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將破未破

鄭度向劉璋獻出了以攻爲守圍魏救趙之計,寄希望於巴西戰事的順利推進。

從兵力、地形等方面來考慮,鄭度的計策是沒有問題的。因爲地利關係,劉璋的防守壓力實際上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大。而劉徵的巴西郡所面對的壓力其實是要大過劉璋的白水關。

如果龐羲真的能夠順利的拿下巴西六縣,對漢中構成實質上的威脅,那麼劉徵就不得不將兵馬撤回漢中防守,這樣劉璋就可以扭轉目前的局勢。

當然,這一切只是“如果”。

從州府出來,三王與鄭度同行,王累一路上嘆息不斷,鄭度不禁問道:“王兄這是何故?莫非在下之策不盡人意?”

王累皺了皺眉頭對鄭度說道:“鄭先生智計無雙,可你對主公卻不甚明瞭啊!”

王累說罷便搖頭而去,在王累看來鄭度的計策並沒有問題,但是卻沒有考慮到人主之性情,這是王累對此不太看好的原因。不過王累也不好明白反駁,畢竟若要開口便要說劉璋的不是,這當然是王累無法做到的。

在王累看來,鄭度之計與當初法正之計不過大同小異,恐怕未必就能成功。

法正奇策敗於領兵庸才,夭折於劉璋心態之反覆,說到底都還是因爲劉璋並不是一個真正能夠豁得出去的人主。

正因爲如此,王累才建議劉璋用最普通的策略——死守,而不是建議行奇策。

在觀局勢,設計謀上王累或許不如鄭度,但是論對劉璋這個人的瞭解,恐怕鄭度又不如王累。

益州謀劃已定,龐羲接到劉璋調來的兵馬,心中大喜,自己終於不用困在這巴東一線之地,當即便帶着三萬兵馬北上墊江。

張任在宣漢接到了劉璋向巴西用兵的消息,一面加強戒備,一面立即將軍情報送漢王。

“軍師,龐羲引兵來犯,我當如何應對?”張任向賈詡詢問道。

賈詡被劉徵安排來巴西就是爲了協助張任。

賈詡看了看軍情,目露精光道:“將軍可還記得兩年前?”

張任點頭答道:“自然記得!軍師此言何意?”

賈詡笑着對張任說道:“難道將軍不覺得現在劉璋的用兵跟兩年前並沒有不同嗎?”

張任仔細一回想,連連稱是道:“這劉璋還真是技窮啊!如此看來,漢王此戰必勝!”

“將軍不可大意!不要忘了當初陽平之戰徐將軍可是九死一生啊!”賈詡提醒張任道。

張任鎮定心神,忽然想到:“當初陽平之戰,軍師輔佐公明,今日龐羲來犯,軍師又被漢王調來助我,莫非今日情勢,早已在漢王預料之中?”

賈詡感嘆道:“漢王雖未明言,但現在看來,恐怕並非是巧合吧!陽平之戰,徐將軍建功,今日之戰,正是張將軍顯露本事之處!將軍萬不可辜負漢王厚望!”

“軍師放心!張任必以死相守!”張任慨然說道。

賈詡滿意的點了點頭,而後對張任分析道:“龐羲求功心切,必棄閬中一線不顧,直奔宕渠,兵指此地,此正是我軍用計之機!”

從墊江往閬中然後向北威脅漢中,這無疑必直接走宕渠、宣漢來的慢,賈詡推測龐羲必定是直指張任所在而來。

雖然兵馬上處於劣勢,但張任絲毫不怵龐羲,聽到賈詡的話,張任於是問道:“軍師有何破敵計策?”

賈詡老謀深算,來回帳中踱步,而後纔對張任說道:“龐羲派兵來攻,將軍須示其以弱,要令宕渠在龐羲眼中處於將破未破之間,不知將軍可否做到?”

