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東線對峙

司馬徽一死,曹操惡名更甚,自此中州以外,各方勢力對其無不切齒,這一死,也斷絕了曹操得到荊襄士人集團幫助的可能。

當年曹操殺了邊讓,如今司馬徽一死絕了曹操求賢之路,也算是善惡有報吧!

此事之中,收益最大的還是劉徵,又得三才,同時曹操與孫劉的爭鬥也更兇了!

司馬芝被任爲王國司直,石廣元被任爲蜀郡郡丞,孟公威任爲漢中郡丞。這都是經過尚書檯考覈量才任用的,與司馬徽對三人的判斷幾乎一致。司馬徽終究之死很快過去,曹操率軍今日南郡境內,親自到了烏林,各路兵馬源源不斷的趕來。經過南湖之戰,在原來計劃的基礎上,曹操又徵調了數萬兵馬,單單在西線荊襄戰場便聚集了整整三十萬兵

力!

且不說這三十萬兵力是何盛況,單說爲這三十萬兵力運輸糧草輜重的隊伍,就從潁川一直綿延到了南郡江陵!千里路途,盡是甲兵役夫,往來絡繹百年難見!

曹操率主力在南郡與孫劉相持,等待時機,另外一線,東路南征兵馬卻提前開戰了。

汝南、徐州與江淮接近,路途顯然也要好走的多。

都亭侯李通得到曹操命令,很快調集了三萬人馬。騎都尉呂虔從徐州拉來兩萬兵丁,二人一正一副,合兵五萬於下蔡,隨後前進至壽春,劍指江淮呂蒙!自周瑜被“奪權”之後,呂蒙接替了周瑜在江淮地區的領兵之權,總督九江、廬江兩郡諸軍事。並任朱桓、朱然爲左右督,以朱桓守六安,平東校尉九江太守賀齊率部進駐芍陂東面的成德,自將中軍率朱然

等駐軍合肥,三路兵馬呈鼎立之狀,用以鉗制李通、呂虔!

李通也算是一位名將,鎮守汝南多年,是曹操手下得力的藩鎮之才!

當初曹仁兵敗樊城,曹操被困南陽,正是李通與臧霸聯手,在東線施壓,才爲曹操解了燃眉之急。

今時不同往日,當初是施壓解圍,今日卻是合圍進攻,爲荊襄戰場的曹操主力破除阻礙。

揮軍壽春之後,李通隨即穩紮營壘,然後探查敵情,籌畫進攻方略!

壽春曾是袁術的老巢,然而經過袁術的“治理”,壽春“成功”的從江淮繁華地,落魄到今日的民生凋敝!自收袁術之後,壽春便成爲了戰爭前線,因此一直沒有恢復過元氣來。

壽春雖然早已經沒有了往昔的繁華,但袁術築下的城郭和防禦工事倒是正好爲李通所用。

因此李通幾乎沒有怎麼費力,便得到了一處堅固堡壘,以此爲根據,正好南掃江淮之地!

欲收九江、廬江兩郡,首當其衝便是成德!

成德統兵將軍是賀齊,此人乃江東良將,賀齊既非江東大族出身,又不是孫氏起家親信,卻憑藉戰功得封平東校尉,接替孫河爲九江太守,足見此人並非一般貨色!

賀齊,字公苗,會稽山陰人,江東名將!自孫策掃江東起,入孫策軍中。原爲會稽剡縣縣長,山越作亂,賀齊一戰威震山越!隨後得到孫策信任,東征西討,爲孫氏平定了江東諸軍亂賊!

其後又率兵征服閩越故地,設立縣邑,將閩越全部納入了江東統轄範圍之內!

閩越故地,既今福建等地。江東早期時候,這些地方並沒有納入管轄。自賀齊起,這是大漢王朝首次正式在福建地區立縣,賀齊因有開拓之功。

閩越平定之後,賀齊被調往了九江,協助原九江太守孫河抵禦北敵,直至今日。

李通與賀齊不是第一次交手了,得知賀齊率軍進駐成德相拒,李通很是頗爲苦惱。

李通深知賀齊是個能征善戰之人,要想在賀齊面前佔得便宜並不容易。呂蒙將賀齊擺在了最前頭,顯然是搬了塊大石頭堵在李通面前。

“將軍何故憂慮?”從軍長史陳矯見李通面色不佳,於是問道。

李通嘆了口氣道:“季弼可知是誰駐軍成德,擋我去路?”

