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 周羣諫言

馬超在漢中突然練起兵來,這令張遼頭疼不已,好在此時接到了漢王送來的書信,張遼如釋重負,於是立即命人去請馬超。

馬超聽聞張遼有請,於是便收兵回營,自己則來到南鄭軍府面會張遼。

“張將軍尋我何事?”馬超不知情由,於是開口問道。

張遼禮數周到,請馬超入座,又令人奉茶,未免顯得自己有趕客嫌疑,於是說道:“聽聞孟起正在訓練兵馬,這仲夏之季,想必十分勞累!漢中不比關中,雖只隔南山,氣候卻是迥異。”

學過地理的都知道,秦嶺淮河是中國的南北分界線,無論是氣候還是諸多方面都有十分明顯的詫異,漢中和關中正好被秦嶺(南山)橫亙在中間,漢中爲“西北小江南”,與關中還是詫異明顯。

馬超聽張遼這有的沒的,摸不着頭腦,只得哼哼呵呵應對。

一番寒暄之後,張遼終於切入正題。

“孟起如今兵微將寡,不知有何打算啊?”張遼問道。

說到這裡,馬超想起之前自己想要圖謀漢中兵馬之事,不禁面露尷尬之色。經過那件事情之後,馬超對張遼也已經是畏懼三分。

馬超長嘆了一口氣道:“韓遂老賊逞兇關中,馬超恨無力手刃仇敵,於今亦不知前路何在!”

雖然是個上陣殺敵的漢子,但場面話誰都會說,馬超自小也從馬騰、韓遂處見了不少。

張遼微微笑道:“實不相瞞,漢王已經發來了書信,正與遼談及此事!”

馬超先是聽了張遼問自己打算,又聽到張遼說漢王來信說及此事,一時眼神中充滿了期盼。

“漢王可是許將軍借兵與我?”馬超有些兒按捺不住興奮的問道。

張遼聽了馬超這話,臉上雖然維持的微笑,但心裡卻是頓生陰霾。

馬超這是還不死心啊!漢王怎麼可能還會讓你重新割據一方?還要借兵給你,就算你是漢王大舅子,那也不至於有這麼大面子吧?

看來馬超還是沒有看懂天下大勢!甚至連漢王十分明顯的用兵方略都沒有看懂。一個已經倒臺的軍閥,哪個會容許他再度搭臺?

在漢王這裡,馬超還能衣食無憂,若是曹操,只怕早已經人頭落地,永絕後患!

這大漢天下不缺勇將!少你一個又算得了什麼?

張遼本想搖頭嘆息,但囿於馬超就在面前,只能是呵呵說道:“孟起誤會了!漢王知曉孟起報仇心切,因此着我詢問孟起是否願意爲漢王效力!漢王安定隴右之後,自然會向關中用兵,那時便可爲孟起報仇雪恨!”

馬超聽到不是借兵給自己,張遼這話意思顯然是要自己臣服於漢王,一時間,馬超表情變的十分複雜。

畢竟馬家曾與漢王是平起平坐,當初甚至曹操、袁紹都不得不遣使來和。而如今竟然落得了要臣屬於人,尤其還是自己的妹夫。換做是其他人,恐怕心裡也不好受,更別提馬超這樣的素來孤傲之人。

不過世事就是如此殘酷,誰叫馬氏一族有勇無謀,被狡猾的韓遂給算計了呢!

若不是漢王遣人搭救,馬超連自己的小命都不保了!

見馬超猶豫不決,張遼又加碼說道:“漢王說了,如孟起不欲效力,便在這漢中爲孟起築府院,置婢奴,榮華富貴,保孟起終身!享列侯禮遇!孟起你看如何?”

這話聽起來好象不錯,可誰都知道,漢王根本就不缺這一點錢財,反倒是馬超,如果真的這樣,那還不如死了算了!

殺人誅心,用人也得誅心!不誅其異志,便不可輕用!

劉徵當然不會允許自己手下放着個隱患!這話一出,等於就是給了馬超兩個選擇:要麼安分守己爲自己效命,要麼就富貴老死漢中!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可能!

