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袁術命門

郭嘉不留情面的話無疑刺激到了衆人。

“在下以爲,公路大人出兵的理由有三。其一,曹將軍乃是假大將軍符節,此次出征也是大將軍親命。漢室慣例,大將軍內秉國政,外則仗鉞專征,統領天下兵馬。公路大人身居後將軍之職,領豫州刺史,難道不應該聽命調遣嗎?”

“其二,出於公路大人自身考慮,也必須出兵相助曹將軍。兗州與豫州脣齒相依。兗州不存,豫州何安?在下知道公路大人不過是想借兗州隔絕河北袁紹。可你想過沒有,這兗州之亂對於袁紹並無絲毫影響。反倒是大人你,遲早要被攪入這潭泥水之中。與其倉促應對,不如主動出擊。”

“其三,在下在此明言相告!若公路大人罔顧兗州百姓,不恤天下蒼生,何以後圖?且萬一曹將軍抵擋不住,勢必要將兗州禍水引向豫州!到時候便是公路大人獨自應對十數萬的賊寇,那時豫州安危與否,就不是今天這番情景了!”

郭嘉先是從規矩倫理上說了袁術必須出兵的理由,接着又從袁術自身利益角度剖析了出兵的好處,最後便是捎帶嚇唬的說了一些袁術不得不考慮的情況。

郭嘉的這一番話倒是震驚了袁術,袁術一開始只把郭嘉當一個毛頭小子看待。後來郭嘉不顧官場成俗,當衆打臉袁術,更是讓袁術怒不可遏。可是現在郭嘉這一番話,卻讓袁術不得不另眼相看。這番話,即便是自己手下的長史楊弘,也未必能說的這麼清楚。

楊弘聽了郭嘉的話也是震驚不已,此子小小年紀,眼光如此獨到,分析時局,鞭辟入裡。言語應對,字字誅心。尤其是敢於在大庭廣衆之下,不按規矩行事,這是楊弘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袁術思考郭嘉的話許久,心裡開始有些拿不定主意,坐下衆人大多莫衷一是,於是袁術望向長史楊弘。楊弘算是袁術的首席智囊,多年來,常常爲袁術出謀劃策,從寄居南陽到目前佔據豫州江淮之地,楊弘功不可沒。

楊弘見袁術看向自己,於是微微的點了點頭。袁術會意,對郭嘉回話道:“郭大人所言確實在理,方纔是袁某未能遠見,還請先生指教一二。”

袁術的態度來了個大轉彎,郭嘉明白,這是已經說動了袁術。

於是繼續分析道:“兗州賊衆,分兵爲四,其意一是互相支援應對,實際上也有其它戰略考慮,以此陣形,兗州賊軍不但可以西進,兵指司隸,還隨時可以南下、東出,但是這也是他們的之命弱點。如果公路將軍能夠在南面牽制一隊兵力,加上徐州陶謙、北海孔融,那麼曹將軍便可以東進各個擊破!”

“那這樣我還有什麼好處?”袁術問道。

“兗州平定就是對公路大人最大的好處!一個安定的兗州,難道不會比一個混亂的兗州,更能成爲你袁氏二人的緩衝嗎?在下知道公路大人素來與袁紹不合,在下也是從袁紹處棄官才進入曹將軍帳下的。我太知道袁紹的爲人了!如果兗州能夠重新歸於大將軍治下。那麼在大將軍平定幷州之後,袁紹不就成了大將軍甕中之鱉了嗎?”

袁術與袁紹同父異母的親兄弟,但是袁紹是庶出,袁紹的母親是個婢女。按古代禮法,實際上袁術纔是正宗的四世三公的袁氏嫡長子。

然而袁術卻不如袁紹生的英俊威武,而且袁紹喜好結交名士,好爲奇語,所以袁術遠不如袁紹名氣大,父親袁逢、叔父袁隗也明顯更加喜愛袁紹,這讓袁術一直心懷不滿。

而關東聯兵的時候,諸侯雖然看重袁門四世三公的名望,但是被推舉爲盟主的居然是庶出的袁紹,而不是嫡長子的自己,這讓袁術更加怒不可遏,自此二人交惡,兄弟如仇讎。

郭嘉說到如果袁術出兵,將會使袁紹得到極大的遏制,這一點其實比其它的更加打動袁術。

“郭信使請坐!袁某願意盡力出兵協助曹操!我這就命手下大將紀靈、俞涉率軍二萬北上!聽由曹操調遣。信使大人既然來到我壽春,袁術一定要盡地主之誼,好生款待信使大人。同時還有諸多事情,想要請教先生!先生可否賞臉?”袁術面色和悅的對郭嘉說道。