這話當然不是真問陳矯,陳矯身爲隨軍長史,豈能不知前面是賀齊。李通這話只是流露出對賀齊阻擋自己的擔憂。

“這賀齊竟能令將軍如此重視?”陳矯不禁問道。李通又嘆了口氣道:“此人不可小覷啊!江東之中,能征善戰者不少,但論征戰經驗,除了幾員老將,只怕就數這賀齊最多了!而且此人極善亂戰,硬戰!其部下將士各個心氣高昂,當初我與臧霸將軍率軍

南進,攻破城池不少,獨此賀齊所守,始終未下!此難不易對付啊!”

“如此說來,這賀齊是塊硬骨頭了?”陳矯道。

“豈止是硬?是又臭又硬!打不死,打不散!其部下將士人心之齊,江東首屈一指!”李通不無感嘆的說道。

“哦?莫非此人統御千軍,有上將之才?”陳矯不禁問道。

“那倒不至於!”

“既不至於,爲何此人馭下會在江東首屈一指?”陳矯不解的問道。

李通嘆了口氣,乾笑了兩聲,而後說道:“季弼不必多問了,明日隨我去瞧瞧此人的陣勢便一目瞭然!”

第二日,李通便帶着陳矯一路奔赴成德,來至賀齊營外高處。

舉目望去,但見賀齊營壘森壁,兵甲林立。其旌旗皆用錦繡,營帳青蓬絳帷,轅門巨木,皆飾紋採,兵器鎧甲,無不精良!遠望如連綿山峰,前後相接,左右相應!氣勢恢宏!李通一指前方,對陳矯說道:“季弼有所不知啊!這賀齊生性奢侈華麗,兵甲器械尤爲精良!連弓弩矢箭都無一不取上料之材!這等奢靡,部下哪個不傾心相從?真是打也打不散!縱然一時擊散,不過須臾

,便又重新聚集,陣勢如一!”

陳矯看到賀齊營中富麗景象,不禁嘆道:“如此豪奢之軍,真是聞所未聞啊!這賀齊出自豪富之家?”李通哼笑道:“哪裡是豪富之家,不過是爲孫氏平定閩越,蒐羅了諸多錢財罷了!孫策曾與其約定,平南所獲,盡歸其有!因此這賀齊所部,堪稱江東諸軍最富!”