這件事情對於張任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無非就是在調兵遣將的把握上更加細膩一些,雖然會有一些危險,但張任還是有信心。

只是張任並不明白賈詡要自己這樣做的理由是什麼。

看着張任不解的神情,賈詡接着說道:“宕渠將破未破,龐羲必然急於求成,以宕渠亂其心智,龐羲必傾巢而出。此時便可傳令張繡將軍,揮軍而下,直取墊江!龐羲腹背受敵,必棄宕渠回守!此時張繡將軍再退回閬中,此彭越撓楚之計!必令龐羲疲於奔命!這便是漢王令你與張繡將軍分守宣漢、閬中的好處!”

從墊江北上分出了兩條道,一至宕渠、宣漢,一至安漢、閬中,龐羲不可能分散兵力分攻兩處,只能二取其一。

這便是當初劉徵跟陰浦和談的時候主動送還墊江的原因!

現在看來當初的謀劃安排,如今都起到了效果!當初劉徵主動歸還墊江,張任還心有疑慮,現在終於明白了。

“原來今日之事,早在漢王意料之中!”張任不禁感慨道。

“謀局者,見高識遠,自是我等不及。”賈詡喟然嘆道。

龐羲駐軍墊江,謀劃進軍策略,功曹姚遵建議龐羲道:“宣漢可直通南鄭、西城,劉徵必令重兵把守。安漢、充國二縣守將正是那張謙、鄧芝,在下以爲將軍當先取閬中。”

龐羲哈哈笑道:“功曹之言說只說對了一半!”

姚遵不解,龐羲接着說道:“若先下閬中再行軍至漢中,其路程不下千里。而若直取宣漢,北攻漢中,其路程不過六七百里。我今擁兵三萬,何懼漢王重兵?”

於是龐羲否決的姚遵的提議,當即便派部將陸達引兵直撲宕渠。

宣漢張任得到龐羲行軍動向,於是便請賈詡留守宣漢,自己親自領着兵馬增援宕渠閻芝!

陸達不過一介無名之輩,張任與鄧芝合兵,又憑藉宕渠地利,接連打退了陸達數次進攻。

陸達攻城不下,只得再向龐羲求援。龐羲聽聞陸達宕渠失利,於是又派部將郝景引兵五千馳援。

郝景與陸達合兵,二人輪番攻城,張任有意撤下一部分守城兵士,並令衆將少發箭矢。郝景、陸達見宕渠城池守衛日漸不足,心中大喜過望,於是緊催兵馬,然而卻始終不能攻破宕渠。

二人只得再次暫歇兵戈,郝景與陸達商議:“此城日漸殘破,然我等遲遲不得攻下,不如請龐將軍親自引大軍前來,一舉破之,如此也好早日進軍漢中!”

