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八章 致書曹操

荀彧疑慮的是漢王會不會是一廂情願,那曹操真的會聽從漢王的提議嗎?

“此正是今日本王請文若來此的原因!”劉徵回答道。

“我?漢王有何欲讓荀彧做些什麼?”荀彧回問道。

劉徵麾下所有人,能夠跟曹操核心陣營搭上線的只有荀彧一人。荀彧是劉徵的左膀右臂,而荀彧之侄荀攸也正是曹操的謀主!

由於這種交易不能擺在明面上,只能是暗中進行,因此只能暗中聯繫曹操,而不適合搞的許都、鄴城人盡皆知。如此一來,荀彧便成爲了劉徵想到的第一人。

“本王知曉令侄荀公達如今正是曹操謀主!”

此言說出,荀彧立刻便明白了劉徵的意思,自從叔侄二人分事二主以來,荀彧從來沒有主動與荀攸聯繫過,爲了就是避嫌。

如今劉徵提起讓荀彧從荀攸入手,與曹操交易,荀彧臉上不禁浮現出了一絲悵然之色。

“怎麼?文若不願意麼?”劉徵不禁問道。

其實荀彧是想起了自己,背井離鄉十餘年,早已不知當初家鄉模樣,更何況是故舊親人。一別十五年!上一次見到這個比自己大幾歲的侄兒時,荀彧三十歲不到,如今已經是四十有餘。

潁川荀氏出了兩個王佐之才,一個義無反顧的跟了劉徵,一個原本也是要投奔劉徵,卻不想被曹操半道截住,從此二人再未謀面!

還有荀諶,若不是因爲被袁紹派去出使關中,因而被周羣救下,荀彧幾乎是孤身一人在漢王麾下!

聽到劉徵問話,荀彧忍不住嘆息了一聲回話道:“故人相別已久,如今漢王提起,令荀彧情不自禁,不勝唏噓!事難與否,臣不敢斷言,願爲我王盡力一試!”

劉徵這才知道荀彧方纔那一絲悵然之色的出處,也不禁爲荀彧感慨道:“文若一別故土十餘年,是本王有負文若!”“漢王切莫如此說話,荀彧能夠得遇漢王這般英主,已是三生有幸!臣雖非千里馬,卻願視漢王爲伯樂!當年荀彧不過區區一守宮令,困於紙筆之間,若非漢王拔擢,焉得施展抱負?面對漢王,荀彧唯有感

恩在懷,漢王豈言有負荀彧?”

這番話令劉徵感動不已,自古良才難得,而劉徵得到的已是天縱之才!

“文若放心!有朝一日,本王一定剿滅天下不臣!屆時,天下再無分離永隔之苦!”劉徵目光堅毅,鄭重的對荀彧說道。

荀彧收拾起了低落的情緒,打起精神也對劉徵回話道:“荀彧願助綿薄之力,隨漢王共創此太平盛世!”

“好!既然如此,那此事便請文若斟酌,儘快去辦理吧!”

“那昨日刺客案該如何處理?”荀彧又問道。

當着那麼多人的面被刺殺,劉徵總是需要對外有一個說法的。見荀彧問及此事,劉徵臉上不禁露出了一絲“壞笑”。“既然曹操想要嫁禍給劉備,那本王便隨了他的意!就對外宣稱是劉備下的黑手吧!雖然此事並非劉備所爲,不過誰叫本王和曹操都看他不順眼呢!另外傳命張任,令其伺機挑起與劉備的爭鬥,以此作爲本

王的迴應!不過切記要適可而止,此時畢竟不宜大動兵戈。”

雖然劉徵明知道行刺一事是曹操所謂,但最終這個黑鍋還是讓劉備給背上了!活該劉備倒黴!

河北冀州鄴城,曹操的實際大本營。自從打敗了袁紹,收拾了三袁(袁譚、袁尚、袁熙人稱三袁)之後,曹操便將自己的大本營安在了鄴城。鄴城城高池闊,可惜袁氏終究沒能守住,白白便宜了曹操。

一開始曹操還沒有完全將自己的本營搬到河北,自從在南陽被周瑜重重一擊之後,曹操便決定立即將搬去河北!

