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七章 合賊之議

劉徵的突然動手,打破了許多人的幻想,盜賊馬秦、高勝等避無可避,連戰敗北,蝸居在資中等三縣之地。王累陣營亦是措手不及,一者沒有料到漢王傷重消息是假,二者更沒有想到漢王兵馬會進軍如此

之快!畢竟是不習戰事之人,王累一衆益州舊部,本來就是書生意氣,哪裡懂什麼用兵之道?想跟做不是一回事兒。

眼見成都圍攻不下,漢王兵馬又洶洶而來,這時王士建議道:“莫不如說和資中賊!互爲援助,或可阻漢王進軍!”

彼時,益州之亂實際上是各自爲營的,南中雍愷雖然與資中賊馬秦等有了聯繫,但畢竟沒有接上道,因此還是處於分離狀態。而王累的益州舊屬叛軍既沒有與雍愷相通,更沒有與馬秦、高勝等盜賊來往。

說到底王累等人還是士大夫出身,而馬秦、高勝是實實在在的草莽。王累起先的想法是先拿下成都,然後以居高臨下的姿態招降馬秦等部。

但是現在情勢逼迫,恐怕王累的願望要落空了!戰事的發展使得王累已經沒有了士大夫高傲的資本,現在王累與馬秦等同樣面臨漢王大軍的威脅,唯有趁早聯手,或許還可以爭取一線生機。

王累聽了王士的話,心裡有些猶豫不決。李邵也出來勸道:“眼下局勢,若不與馬秦、高勝聯手,恐難以抵擋漢王大軍!”

“話雖如此,可那馬秦、高勝畢竟草莽盜賊,與我等簪纓世家殊非同道!今若邀之相合,廣都、江原諸公會如何作想?”

王累倒是能夠接受與這些草莽的聯合,但一同起事的其他人是否能後接受,那就不一定了。

與盜賊合流,從名聲上來說,是很不好聽的。說起來其實很好笑,王累等人自己可以反叛,心底裡卻看不起馬秦等草莽,在他們看了這兩者之間是不同的,可事實上有什麼區別呢?反叛終究是反叛!

“此事不難解決!只需請少主一紙書信,委以馬秦、高勝郡守之職,便可名正言順!誰能還能多言其他?”王士早就想好了辦法。

王累思慮萬端,還是有些擔憂道:“若少主不答應如何?”劉焉、劉璋父子雖然對蜀中豪族多有妥協,但是終其兩世,對益州亂賊一直都是持必剿的態度,從來沒有妥協過,若非如此,劉焉、劉璋也無法安下益州民心。因此即便是劉闡,要他對盜賊草莽妥協,恐

怕也是一件很難辦的事情。

面對王累的猶豫,王士強橫的說道:“此事難道還由得少主不答應?我等不顧性命,起兵逐漢王,少主還能掣肘不成!”

王士的脾氣不必王累,他可不太喜歡收斂,有話就說了出來。劉闡在他眼裡,就是根旗杆而已,哪裡有那麼多的考慮!

李邵亦道:“事情急迫,當斷不斷,追悔莫及!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萬勿多慮了!”

王累這才定下心來,於是請見劉闡。

劉闡年不及二十,一路驚慌失措,本來好好的呆在閬中,衣食無憂,卻突然被人劫了出來,帶到了武陽,見到王累之後,才知道王累等人早就爲自己規劃了將來道路。

劉闡其人本來恭順,有仁愛之風,雖然被劉徵遷居閬中,但心中並無多大怨言,更何況其父劉璋也並非是死於劉徵之手,乃是自盡而亡,並無人強迫,這是劉闡清楚知道的事實。然而現在的一切都由不得劉闡,王累等人雖然每事基本都會稟報自己,但當劉闡說出自己不想如此時,總是王累等人“苦口婆心”相勸。恭順仁愛之人,性格多軟弱,劉闡架不住這些人的“苦口婆心”,也只

好任其行事,何況自己說了其實也不算。王累入見劉闡,將與衆人商議的賜予名號收編馬秦等人的事跟劉闡說出,王累本以爲劉闡頂多是支吾不答,不想劉闡大義凜然道:“這是什麼話!我堂堂帝室之胄,如何與盜賊合流!王公是令我自污家門麼

?”