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殿上交鋒第七百九十一章 蠻兵復來第一百六十九章 長安來使第八百四十九章 三江對語第二百四十章 再遇故人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守軍分歧第二百六十一章 司馬仲達第二百五十九章 巡察縣鄉第五百五十章 虛則實之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金蟬脫殼第八百五十九章 二女酣鬥第一百六十五章 壯士殉義第一百一十四章 功敗垂成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水鏡餘暉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申儀遲疑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黃雀在後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風雲鬥轉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北取下邳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解困離城第八百四十一章 錯失邛都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拉攏全柔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不可信任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金蟬脫殼第七百一十章 秘遣二將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過境南陽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馬超搶先第一千一百章 一招震敵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誰的意思第二百二十六章 大雨傾盆第八百五十七章 再迫衆人第九百四十一章 暴怒孫河第四百九十二章 繞道而走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司馬領兵第三百九十二章 矛盾爆發第六百六十七章 成都尚書第七十五章 圉縣猛將第八百三十一章 朵思斷後第九百四十二章 徐元訪孫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兵臨江陵第五百九十七章 衆人求情第六百六十一章 荊兵暴起第九百一十四章 弄巧成拙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擊其半渡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張顗再降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之圍第三百二十七章 四將斬帥第五百三十六章 猝不及防第一百四十一章 求和稱臣第四百四十一章 人心紛亂第七百二十三章 再聚兵馬第三百零五章 白羆之論第八百二十章 夫人快走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折服樂進第七百五十三章 兵臨雒城第八百三十一章 朵思斷後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東線對峙第一千零七十章 有錢梅乾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疲兵之計第五百四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二十六章 周羣諫言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孫權增兵第二百零五章 合縱之計第七百六十四章 穩定民心第三十二章 王允說李刺董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荊士散盡第九百三十二章 許都來使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將易幟第六百四十五章 事態失控第三百三十四章 二將弒主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當真無悔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陳兵南郡第十一章 漢中規劃第四百三十一章 龐羲之死第七百八十三章 蠶室刺客第四百四十二章 非常之法第七百一十八章 對峙府門第二百六十章 收降山賊第六百四十八章 厚祿水鏡第七百二十二章 黃權離去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龐統到來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華容詭辯第七百三十二章 金蘭之義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張郃敗走第五百七十章 攻心爲上第三十七章 初見劉關張第九百零一章 策封四人第四百四十章 黃權遺願第二百九十四章 興霸投敵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夫人出走第三百零七章 西城之行第九百四十六章 步騭善後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漢家天威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當場被捕第三百六十五章 臥龍鳳雛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大會海昌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夏侯遁走第十章 三鼓破蘇固第七百八十九章 軍法人情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形勢之論
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殿上交鋒第七百九十一章 蠻兵復來第一百六十九章 長安來使第八百四十九章 三江對語第二百四十章 再遇故人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守軍分歧第二百六十一章 司馬仲達第二百五十九章 巡察縣鄉第五百五十章 虛則實之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金蟬脫殼第八百五十九章 二女酣鬥第一百六十五章 壯士殉義第一百一十四章 功敗垂成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水鏡餘暉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申儀遲疑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黃雀在後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風雲鬥轉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北取下邳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解困離城第八百四十一章 錯失邛都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拉攏全柔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不可信任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金蟬脫殼第七百一十章 秘遣二將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過境南陽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馬超搶先第一千一百章 一招震敵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誰的意思第二百二十六章 大雨傾盆第八百五十七章 再迫衆人第九百四十一章 暴怒孫河第四百九十二章 繞道而走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司馬領兵第三百九十二章 矛盾爆發第六百六十七章 成都尚書第七十五章 圉縣猛將第八百三十一章 朵思斷後第九百四十二章 徐元訪孫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兵臨江陵第五百九十七章 衆人求情第六百六十一章 荊兵暴起第九百一十四章 弄巧成拙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擊其半渡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張顗再降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之圍第三百二十七章 四將斬帥第五百三十六章 猝不及防第一百四十一章 求和稱臣第四百四十一章 人心紛亂第七百二十三章 再聚兵馬第三百零五章 白羆之論第八百二十章 夫人快走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折服樂進第七百五十三章 兵臨雒城第八百三十一章 朵思斷後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東線對峙第一千零七十章 有錢梅乾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疲兵之計第五百四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二十六章 周羣諫言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孫權增兵第二百零五章 合縱之計第七百六十四章 穩定民心第三十二章 王允說李刺董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荊士散盡第九百三十二章 許都來使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將易幟第六百四十五章 事態失控第三百三十四章 二將弒主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當真無悔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陳兵南郡第十一章 漢中規劃第四百三十一章 龐羲之死第七百八十三章 蠶室刺客第四百四十二章 非常之法第七百一十八章 對峙府門第二百六十章 收降山賊第六百四十八章 厚祿水鏡第七百二十二章 黃權離去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龐統到來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華容詭辯第七百三十二章 金蘭之義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張郃敗走第五百七十章 攻心爲上第三十七章 初見劉關張第九百零一章 策封四人第四百四十章 黃權遺願第二百九十四章 興霸投敵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夫人出走第三百零七章 西城之行第九百四十六章 步騭善後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漢家天威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當場被捕第三百六十五章 臥龍鳳雛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大會海昌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夏侯遁走第十章 三鼓破蘇固第七百八十九章 軍法人情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形勢之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