龐羲在墊江聽聞宕渠詳情,當即便帶着主力北上,只留姚遵領三千兵馬屯守墊江。

一切果然如賈詡所料。

第八百一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四百零四章 有進無退第七百五十一章 節操全無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夙願難償第一千零二章 渡水破城第四百九十七章 招降趙衢第九百五十六章 赴劉巴宴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退出南郡第二百一十一章 袁術軍滅第三百九十六章 驕兵小計第四十五章 郭嘉棄袁第二百二十九章 莽撞二曹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黃雀在後第六百九十六章 二虎相爭第一百二十章 荊州反應第一千零八章 劉徵收將第八十五章 高順滅患第四百三十一章 龐羲之死第一百零一章 李儒勸胡第一百零一章 李儒勸胡第二百三十三章 良成混戰第八百一十四章 三江失守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劉靖起兵第一百三十一章 不自量力第五百六十二章 奪其兵權第五百零七章 婁圭提醒第三百九十三章 栽贓嫁禍第八百六十四章 女王之書第九百四十四章 正合心意第一百四十五章 烏桓埋伏第六百七十七章 荀攸主事第二百四十九章 玩弄心計第六百九十七章 兵馬出城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正中眉心第四百九十八章 兩難抉擇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守軍分歧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劉艾壽辰第八百一十六章 溫柔繾綣第七百七十一章 許靖上表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薛洪出兵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遠攻近戰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執意上報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伊闕告破第二百七十七章 西城觀陣第二十六章 張文遠陳倉試身手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離宮遠觀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帶刺玫瑰第三百九十章 君臣離心第三百二十七章 四將斬帥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勇氣可嘉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函谷告急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柴桑解危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張遼被困第十七章 路遇沮授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韓晞挑戰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軍相會第四百三十八章 忘戰必危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落井下石第五百章 厚愛之由第七百九十二章 城破之際第六百一十二章 用兵洈山第六百九十九章 衆論洶洶第九百四十四章 正合心意第四百零五章 板楯勇士第三百二十六章 倒行逆施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遠攻近戰第三百七十三章 劉磐劫道第八百九十一章 留下馬超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于禁被擒第八百五十五章 各分陣營第四百五十章 罪在己身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吳下阿蒙第八十一章 落井下石第二百七十八章 連拔六寨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閻韓相鬥第八百零六章 以彼之道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搶佔先機第八十二章 劉豹反戈第三百九十八章 如視仇讎第二百六十一章 司馬仲達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籠絡軍心第三百七十一章 隆中再會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紙上談兵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成德陷落第六百五十七章 決議出兵第八百九十二章 分置三軍第六百四十五章 事態失控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宴請劉艾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憂成現實第四百七十一章 荊州決策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孔明斷言第五百六十二章 奪其兵權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收復幷州第七百零四章 廣漢賊起第六百二十四章 黃忠駐防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將易幟第八百六十三章 母子之情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意在罷兵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二姜戰死第八百九十二章 分置三軍
第八百一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四百零四章 有進無退第七百五十一章 節操全無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夙願難償第一千零二章 渡水破城第四百九十七章 招降趙衢第九百五十六章 赴劉巴宴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退出南郡第二百一十一章 袁術軍滅第三百九十六章 驕兵小計第四十五章 郭嘉棄袁第二百二十九章 莽撞二曹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黃雀在後第六百九十六章 二虎相爭第一百二十章 荊州反應第一千零八章 劉徵收將第八十五章 高順滅患第四百三十一章 龐羲之死第一百零一章 李儒勸胡第一百零一章 李儒勸胡第二百三十三章 良成混戰第八百一十四章 三江失守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劉靖起兵第一百三十一章 不自量力第五百六十二章 奪其兵權第五百零七章 婁圭提醒第三百九十三章 栽贓嫁禍第八百六十四章 女王之書第九百四十四章 正合心意第一百四十五章 烏桓埋伏第六百七十七章 荀攸主事第二百四十九章 玩弄心計第六百九十七章 兵馬出城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正中眉心第四百九十八章 兩難抉擇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守軍分歧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劉艾壽辰第八百一十六章 溫柔繾綣第七百七十一章 許靖上表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薛洪出兵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遠攻近戰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執意上報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伊闕告破第二百七十七章 西城觀陣第二十六章 張文遠陳倉試身手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離宮遠觀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帶刺玫瑰第三百九十章 君臣離心第三百二十七章 四將斬帥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勇氣可嘉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函谷告急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柴桑解危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張遼被困第十七章 路遇沮授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韓晞挑戰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軍相會第四百三十八章 忘戰必危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落井下石第五百章 厚愛之由第七百九十二章 城破之際第六百一十二章 用兵洈山第六百九十九章 衆論洶洶第九百四十四章 正合心意第四百零五章 板楯勇士第三百二十六章 倒行逆施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遠攻近戰第三百七十三章 劉磐劫道第八百九十一章 留下馬超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于禁被擒第八百五十五章 各分陣營第四百五十章 罪在己身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吳下阿蒙第八十一章 落井下石第二百七十八章 連拔六寨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閻韓相鬥第八百零六章 以彼之道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搶佔先機第八十二章 劉豹反戈第三百九十八章 如視仇讎第二百六十一章 司馬仲達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籠絡軍心第三百七十一章 隆中再會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紙上談兵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成德陷落第六百五十七章 決議出兵第八百九十二章 分置三軍第六百四十五章 事態失控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宴請劉艾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憂成現實第四百七十一章 荊州決策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孔明斷言第五百六十二章 奪其兵權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收復幷州第七百零四章 廣漢賊起第六百二十四章 黃忠駐防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將易幟第八百六十三章 母子之情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意在罷兵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二姜戰死第八百九十二章 分置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