劉闡一反常態,竟然對王累厲聲呵斥,王累一時驚詫,繼而說道:“少主息怒!昔太祖高皇帝亦曾落草芒碭,事有臨機折中之法,何來自污之說?”王累搬出了劉邦曾落草爲寇的事情,妄圖說服劉闡。劉闡雖然年輕,但還是讀了不少書,對於王累的詭辯,劉闡正色道:“公將太祖高皇帝與那馬秦、高勝相提並論,是何居心?昔秦暴虐,生民塗炭,太祖高皇帝爲情勢所逼,方纔落草,所謀者天下也。今馬秦、高勝之徒,聚不義之衆,行不義之事,貪貨重寶,劫掠百姓,肆虐縣鄉,焉得比於太祖高皇帝?若將二者並論,實無恥之尤!公切莫再言此事!成

敗有命,富貴在天。”

劉闡態度堅決,對王累的斥責更加嚴厲,王累心中慪氣,怏怏而去。

“如何?少主答應了麼?”王士見王累回來,急忙問道。

王累一臉喪氣,將劉闡的話複述與衆人,李邵嘿然,王士起怒道:“小子無禮!不識好歹!兄長稍等,且看愚弟如何說服少主!”

王士一臉怒氣,不待王累說話,便自出帳而去。

劉闡心中憂慮,自己本不該攪入這場荒唐事,但現在卻身不由己,自己居處,禁衛重重,想要脫身也不得。

將其劫出閬中的王澹,擔任了劉闡營衛長,見劉闡憂思滿懷,近前拜道:“公子爲何如此憂容?”

劉闡嘆了口氣道:“身在囹圄,如何不憂?”王澹是個耿直人,曾經做過劉璋的親衛,後來隨着劉闡遷居到了閬中,是爲劉闡家僕部曲。王澹本是王商舉薦,因此對王氏一族也是心存感念,與王氏頗有來往。後來王累遣人密會王澹,盡述益州舊部之

不易,加之成都之亂,二王殞命,王澹這才聽信了王累的話,從中接應,將劉闡帶出了閬中。

畢竟受恩王氏,且王累等人又是打着復立劉璋子嗣的名號,王澹不得不答應。本以爲是爲二公子劉闡好,現在卻見劉闡憂容滿面,王澹亦甚憂心。“公子何謂囹圄?諸公扶持公子,興復家業,豈非善哉?”王澹沒那麼多心思,也不解其中緣由,因此問道。

