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一章 不辭而別

一者趙雲卻是無意,二者趙雲也是個鍾情之人,自從蔡琰死後,趙雲孤身十年,若不是劉徵藉着自己納妾之機,爲趙雲賜婚,只怕是趙雲至今還是單身。其妻尚書程畿之妹,甚是賢惠,這幾個月來。若是真要娶了孫尚香,那必然不可能讓孫尚香當個妾室,如此便有負於現在的妻子。而且孫尚香是江東之主孫權的妹妹,這就已經不能只算作是趙雲的私事了

!因此趙雲更不可能輕易答應。

於是趙雲只好藉口推脫,說出了這一番話。

魯肅微有些失望,也聽出了趙雲的弦外之音,當即只好作罷,便不再言語此事。

從驛館趙雲處出來,魯肅立即便來報自家主公。

孫權正等着魯肅,見到魯肅,開口便問道:“如何?”

魯肅上前拱手,搖了搖頭說道:“趙雲很是防備,顧慮重重,雖並未明言拒絕,卻也託詞不許,此事怕是無果!”

“什麼!你是說那趙雲不願意娶我?”

孫尚香從後走了出來,頗有怒氣的對魯肅問道。

魯肅知道孫尚香的脾氣,趕緊拱手,但並未回答,算是默認。

孫尚香越想越氣,越想越惱,越想越羞!在這江東之地,還沒有人敢對自己這樣!自己堂堂江東主公之妹,多少人排着隊擠破頭也攀不上自己,這趙雲竟然拒絕?這不就是赤裸裸的打臉嗎?

“小妹!你幹什麼去?”見孫尚香取了劍,當即便要出門,孫權急忙喚道。

魯肅見勢不妙,趕緊上前攔住,急忙勸道:“趙雲並沒有名言拒絕,此事尚有轉圜!”

“是啊!小妹萬不可唐突!待爲兄再遣人前往說之!”

孫權趕緊出言阻止,若是不攔住這孫尚香,就憑她這驕橫的脾氣,指不定要發生什麼事情!

當然,孫小妹若是真的去找趙雲鬧事,最終吃虧的只會是她!趙雲何人?一百個孫尚香也不是他的對手!最終只會是丟了孫權的面子,因此孫權必須攔住!

聽到兄長的話,孫尚香這才稍稍冷靜了下來,回過頭問道:“兄長此話當真?”

“當真!我這就遣張昭前往說之!張子布能言善辯,必能促成此事!”孫權急忙說道。

然而孫尚香卻道:“不行!我要兄長你親自去,我就不信那趙雲敢駁兄長的面子!”

孫尚香之驕橫,由此可見一斑!

孫權面露難色,遲遲不作回答,魯肅趕緊使了個眼色,點了點頭,孫權於是便答應了下來。

至此,孫尚香方纔作罷,收起了寶劍,就等着看兄長前去爲自己說親!

“子敬啊子敬!此事卻叫我難辦啊!”孫權說道。

魯肅卻道:“無妨!主公只管前去便是!必不叫主公難爲!”

孫權將信將疑,只好令人備了車駕,便要前往驛館,親自見趙雲說親。

就在孫權這邊準備動身之前,魯肅已經遣人急報了趙雲,言吳侯將要親自前來拜會!

趙雲一聽,當即明瞭,這是魯肅在爲自己通風報信啊!

“左右何在?”趙雲當即令道:“即刻啓程,無復遲疑!”

左右不解,但趙雲命令已下,只好從命!趙雲當即書就了一封拜謝之詞,交給了驛館主事,令其代呈吳侯,自己隨即帶着手下往江邊而去!旋即乘舟船西上,往成都去了!

魯肅本欲促成此事,不想趙雲根本沒有這個意思。孫尚香又惱羞成怒,魯肅只好從中調和,既不失主公顏面,也不讓趙雲難做,同時也是爲了拖住孫尚香,防止其肆意妄爲,亂了大局!

毫無疑問,當孫權的車駕到達驛館的時候,趙雲早已離去,看到趙雲留下的拜謝之辭,孫權這才明白魯肅早作了安排,事情也算是圓滿。

不過,對於孫尚香來說,卻不算是圓滿,自此之後,孫尚香對趙雲可是懷怨在心!始終不忘!