張遼說的好似平常,但馬超聽來卻是五味雜陳。如何抉擇,對於現在的馬超來說可是個難題,畢竟一下子落差太大。

馬超才二十七歲年紀,正是有爲,如何肯安居終老?更何況父母之仇未報。

但是若要應了漢王之命,那自己恐怕此生都無法恢復馬家往昔榮耀地位了!做一個虛無縹緲的人主之夢,還是認命做漢王得力干將,這就是擺在馬超面前的唯二選擇。

“此事且容我三思,改日再回復將軍!”馬超還是沒有立即下定決心。

張遼怕馬超再生異變,於是說道:“孟起早作決斷,漢王還等着孟起消息呢!”

馬超臉色糾結萬分,抱拳對張遼說道:“明日自會有結果,請漢王稍候!”說罷便起身離去。

馬雲祿在漢中多日,想起義子郭奕尚在周府,於是便來周府探望。

周羣守孝在家,聞知漢王夫人到來,立即領家衆前來迎接。小郭奕見到母親分外高興,卻不知馬雲祿正經歷着父母兄弟喪痛。

不過見到小郭奕在周府愈見伶俐,馬雲祿倒是稍稍寬心了一些。

探視過了義子郭奕,馬雲祿被周羣請到了別院。

“先生近來可好?”馬雲祿臉上依舊帶着悲容,與周羣客套道。

周羣恭恭敬敬的回答道:“多謝夫人掛念!臣一切安好!只是如今漢王正用兵關右,周羣不能爲漢王分憂,實在慚愧不已!”

“先生嚴重了!莫說先生,就是我也不曾爲漢王分憂,反倒是徒添混亂。”馬雲祿想起自己鬼迷心竅被大哥馬超說動,想要奪張遼兵權,因而感慨道。

周羣一直在這漢中,張遼、賈逵等也時常來府,自然對這些事情都知曉的清清楚楚。

“夫人此言差矣!眼下正是夫人爲漢王分憂之時,也正有夫人爲漢王分憂之機啊!”周羣甚有深意的言道。

馬雲祿卻是一驚。

“先生此話怎講?我當如何爲漢王分憂?”馬雲祿不禁問道。

周羣微微低頭,沉吟道:“禍患每從蕭牆起,如今馬孟起將軍駐兵漢中,是漢王之舅耶?是漢王之臣耶?”

周羣沒有直接將話挑明,但馬雲祿已經明白周羣的意思。

“此事只怕還需兄長自己決斷。”馬雲祿有些低沉的說道。

周羣悠悠道:“漢王之志,在掃平四方,重整宗廟。周羣妄言,凡天下割據之雄,必爲漢王之敵!夫人當不會希望馬將軍處於漢王對立一面吧?”

馬雲祿聽了周羣一番話,頓時醒悟,當即對周羣行禮道:“多謝先生開悟!我這就去勸說兄長,甘心爲漢王效力!”