郭嘉也看出來袁術的變化,自己一提到袁紹,袁術整個人就不同了,看來自己的猜測是對的,既然抓住了袁術的命門,那以後的事情就好辦了。

袁術後面的這句話,郭嘉也聽出一些意思來了,這似乎像是有收買自己的意思。不過袁術看錯了自己,郭嘉心中所看好的明主,袁術可遠遠算不上個兒。

於是郭嘉也只是敷衍應對,以打消袁術的念頭。

郭嘉順利的帶着袁術的兩萬兵馬回來,這讓曹操着實刮目相看,聽了郭嘉在壽春的應對之詞,曹操心裡更是歎服。

如此一來,曹操的壓力就減輕了許多,曹操把紀靈、俞涉二人的兩萬兵馬安置在陳留、濟陰夾角的樑國睢陽,這樣濟陰郡的張燕就不敢輕舉妄動,而陳留的於毒也必須瞻前顧後了。

徐州陶謙,自從臧霸、孫觀不辭而別之後,手下武將便只剩下了一個曹豹,一個笮融,謀士無非王朗、趙昱之徒,都是不堪大用的。

這個王朗就是被諸葛亮罵爲“皓首匹夫,蒼髯老賊”的那個王朗,不過事實上這王朗根本就沒有和諸葛亮打過照面,這些都是小說杜撰。不過這個王朗是個經學大家,這也是陶謙看重他的原因。

兗州賊勢洶洶,徐州緊挨着兗州,也是首當其衝,陶謙心急如焚,連連向長安朝廷發去告急奏報,正等着朝廷兵馬到來。

接到曹操的消息,陶謙一顆惴惴不安的心稍微的安定了下來。於是當即允諾,徐州兵馬一定聽曹操調度左右,不但如此,陶謙還願意提供充足的糧草,只要曹操能夠儘快的解除徐州危機。

比陶謙更加心急如焚的只怕是北海的孔融了。北海國地勢狹小,先前已經被青州黃巾嚇的人心惶惶。公孫瓚打敗了青州黃巾之後,倒是安穩了一段日子,可好景不長,這突然冒出的兗州賊寇,又讓孔融坐立不安。

