羽病了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董襲被困第七百九十六章 馳援漢陽第二百六十四章 冢虎出山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山下新冢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東線對峙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復收下邳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劉備家底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立即處死第十八章 西城獻策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年邁賈詡第四百二十一章 糧草不足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號爲神兵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當真無悔第六百五十五章 駐軍秭歸第七百二十章 府門廝殺第四百二十六章 犄角之勢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曹仁赴宴第二十九章 劉徵兵臨長安第七十九章 劉豹求見第五百八十四章 臨機設謀第三百二十三章 鴉鳴之兆第一百三十四章 美夢方醒第五百五十三章 南山遇伏第一百九十四章 沒有選擇第九百零七章 暗中交易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年邁賈詡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父子較量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萬事俱備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換將甘寧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當真無悔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老臣黃忠第七百八十四章 妻妾情深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發配濡須第二十五章 王司徒情危媚董卓第一百九十八章 曹仁殺到第五百七十七章 風雨如晦第一百一十四章 功敗垂成第五百五十五章 縱敵之由第八百一十六章 溫柔繾綣第三百六十章 試才從事第二百五十八章 雲祿退兵第七百三十三章 守節之志第八百六十一章 收留祝融第七百零五章 劉巴求見第一百九十七章 不留後患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火攻井陘第五百零九章 馬岱穩重第九百五十四章 吳侯厚禮第二百一十三章 入府議事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周泰披創第五百五十三章 南山遇伏第九十六章 兵行險招第七百五十六章 再度夜襲第五百一十七章 障眼之法第六百七十章 諸葛對策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憂成現實第四百八十八章 犛牛騾馬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倉皇北歸
第七百四十四章 血的教訓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縱放北歸第九百五十四章 吳侯厚禮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全柔大敗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四十不惑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曹操到來第七百二十五章 軍民一心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大事險求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狂悖之徒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破曹之後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寒意徹骨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道義何在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不戰破城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俱爲亡魂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晾曬三日第六百八十八章 固有認知第一百零五章 兵分四路第六百二十二章 劉備求情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三賜上將第八百九十五章 再遇刺客第六百二十三章 吳巨效命第九百八十五章 樂進豪氣第三百八十七章 如在家中第九章 這就有老婆了?第八百二十六章 安然歸來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襄陽會曹第七百一十七章 異想天開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你死我亡第九百零五章 妾何足惜第五百二十三章 二馬同謀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誰人不悲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夏侯問策第四百二十九章 大破龐羲第三百一十一章 趙韙之亂第五百五十八章 三騎來助第二百九十一章 計通江東第一百零一章 李儒勸胡第二百零五章 合縱之計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折服樂進第六百四十章 南北調停第九百四十五章 廬江兵亂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關羽病了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董襲被困第七百九十六章 馳援漢陽第二百六十四章 冢虎出山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山下新冢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東線對峙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復收下邳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劉備家底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立即處死第十八章 西城獻策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年邁賈詡第四百二十一章 糧草不足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號爲神兵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當真無悔第六百五十五章 駐軍秭歸第七百二十章 府門廝殺第四百二十六章 犄角之勢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曹仁赴宴第二十九章 劉徵兵臨長安第七十九章 劉豹求見第五百八十四章 臨機設謀第三百二十三章 鴉鳴之兆第一百三十四章 美夢方醒第五百五十三章 南山遇伏第一百九十四章 沒有選擇第九百零七章 暗中交易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年邁賈詡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父子較量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萬事俱備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換將甘寧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當真無悔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老臣黃忠第七百八十四章 妻妾情深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發配濡須第二十五章 王司徒情危媚董卓第一百九十八章 曹仁殺到第五百七十七章 風雨如晦第一百一十四章 功敗垂成第五百五十五章 縱敵之由第八百一十六章 溫柔繾綣第三百六十章 試才從事第二百五十八章 雲祿退兵第七百三十三章 守節之志第八百六十一章 收留祝融第七百零五章 劉巴求見第一百九十七章 不留後患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火攻井陘第五百零九章 馬岱穩重第九百五十四章 吳侯厚禮第二百一十三章 入府議事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周泰披創第五百五十三章 南山遇伏第九十六章 兵行險招第七百五十六章 再度夜襲第五百一十七章 障眼之法第六百七十章 諸葛對策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憂成現實第四百八十八章 犛牛騾馬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倉皇北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