第九百六十三章 再見魯肅第三百九十三章 栽贓嫁禍第三百零九章 平準均輸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柴桑解危第六百三十五章 二路援軍第六百九十五章 馬超出手第九百六十六章 自請罪責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馬岱調兵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用人制人第七百八十八章 捷報遲來第八百一十章 再來挑釁第五百三十三章 劍走偏鋒第九百八十九章 臺下起鬨第五百九十章 夏侯伯仁第七百一十六章 成都情勢第一百三十九章 馬邑之謀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之圍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本來同道第八十二章 劉豹反戈第七百五十八章 窮兇極惡第二百九十一章 計通江東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董蒙之死第五百九十二章 張既薦才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才知上當第六百一十七章 漢王下馬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撞個滿懷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道白光第三百七十四章 化險爲夷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宴請劉艾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金蟬脫殼第二百四十三章 琅琊蕭節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賀齊敗退第六百章 徐英解懷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徐琨棄城第八百二十九章 夾石大戰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借兵之計第六百五十一章 廖化相助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宿命對手第六百零四章 二子交鋒第一百八十八章 君臣再遇第三百五十七章 鍾繇上當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死而無憾第五百二十一章 雲祿北奔第七百零九章 五重煙幕第四百六十六章 關黃之鬥第二百九十二章 孫權封侯第一千零二十章 禮尚往來第八百二十八章 執意出兵第一千零五章 平而治之第九百六十五章 錦帆截江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離宮遠觀第二百三十四章 兩線告急第八百七十一章 二將立功第八百七十九章 決議鬥帥第一百八十五章 喜憂參半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江東六鎮第一百一十五章 交換俘虜第五百四十一章 陽奉陰違第四百四十九章 荀彧請罪第七百零二章 醫者仁心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難以安心第七百零八章 漢王遇刺第七百五十六章 再度夜襲第四百一十九章 合擊江夏第一百八十九章 故人相見第八百二十八章 執意出兵第五百七十七章 風雨如晦第六百一十七章 漢王下馬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旌旗北飄第六十五章 典韋護主拽奔牛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于禁心結第一千零六章 文聘陳書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留守魯陽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但求心安第四百零一章 將破未破第三百四十一章 漢昌急報第三百八十五章 二士崛起第三百六十七章 三才賀壽第九十二章 照夜玉獅第四百一十二章 借道武都第四百八十七章 進據武都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君王無情第六百一十二章 用兵洈山第九百五十六章 赴劉巴宴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老臣黃忠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關羽病了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兩眼放光第二百零七章 仲德善斷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之圍第七百二十六章 三營起兵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一飯斗食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生擒焦張第八百八十九章 雍闓血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率先入城第四百一十七章 復叛汝南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君子一諾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生擒焦張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虎將破關第四百六十四章 棋逢敵手第三百九十七章 夜戰竹林
第九百六十三章 再見魯肅第三百九十三章 栽贓嫁禍第三百零九章 平準均輸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柴桑解危第六百三十五章 二路援軍第六百九十五章 馬超出手第九百六十六章 自請罪責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馬岱調兵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用人制人第七百八十八章 捷報遲來第八百一十章 再來挑釁第五百三十三章 劍走偏鋒第九百八十九章 臺下起鬨第五百九十章 夏侯伯仁第七百一十六章 成都情勢第一百三十九章 馬邑之謀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之圍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本來同道第八十二章 劉豹反戈第七百五十八章 窮兇極惡第二百九十一章 計通江東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董蒙之死第五百九十二章 張既薦才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才知上當第六百一十七章 漢王下馬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撞個滿懷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道白光第三百七十四章 化險爲夷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宴請劉艾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金蟬脫殼第二百四十三章 琅琊蕭節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賀齊敗退第六百章 徐英解懷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徐琨棄城第八百二十九章 夾石大戰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借兵之計第六百五十一章 廖化相助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宿命對手第六百零四章 二子交鋒第一百八十八章 君臣再遇第三百五十七章 鍾繇上當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死而無憾第五百二十一章 雲祿北奔第七百零九章 五重煙幕第四百六十六章 關黃之鬥第二百九十二章 孫權封侯第一千零二十章 禮尚往來第八百二十八章 執意出兵第一千零五章 平而治之第九百六十五章 錦帆截江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離宮遠觀第二百三十四章 兩線告急第八百七十一章 二將立功第八百七十九章 決議鬥帥第一百八十五章 喜憂參半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江東六鎮第一百一十五章 交換俘虜第五百四十一章 陽奉陰違第四百四十九章 荀彧請罪第七百零二章 醫者仁心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難以安心第七百零八章 漢王遇刺第七百五十六章 再度夜襲第四百一十九章 合擊江夏第一百八十九章 故人相見第八百二十八章 執意出兵第五百七十七章 風雨如晦第六百一十七章 漢王下馬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旌旗北飄第六十五章 典韋護主拽奔牛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于禁心結第一千零六章 文聘陳書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留守魯陽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但求心安第四百零一章 將破未破第三百四十一章 漢昌急報第三百八十五章 二士崛起第三百六十七章 三才賀壽第九十二章 照夜玉獅第四百一十二章 借道武都第四百八十七章 進據武都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君王無情第六百一十二章 用兵洈山第九百五十六章 赴劉巴宴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老臣黃忠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關羽病了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兩眼放光第二百零七章 仲德善斷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之圍第七百二十六章 三營起兵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一飯斗食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生擒焦張第八百八十九章 雍闓血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率先入城第四百一十七章 復叛汝南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君子一諾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生擒焦張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虎將破關第四百六十四章 棋逢敵手第三百九十七章 夜戰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