孫權也因爲此事捱了吳夫人一頓教訓,僅僅只是爲了給孫尚香解氣而已。從此以後,孫尚香驕橫之名,愈加爲人所傳!

趙雲順利的回到成都,已是建安十年(205年)春正月。一回成都,趙雲便面見了漢王,將在江東發生的事情一一詳細說了出來。

當劉徵聽到趙雲拒絕吳侯提親之時,劉徵不禁打笑道:“子龍一世英雄,不想卻也有‘落荒而逃’之時啊!”

荀彧、沮授、劉巴在座,都不禁笑了出來,趙雲十分窘迫,只好尷尬笑對。

調笑過後,劉徵嚴肅的對趙雲說道:“此事子龍做的好!那江東顯然有所圖謀,看來這孫權不誠心啊!”沮授亦道:“此一招乃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幸好子龍將軍沒有中招!聽方纔所言,此事當爲魯肅給孫權的建議!魯肅離開成都纔回到柴桑,不想轉身便對漢王用計,此人將來尚不知還要爲孫權出多少

謀,畫多少策啊!”

沮授此話隱隱有爲賈詡惋惜之意,劉徵心裡明白,於是說道:“好了!事情都過去了!他孫權有周瑜、魯肅,本王亦有諸位!難道諸位自認爲不及江東之輩嗎?”

激將法對於提振士氣還是很管用的,劉徵一語既出,衆人當即便正色凜然,自然不會自認人後!此事就此不提。建安十年春二月,四方息兵,唯有劉備,在諸葛亮的建議下,做多手準備,一邊開始在洞庭編練水軍。另一邊,則以吳巨爲統兵將軍,以劉磐爲副,發兵一萬,攻取了南邊蒼梧郡,打通了與交州的直接通

道!

寄居蒼梧的交州刺史張津,以及蒼梧太守史璜皆戰死,蒼梧部將區景率部投降,從此劉備手中由四郡變爲了五郡。

交趾士燮對此頗有些不滿,雖然自己遲遲未能拿下蒼梧,但畢竟蒼梧乃是交州的地盤,如今卻被劉備堂而皇之的拿下,這算怎麼回事?劉備這邊自有應對,在諸葛亮的建議下,劉備取下蒼梧之後,立即便派出了使者,前往交趾,申明無害之意,又輸士燮以金銀布帛,更暗中以重寶相贈掌握兵權的士徽,最終安撫住了士燮。兩家算是結成

了同盟!自此,劉備有了兩條退路,一是望交州,一是洞庭編練的水軍,若情況必不得已,又或者確有極佳時機,劉備便可以一舉東進,反而佔據江東故地!