主要是因爲南陽離潁川許都實在太近!上一次是僥倖使周瑜退去了兵馬,下一次會不會再如此好運就不好說了!一旦有人從南陽猛攻許都,那曹操便有被直搗黃龍的危險。

早袁氏未滅之前,河北是最大威脅,因此曹操的老巢必須選擇一處儘可能的遠離河北。如今曹操最大的威脅已經從北面轉移到了南面和西面,因此將自己的老巢搬到更遠的北方也就迫在眉睫了!不過爲了不受朝廷掣肘,曹操並沒有將天子一併遷去鄴城,而是將天子和朝廷繼續留在了許都,也算是一個誘餌吧!之前周瑜的目的就是奔着天子和朝廷去的,如此一來,反倒是緩解了曹操其它各線的壓

力。

曹操正在思索南征之計,荀攸急匆匆跑來求見。以荀攸的身份原本是可以不須通傳便直接進入丞相府,不過荀攸還是選擇了按規矩行事,先稟報了門下督。

這事兒還得追溯到曹操夢中殺人一事!自此以後,所有人再不敢逾越雷池半步,情願麻煩些,也絕不願以身犯險。

荀攸自然是知道曹操夢中殺人是假,多疑防範是真,因此更加要帶頭守規矩,如此其他人也才更加不敢觸犯曹操的威嚴。

“荀公!丞相有請!”很快,門下督便出來對荀攸說道。

荀攸走了進去,曹操正在看着軍要地圖。

“哦,是公達啊!如此急匆匆欲見我,所爲何事啊?”

“丞相!在下手中有一份成都書信,還請丞相過目!”

荀攸從袖中掏出書信來,雙手奉上。那是一份絹帛書信,疊的整整齊齊。

“什麼?成都書信?”曹操不禁疑惑的轉過身來問道。

“確是成都書信!在下接到此信之後,便立即來見丞相。”

“哦?公達接信,爲何卻來呈送於我曹操?”

“因爲此信實際上是漢王寫給丞相的信!”

荀攸這話一出口,曹操倒是真的驚訝了起來!自從當年從長安一別,曹操再沒有與漢王見過面。雖然兩人在徐州廝殺的天昏地暗,但曹操也始終沒有親眼見到過漢王劉徵。

說起來,曹操賴以起家的資本還是當年劉徵送的,如今兩人卻互相成爲了對方最強大的敵人!不得不說,這還真是天意弄人!“漢王寫給我的信?公達怕是說笑吧?”