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一劍封喉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困住曹操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曹植失言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馬超親至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南湖鏖戰第三百二十五章 誘敵天蕩第一百五十四章 二賊殞命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曹操到來第八百六十四章 女王之書第八百三十二章 事有蹊蹺第八章 皇甫嵩與皇甫寧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借兵之計第二百三十二章 程昱夜訪第九百九十八章 膿包送死第六百六十五章 劉備止步第八百二十章 夫人快走第一百四十一章 求和稱臣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大會海昌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兩軍僵持第七百三十七章 合賊之議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三賜上將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刺客史阿第四百二十七章 張遼劫營第二百八十四章 以一換多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二曹不聽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馬岱調兵第八百五十三章 兄弟離心第二十章 士孫瑞說王允第二百四十五章 重振旗鼓第七百五十四章 雒城危險第七十三章 琅琊諸葛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張繡戰死第六百六十四章 入主夷陵第八百六十八章 兵敗山倒第四十章 坐而論道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架空孫靜第六百八十三章 棄子取城第七十六章 大破於毒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龐統到來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張繡戰死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誰的意思第八百五十章 辯證源流第六百三十四章 心狠如斯第九百零五章 妾何足惜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張顗再降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精疲力竭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退出南郡第五百一十七章 障眼之法第一百七十八章 楊修之計第六百三十六章 急轉直下第二十三章 漢中分兵第三百九十七章 夜戰竹林第三百六十六章 拜訪水鏡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漢使北上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你死我亡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執意上報第六百五十八章 向充赴死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隨時待命第一百四十一章 求和稱臣第六百九十七章 兵馬出城第六百二十章 三面合圍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全柔大敗第九百八十一章 東南大盛第五百六十九章 一時悲涼第七百四十五章 金堂夜襲第六百三十五章 二路援軍第八百六十章 別來無恙第八百四十九章 三江對語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風雲再起第六十二章 靈石津徐榮敗陣第四百五十三章 舊制新法第一千零七十章 有錢梅乾第七百七十八章 雲祿任命第三百五十四章 獨見荀諶第七百四十三章 馬忠故事第四十八章 三將罷兵第八百九十二章 分置三軍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狂悖之徒第七百三十三章 守節之志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踏屍陣中第一百六十六章 朱王二公第一百零五章 兵分四路第八百七十七章 重回滇池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再殺一場第三百九十六章 驕兵小計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將易幟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精疲力竭第二百二十三章 計決沂泗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板楯出擊第九百七十六章 是否奉詔第一百四十九章 狼居之盟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呂蒙罷兵第一百四十五章 烏桓埋伏第一百三十一章 不自量力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憂成現實第一百八十七章 荀陳脫困第二百六十一章 司馬仲達第七章 脫身洛陽第五百八十七章 楊秋讓道第九百九十三章 麓山對語
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一劍封喉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困住曹操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曹植失言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馬超親至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南湖鏖戰第三百二十五章 誘敵天蕩第一百五十四章 二賊殞命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曹操到來第八百六十四章 女王之書第八百三十二章 事有蹊蹺第八章 皇甫嵩與皇甫寧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借兵之計第二百三十二章 程昱夜訪第九百九十八章 膿包送死第六百六十五章 劉備止步第八百二十章 夫人快走第一百四十一章 求和稱臣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大會海昌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兩軍僵持第七百三十七章 合賊之議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三賜上將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刺客史阿第四百二十七章 張遼劫營第二百八十四章 以一換多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二曹不聽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馬岱調兵第八百五十三章 兄弟離心第二十章 士孫瑞說王允第二百四十五章 重振旗鼓第七百五十四章 雒城危險第七十三章 琅琊諸葛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張繡戰死第六百六十四章 入主夷陵第八百六十八章 兵敗山倒第四十章 坐而論道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架空孫靜第六百八十三章 棄子取城第七十六章 大破於毒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龐統到來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張繡戰死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誰的意思第八百五十章 辯證源流第六百三十四章 心狠如斯第九百零五章 妾何足惜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張顗再降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精疲力竭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退出南郡第五百一十七章 障眼之法第一百七十八章 楊修之計第六百三十六章 急轉直下第二十三章 漢中分兵第三百九十七章 夜戰竹林第三百六十六章 拜訪水鏡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漢使北上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你死我亡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執意上報第六百五十八章 向充赴死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隨時待命第一百四十一章 求和稱臣第六百九十七章 兵馬出城第六百二十章 三面合圍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全柔大敗第九百八十一章 東南大盛第五百六十九章 一時悲涼第七百四十五章 金堂夜襲第六百三十五章 二路援軍第八百六十章 別來無恙第八百四十九章 三江對語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風雲再起第六十二章 靈石津徐榮敗陣第四百五十三章 舊制新法第一千零七十章 有錢梅乾第七百七十八章 雲祿任命第三百五十四章 獨見荀諶第七百四十三章 馬忠故事第四十八章 三將罷兵第八百九十二章 分置三軍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狂悖之徒第七百三十三章 守節之志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踏屍陣中第一百六十六章 朱王二公第一百零五章 兵分四路第八百七十七章 重回滇池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再殺一場第三百九十六章 驕兵小計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將易幟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精疲力竭第二百二十三章 計決沂泗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板楯出擊第九百七十六章 是否奉詔第一百四十九章 狼居之盟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呂蒙罷兵第一百四十五章 烏桓埋伏第一百三十一章 不自量力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憂成現實第一百八十七章 荀陳脫困第二百六十一章 司馬仲達第七章 脫身洛陽第五百八十七章 楊秋讓道第九百九十三章 麓山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