第九百七十五章 兩道檄文第二百五十四章 河東俠士第六百二十六章 驅虎吞狼第七百零六章 又得賢才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讓出江夏第四百三十四章 劍門之怒第二百四十六章 九指將軍第五百二十三章 二馬同謀第八百零六章 以彼之道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東吳有變第一百零九章 轉攻樓煩第九百七十三章 愚弄蔣幹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進逼許都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另立新君第三百四十四章 重修舊盟第六百六十九章 不許徐庶第六百一十章 兔死狐悲第一百七十二章 趁火打劫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漢王觀陣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再殺一場第九百二十七章 一箭五雕第六百九十八章 再斥馬超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周瑜遺言第二百六十一章 司馬仲達第三百五十四章 獨見荀諶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風雲鬥轉第五百九十一章 二曹敘話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曹操奔走第七百五十三章 兵臨雒城第八百七十一章 二將立功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撞個滿懷第一百八十六章 再入長安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高覽被圍第六百七十章 諸葛對策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精疲力竭第七百六十九章 反軍鼠竄第九百一十七章 曹昂中計第一百一十七章 馬服同宗第八百四十五章 復定邛都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兵臨江陵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用人制人第四百九十一章 婁圭不仁第二百四十八章 起兵白波第五百八十四章 臨機設謀第二百五十二章 進取安邑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觸怒漢王第二百三十一章 虎豹精騎第八百八十六章 追與不追第四百一十七章 復叛汝南第九百九十七章 下駟出戰第九十四章 驍騎將軍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決定轉移第六百七十五章 秋汛如期第六百八十八章 固有認知第一百二十九章 集兵五路第九百二十五章 縮首如龜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兩軍僵持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洛陽決戰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不得妄言第六百六十八章 考問龐統第五百三十六章 猝不及防第二百二十一章 擊其中流第九百五十三章 遠迎十里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薊城反水第二百二十四 洞開下邳第三百七十七章 收之桑榆第五百三十六章 猝不及防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城中縱火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踏屍陣中第二百三十五章 屠城之威第一百九十三章 遁出長安第六百八十九章 徐庶論人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寒意徹骨第三十七章 初見劉關張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樂進囑託第七百四十章 羣狼戰術第四百四十七章 益州易主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曹仁赴宴第六百一十六章 如虎添翼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援軍終至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兩眼放光第一百三十八章 三軍突襲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本事不大第八百六十三章 母子之情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接受提議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鳳雛西去第一百七十一章 張魯反戈第九百二十三章 賊巢已端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孤膽陸遜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當場被捕第九百四十一章 暴怒孫河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進反退第五百三十三章 劍走偏鋒第九百二十四章 見面不識第九百五十五章 錯看孫權第九百四十九章 孔明論局第九百三十五章 消耗之大第九百八十一章 東南大盛第一百四十一章 求和稱臣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呂蒙帶隊
第九百七十五章 兩道檄文第二百五十四章 河東俠士第六百二十六章 驅虎吞狼第七百零六章 又得賢才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讓出江夏第四百三十四章 劍門之怒第二百四十六章 九指將軍第五百二十三章 二馬同謀第八百零六章 以彼之道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東吳有變第一百零九章 轉攻樓煩第九百七十三章 愚弄蔣幹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進逼許都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另立新君第三百四十四章 重修舊盟第六百六十九章 不許徐庶第六百一十章 兔死狐悲第一百七十二章 趁火打劫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漢王觀陣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再殺一場第九百二十七章 一箭五雕第六百九十八章 再斥馬超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周瑜遺言第二百六十一章 司馬仲達第三百五十四章 獨見荀諶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風雲鬥轉第五百九十一章 二曹敘話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曹操奔走第七百五十三章 兵臨雒城第八百七十一章 二將立功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撞個滿懷第一百八十六章 再入長安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高覽被圍第六百七十章 諸葛對策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精疲力竭第七百六十九章 反軍鼠竄第九百一十七章 曹昂中計第一百一十七章 馬服同宗第八百四十五章 復定邛都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兵臨江陵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用人制人第四百九十一章 婁圭不仁第二百四十八章 起兵白波第五百八十四章 臨機設謀第二百五十二章 進取安邑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觸怒漢王第二百三十一章 虎豹精騎第八百八十六章 追與不追第四百一十七章 復叛汝南第九百九十七章 下駟出戰第九十四章 驍騎將軍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決定轉移第六百七十五章 秋汛如期第六百八十八章 固有認知第一百二十九章 集兵五路第九百二十五章 縮首如龜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兩軍僵持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洛陽決戰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不得妄言第六百六十八章 考問龐統第五百三十六章 猝不及防第二百二十一章 擊其中流第九百五十三章 遠迎十里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薊城反水第二百二十四 洞開下邳第三百七十七章 收之桑榆第五百三十六章 猝不及防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城中縱火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踏屍陣中第二百三十五章 屠城之威第一百九十三章 遁出長安第六百八十九章 徐庶論人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寒意徹骨第三十七章 初見劉關張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樂進囑託第七百四十章 羣狼戰術第四百四十七章 益州易主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曹仁赴宴第六百一十六章 如虎添翼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援軍終至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兩眼放光第一百三十八章 三軍突襲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本事不大第八百六十三章 母子之情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接受提議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鳳雛西去第一百七十一章 張魯反戈第九百二十三章 賊巢已端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孤膽陸遜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當場被捕第九百四十一章 暴怒孫河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進反退第五百三十三章 劍走偏鋒第九百二十四章 見面不識第九百五十五章 錯看孫權第九百四十九章 孔明論局第九百三十五章 消耗之大第九百八十一章 東南大盛第一百四十一章 求和稱臣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呂蒙帶隊