孔融手下只有一萬兵馬,僅有一個武安國可以充作將軍。

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進退維谷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晾曬三日第六百九十九章 衆論洶洶第七百四十五章 金堂夜襲第六十四章 李儒設計雀鼠谷第八百四十七章 分置衆人第五百六十五章 二張交手第八百三十九章 進軍蘇示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隔河相望第一百六十五章 壯士殉義第一百八十章 王允之死第三百三十一章 成都之爭第三百零六章 設試才院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殿上逞兇第八百五十五章 各分陣營第二百九十九章 漢王勸農第六百三十六章 急轉直下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戰則已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馬岱敗逃第三百二十五章 誘敵天蕩第五百九十六章 問罪馬超第二百二十六章 大雨傾盆第五百五十六章 分往兩處第二百四十九章 玩弄心計第九百八十六章 劫營失敗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一臂之力第七百九十六章 馳援漢陽第四百四十四章 戛然而止第五百九十章 夏侯伯仁第八百九十章 寄人籬下第一千零六章 文聘陳書第二百二十七章 四敗曹洪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妻兒爲質第五百二十三章 二馬同謀第五百七十五章 張郃死心第四百五十九章 周舒遺物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董襲被困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魯肅阻兵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曹仁派兵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懲治馬超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你可知罪第五百二十六章 周羣諫言第八百二十九章 夾石大戰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勇氣可嘉第一百四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七百六十七章 新都內訌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排兵遣將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誓師伐曹第一百零二章 再論禍福第十七章 路遇沮授第七百一十七章 異想天開第八百三十二章 事有蹊蹺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毫無長進第二百九十九章 漢王勸農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坐看虎鬥第四十七章 典張大戰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兄弟離別第三百六十七章 三才賀壽第三百六十六章 拜訪水鏡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頓失代郡第三百一十三章 法正嗆聲第一千零二十章 禮尚往來第三百三十七章 針鋒相對第九百一十二章 畢恭畢敬第三百二十章 宕渠易幟第八百六十九章 最佳獵手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東線對峙第四百四十三章 決死之戰第二十五章 王司徒情危媚董卓第八百九十五章 再遇刺客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鳳雛西去第七百三十五章 廣漢變局第四百三十二章 杜微來歸第五百四十九章 真假營寨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進退維谷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被困府中第四百九十九章 老臣說客第一百章 賈詡說張第一百一十七章 馬服同宗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被困府中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勇氣可嘉第五十八章 戰呂布二將受阻第四百一十九章 合擊江夏第五百六十三章 馬超請罪第二十九章 劉徵兵臨長安第三百五十七章 鍾繇上當第九百九十九章 上駟取勝第八百一十一章 嚴密監視第五十章 徵而平之第六百七十五章 秋汛如期第一百六十二章 同室操戈第五十六章 違令受罰第二百六十一章 司馬仲達第七百五十章 兩個太守第三百零二章 嬀墟二井第二百零六章 糜竺來訪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板楯出擊第六十七章 潁川三才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退出南郡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周瑜吐血
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進退維谷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晾曬三日第六百九十九章 衆論洶洶第七百四十五章 金堂夜襲第六十四章 李儒設計雀鼠谷第八百四十七章 分置衆人第五百六十五章 二張交手第八百三十九章 進軍蘇示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隔河相望第一百六十五章 壯士殉義第一百八十章 王允之死第三百三十一章 成都之爭第三百零六章 設試才院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殿上逞兇第八百五十五章 各分陣營第二百九十九章 漢王勸農第六百三十六章 急轉直下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戰則已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馬岱敗逃第三百二十五章 誘敵天蕩第五百九十六章 問罪馬超第二百二十六章 大雨傾盆第五百五十六章 分往兩處第二百四十九章 玩弄心計第九百八十六章 劫營失敗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一臂之力第七百九十六章 馳援漢陽第四百四十四章 戛然而止第五百九十章 夏侯伯仁第八百九十章 寄人籬下第一千零六章 文聘陳書第二百二十七章 四敗曹洪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妻兒爲質第五百二十三章 二馬同謀第五百七十五章 張郃死心第四百五十九章 周舒遺物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董襲被困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魯肅阻兵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曹仁派兵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懲治馬超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你可知罪第五百二十六章 周羣諫言第八百二十九章 夾石大戰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勇氣可嘉第一百四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七百六十七章 新都內訌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排兵遣將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誓師伐曹第一百零二章 再論禍福第十七章 路遇沮授第七百一十七章 異想天開第八百三十二章 事有蹊蹺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毫無長進第二百九十九章 漢王勸農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坐看虎鬥第四十七章 典張大戰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兄弟離別第三百六十七章 三才賀壽第三百六十六章 拜訪水鏡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頓失代郡第三百一十三章 法正嗆聲第一千零二十章 禮尚往來第三百三十七章 針鋒相對第九百一十二章 畢恭畢敬第三百二十章 宕渠易幟第八百六十九章 最佳獵手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東線對峙第四百四十三章 決死之戰第二十五章 王司徒情危媚董卓第八百九十五章 再遇刺客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鳳雛西去第七百三十五章 廣漢變局第四百三十二章 杜微來歸第五百四十九章 真假營寨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進退維谷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被困府中第四百九十九章 老臣說客第一百章 賈詡說張第一百一十七章 馬服同宗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被困府中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勇氣可嘉第五十八章 戰呂布二將受阻第四百一十九章 合擊江夏第五百六十三章 馬超請罪第二十九章 劉徵兵臨長安第三百五十七章 鍾繇上當第九百九十九章 上駟取勝第八百一十一章 嚴密監視第五十章 徵而平之第六百七十五章 秋汛如期第一百六十二章 同室操戈第五十六章 違令受罰第二百六十一章 司馬仲達第七百五十章 兩個太守第三百零二章 嬀墟二井第二百零六章 糜竺來訪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板楯出擊第六十七章 潁川三才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退出南郡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周瑜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