第六百五十六章 拒受糧草第九百八十四章 凌操冒進第六百二十九章 邀得鳳雛第七百三十四章 答雍闓書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萬金購首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馬郭探問第七百二十四章 鼓舞士氣第六百五十三章 攻取三縣第六百七十四章 升帳點兵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頓失代郡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孫韶攔路第四十一章 尚書檯議策第八百七十一章 二將立功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黃韓發兵第五百七十五章 張郃死心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退出南郡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矛盾激化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劉封弒母第二百五十七章 進據弘農第五百七十章 攻心爲上第二百四十八章 起兵白波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紙上談兵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天意難違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冊封魏公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龐統求情第八十一章 落井下石第七百六十八章 解圍成都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曹仁赴宴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勸備殺妾第六百二十七章 貴人來訪第七百三十六章 黃權聚兵第八百七十六章 金蟬脫殼第二百五十八章 雲祿退兵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發回鄴城第四十六章 壯士獻刀第三十八章 劉備說忠義第九百七十二章 何日攻曹第九百六十章 英雄之辯第六百九十九章 衆論洶洶第八百一十章 再來挑釁第三百二十三章 鴉鳴之兆第九百七十五章 兩道檄文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張遼突圍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司馬領兵第四百七十六章 再次興兵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呂蒙苦主第二百六十一章 司馬仲達第九百五十一章 攀龍附鳳第六百二十一章 劉磐斷後第五百六十二章 奪其兵權第八百二十六章 安然歸來第六百三十五章 二路援軍第二百六十章 收降山賊第六百三十六章 急轉直下第七百八十四章 妻妾情深第二百一十三章 入府議事第一百六十一章 華陰之變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接受提議第七百一十三章 黃權口風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水名士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怒而殺人第八百五十五章 各分陣營第七百一十章 秘遣二將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發回柴桑第九百七十九章 戲要唱真第三百四十五章 雲祿見釋第九百九十五章 孔融之死第一百二十一章 朱符訪劉第三百零五章 白羆之論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許定斷後第四百四十八章 羣臣歸心第三百零七章 西城之行第五百一十九章 猛虎下山第一百六十四章 家破人亡第二百一十四章 得兵下邳第八百六十二章 童言無忌第七百九十章 音信始通第八百三十九章 進軍蘇示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遠攻近戰第七百三十章 俞元李恢第五百二十七章 雲祿說兄第三百二十章 宕渠易幟第四百二十九章 大破龐羲第八百零三章 互相利用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表示決心第八百一十五章 危險來臨第二百五十六章 既縱且殺第九百三十五章 消耗之大第七百六十章 殺進城中第四百九十四章 爲何而來第一百八十二章 墜龍潭下第三百九十三章 栽贓嫁禍第八百二十八章 執意出兵第五百零七章 婁圭提醒第六百七十四章 升帳點兵第三百五十章 時局糾纏第一百四十七章 漁翁得利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性命無憂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八角伏兵第一百九十九章 尋找華佗
第六百五十六章 拒受糧草第九百八十四章 凌操冒進第六百二十九章 邀得鳳雛第七百三十四章 答雍闓書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萬金購首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馬郭探問第七百二十四章 鼓舞士氣第六百五十三章 攻取三縣第六百七十四章 升帳點兵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頓失代郡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孫韶攔路第四十一章 尚書檯議策第八百七十一章 二將立功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黃韓發兵第五百七十五章 張郃死心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退出南郡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矛盾激化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劉封弒母第二百五十七章 進據弘農第五百七十章 攻心爲上第二百四十八章 起兵白波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紙上談兵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天意難違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冊封魏公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龐統求情第八十一章 落井下石第七百六十八章 解圍成都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曹仁赴宴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勸備殺妾第六百二十七章 貴人來訪第七百三十六章 黃權聚兵第八百七十六章 金蟬脫殼第二百五十八章 雲祿退兵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發回鄴城第四十六章 壯士獻刀第三十八章 劉備說忠義第九百七十二章 何日攻曹第九百六十章 英雄之辯第六百九十九章 衆論洶洶第八百一十章 再來挑釁第三百二十三章 鴉鳴之兆第九百七十五章 兩道檄文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張遼突圍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司馬領兵第四百七十六章 再次興兵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呂蒙苦主第二百六十一章 司馬仲達第九百五十一章 攀龍附鳳第六百二十一章 劉磐斷後第五百六十二章 奪其兵權第八百二十六章 安然歸來第六百三十五章 二路援軍第二百六十章 收降山賊第六百三十六章 急轉直下第七百八十四章 妻妾情深第二百一十三章 入府議事第一百六十一章 華陰之變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接受提議第七百一十三章 黃權口風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水名士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怒而殺人第八百五十五章 各分陣營第七百一十章 秘遣二將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發回柴桑第九百七十九章 戲要唱真第三百四十五章 雲祿見釋第九百九十五章 孔融之死第一百二十一章 朱符訪劉第三百零五章 白羆之論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許定斷後第四百四十八章 羣臣歸心第三百零七章 西城之行第五百一十九章 猛虎下山第一百六十四章 家破人亡第二百一十四章 得兵下邳第八百六十二章 童言無忌第七百九十章 音信始通第八百三十九章 進軍蘇示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遠攻近戰第七百三十章 俞元李恢第五百二十七章 雲祿說兄第三百二十章 宕渠易幟第四百二十九章 大破龐羲第八百零三章 互相利用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表示決心第八百一十五章 危險來臨第二百五十六章 既縱且殺第九百三十五章 消耗之大第七百六十章 殺進城中第四百九十四章 爲何而來第一百八十二章 墜龍潭下第三百九十三章 栽贓嫁禍第八百二十八章 執意出兵第五百零七章 婁圭提醒第六百七十四章 升帳點兵第三百五十章 時局糾纏第一百四十七章 漁翁得利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性命無憂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八角伏兵第一百九十九章 尋找華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